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是鐵算盤,自私的腦袋!不過用不着擔心,革命會教訓他。
” “怎麼,革俺大爺的命?俺家是中農呀!”淑娴驚恐地叫道。
水山解釋道:“中農是好的,是團結對象;可是他們的腦袋要換換。
” “要殺頭?”淑娴緊盯着他的槍。
“不,換思想,換上無産階級的!”水山拍着自己的頭。
淑娴舒口氣:“你不早說,真吓人一跳!我老聽你說革命靠槍杆子,沒聽說換思想。
” “槍杆子對付反動派,對自己人要動思想。
這革命的學問可深啦,毛主席裝了一肚子哩!”水山莊重又自豪地說,“好了,這些道理以後和你講。
回家睡吧,明天上午歡送參軍的英雄!” 淑娴直望着他那高高的身子,頭也不回地進了門。
姑娘手握着費過她幾個不眠之夜做起的結實美觀的鞋,呆呆地站着發愣。
适才她等了那樣長時間也沒覺得冷,現在卻感到這潔白柔和的月光,宛如灑在全身的一層寒霜。
王镯子擔着水走進胡同,猛發現有人坐在她門外的台階上,吓了一跳。
她緊趕幾步,認出那人,才放了心,沒好氣地說:“媽!你這末早來幹麼?” 她母親站起身,咕噜道:“還早?日頭上山啦。
我以為你上哪去啦,大門鎖着。
你擔水還鎖門幹麼?” “防賊!”王镯子打斷母親的話,放下擔子,“你有什麼事?”老太婆說:“我攢下三把雞蛋,你給我捎上集賣了吧,買點鹽回來。
” “我沒工夫,不去趕集。
”王镯子掏出鑰匙開門,但又停住,“媽,你找俺大舅去吧!” “能有他我也用不着巴結你。
昨下晚我去,他躺在家裡鼓氣,說今兒沒心思趕集啦!唉,最孝敬我的儒春要走啦!他爹難過,我想過繼也不成啦!你那井魁哥……這壞東西!他媽早晚要死在他手裡。
” “好吧,我托人給你賣。
”王镯子很不耐煩了,伸手去接雞蛋。
老太婆寶貝似的把包雞蛋的包袱抱緊,說:“你擔着水,再拿雞蛋,别給我打啦!俺送你屋去。
” 王镯子不理,搶上去把包袱接過來,說:“你快回家忙去吧,我一會就出門有事。
” “好啊,女大不認娘!镯子越來越兇啦,媽到你家坐會都不讓啦……”老太婆抹着眼淚鼻涕,叨叨着走了。
王镯子進去後又把門闩上,走到屋裡叫道:“出來吧。
” 孫承祖和舅父汪化堂先後從裡間的空囤子裡爬出來。
“你在門外和誰說話——是你媽?”孫承祖問道,點上支“美金”牌香煙。
“是她,老不死的,煩人!”王镯子氣憤地說。
汪化堂的樣子很頹喪,向王镯子問道:“老東山怎麼樣?”“躺在家裡生大氣。
” “儒春呢?” “還是去參軍!”王镯子憤懑地吐了口唾沫,“别看俺大舅平常日子兇,真遇上事,連個毛丫頭小春玲子都對付不了……” 孫承祖和汪化堂雖然窩在屋子裡,但這幾天熱火朝天的參軍運動,也沖擊着他們的心。
依汪化堂的主張,要去暗殺指導員曹振德,叫村裡大亂。
孫承祖不同意。
這樣做沒把握成功不說,還會很快把他們自己暴露,不合算。
孫承祖很想破壞這一關乎大局的參軍工作,可是他回來日子不久,一個黨羽還沒拉攏到,沒法下手。
叫王镯子一個人出去放謠言,說服人家不去參軍,也不是辦法,很容易露了餡。
所以他們着急是着急,也隻好躲在一旁,切齒大罵,暗裡發狠。
聞悉老東山的兒子要從軍,這使他們非常驚奇。
孫承祖考慮了一下,就打發王镯子去她舅舅家,試圖阻攔老東山,讓他變卦不叫儒春走。
但王镯子去過兩次,都為老東山家裡人在跟前,沒能施展伎倆。
今早一起來,她又奉丈夫之命出了門。
王镯子以擔水為名路過老東山門口。
她進去看時,老東山的妻子和大兒儒修的媳婦在竈間做飯,别人都不在家,就趕到東房間。
她向躺在炕上的老東山說:“舅,你不舒服?”“躺着養神。
”老東山粗氣地回答,沒睜開眼睛。
他一向對這個外甥女沒有好感,因當初王镯子和孫承祖結親他反對過。
他嫌孫家不是莊戶人家,孫承祖又好逸惡勞,但王镯子拒絕了舅父的意見……“聽說俺儒春兄弟去參軍,我真高興。
”王镯子假意兒笑着,“想不到舅你也進步啦!” “哼,進步!”老東山嗤了下鼻子,又歎息一聲,“唉……” “舅,你不願意儒春走?”王镯子緊追着問。
老東山橫掃她一眼,沒有回答。
“你不自願?” “自願。
”老東山悶聲悶氣,“不自願又有什麼法子?”“怎麼沒有?”王镯子響亮地說,“政府有規定,兒子、丈夫參軍,爹媽老婆死不放手,也就作罷。
是誰欺負你啦,是春玲那丫頭?” “别提啦。
”老頭子搖搖頭。
“不,舅!”王镯子挺起胸脯,打抱不平,“我是軍屬,我給你去向政府說,告春玲欺負你不懂政策。
” “我懂政策,參軍要自願。
”老東山甘認倒黴地說,“沒人敢強迫我中農,是我說漏嘴……好,算我自願啦!” 王镯子既失望又氣憤地偷瞅老東山一眼。
她裝着擤鼻涕走到外間,見隻有老東山妻子在燒火,就轉回他身邊,壓低聲音說:“舅,你知不知道,這次為麼要這末多當兵的?”“打老蔣呗。
” “不是,實對你說吧,這批參軍的再不回來啦!”“誰說的?”老東山睜開眼睛。
王镯子的嘴靠到他耳朵上:“我聽婦救會長說的。
幹部開過會,要招人到外國去。
” “什麼?”老東山一骨碌爬起來。
“要到蘇聯去!” 老東山想了一想,眼睛又閉上了,搖搖頭說:“瞎扯,人家要咱們的人幹麼。
” “嗳呀,你不知道!”王镯子煞有介事,一本正經地說,“蘇聯人少,到咱中國來招人。
共産黨鬧革命,意思就是不分國家,共産吃飯。
你瞧,孫俊英為麼哭呀鬧的不讓男人走?就是她知道這個一去不能回的底。
” 老東山的眼睛又睜開了。
對于共産黨的革命,王镯子的這種解釋對不對,老東山并不重視。
但蘇聯比咱中國人口少,這個他年輕時就聽兩個去東北做買賣的弟弟講過。
老東山最留心的是,王镯子提醒的孫俊英大哭大鬧不讓丈夫去參軍一事。
在老東山心目中,幹部就是共産黨。
孫俊英也算是村裡的主要頭目之一,她平常講話厲害,樣樣逞積極,往常每次參軍她叫得最兇,為什麼這次她丈夫要走了,就哭鬧起來了呢?對老東山來說這是個謎,王镯子說的理由,正可以解釋這個疑問。
但老東山還是不全信要到蘇聯去的話。
因為根據他多年的經驗,共産黨是說一不二,不會哄騙人;再者打國民黨反動派正是用兵之際,怎麼能把人往外國撥? 想來想去,老東山拿不準王镯子的話是真是假。
不過他本來就不情願讓兒子參軍的心,被這新的因素一觸犯,又活動起來。
他在心裡盤算着對策……王镯子見他閉目不動,猜不透他的心思,就試探地說:“舅,你打算不叫儒春兄弟……” “去,叫他去。
”老東山重新躺下了,“我自願啦,不後悔。
” 王镯子又惱又恨地咬了一下牙,剛要說什麼,忽聽門響狗吠,急向老東山圓場:“舅,外甥女可是向着你,才告訴你這些。
真假我也不知道,舅自己斟酌。
可你千萬别對人講!” 老東山沒睜眼睛看她,哼了一聲:“去吧……”“……就這樣,我回來啦!”王镯子結束了報道。
汪化堂把炕桌一拍,暴躁地叫道:“媽的!混帳東西,國軍來了和共産黨一個坑埋了他!” “舅,小聲點。
”孫承祖考慮着說,“老東山一類的人,根子和咱們兩樣,共産黨對他又不錯,想叫他使壞不容易。
不過共産黨要這一類人,咱們也不放過。
如今地主都臭了,沒有人理了;中農有很多,挑唆他們和共産黨對抗,作用會很大。
一次不行下次再來,性急幹不成大事。
” “媽那巴子!老村長不敢動,老東山不聽話,我是受不了啦!承祖,讓我走吧!”汪化堂充滿血絲的眼睛凸了出來,惱恨地搐動着滿臉的橫肉。
孫承祖摸着頭皮說:“走倒容易走,可是這末白白走,叫共産黨逼走,不……” 外面傳來熱鬧的鑼鼓聲,呼喊聲。
“是歡送參軍的。
”王镯子說着向外走去。
早飯後。
村中間的十字街口,人群熙熙攘攘,歡笑聲此起彼落。
一匹匹高騾壯驢和大馬,全身披挂着彩色綢緞,排列着停在大樹下。
六台豔麗奪目的彩轎,安靜地放在街一旁。
人們圍着牲口、彩轎談笑風生,議論紛纭。
“瞧,那馬膘多好!身上象打着油,賊亮賊亮的!”眼睛不好的新子贊許道。
“呀,這馬真是亮得不得了啦!”明生頑皮地笑着說。
“你這是怎麼說?”新子問他。
“不亮得厲害,怎麼都耀瞎子的眼啦!”明生話剛落,引起一陣哄笑。
新子要打他,明生向女人堆裡跑着叫道:“玉珊姐,快救我呀!” “誰敢欺負你?”玉珊把明生讓到身後,兩手将束在腰間的紅彩綢一掄,向新子翻起白眼,“你敢!” 新子服輸地退回來了。
“這馬敢情
” “怎麼,革俺大爺的命?俺家是中農呀!”淑娴驚恐地叫道。
水山解釋道:“中農是好的,是團結對象;可是他們的腦袋要換換。
” “要殺頭?”淑娴緊盯着他的槍。
“不,換思想,換上無産階級的!”水山拍着自己的頭。
淑娴舒口氣:“你不早說,真吓人一跳!我老聽你說革命靠槍杆子,沒聽說換思想。
” “槍杆子對付反動派,對自己人要動思想。
這革命的學問可深啦,毛主席裝了一肚子哩!”水山莊重又自豪地說,“好了,這些道理以後和你講。
回家睡吧,明天上午歡送參軍的英雄!” 淑娴直望着他那高高的身子,頭也不回地進了門。
姑娘手握着費過她幾個不眠之夜做起的結實美觀的鞋,呆呆地站着發愣。
适才她等了那樣長時間也沒覺得冷,現在卻感到這潔白柔和的月光,宛如灑在全身的一層寒霜。
王镯子擔着水走進胡同,猛發現有人坐在她門外的台階上,吓了一跳。
她緊趕幾步,認出那人,才放了心,沒好氣地說:“媽!你這末早來幹麼?” 她母親站起身,咕噜道:“還早?日頭上山啦。
我以為你上哪去啦,大門鎖着。
你擔水還鎖門幹麼?” “防賊!”王镯子打斷母親的話,放下擔子,“你有什麼事?”老太婆說:“我攢下三把雞蛋,你給我捎上集賣了吧,買點鹽回來。
” “我沒工夫,不去趕集。
”王镯子掏出鑰匙開門,但又停住,“媽,你找俺大舅去吧!” “能有他我也用不着巴結你。
昨下晚我去,他躺在家裡鼓氣,說今兒沒心思趕集啦!唉,最孝敬我的儒春要走啦!他爹難過,我想過繼也不成啦!你那井魁哥……這壞東西!他媽早晚要死在他手裡。
” “好吧,我托人給你賣。
”王镯子很不耐煩了,伸手去接雞蛋。
老太婆寶貝似的把包雞蛋的包袱抱緊,說:“你擔着水,再拿雞蛋,别給我打啦!俺送你屋去。
” 王镯子不理,搶上去把包袱接過來,說:“你快回家忙去吧,我一會就出門有事。
” “好啊,女大不認娘!镯子越來越兇啦,媽到你家坐會都不讓啦……”老太婆抹着眼淚鼻涕,叨叨着走了。
王镯子進去後又把門闩上,走到屋裡叫道:“出來吧。
” 孫承祖和舅父汪化堂先後從裡間的空囤子裡爬出來。
“你在門外和誰說話——是你媽?”孫承祖問道,點上支“美金”牌香煙。
“是她,老不死的,煩人!”王镯子氣憤地說。
汪化堂的樣子很頹喪,向王镯子問道:“老東山怎麼樣?”“躺在家裡生大氣。
” “儒春呢?” “還是去參軍!”王镯子憤懑地吐了口唾沫,“别看俺大舅平常日子兇,真遇上事,連個毛丫頭小春玲子都對付不了……” 孫承祖和汪化堂雖然窩在屋子裡,但這幾天熱火朝天的參軍運動,也沖擊着他們的心。
依汪化堂的主張,要去暗殺指導員曹振德,叫村裡大亂。
孫承祖不同意。
這樣做沒把握成功不說,還會很快把他們自己暴露,不合算。
孫承祖很想破壞這一關乎大局的參軍工作,可是他回來日子不久,一個黨羽還沒拉攏到,沒法下手。
叫王镯子一個人出去放謠言,說服人家不去參軍,也不是辦法,很容易露了餡。
所以他們着急是着急,也隻好躲在一旁,切齒大罵,暗裡發狠。
聞悉老東山的兒子要從軍,這使他們非常驚奇。
孫承祖考慮了一下,就打發王镯子去她舅舅家,試圖阻攔老東山,讓他變卦不叫儒春走。
但王镯子去過兩次,都為老東山家裡人在跟前,沒能施展伎倆。
今早一起來,她又奉丈夫之命出了門。
王镯子以擔水為名路過老東山門口。
她進去看時,老東山的妻子和大兒儒修的媳婦在竈間做飯,别人都不在家,就趕到東房間。
她向躺在炕上的老東山說:“舅,你不舒服?”“躺着養神。
”老東山粗氣地回答,沒睜開眼睛。
他一向對這個外甥女沒有好感,因當初王镯子和孫承祖結親他反對過。
他嫌孫家不是莊戶人家,孫承祖又好逸惡勞,但王镯子拒絕了舅父的意見……“聽說俺儒春兄弟去參軍,我真高興。
”王镯子假意兒笑着,“想不到舅你也進步啦!” “哼,進步!”老東山嗤了下鼻子,又歎息一聲,“唉……” “舅,你不願意儒春走?”王镯子緊追着問。
老東山橫掃她一眼,沒有回答。
“你不自願?” “自願。
”老東山悶聲悶氣,“不自願又有什麼法子?”“怎麼沒有?”王镯子響亮地說,“政府有規定,兒子、丈夫參軍,爹媽老婆死不放手,也就作罷。
是誰欺負你啦,是春玲那丫頭?” “别提啦。
”老頭子搖搖頭。
“不,舅!”王镯子挺起胸脯,打抱不平,“我是軍屬,我給你去向政府說,告春玲欺負你不懂政策。
” “我懂政策,參軍要自願。
”老東山甘認倒黴地說,“沒人敢強迫我中農,是我說漏嘴……好,算我自願啦!” 王镯子既失望又氣憤地偷瞅老東山一眼。
她裝着擤鼻涕走到外間,見隻有老東山妻子在燒火,就轉回他身邊,壓低聲音說:“舅,你知不知道,這次為麼要這末多當兵的?”“打老蔣呗。
” “不是,實對你說吧,這批參軍的再不回來啦!”“誰說的?”老東山睜開眼睛。
王镯子的嘴靠到他耳朵上:“我聽婦救會長說的。
幹部開過會,要招人到外國去。
” “什麼?”老東山一骨碌爬起來。
“要到蘇聯去!” 老東山想了一想,眼睛又閉上了,搖搖頭說:“瞎扯,人家要咱們的人幹麼。
” “嗳呀,你不知道!”王镯子煞有介事,一本正經地說,“蘇聯人少,到咱中國來招人。
共産黨鬧革命,意思就是不分國家,共産吃飯。
你瞧,孫俊英為麼哭呀鬧的不讓男人走?就是她知道這個一去不能回的底。
” 老東山的眼睛又睜開了。
對于共産黨的革命,王镯子的這種解釋對不對,老東山并不重視。
但蘇聯比咱中國人口少,這個他年輕時就聽兩個去東北做買賣的弟弟講過。
老東山最留心的是,王镯子提醒的孫俊英大哭大鬧不讓丈夫去參軍一事。
在老東山心目中,幹部就是共産黨。
孫俊英也算是村裡的主要頭目之一,她平常講話厲害,樣樣逞積極,往常每次參軍她叫得最兇,為什麼這次她丈夫要走了,就哭鬧起來了呢?對老東山來說這是個謎,王镯子說的理由,正可以解釋這個疑問。
但老東山還是不全信要到蘇聯去的話。
因為根據他多年的經驗,共産黨是說一不二,不會哄騙人;再者打國民黨反動派正是用兵之際,怎麼能把人往外國撥? 想來想去,老東山拿不準王镯子的話是真是假。
不過他本來就不情願讓兒子參軍的心,被這新的因素一觸犯,又活動起來。
他在心裡盤算着對策……王镯子見他閉目不動,猜不透他的心思,就試探地說:“舅,你打算不叫儒春兄弟……” “去,叫他去。
”老東山重新躺下了,“我自願啦,不後悔。
” 王镯子又惱又恨地咬了一下牙,剛要說什麼,忽聽門響狗吠,急向老東山圓場:“舅,外甥女可是向着你,才告訴你這些。
真假我也不知道,舅自己斟酌。
可你千萬别對人講!” 老東山沒睜眼睛看她,哼了一聲:“去吧……”“……就這樣,我回來啦!”王镯子結束了報道。
汪化堂把炕桌一拍,暴躁地叫道:“媽的!混帳東西,國軍來了和共産黨一個坑埋了他!” “舅,小聲點。
”孫承祖考慮着說,“老東山一類的人,根子和咱們兩樣,共産黨對他又不錯,想叫他使壞不容易。
不過共産黨要這一類人,咱們也不放過。
如今地主都臭了,沒有人理了;中農有很多,挑唆他們和共産黨對抗,作用會很大。
一次不行下次再來,性急幹不成大事。
” “媽那巴子!老村長不敢動,老東山不聽話,我是受不了啦!承祖,讓我走吧!”汪化堂充滿血絲的眼睛凸了出來,惱恨地搐動着滿臉的橫肉。
孫承祖摸着頭皮說:“走倒容易走,可是這末白白走,叫共産黨逼走,不……” 外面傳來熱鬧的鑼鼓聲,呼喊聲。
“是歡送參軍的。
”王镯子說着向外走去。
早飯後。
村中間的十字街口,人群熙熙攘攘,歡笑聲此起彼落。
一匹匹高騾壯驢和大馬,全身披挂着彩色綢緞,排列着停在大樹下。
六台豔麗奪目的彩轎,安靜地放在街一旁。
人們圍着牲口、彩轎談笑風生,議論紛纭。
“瞧,那馬膘多好!身上象打着油,賊亮賊亮的!”眼睛不好的新子贊許道。
“呀,這馬真是亮得不得了啦!”明生頑皮地笑着說。
“你這是怎麼說?”新子問他。
“不亮得厲害,怎麼都耀瞎子的眼啦!”明生話剛落,引起一陣哄笑。
新子要打他,明生向女人堆裡跑着叫道:“玉珊姐,快救我呀!” “誰敢欺負你?”玉珊把明生讓到身後,兩手将束在腰間的紅彩綢一掄,向新子翻起白眼,“你敢!” 新子服輸地退回來了。
“這馬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