第九章 草船借箭

關燈
卻說孔明深知周瑜用心和計謀,周瑜越來越感到此人不可留,将來必是江東之大害,但若殺了孔明,又怕遭曹操恥笑,于是便想方設法要尋機除掉他。

    一日,周瑜聚衆将于帳下議事,問孔明道:“近幾日就要同曹操交戰了,水路交兵,應當先用什麼兵器攻戰?”

    孔明道:“大江之上,應以弓箭為先。”

    周瑜道:“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是軍中正缺箭用,敢煩先生督造十萬支箭,以作應敵之用。這是公事,請先生不要推卻。”

    孔明道問:“這十萬支箭不知道都督什麼時候用呢?”

    周瑜道:“十日之内,能辦妥嗎?”

    孔明道:“曹操馬上就要打過江來了,若等十天,必誤大事。”

    周瑜便問:“先生料幾日能造完?”

    孔明說:“隻要三天,就可交上這十萬支箭。”

    周瑜一驚,道:“軍中無戲言。”

    孔明笑笑說:“願立軍令狀,三天辦不成,甘當受罰。來日造起,到第三天,都督可派五百人來江邊搬箭。”

    孔明走後,魯肅對周瑜說道:“這個人莫非是在詐我們吧?”

    周瑜搖搖頭:“他自己送死,并不是我逼他。你可去探孔明的虛實,然後來告訴我。”

    魯肅來見孔明,孔明道:“子敬得借我二十隻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作幔,每船用束草千餘個,分立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萬支箭。隻是不能讓公瑾知道,他若知道了,我的計策就會失敗。”

    魯肅回報周瑜,果然不提借船之事,隻說孔明并不用箭竹、翎毛等物,自有道理。周瑜大惑不解道:“看他三日後怎麼交差!”

    魯肅将孔明所需之物都備齊了,隻等候調用。第一天不見孔明動靜,第二天亦然。直到第三日四更天時,孔明将魯子敬秘密地請到自己船中,說:“請先生同我一道去取箭。”便下令二十隻船用長長的繩索連接成一串,一直向北岸進發。

    這天夜裡大霧漫天,江上更是霧氣重垂,人在對面都看不清。孔明督促船隻前進,到五更時候,已接近曹操水寨。孔明讓把船頭沖西,船尾在東,一字擺開,軍士皆藏身于青布幔中,然後下令擂鼓呐喊。魯肅大驚道:“要是曹兵殺出來可如何是好?”

    孔明笑道:“大霧鎖江,我料他定不敢出戰。我們隻在這裡飲酒取樂,等到霧散了就回去。”

    魯肅一聽哭笑不得,哪有心思飲酒,真是坐立不安。

    卻說曹操營寨中聽得擂鼓呐喊,于禁等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道:“濃霧彌江,我軍不可輕動,讓弓箭手放箭!”然後又派人往旱寨裡去叫張遼、徐晃各帶弓箭軍三千,火速趕到江邊助戰。

    很快,約有一萬多弓箭手往江中一齊放箭,箭如雨發,有的射落水中,有的紮在船邊束草上。船因受箭而向一邊慢慢傾斜。孔明看看杯中之酒傾灑,便下令将船隊調轉,頭東尾西,再靠近曹操水寨受箭,一面繼續擂鼓呐喊。一直到太陽升起,霧氣漸漸散開了,孔明才下令收船立即返回。這時那二十隻船兩邊的束草上都已紮滿了箭枝。孔明下令各船上的軍士齊聲高喊:“謝曹丞相箭!”等到曹軍寨中報知曹操時,這邊船輕水急,早已放回去有二十多裡了,哪裡還追趕得上,曹操見之,懊悔不及。

    孔明回到船中對魯肅說道:“每隻船上有大約五六千枝箭,不費你江東半分之力,便得十萬多枝箭。

    明日就可用它來射曹軍了,豈不是真方便嗎?”

    魯肅唉呀呀道:“先生真神人也!卻如何知道今日有大霧彌江呢?”

    孔明答道:“作為将帥,不通曉天文地理,不知奇門,不懂陰陽,不看陣圖,不明兵勢,那是庸才。

    亮在三天前已算準今日有大霧,所以才定下三日之限。

    公瑾讓我十天辦完,工匠、材料等都不應手,明擺着是想要殺我。——而我命系于天,豈是公瑾所能加害的嗎?”魯肅拜服了。

    船到岸時,周瑜已派五百軍士在江邊等候搬箭。

    孔明教人到船上來取,共得十多萬枝,都搬到中軍帳交納。魯肅來見周瑜,述說了孔明草船借箭之事。

    周瑜大驚,慨然歎道:“孔明神機妙算,我不如他啊!”

    不一會兒,孔明入帳來見周瑜。周瑜說道:“我主孫權差人來催促我進軍,我昨日觀察曹操水寨,極是嚴整有序,非等閑之輩可以攻下。我思得一計,不知可否。”

    孔明道:“都督先不要說,各自寫要手掌中,看我們想的是不是一樣。”

    周瑜大喜。寫罷,兩個靠近一看,周瑜手中是個“火”字,孔明掌中也是一個“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