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隐居隆中

關燈
自從劉表的形象在諸葛亮心目中動搖之後,他更加崇拜德高望重的伯父龐德公。

    他終于明白了為什麼劉表三番五次地拜請龐德公,伯父卻始終不願出來輔佐劉表的道理。

    他決心拜伯父為師,做一個有志氣的男子漢。

     龐德公聽了諸葛亮的心願,沒有說行或不行,隻是把兒子叫到跟前:“民兒,帶你内弟到南山打柴去吧!”說罷,便轉身入室。

     龐山民拿着扁擔、斧頭,站在諸葛亮面前也不說話,隻是用眼睛盯住他,好像在說:“你看怎麼辦呢?小兄弟。

    ” 諸葛亮高高興興地跟着姐夫到南山上砍柴去了。

     這一天,可把諸葛亮整苦了,累、渴、餓,他咬着牙頂過來,而且手腳都磨出了血泡,痛得他幾夜都不得安甯,但他卻始終沒哼一聲。

    不久,諸葛亮第二次來向龐德公表白求師的心願。

    龐德公叫來侄兒龐統,指着門前的一塊地對他和諸葛亮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你兄弟二人今天代老夫把這塊地犁出來吧!” 說罷,搬把椅子坐到門外曬太陽去了。

     龐統和諸葛亮誰都不會套牛,更别說扶犁了。

    怎麼辦呢?兩人一合計幹脆用镢頭刨吧!于是,本來一會兒就能犁完的地,他倆卻整整刨了一天,累得不行。

     這次,諸葛亮從勞動中悟出了為什麼滿腹經倫的伯父總是躬耕隴畝、注重農桑的道理。

     諸葛亮再一次拜見龐德公時,發現他和衣躺在床上,鞋都沒脫。

    他怕驚動了他,先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後來想到上了歲數的人這樣睡覺容易着涼,于是上前輕輕地給龐德公蓋上被子,又單腿跪在床邊慢慢為他脫掉鞋子。

    這回龐德公醒來了,看到諸葛亮不由心頭一熱,滿意地微微點了點頭,不等諸葛亮開口就帶他來到平時從不讓人進的後院。

    龐德公在一個周圍堆滿了秦磚的巨大磨石前停下來,然後拿起一塊磚,認真地在磨石上磨了起來。

     諸葛亮開始感到莫名其妙,過了一陣發現不遠處有一個非常大的案子,上面整整齊齊地排放着已經磨好的秦磚。

    他走過去一看,每塊磚上都編了号。

    當他拿起“壹”号磚觀看時,奇迹出現了,隻見上面刻着兩個蒼勁有力的漢隸大字“詩經”。

    諸葛亮的心被震撼了,一下跪在龐德公面前說道:“師傅請教我!” 龐德公這才語重心長地點頭道:“要做我的學生,就得先學會做人,做人和做學問一樣,是磨煉出來的。

    ” 在龐德公如數家珍的教誨下,諸葛亮開始潛心研究曆史,縱觀上下幾千年的興衰,探索改朝換代的根源、定國安邦的重大問題。

     就在諸葛亮刻苦攻讀、學業大進的時候,他那一心為劉表在豫章開辟領地的叔父諸葛玄,向劉表飛報來一封封告急文書:“豫章被圍,速派救兵!”“糧斷兵變!”如此火急的呼救,劉表卻作出了“甯丢豫章,不亂荊州”的決定。

    諸葛玄被俘,卻硬是抱着“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被朱皓殺害了。

     悲痛萬分的諸葛亮徹底看透了劉表。

    他從中領悟到一個銘心刻骨的道理:賢才必須投靠明主。

     諸葛玄死後,劉表在岘山下為他立了衣冠冢,一面安撫諸葛亮一家,一面表示願意把諸葛亮留在身邊做事。

    諸葛亮當即回絕了他,使劉表大為惱火。

     不寄劉表籬下,學業堂自然也就上不成了。

    大姐勸他投奔在江東為官的諸葛瑾,二姐願意把他接到自己家中,但諸葛亮都沒有同意。

     到什麼地方去呢?諸葛亮來請龐德公指路。

    龐德公認為劉表雖然不可依,但荊州這塊地方尚可保持十年之内的安甯,倒是求學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