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氣周瑜

關燈
告周郎,不要再使美人計了。

    ”岸上亂箭射過來,船卻早已開遠了,四将隻好呆看。

     劉備與孔明正行之間,忽然江聲大震,周瑜親自帶水軍追來,快似流星。

    孔明教停船上岸,車馬登程。

     周瑜等也追上岸來,都是步行水軍,隻有為首官軍騎馬。

    追到黃州界首,已望見劉備車馬不遠。

    正趕之間,隻聽一聲鼓響,山谷内一隊刀手擁出,為首一大将正是關羽關雲長。

    兩軍殺出,吳軍大敗。

    周瑜等潰逃,急急下得船時,卻聽岸上軍士齊聲大喊道:“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大怒道:“可再登岸決一死戰!”衆人忙勸住。

    他暗自思量道:“我計沒有成功,有什麼臉面回去見吳侯!”大叫一聲,金瘡迸裂,倒在船上,衆将急救,卻早已不省人事。

     正是: 兩番弄巧反成拙,此時含嗔卻帶羞。

     赤壁大戰中,周瑜見孔明襲了南郡和荊襄,氣怒之極。

    魯肅說要去同劉備講理,講不成再動兵不遲,于是來到荊州。

     孔明對魯肅道:“荊襄九郡并不是東吳的地盤,而是劉表的基業。

    我主劉備乃是劉表之弟。

    劉景升雖亡,他的兒子還在,劉備以叔叔的名義輔佐公子,有何不可?隻要公子在一日,我們就要守一日。

    ” 魯肅認為若是公子在,倒是可以理解,但見公子劉琦大病在床,便說:“如果公子不在了,又當怎樣呢?” 孔明道:“那時再作其他商議。

    ” 魯肅便回去了。

     不久,公子劉琦病亡了。

    過了半月,魯肅前來吊喪,商論荊州交割之事。

     孔明變了臉色道:“我主乃是皇室之後、劉表之弟,弟承兄業,有什麼說不過去的?你主孫權隻是錢塘小官的兒子,對朝廷一向沒有什麼功德,如今依仗勢力已占據六郡八十一州,仍貪心不足,想要吞并漢朝的疆土。

    對于劉氏天下,我主姓劉倒沒有份,你主孫權反要強争?赤壁之戰,我主付出很多辛勞,衆将個個拼了命,豈獨是你江東出的力嗎?要不是我借來東風,周郎怎能展半籌之功?江南一被破,别說二喬要被捉進銅雀台中,就是全家老小也難保存。

    子敬你是個聰明人,用不着我多說,卻為什麼不好好想想呢?” 魯肅被說得閉口無言,隻怕回去無法向周瑜交差,兩家又動起幹戈來。

    孔明道:“要是怕先生面子上不好看,可以立個文書,說我們暫借荊州,等取到西川,再将荊州還給東吳。

    ” 魯肅無奈,隻好依了孔明。

     周瑜一直想着要報仇,見荊州之事一拖再延,劉備說要取西川,隻是不動兵,便上書孫權派魯肅再去催。

     這次孔明對魯肅說道:“西川益州劉璋是我主之弟,都是漢朝骨肉,要是去奪他的城池,怕會遭天下恥笑。

    若要不取,還了荊州,又無處安身,真是兩難。

    ”劉備這時不由得捶胸頓足,放聲大哭起來,請魯肅能再容幾時。

     魯肅是個寬厚的長者,見此情景,隻得應允,回去禀告周瑜。

     周瑜聽了一跺腳,說道:“子敬又中諸葛亮之計!”便叫魯肅去告訴劉備,由東吳出兵去取西川,作為孫權之妹的嫁資給他,叫劉備交還荊州。

     魯肅道:“西川那麼遠,取它怕是不容易啊。

    ” 周瑜道:“子敬真是老糊塗了。

    你以為我真的會取了西川給他?我隻是以此為借口,實際上是要取荊州,且叫劉備沒有提防。

    我們東吳兵收西川,路過荊州時,向劉備索要錢糧,劉備一定會出城勞軍,那時我們就乘勢殺了他,奪取荊州,雪我心頭之恨。

    ” 魯肅一聽大喜,便又往荊州來,告之劉備。

     劉備拱手稱謝道:“這都是子敬好言出的力啊。

     雄師到來,我一定出城勞軍。

    ”孔明也道:“吳侯真是好心!”魯肅暗喜,宴後告辭。

     孔明對劉備道:“這叫‘假途滅虢’之計。

    虛名收川,實取荊州。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這次周瑜到來,他即便不死,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