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黨員大會開得很熱烈,二十三個共産黨員幾乎都發了言。
大家扭轉了完不成參軍任務的保守情緒和本位思想,一緻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有三名男青年黨員當場報了名。
區委書記曹春梅見大家情緒極高,心裡很興奮。
她再三向同志們交代了黨的參軍政策:隻有充分發動群衆,才能完成任務;每個參軍的人都要出于自願,不能有任何強迫命令,并盡量做到家屬同意。
大家詳細分析了群衆的思想情況,研究了工作步驟和參軍的對象,決定分組包幹。
為了做到生産、參軍兩不誤,決定利用午間、晚上進行工作。
一切宣傳工具,都投入這個運動,立刻掀起大參軍的熱潮,争取五天之内完成任務。
大會散後,支委會又根據情況研究了一番。
曹振德和春梅最後走出會場時,街上冷清清的,月光幽靜地灑在房上地下。
家家戶戶都進入了夢鄉。
惟有從小學校裡,時時傳出村劇團排戲的鑼鼓聲,胡琴伴奏的歌唱聲。
“天晚啦,明天一早再走吧!”振德對女兒說。
父親知道女兒一定很疲勞,她來村後就忙着開會,除了匆忙地在家吃點飯,沒有休息一會。
春梅望一眼懸在半空的月亮,說:“有月亮,路好走。
還有三個村,徹夜布置下去,明天就動起來啦!” 振德知道女兒的性情,再也沒挽留,一直把她送到村東頭,直望着女兒在朦胧的月光下模糊不見了,才轉身回來。
振德的腳步越走越沉重,緩慢,心也跳得越厲害。
應該說,他當過幾年的指導員,給軍屬送親人犧牲的信息已不止一兩次了,每次他都把消息壓下好幾天,心裡翻上翻下地思考:什麼時候告訴他們好呢?告訴烈士的父親還是母親,或者他的妻子呢?怎麼告訴法?在什麼場合下告訴好?第一句話該怎麼講?……總之,他的心情悲痛着,無窮的憂慮,沉重的負擔,挖空心思地為烈士的親人設想,怎樣使他們既知道了親人的犧牲,而又少一些痛苦,承受住噩耗的打擊……這次曹冷元的兒子吉福的犧牲,使振德的心情倍加沉痛。
這并非是因為冷元是他的本家哥哥,而是因為他非常清楚,曹冷元是怎樣把這兩個孩子養大的。
曹冷元為省飯給孩子吃,把腰都餓躬了,至今也直不起來。
他老婆留下的四個孩子隻養活了兩個!在他的血淚哺育下長大成人的孩子,對一個老人來說是多末寶貴,在他身上占的位置是多末重要呵! 振德一腿跨過冷元的院門檻,突然停住了。
他望着面前灑滿燈光的窗戶,身子震動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後退一步:“我怎能忍心告訴他,使這個老人痛哭流涕呢?讓他晚知道一會吧,他還以為兒子在前方和反動派作戰,滿心喜歡地等他的平安家信……”振德想着,把腳從門檻内輕輕縮回來。
可是剛要走,又思忖道:“我現在告訴他吧,有工夫陪他坐一夜,開導他……對!”但當振德重新邁過門檻,心又在激烈地反抗:“不行,不行!他勞累了一天,正躺在熱炕上歇歇衰老的身子,而你卻闖進去說:‘冷元哥!你兒子死啦……’不,不,不能!不能告訴他!”振德急搖着頭,第二次抽出邁過門檻的腿。
然而,走出兩步,他又停住了:“難道能老不告訴他?這當然不能;那末你等到何時呀?親生的骨肉死了哪有個不心疼的?我的大女兒春娟犧牲時,我不也哭過嗎?可是哭過之後,心就硬多啦,恨死殺孩子的敵人,幹起工作來象有股看不見的勁在推着自己!冷元哥會比我那時的認識高。
這老人一生的苦楚,使他對黨十分忠心。
他有覺悟,能想開事理。
他,他不會經不住……對,告訴他,早晚也得告訴他!”曹振德下定決心,鼓足勇氣轉回來。
但當他第三次擡腿邁門檻時,身子又晃動起來,呼吸開始緊促,那低矮的小門檻象一座高聳的山峰,是那樣不好逾越。
振德兩手抓住門框,才使腰沒有轉回去。
他終于跨進了門檻! 冷元不在家,東房裡亮着燈。
桂花正在做針線活,她身旁躺着沉沉酣睡的丈夫吉祿和閉着小眼睛的嬰兒。
“大叔,你坐吧!”桂花忙下炕招呼道,“俺爹在北河放牛沒回來。
” “怎麼還讓你爹去放牛?這末晚,你爹幹一天活,身子又不好!”振德顯得生氣地說。
桂花認為對方是在生自己丈夫的氣,臉上頓時泛起紅暈,瞥吉祿一眼,解釋道:“大叔,不是你吉祿懶……他要去,俺爹不讓,說他剛出案回來,要歇歇。
大叔,你吉祿也真有了毛病啦,腳磨得痛……”她輕籲一口,代替了下文。
“你也睡吧,我去看看你爹。
”振德說着向外走。
“不用去啦,大叔!”桂花在後面說,“俺春玲妹聽說,就跑去換俺爹啦!” “孩子,當老人的心上隻有孩子!他不管自己有病的身子,幹了一整天的重活,還熬夜放牛,第二天一早又爬起來下地,叫年輕力壯的孩子在家睡覺。
啊!父母的心……”振德邊走邊激動地想着,最後決定今晚不告訴冷元了,使老人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吧! 月光,柔和的銀色的月光。
田野,山峰,在明月底下,顯得格外清新,瑰麗。
黃壘河的水流裡,波動着那快要轉圓的月亮。
河畔,楊柳象傘一樣搭在草地上空。
帶着小燈籠的螢火蟲,走馬燈似地在林中飛舞。
鬧夜的小蟲,叫得疲倦了,進入沉睡。
輕霧象怕驚醒睡去的鄉村和大地,悄悄地升騰起來,向村莊和樹林漫展,為春天的早晨披挂輕紗。
夜,大河畔的春夜,幽靜迷人。
大黃牛的頭完全埋在青草裡,它那帶刺的長舌頭象一把柔韌的刀,一掄一卷,向嘴裡塞着嫩草。
它前後的蹄子,很久才緩慢地向前挪動一下,灑着春露的青草,它吃着可太舒心了。
春玲姑娘的身子半依半倒地伏在牛背上。
她右手托腮,柔發蓬松地堆散下來,那對墨黑的水汪汪的眼睛眯眯着,腳無意識地随牛移動着。
姑娘完全陶醉在思潮的海洋中……在今晚的黨員大會上,春玲雖然沒公開表示,但心裡已暗下保證,一定動員一個青年去參軍。
當時,她的情緒完全被殺敵的仇恨控制着,支援解放戰争的責任鞭策着。
尤其聽到春梅當着全體黨員宣布了曹吉福犧牲的消息,春玲的淚水立時湧出眼眶。
剛才來換冷元大伯回家睡覺時,她幾乎哭出聲。
不是為了保守黨内的秘密,她真會忍不住而告訴老人。
春玲心中迸發着仇恨的火星。
當會場上三位青年報名上前線的時候,她也站起來了。
可是剛要舉手,又狠狠地揪一把長頭發,賭氣地坐下來。
春玲想到動員一名青年去,當時似乎已經有位青年站在她面前,隻等她吩咐,十分有把握。
但當她走出會場後,就有些茫然了。
這位青年在哪裡?他是誰?幾乎是同時,春玲眼前出現兩個人:扛着鋤頭的江儒春;拿着書本的孫若西。
一開始,他們兩人的影子都很清晰,接着又變模糊了。
但沒住多久,孫若西的影子放大了,緊緊堵住春玲的眼睛。
“這人對我好,教我念書可用心啦,真感激他!他工作積極,文化又高。
他比儒春強,思想一定能打通,能去參加子弟兵。
好,這樣決定了,去動員孫老師。
那樣,自然,我很可能和他要好……和儒春要斷……”姑娘心裡盤算到此,湧上一陣酸楚的滋味,有些傷心地思忖道:“唉,儒春哪,儒春!春玲不是不戀你,實在的,我老忘不了你啊!小時候,你對我好,不讓人欺負我……以後,你和我疏遠啦,我知道,那是你爹的過。
可是你為什麼不争氣,耳朵光為你爹長着呢?要論人品,你可真好啊!去年我給媽拿藥回來,在北河眼看叫水沖跑啦,你不顧死活救上我……你把幹衣裳給我穿,我不穿你不看我……看你的樣兒有點傻氣,可是你的心地多誠實呀!我心裡喜歡你呀……唉,誰叫你不敢和你那頑固爹作鬥争,努力争取進步來!這一條壓倒山,我不能遷就。
懂嗎?怎麼,你不高興?”春玲眼前掠過儒春那淳樸的面孔上出現憂傷難過的樣子。
姑娘的心軟了,深深地歎息一聲,“唉!媽呀,可叫我怎麼辦好啊?”她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了。
黃牛吃驚地擡起頭,望着主人。
春玲直起身,攏了攏頭發,摸着牛角說:“你看什麼,黃胖子?春玲的心事你能出主意嗎?哦,你是吃飽啦,渴了,跟我喝水去。
” 水裡又是個天,星星月亮,在水裡面清清楚楚地呈現着。
黃牛嗤着鼻子,嘴插進水裡,立時響起呼噜呼噜的飲水聲。
春玲的光腿泡在碧清陰涼的河水中,感到很清爽。
她望着水裡的星月,用腳丫兒輕輕地劃着。
她劃一下,星月就波動着抖碎了;等水面平靜下來,她又把星月劃碎……“怎麼辦好啊?”春玲心裡煩躁地想道,“論情意,我對儒春深些,和儒春又從小就有了根線;可是,孫若西比儒春進步,他能去參軍!可是他——儒春,”春玲氣恨起來,“連民兵都不參加,哪會上前線?人好人壞政治第一條。
他不高興是自己找的,活該!” 春玲把牛牧飽送給牛主——玉珊家裡。
玉珊她哥參了軍,家裡隻有個寡婦母親。
父親是被日本鬼子“掃蕩”時打死的。
玉珊是村裡最有名的尖嘴閨女,都說死人也能叫她逗活了。
有次演戲她扮了個隻說三句台詞的角色,不料上得台來,她講起來沒完沒了,把主角鬧得開不了口,觀衆實以為她是主要角色了,還鼓掌贊揚玉珊演得好……春玲來時玉珊在劇團排戲還沒回家,她和玉珊母親聊了幾句就往家走。
回到家時,見明軒伏在炕桌上寫參軍運動的标語,明生在一旁磨墨裁紙幫哥哥的忙,父親就着燈光看報紙。
振德小時跟念過幾天私塾的爺爺識過一些字,當幹部後為工作需要,又跟孩子學些字,也曾上過成年人的冬校,至今能看懂一般信件的大意和寫簡單的通知、便條。
每次來了報紙,振德都擠時間看看,但不能默讀,要象唱老書一樣拖着腔念,聽起來使人發笑;不過他的孩子已聽慣了父親的“唱報”,不再笑了。
報紙上有許多
大家扭轉了完不成參軍任務的保守情緒和本位思想,一緻表示堅決完成任務。
有三名男青年黨員當場報了名。
區委書記曹春梅見大家情緒極高,心裡很興奮。
她再三向同志們交代了黨的參軍政策:隻有充分發動群衆,才能完成任務;每個參軍的人都要出于自願,不能有任何強迫命令,并盡量做到家屬同意。
大家詳細分析了群衆的思想情況,研究了工作步驟和參軍的對象,決定分組包幹。
為了做到生産、參軍兩不誤,決定利用午間、晚上進行工作。
一切宣傳工具,都投入這個運動,立刻掀起大參軍的熱潮,争取五天之内完成任務。
大會散後,支委會又根據情況研究了一番。
曹振德和春梅最後走出會場時,街上冷清清的,月光幽靜地灑在房上地下。
家家戶戶都進入了夢鄉。
惟有從小學校裡,時時傳出村劇團排戲的鑼鼓聲,胡琴伴奏的歌唱聲。
“天晚啦,明天一早再走吧!”振德對女兒說。
父親知道女兒一定很疲勞,她來村後就忙着開會,除了匆忙地在家吃點飯,沒有休息一會。
春梅望一眼懸在半空的月亮,說:“有月亮,路好走。
還有三個村,徹夜布置下去,明天就動起來啦!” 振德知道女兒的性情,再也沒挽留,一直把她送到村東頭,直望着女兒在朦胧的月光下模糊不見了,才轉身回來。
振德的腳步越走越沉重,緩慢,心也跳得越厲害。
應該說,他當過幾年的指導員,給軍屬送親人犧牲的信息已不止一兩次了,每次他都把消息壓下好幾天,心裡翻上翻下地思考:什麼時候告訴他們好呢?告訴烈士的父親還是母親,或者他的妻子呢?怎麼告訴法?在什麼場合下告訴好?第一句話該怎麼講?……總之,他的心情悲痛着,無窮的憂慮,沉重的負擔,挖空心思地為烈士的親人設想,怎樣使他們既知道了親人的犧牲,而又少一些痛苦,承受住噩耗的打擊……這次曹冷元的兒子吉福的犧牲,使振德的心情倍加沉痛。
這并非是因為冷元是他的本家哥哥,而是因為他非常清楚,曹冷元是怎樣把這兩個孩子養大的。
曹冷元為省飯給孩子吃,把腰都餓躬了,至今也直不起來。
他老婆留下的四個孩子隻養活了兩個!在他的血淚哺育下長大成人的孩子,對一個老人來說是多末寶貴,在他身上占的位置是多末重要呵! 振德一腿跨過冷元的院門檻,突然停住了。
他望着面前灑滿燈光的窗戶,身子震動了一下,情不自禁地後退一步:“我怎能忍心告訴他,使這個老人痛哭流涕呢?讓他晚知道一會吧,他還以為兒子在前方和反動派作戰,滿心喜歡地等他的平安家信……”振德想着,把腳從門檻内輕輕縮回來。
可是剛要走,又思忖道:“我現在告訴他吧,有工夫陪他坐一夜,開導他……對!”但當振德重新邁過門檻,心又在激烈地反抗:“不行,不行!他勞累了一天,正躺在熱炕上歇歇衰老的身子,而你卻闖進去說:‘冷元哥!你兒子死啦……’不,不,不能!不能告訴他!”振德急搖着頭,第二次抽出邁過門檻的腿。
然而,走出兩步,他又停住了:“難道能老不告訴他?這當然不能;那末你等到何時呀?親生的骨肉死了哪有個不心疼的?我的大女兒春娟犧牲時,我不也哭過嗎?可是哭過之後,心就硬多啦,恨死殺孩子的敵人,幹起工作來象有股看不見的勁在推着自己!冷元哥會比我那時的認識高。
這老人一生的苦楚,使他對黨十分忠心。
他有覺悟,能想開事理。
他,他不會經不住……對,告訴他,早晚也得告訴他!”曹振德下定決心,鼓足勇氣轉回來。
但當他第三次擡腿邁門檻時,身子又晃動起來,呼吸開始緊促,那低矮的小門檻象一座高聳的山峰,是那樣不好逾越。
振德兩手抓住門框,才使腰沒有轉回去。
他終于跨進了門檻! 冷元不在家,東房裡亮着燈。
桂花正在做針線活,她身旁躺着沉沉酣睡的丈夫吉祿和閉着小眼睛的嬰兒。
“大叔,你坐吧!”桂花忙下炕招呼道,“俺爹在北河放牛沒回來。
” “怎麼還讓你爹去放牛?這末晚,你爹幹一天活,身子又不好!”振德顯得生氣地說。
桂花認為對方是在生自己丈夫的氣,臉上頓時泛起紅暈,瞥吉祿一眼,解釋道:“大叔,不是你吉祿懶……他要去,俺爹不讓,說他剛出案回來,要歇歇。
大叔,你吉祿也真有了毛病啦,腳磨得痛……”她輕籲一口,代替了下文。
“你也睡吧,我去看看你爹。
”振德說着向外走。
“不用去啦,大叔!”桂花在後面說,“俺春玲妹聽說,就跑去換俺爹啦!” “孩子,當老人的心上隻有孩子!他不管自己有病的身子,幹了一整天的重活,還熬夜放牛,第二天一早又爬起來下地,叫年輕力壯的孩子在家睡覺。
啊!父母的心……”振德邊走邊激動地想着,最後決定今晚不告訴冷元了,使老人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吧! 月光,柔和的銀色的月光。
田野,山峰,在明月底下,顯得格外清新,瑰麗。
黃壘河的水流裡,波動着那快要轉圓的月亮。
河畔,楊柳象傘一樣搭在草地上空。
帶着小燈籠的螢火蟲,走馬燈似地在林中飛舞。
鬧夜的小蟲,叫得疲倦了,進入沉睡。
輕霧象怕驚醒睡去的鄉村和大地,悄悄地升騰起來,向村莊和樹林漫展,為春天的早晨披挂輕紗。
夜,大河畔的春夜,幽靜迷人。
大黃牛的頭完全埋在青草裡,它那帶刺的長舌頭象一把柔韌的刀,一掄一卷,向嘴裡塞着嫩草。
它前後的蹄子,很久才緩慢地向前挪動一下,灑着春露的青草,它吃着可太舒心了。
春玲姑娘的身子半依半倒地伏在牛背上。
她右手托腮,柔發蓬松地堆散下來,那對墨黑的水汪汪的眼睛眯眯着,腳無意識地随牛移動着。
姑娘完全陶醉在思潮的海洋中……在今晚的黨員大會上,春玲雖然沒公開表示,但心裡已暗下保證,一定動員一個青年去參軍。
當時,她的情緒完全被殺敵的仇恨控制着,支援解放戰争的責任鞭策着。
尤其聽到春梅當着全體黨員宣布了曹吉福犧牲的消息,春玲的淚水立時湧出眼眶。
剛才來換冷元大伯回家睡覺時,她幾乎哭出聲。
不是為了保守黨内的秘密,她真會忍不住而告訴老人。
春玲心中迸發着仇恨的火星。
當會場上三位青年報名上前線的時候,她也站起來了。
可是剛要舉手,又狠狠地揪一把長頭發,賭氣地坐下來。
春玲想到動員一名青年去,當時似乎已經有位青年站在她面前,隻等她吩咐,十分有把握。
但當她走出會場後,就有些茫然了。
這位青年在哪裡?他是誰?幾乎是同時,春玲眼前出現兩個人:扛着鋤頭的江儒春;拿着書本的孫若西。
一開始,他們兩人的影子都很清晰,接着又變模糊了。
但沒住多久,孫若西的影子放大了,緊緊堵住春玲的眼睛。
“這人對我好,教我念書可用心啦,真感激他!他工作積極,文化又高。
他比儒春強,思想一定能打通,能去參加子弟兵。
好,這樣決定了,去動員孫老師。
那樣,自然,我很可能和他要好……和儒春要斷……”姑娘心裡盤算到此,湧上一陣酸楚的滋味,有些傷心地思忖道:“唉,儒春哪,儒春!春玲不是不戀你,實在的,我老忘不了你啊!小時候,你對我好,不讓人欺負我……以後,你和我疏遠啦,我知道,那是你爹的過。
可是你為什麼不争氣,耳朵光為你爹長着呢?要論人品,你可真好啊!去年我給媽拿藥回來,在北河眼看叫水沖跑啦,你不顧死活救上我……你把幹衣裳給我穿,我不穿你不看我……看你的樣兒有點傻氣,可是你的心地多誠實呀!我心裡喜歡你呀……唉,誰叫你不敢和你那頑固爹作鬥争,努力争取進步來!這一條壓倒山,我不能遷就。
懂嗎?怎麼,你不高興?”春玲眼前掠過儒春那淳樸的面孔上出現憂傷難過的樣子。
姑娘的心軟了,深深地歎息一聲,“唉!媽呀,可叫我怎麼辦好啊?”她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了。
黃牛吃驚地擡起頭,望着主人。
春玲直起身,攏了攏頭發,摸着牛角說:“你看什麼,黃胖子?春玲的心事你能出主意嗎?哦,你是吃飽啦,渴了,跟我喝水去。
” 水裡又是個天,星星月亮,在水裡面清清楚楚地呈現着。
黃牛嗤着鼻子,嘴插進水裡,立時響起呼噜呼噜的飲水聲。
春玲的光腿泡在碧清陰涼的河水中,感到很清爽。
她望着水裡的星月,用腳丫兒輕輕地劃着。
她劃一下,星月就波動着抖碎了;等水面平靜下來,她又把星月劃碎……“怎麼辦好啊?”春玲心裡煩躁地想道,“論情意,我對儒春深些,和儒春又從小就有了根線;可是,孫若西比儒春進步,他能去參軍!可是他——儒春,”春玲氣恨起來,“連民兵都不參加,哪會上前線?人好人壞政治第一條。
他不高興是自己找的,活該!” 春玲把牛牧飽送給牛主——玉珊家裡。
玉珊她哥參了軍,家裡隻有個寡婦母親。
父親是被日本鬼子“掃蕩”時打死的。
玉珊是村裡最有名的尖嘴閨女,都說死人也能叫她逗活了。
有次演戲她扮了個隻說三句台詞的角色,不料上得台來,她講起來沒完沒了,把主角鬧得開不了口,觀衆實以為她是主要角色了,還鼓掌贊揚玉珊演得好……春玲來時玉珊在劇團排戲還沒回家,她和玉珊母親聊了幾句就往家走。
回到家時,見明軒伏在炕桌上寫參軍運動的标語,明生在一旁磨墨裁紙幫哥哥的忙,父親就着燈光看報紙。
振德小時跟念過幾天私塾的爺爺識過一些字,當幹部後為工作需要,又跟孩子學些字,也曾上過成年人的冬校,至今能看懂一般信件的大意和寫簡單的通知、便條。
每次來了報紙,振德都擠時間看看,但不能默讀,要象唱老書一樣拖着腔念,聽起來使人發笑;不過他的孩子已聽慣了父親的“唱報”,不再笑了。
報紙上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