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關燈
……管不得啦!”王镯子下了決心,嚴厲地說:“任保!以前我想和你好,隻是嫌你不牢靠。

    如今你有心,那就要真好!你得聽我的話……” 孫承祖望着神色不安、頭發不整的妻子,眼睛惡兇兇地瞪了一會,狠狠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腦殼,沮喪地說:“完了!完了!我要趕快走,跑……” “不礙事,”王镯子還有信心,“任保得着我這樣的女人,象蒼蠅沾着血。

    他滿口應承,曹振德問起時,他一口咬定和我早有來往,槍斃他也不改口。

    你放心吧!” “哼!瞞得過别人瞞不過曹振德!”孫承祖的瘦臉變得鐵青,“他的嘴比槍彈還歹毒!連你媽都被他打動了心,何況一個反複無常的江任保。

    經不起曹振德的舌頭動兩次,江任保就會把肚子裡的東西全倒出來。

    你失身也是白搭!”王镯子悲哀地抹開了眼淚。

     “快給我備幹糧!” “别急。

    我看你再到刮地皮家裡躲幾天,看看動靜再說。

    ”“不行,我想過了。

    他們一直沒再來聯系,即使不出事,也準是被人家監視上了,我怕自投羅網。

    有你哥的例子在先,不能等挨悶棍。

    我馬上動身,先溜進房後的玉米地,等天黑就上路。

    一步晚了,曹振德的網就撒下來啦!”“那你得領着我!” “這怎麼行?我一個走都危險!沒關系,你一個女人家,多哭幾聲,把錯都推在我身上,共産黨不會怎麼難為你。

    你咬着牙忍幾天,國軍的重兵正向這裡進攻,到那時重見天日,報仇雪恨!” “你要早點回家,千萬不要丢了我啊!天哪……”王镯子大哭起來。

     春玲在村公所見到儒春的來信,心都快沖出口了。

    她跑回家扪着心窩躺在炕上。

    過了好一會,才使激蕩的心平靜了一些。

    她用剪刀小心地将搓毛了的信封口鉸開,仔細地讀着:春玲同志:你好! 這些日子我早想托人給你寫信,可又壓了下來。

     因為我暗下決心,要加緊努力,做出一些成績,再寫信給你。

    我這末做,你生氣嗎?請你批評我,原諒我。

    告訴你,我已經參加了好幾次戰鬥,打死兩個敵人,抓了四個俘虜,還繳了五支槍,受到俺營長的表揚。

    我告訴你這不是為表功,我知道,自己做得很不夠,比别的同志相差一大截。

    我的心意是讓你放心,我正在上級和同志們的教育幫助下,使勁進步哩!我要和你比賽,向你學習。

     俺們部隊的生活可好啦!大家親兄弟一樣熱乎,又唱又跳,又打又鬧,還學習文化和政治。

    再住幾個月我要自己寫信給你看,你可不準笑話我寫得不好,先打個預防針。

    現在我們在膠濟鐵路一帶,天天行軍作戰。

     這信是我找班長寫的,我們這時正坐在草地上休息,擦槍,一會就開始行軍,不能多寫了。

    我真想知道你對我要說的話,一定很多,是吧?我爹還那末頑固嗎?你把我的事告訴他吧,要他趕快換換腦筋。

    盼你回信,祝你健康。

     此緻 敬禮 儒春上 七月二十一日 歡悅和幸福使姑娘不知怎麼好。

    跳了半天,就拿着信往老東山家跑。

    來到門口她才想起,公公趕着牲口和村裡一些人去送公糧了。

    她把信的内容告訴了婆婆和嫂嫂,大家自然都歡喜異常。

    春玲立即給儒春寫回信,勉勵他努力殺敵,告訴他老東山的轉變,表白一番她對他赤誠鐘愛的心……寫了半上午,還沒把心裡的話說透。

    天正晌了,明生已經放學來家吃飯。

    春玲把飯打點進鍋。

    吩咐小弟燒着火,她扛起扁擔出了家門。

     正是吃午飯的時候,原野裡沒有人了,春玲卻扛着扁擔向西山走。

    她父親整天忙着工作和生産。

    明軒除了去外村上半天高小,下午也象個大人似的在互助組裡勞動。

    明生的半天時間,得給牲口割青草。

    春玲是工作、家務、生産樣樣都有份。

    全家忙得柴燒光了也沒工夫去山上挑。

    自孫俊英被群衆正式罷免後,大家一緻選舉春玲為婦救會長,青婦隊長選了彩雲姑娘。

    春玲今上午先忙着收齊各家為軍隊磨好的面粉,又給儒春寫了封回信,這時抽出身,趕着上西山挑擔柴回家。

    春玲心裡萦回着當人民戰士的未婚夫的來信,眼睛一時也不閑着。

    她看天,豔陽熾烈,藍得透明,朵朵的白雲,迤逦多姿。

    她望莊稼,烏森一片,香氣撲鼻,日漸成熟,但等金風,粟米歸倉。

     春玲上了山,曲折的山路,節節上升,通到山頂。

    蟬在樹上叫,蝈蝈在草下鳴,蜜蜂在花上飛,螞蚱在地下蹦。

    天是如此明媚,山川是如此嬌美,年景是如此大好,使姑娘心神向往,目不暇及,竟忘記即興編歌唱了。

     春玲登上一座山梁,滿面绯紅,眼睛被強烈的陽光刺得眯眯起來。

    她看見一對花蝴蝶在飄飄悠悠地圍着山菊花轉,立時跑過去,将菊花采下來,對着那驚飛而去的蝴蝶說:“不高興嗎?有意見提吧,這花春玲是要戴的!”她摟着扁擔,向發針上插一朵小白菊花——她忽然停住了,眼睛直向前方瞪着。

     春玲發現前面不遠處有一個穿綠褂的女子,在路旁那陡峭的山壁上徘徊。

    她立時忖道:“奇怪,那人在幹什麼?一不小心摔下去,骨頭也零碎了。

    ”春玲急忙向那裡奔去。

     春玲跑到近前,聽見那女子在抽抽搭搭哭泣。

    由于松林密集,她認不出是誰。

    忽地,那女子把籃子向後一摔,身子更移近絕壁的邊緣,如果她拽着松樹枝的手再放開,身子即刻要栽下去。

     春玲驚出一身虛汗,剛想叫——又忍住:那女子一驚,更要跌下去了。

    她急忙脫掉鞋,赤着腳丫,悄不聲地順着陡坡沖向崖邊。

    尖利的石頭、棘針、草茬,碰刺得姑娘的腳疼得要命,但她咬着牙忍住,隻顧往下快跑。

     正當那女子手脫松枝,要向絕壁下跳去時,春玲象隻燕子似的搶上去,兩手奮力地抓住她的胳膊,猛向後拉她。

    兩個人一齊向後仰倒在山坡上。

    她們的腳下搓起的石頭,飛蹦着滾向深溝。

     那女子從驚吓中醒來,向前掙紮着叫喊:“放開!放手!” 春玲緊張地拼全力地用腳蹬住樹根,使她們不緻一齊滾下去。

    她急聲叫道:“淑娴!你……” 那女子忽然停住,轉回頭驚呼道:“啊!春玲……”“你這是做什麼,快上來!”春玲眼睛潮濕了,用力向上拖她。

     淑娴哭着說:“好妹妹!别管我。

    ”她又向崖邊沖。

    春玲趕到她面前,堵住去路,着急地喊道:“淑娴姐!是人還能見死不救嗎?你,你這末傻!” 淑娴直直地看春玲一霎,捂着臉嚎啕起來。

     “快走吧,這地方不是好玩的!”春玲把淑娴拉到路旁的樹蔭下坐好,這才看清,淑娴的眼睛腫得和熟透的桃子一樣,前襟濕了一大片。

     春玲掏出手絹給她擦着淚水,憐憫地問道:“快告訴我,淑娴!你這為的什麼呀?” 今天吃完早飯,淑娴和正要出發送公糧的大爺老東山商量,要去儒春的姨家走親戚。

    她是以走親戚為名,去找孫若西的。

     孫若西自從調到他本村任教後,很久前來照過淑娴一次面,以後再也沒見影子。

    淑娴越想越不安,最後鼓足勇氣要去找他一趟。

     “拿上點餅和雞蛋。

    你催催他,好日子也過了,打算多會成親。

    我忙着,沒工夫去。

    ”老東山囑咐道。

     淑娴跑了十幾裡路,來到儒春姨家的大門口。

    她不由地驚住了:那漆黑的大門闆上,貼着刺眼的嶄新的紅對聯——德高望重書香門第青春兒女喜結紅姻門上,牆頭上,貼着紅紙墨筆大喜喜字。

    淑娴雖然認不全上面的字,但是它們所表示的意思她是心明如鏡的。

    這就是說,孫若西正在辦或已辦完喜事了,因為他們家再沒别人能結婚。

     “我沒走錯門?不錯,是他的家……這,這怎麼會呀?”淑娴心裡狂亂地叫着。

    她站在門口,全身麻木,象站在冰窖裡一樣寒冷。

    她癡呆呆地,愣怔怔地站着,眼睛發黑了。

    她隐約地聽到身後響起話音:“瞧,這是誰家的閨女?”“哦,是不是孫先生他姨家的人?” “對,想必是來吃喜酒的,明天是孫若西的好日子。

    ”“呀!姨家到底是近親,老東山趕早打發閨女來幫忙,明天他自個也準來。

    ” “那還能少了他?” “那老頭子見外甥娶了個門當戶對,在煙台上過學的大閨女,一準喜得合不上嘴。

    ” “那還用說!” 淑娴的心象有鋼刀在剜,眼淚禁不住奪眶而溢。

    她轉過身,迷迷糊糊地看見兩個女人站在井台邊指着她發議論。

    淑娴再沒力量聽下去,遲鈍地順着來路往家走。

     姑娘邁着沉重的兩腿,眼睛無神地看着倒在地上的自己的影子。

    她一直被悲怆塞住,神情有些恍惚。

    她不知想些什麼,想了沒有;也不知走向哪裡,走了沒有。

    她的整個心胸,一再響着兩個字:“完了!完了!” 春玲聽完了淑娴的叙述,氣恨地皺起眉尖,闆緊臉面,忿忿地說:“犯得着嗎?淑娴姐!為他那末個東西值得送命嗎?照我說這是好事,苦棗當甜的吞下去,上當隻一次,認清壞蛋再不受騙就是啦!那樣的人,離得遠遠的才對,不值得正眼看!” 淑娴嘴唇搐動了好幾下,哽哽咽咽地說:“妹妹呀!俺上當啦!” “是呀!”春玲看着她,懇切地勸慰道,“淑娴姐!不是我多嘴,老愛批評人。

    你性子那末軟,怎麼行呢?既然孫若西那樣狠心,還有什麼值得哭的?我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