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振德止步,看了兩個孩子幾眼,又看了看繁星密布的天空。
時候不早了,午夜已過,他想:敵人要來,也該是時候了,他的房子離村百步多遠,孩子留在家……“大兄弟,還沒睡下?”是曹冷元問着走了進來。
“哦,有什麼事,老哥?”振德望着他。
冷元說道:“我怕年輕人好睡覺,誤了崗哨,去糧庫看了一遭。
怕你沒回家,孩子不睡,順腳過來看看。
”他看着振德肩上的槍:“你要出遠門?” 曹振德把他斷定的情況告訴了冷元。
老人立時驚慌地說:“那快領孩子躲躲吧,快!” “敵人要來,也就在這個時候了;不知他從哪裡來,咱們家沒有人,真來了不就驚跑了!”振德急急地說,“老哥,你快去告訴水山,悄悄地集合幾個民兵,埋伏在我家四周。
”冷元擔心地說:“你一個人在家,萬一……我在這等着,你去集合人……” “不行,你身子欠!”振德插話,轉而吩咐孩子道:“跟你大爺走吧!” “爹!我不走,守着爹!”明軒叫道。
“爹!我怕!”明生撲到父親身上,哭了。
“不要吵。
”振德壓低聲喝道,“好,老哥,你快去找水山!不礙事,敵人不會多,我對付得了!” 冷元走後,振德對兩個小兒子說:“不要怕,敵人最松包,十個頂不上咱們一個。
你們都拿起家夥,守住後窗。
” 明軒端起紅纓槍,明生找出木頭手榴彈,振德又給他一把剪刀,緊守北牆的窗戶。
曹振德走出屋門,吩咐明軒從裡面把門闩上,如果敵人從後窗攻上來,就大聲告訴他。
他來到院門後面,将門虛掩上,兩手端着子彈上膛的大槍。
夜很靜,隻有西河的波浪撲打堤岸的撲啦聲,連續不斷地傳來…… 指導員推斷得不錯,王镯子的母親今晚來得有原因。
王井魁一回家,她就叫兒子去自首,她隻是一個目的,保住兒子,孝敬她,養她的老。
她相信政府會寬大王井魁。
但是兒子告訴她,他過去殺過人,政府不會饒恕,老老實實藏些日子,中央軍過來就好了。
這使老太婆不敢聲張了。
曹振德和她談話的時候,她用力壓着慌亂的心情,惟恐被人察覺。
但是她探聽指導員的口氣,尤其是曹振德說的一句話:“過去有罪惡的人,哪怕害過人命,隻要真心悔改,自己去向政府認罪,也不會定死刑,人民政府給一切想改惡從善的人以生路。
”這話又給老太婆動員兒子自首的想法以鼓勵,她又去勸兒子坦白。
然而王井魁不聽,母親說急了,他又以要逃走相挾,使老太婆又不敢張口了。
由于沒有察覺村裡對王井魁的監視——這監視是極為秘密的——又沒見治安幹事再來,孫承祖的疑懼消失了。
同時,他從孫俊英那裡也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因為他相信,如果村裡知道王井魁在家,作為婦救會長、共産黨員的孫俊英,一定會了解這個情況。
實際上關于王井魁的案情,曹振德嚴格保密,沒在黨内普遍宣布,孫俊英的蛻化表現,更使支部書記産生了本能的警惕。
曹振德常說,共産黨員不是牌号,是人心。
象曹冷元一類的人雖不是黨員,但在對敵鬥争中,博得了黨組織的充分信任。
孫承祖斷錯了形勢,決定今夜偕蔣殿人和王井魁,去殘害指導員一家,除去他們的心頭之患。
他們的計劃是午夜時分三人在西河壩上的樹林裡集合。
為防備村裡人發覺,昨夜沒叫王井魁上孫承祖家去商讨,而在今天晚飯後由王镯子去通知她哥哥的。
王井魁開頭怕偷雞不着白蝕米,但後被妹妹說服了。
他想,三人一齊幹,對付得了一個曹振德,再說這個指導員在村裡起主要作用,是對他的最大危險,也就同意了。
山前講話山後有人。
兄妹的話被母親聽到了,但她隻聽到王井魁的最後一句:“……好,媽的!今天就除掉這個幹部王!” 老太婆吓了一跳,推門進去,問他們要幹什麼,但是他們說什麼也不幹。
老太婆流着淚訴說,千萬不能再惹禍,叫人家抓着就沒命了。
王镯子安慰母親說,她哥是發了點脾氣,嘴上說着玩玩的,把她哄走了。
老太婆來到前屋,越想越不好。
她尋思,兒子要行兇,說殺幹部王,不用說,就是指導員曹振德了。
對于這個經常關照她的人,她怎麼能不感激呢!另一方面兒子再殺人惹禍,政府再也不能寬大了。
她要再去勸說兒子,可是又縮回來。
因為王镯子在跟前,她說什麼王镯子就頂什麼,根本不會聽老人的話。
于是,她想去關照對自己有恩的曹振德一下,注意防備不測。
但是她沒去村公所直找振德本人,而去向他的兩個小兒子說了幾句。
達到既使曹振德有備,又不暴露她兒子的目的,這在她看來,可謂兩全其美了。
老太婆從曹振德家裡回來,打了一會迷昏,又往後屋去看兒子的動靜。
王井魁蒙在後屋地下的洞裡,洞的出口在房後菜園裡靠牆根的一垛柴草底下,平時他母親從外面把這屋的門鎖上。
她這時開門進去,立刻驚叫起來:“兒啊!你真要行兇?””閉嘴!”王井魁喝道,黑皮的臉上搐動了一下,把亮着的手電筒熄滅,剛擦好了的手槍掖進腰裡。
老太婆戰兢兢地
時候不早了,午夜已過,他想:敵人要來,也該是時候了,他的房子離村百步多遠,孩子留在家……“大兄弟,還沒睡下?”是曹冷元問着走了進來。
“哦,有什麼事,老哥?”振德望着他。
冷元說道:“我怕年輕人好睡覺,誤了崗哨,去糧庫看了一遭。
怕你沒回家,孩子不睡,順腳過來看看。
”他看着振德肩上的槍:“你要出遠門?” 曹振德把他斷定的情況告訴了冷元。
老人立時驚慌地說:“那快領孩子躲躲吧,快!” “敵人要來,也就在這個時候了;不知他從哪裡來,咱們家沒有人,真來了不就驚跑了!”振德急急地說,“老哥,你快去告訴水山,悄悄地集合幾個民兵,埋伏在我家四周。
”冷元擔心地說:“你一個人在家,萬一……我在這等着,你去集合人……” “不行,你身子欠!”振德插話,轉而吩咐孩子道:“跟你大爺走吧!” “爹!我不走,守着爹!”明軒叫道。
“爹!我怕!”明生撲到父親身上,哭了。
“不要吵。
”振德壓低聲喝道,“好,老哥,你快去找水山!不礙事,敵人不會多,我對付得了!” 冷元走後,振德對兩個小兒子說:“不要怕,敵人最松包,十個頂不上咱們一個。
你們都拿起家夥,守住後窗。
” 明軒端起紅纓槍,明生找出木頭手榴彈,振德又給他一把剪刀,緊守北牆的窗戶。
曹振德走出屋門,吩咐明軒從裡面把門闩上,如果敵人從後窗攻上來,就大聲告訴他。
他來到院門後面,将門虛掩上,兩手端着子彈上膛的大槍。
夜很靜,隻有西河的波浪撲打堤岸的撲啦聲,連續不斷地傳來…… 指導員推斷得不錯,王镯子的母親今晚來得有原因。
王井魁一回家,她就叫兒子去自首,她隻是一個目的,保住兒子,孝敬她,養她的老。
她相信政府會寬大王井魁。
但是兒子告訴她,他過去殺過人,政府不會饒恕,老老實實藏些日子,中央軍過來就好了。
這使老太婆不敢聲張了。
曹振德和她談話的時候,她用力壓着慌亂的心情,惟恐被人察覺。
但是她探聽指導員的口氣,尤其是曹振德說的一句話:“過去有罪惡的人,哪怕害過人命,隻要真心悔改,自己去向政府認罪,也不會定死刑,人民政府給一切想改惡從善的人以生路。
”這話又給老太婆動員兒子自首的想法以鼓勵,她又去勸兒子坦白。
然而王井魁不聽,母親說急了,他又以要逃走相挾,使老太婆又不敢張口了。
由于沒有察覺村裡對王井魁的監視——這監視是極為秘密的——又沒見治安幹事再來,孫承祖的疑懼消失了。
同時,他從孫俊英那裡也證實了自己的判斷。
因為他相信,如果村裡知道王井魁在家,作為婦救會長、共産黨員的孫俊英,一定會了解這個情況。
實際上關于王井魁的案情,曹振德嚴格保密,沒在黨内普遍宣布,孫俊英的蛻化表現,更使支部書記産生了本能的警惕。
曹振德常說,共産黨員不是牌号,是人心。
象曹冷元一類的人雖不是黨員,但在對敵鬥争中,博得了黨組織的充分信任。
孫承祖斷錯了形勢,決定今夜偕蔣殿人和王井魁,去殘害指導員一家,除去他們的心頭之患。
他們的計劃是午夜時分三人在西河壩上的樹林裡集合。
為防備村裡人發覺,昨夜沒叫王井魁上孫承祖家去商讨,而在今天晚飯後由王镯子去通知她哥哥的。
王井魁開頭怕偷雞不着白蝕米,但後被妹妹說服了。
他想,三人一齊幹,對付得了一個曹振德,再說這個指導員在村裡起主要作用,是對他的最大危險,也就同意了。
山前講話山後有人。
兄妹的話被母親聽到了,但她隻聽到王井魁的最後一句:“……好,媽的!今天就除掉這個幹部王!” 老太婆吓了一跳,推門進去,問他們要幹什麼,但是他們說什麼也不幹。
老太婆流着淚訴說,千萬不能再惹禍,叫人家抓着就沒命了。
王镯子安慰母親說,她哥是發了點脾氣,嘴上說着玩玩的,把她哄走了。
老太婆來到前屋,越想越不好。
她尋思,兒子要行兇,說殺幹部王,不用說,就是指導員曹振德了。
對于這個經常關照她的人,她怎麼能不感激呢!另一方面兒子再殺人惹禍,政府再也不能寬大了。
她要再去勸說兒子,可是又縮回來。
因為王镯子在跟前,她說什麼王镯子就頂什麼,根本不會聽老人的話。
于是,她想去關照對自己有恩的曹振德一下,注意防備不測。
但是她沒去村公所直找振德本人,而去向他的兩個小兒子說了幾句。
達到既使曹振德有備,又不暴露她兒子的目的,這在她看來,可謂兩全其美了。
老太婆從曹振德家裡回來,打了一會迷昏,又往後屋去看兒子的動靜。
王井魁蒙在後屋地下的洞裡,洞的出口在房後菜園裡靠牆根的一垛柴草底下,平時他母親從外面把這屋的門鎖上。
她這時開門進去,立刻驚叫起來:“兒啊!你真要行兇?””閉嘴!”王井魁喝道,黑皮的臉上搐動了一下,把亮着的手電筒熄滅,剛擦好了的手槍掖進腰裡。
老太婆戰兢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