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實現共産主義社會。
嗬!到那時候哇,糧食有的是,光大米白面也吃不完……好吧,你們自己報吧,盡着力量借吧!誰先報?” 屋裡和沒有人一樣沉寂。
水山耐心地等待着,重複地說道:“好好想想,算算能借出多少,想好就報。
誰要說?”那個三十幾歲的人直起腰,試探地問:“民兵隊長,到秋天一準還嗎?” “一粒少不了!”民兵隊長确切地保證,“借條蓋村政府的公章,借多少還多少,少一兩由政府負責。
” “那好吧,”他下了很大決心說,“我借出六十斤苞米。
”水山勸道:“大哥,你家這幾年打的糧不少,留在家裡招老鼠,放着占地方;為打反動派,多借些吧!” 他遲疑了一下,狠了狠心:“再加上五十斤豆子吧!”“你這人就算小賬,”水山忍着性子說服,“再多借點吧,困難人家那末多,咱們能眼看着挨餓不管?天下窮人是一家,你再好好想想。
” 他又咬了咬牙,增加上二百斤地瓜幹;這樣三番五次地加,最後答應借出三百五十斤粗糧,五百斤地瓜幹。
“好,你回家把東西送到學校去,人手不夠找村長幫忙,他們會給你開借條。
”水山比較滿意對方的行為。
送他走後,又有兩位老中農讨價還價地借出一些走了。
屋裡還剩下孫守财、老太婆和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
“你們三個想好沒有?”江水山耐心地說道,“應該學他們三位的樣子,懂得了打反動派的道理和借糧食的重要性,就該馬上行動,對吧?” “民兵隊長,今天開的是什麼會?”孫守财氣勢洶洶地問。
“富裕中農會。
”江水山回答道,“我不是說過了嗎?你……” “既是中農會,老東山為麼可以不來?偏偏瞅上俺們這幾家啦?”孫守财要給民兵隊長小鞋穿了。
老頭子緊跟上說:“對啊,他家比我不差些,他能不開會,我也不開! “對着哩,我老糊塗啦!”老太婆惟恐落了後,“村公所是重地,俺不夠格來開會。
” “你們胡說些什麼!”水山大聲吼道,“你們親眼看着我派人去叫他了,他不會不來,先管你們自己的事吧!借多少?快點想好!” 新子走來了,滿臉不高興地說:“我在疃後見着東山大爺,叫他來開會,他說家裡牲口欄的糞堆滿了,不收拾不行。
我再叫他,他怎麼也不理,頭也不回地走了。
真氣人!”“這末頑固的家夥!”民兵隊長氣憤地說,“你去告訴他,這個會他非來開不可,這是政府的命令!” “給他下命令還差不多,把他要自願的詞堵回去,他不敢違抗命令。
”新子應着向外走。
江水山怔了一會,壓下火氣,又趕出門外,對他小聲吩咐道: “中農,是團結對象;開會動員借糧,是自願的事。
你還是和他多講講道理,别來硬的啦。
” “唉,就怕他不聽……好吧!”新子走了。
江水山回到屋裡,盯着孫守财、老頭子和老太婆,等待他們開口。
時間慢慢地滑過去。
這三位富裕中農一動不動,看樣子要展開靜坐競賽。
江水山一次次努力吞回沖到嘴邊的言語,但他畢竟賽不過富裕中農們的沉默精神,不得不開口了:“守财叔,你想好沒有?” 孫守财擡起頭,橫視他一眼,說:“我不是拿過,你們不要嗎?” “你拿的什麼?那一小瓢爛地瓜幹嗎?”水山生氣了。
“多的沒有。
”孫守财發誓道。
“民兵隊長,我家也是空的啊!”那老頭子也開腔了,做出一副可憐相,“開春以來,全家就吃山菜,一粒糧也沒啦!”老太婆急忙接上來:“可不是麼,我家的老鼠都餓跑啦!俺媳婦帶孩子也沒點糧米沾口,淨吃粗糠野菜,瘦得象麻稈一樣,皮包骨頭,一點奶水也沒有。
最可憐是我那小孫子,沒奶吃,又沒東西喂,吃口菜哇的一聲吐出來,吃一口哇的一聲吐出來,淨是啼哭,把人心疼得啊,真不知咋辦好!天老爺呀,這可怎麼好呀!”說着說着,她用那寬闊的大衣袖遮住臉面,算是流淚了。
“這末說,你們還要政府救濟啦?”民兵隊長的臉色灰暗下來,眉頭蹙起。
“那敢仔好啦!”老太婆聽出了話裡的意思,趕緊借題發揮說,“咱人民政府真是青天,就知道關懷百姓……”“住你的嘴吧!”水山激怒起來,“說幹脆點,你們借不借?”“沒有,上哪去搞啊?”老頭子攤開手。
“是啊,要去偷,政府還不依哪!”老太婆滿腹苦衷。
孫守财又反攻了,怒沖沖地說:“江水山!共産黨辦事講的是個公道,老東山家的糧食不比我少,你怎麼不叫他借?” “是啊,他比我也不差些!”老頭子緊跟上來。
“這末說,你們承認有糧啦!”水山站起來,“東山大爺也要借,一會他就來。
” “哼,别說好聽的!人家老東山的兒媳婦春玲,是個青婦隊長,又是指導員的閨女。
有一家當官的親戚,不用借啦!”老太婆也開火了。
“你造謠!”江水山厲聲反駁她;但當他看見新子一人悻悻地跑了進來,就顧不得老太婆了,不等對方開口就問:“他還不肯來?” 新子忿忿地說:“我給他講道理,他閉着眼聽着。
末了我問他來不來,他問是自願嗎,我說是。
他說他不自願!我再怎麼說他也不理睬啦!諸葛亮難請,三次也行了,可老東山……” “你就這末老實,不能說是政府的命令,非來不可!”民兵隊長怒不可遏地說。
新子道:“你不是不叫動命令,對中農要團結,要說服嗎?” “這……”江水山的嘴張了兩張,說不上來了。
那孫守财舒了口氣,掏出煙袋,冷冷地說:“畢竟是人家老東山見多識廣,懂得政策!嘿嘿,行!民兵隊長,俺們都是老中農,一律的待遇,政府對待老東山怎麼樣,也該對我怎麼樣,省得人家閑話政府不公平,不錯吧?”“不錯。
我老糊塗,不知咋辦,就看老東山的作為,他怎麼辦,我怎麼辦。
”那老頭子說,臉上露出寬慰的笑容。
“就是的。
”老太婆笑逐顔開了,“政府不是要學樣子嗎?老東山就是俺們的樣子,學他,俺錯不了。
” 如此一來,會場上的氣氛變了,三位老中農輕輕松松,占了上風。
江水山感到壓抑的痛苦,心裡直恨老東山。
他要馬上去找老東山,卻又被這幾個中農的神氣所激怒。
他又改變了主意,沖他們說:“不要拿老東山做擋箭牌!你們說自己的,到底借多少糧食出來?快!” “民兵隊長!”孫守财猛烈地反抗起來,“難道說,老東山是指導員的親家,你的同宗同族,就真拉起私情來啊?”“你胡說,誰拉私情!”新子大怒。
“不拉最好!實對你們說,我姓孫的家裡糧食有,要借也不難,你能說動老東山,他肯借出一鬥,我借十升。
要不,一粒也别想!”孫守财說着磕掉煙灰,扭身向裡邊走。
老頭子接口道:“我也是這個主意。
”和孫守财站到一起了。
老太婆邊向那兩位同伴跑着靠攏邊說:“我早這末想了。
”“你們……”江水山盯着那三位挨在一起的富裕中農,氣得滿臉發紫,奮力将想要罵出來的言語壓了下去,說,“好吧,你們在這等着,老東山來了再繼續開會。
” “行!”孫守财沉着地應道,“不過天響了你找不來,我可要回家去吃飯。
耽誤了生産,政府也不依。
” 江水山剛走出門,新子悄聲對他說:“老東山的脾氣你還不知道?他死活不出門,也不能動手拖,那可怎麼辦?”“嗯……”民兵隊長停住了,想了一刹,回頭向屋裡叫道:“走!你們三個一塊去。
” “上哪去?”三位中農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六隻眼睛都驚圓了。
“開會!”民兵隊長不容分辯地說,“會場改在老東山家裡。
” 老東山在狗吠聲中不耐煩地開了大門。
他的眼睛象閉着,其實他把門外的四個人看得清清楚楚,并且馬上判斷出來人的用意。
他有點懊喪——開門開錯了。
現在,為首的一人已經跨進了門檻,他想給對方來個閉門羹也晚了,隻得讓他們進了院子。
江水山為老東山預備着滿肚子怒火,可是剛才在門外等着開門的當兒,被門框上的那塊顯眼的“軍屬光榮”牌抑制了一下。
他招呼另外三位老中農坐到院子石條上,自己仍舊站着,向老東山和藹地問道:“大爺,家裡的人都不在?”“嗯,都有事去啦。
”老東山悶聲地回答,心裡暗罵:“混帳小子裝成好面色,想打聽我侄女。
作别想好事!”“聽說你在家拾掇牲口欄,完了嗎?”水山關心地打量了牲口棚一眼。
“完啦!”老東山沒好氣地說,背對江水山坐在小闆凳上,心想:“你水山不用對我這末客氣,給我磕頭我也不會把侄女給你,想占我的房産……哼!黃鼠狼給雞拜年……”“好。
大爺,剛才請你去村公所開會,聽說你沒工夫,就到你這裡來開。
”水山提高了聲音,“現在就繼續開咱們的會。
開會為救濟缺吃戶。
我們的革命正處在緊要時期,為了鞏固解放區,消滅反動派,支援解放大軍……”接着,民兵隊長又将在村政府講過的道理重複了一遍,最後問老東山:“大爺,懂了吧?” “不錯。
”老東山閉眼抽煙,安靜地聽完,簡練地回答。
“你打算怎麼辦?” “你說是借糧嗎?” “對!你借多少?”
嗬!到那時候哇,糧食有的是,光大米白面也吃不完……好吧,你們自己報吧,盡着力量借吧!誰先報?” 屋裡和沒有人一樣沉寂。
水山耐心地等待着,重複地說道:“好好想想,算算能借出多少,想好就報。
誰要說?”那個三十幾歲的人直起腰,試探地問:“民兵隊長,到秋天一準還嗎?” “一粒少不了!”民兵隊長确切地保證,“借條蓋村政府的公章,借多少還多少,少一兩由政府負責。
” “那好吧,”他下了很大決心說,“我借出六十斤苞米。
”水山勸道:“大哥,你家這幾年打的糧不少,留在家裡招老鼠,放着占地方;為打反動派,多借些吧!” 他遲疑了一下,狠了狠心:“再加上五十斤豆子吧!”“你這人就算小賬,”水山忍着性子說服,“再多借點吧,困難人家那末多,咱們能眼看着挨餓不管?天下窮人是一家,你再好好想想。
” 他又咬了咬牙,增加上二百斤地瓜幹;這樣三番五次地加,最後答應借出三百五十斤粗糧,五百斤地瓜幹。
“好,你回家把東西送到學校去,人手不夠找村長幫忙,他們會給你開借條。
”水山比較滿意對方的行為。
送他走後,又有兩位老中農讨價還價地借出一些走了。
屋裡還剩下孫守财、老太婆和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子。
“你們三個想好沒有?”江水山耐心地說道,“應該學他們三位的樣子,懂得了打反動派的道理和借糧食的重要性,就該馬上行動,對吧?” “民兵隊長,今天開的是什麼會?”孫守财氣勢洶洶地問。
“富裕中農會。
”江水山回答道,“我不是說過了嗎?你……” “既是中農會,老東山為麼可以不來?偏偏瞅上俺們這幾家啦?”孫守财要給民兵隊長小鞋穿了。
老頭子緊跟上說:“對啊,他家比我不差些,他能不開會,我也不開! “對着哩,我老糊塗啦!”老太婆惟恐落了後,“村公所是重地,俺不夠格來開會。
” “你們胡說些什麼!”水山大聲吼道,“你們親眼看着我派人去叫他了,他不會不來,先管你們自己的事吧!借多少?快點想好!” 新子走來了,滿臉不高興地說:“我在疃後見着東山大爺,叫他來開會,他說家裡牲口欄的糞堆滿了,不收拾不行。
我再叫他,他怎麼也不理,頭也不回地走了。
真氣人!”“這末頑固的家夥!”民兵隊長氣憤地說,“你去告訴他,這個會他非來開不可,這是政府的命令!” “給他下命令還差不多,把他要自願的詞堵回去,他不敢違抗命令。
”新子應着向外走。
江水山怔了一會,壓下火氣,又趕出門外,對他小聲吩咐道: “中農,是團結對象;開會動員借糧,是自願的事。
你還是和他多講講道理,别來硬的啦。
” “唉,就怕他不聽……好吧!”新子走了。
江水山回到屋裡,盯着孫守财、老頭子和老太婆,等待他們開口。
時間慢慢地滑過去。
這三位富裕中農一動不動,看樣子要展開靜坐競賽。
江水山一次次努力吞回沖到嘴邊的言語,但他畢竟賽不過富裕中農們的沉默精神,不得不開口了:“守财叔,你想好沒有?” 孫守财擡起頭,橫視他一眼,說:“我不是拿過,你們不要嗎?” “你拿的什麼?那一小瓢爛地瓜幹嗎?”水山生氣了。
“多的沒有。
”孫守财發誓道。
“民兵隊長,我家也是空的啊!”那老頭子也開腔了,做出一副可憐相,“開春以來,全家就吃山菜,一粒糧也沒啦!”老太婆急忙接上來:“可不是麼,我家的老鼠都餓跑啦!俺媳婦帶孩子也沒點糧米沾口,淨吃粗糠野菜,瘦得象麻稈一樣,皮包骨頭,一點奶水也沒有。
最可憐是我那小孫子,沒奶吃,又沒東西喂,吃口菜哇的一聲吐出來,吃一口哇的一聲吐出來,淨是啼哭,把人心疼得啊,真不知咋辦好!天老爺呀,這可怎麼好呀!”說着說着,她用那寬闊的大衣袖遮住臉面,算是流淚了。
“這末說,你們還要政府救濟啦?”民兵隊長的臉色灰暗下來,眉頭蹙起。
“那敢仔好啦!”老太婆聽出了話裡的意思,趕緊借題發揮說,“咱人民政府真是青天,就知道關懷百姓……”“住你的嘴吧!”水山激怒起來,“說幹脆點,你們借不借?”“沒有,上哪去搞啊?”老頭子攤開手。
“是啊,要去偷,政府還不依哪!”老太婆滿腹苦衷。
孫守财又反攻了,怒沖沖地說:“江水山!共産黨辦事講的是個公道,老東山家的糧食不比我少,你怎麼不叫他借?” “是啊,他比我也不差些!”老頭子緊跟上來。
“這末說,你們承認有糧啦!”水山站起來,“東山大爺也要借,一會他就來。
” “哼,别說好聽的!人家老東山的兒媳婦春玲,是個青婦隊長,又是指導員的閨女。
有一家當官的親戚,不用借啦!”老太婆也開火了。
“你造謠!”江水山厲聲反駁她;但當他看見新子一人悻悻地跑了進來,就顧不得老太婆了,不等對方開口就問:“他還不肯來?” 新子忿忿地說:“我給他講道理,他閉着眼聽着。
末了我問他來不來,他問是自願嗎,我說是。
他說他不自願!我再怎麼說他也不理睬啦!諸葛亮難請,三次也行了,可老東山……” “你就這末老實,不能說是政府的命令,非來不可!”民兵隊長怒不可遏地說。
新子道:“你不是不叫動命令,對中農要團結,要說服嗎?” “這……”江水山的嘴張了兩張,說不上來了。
那孫守财舒了口氣,掏出煙袋,冷冷地說:“畢竟是人家老東山見多識廣,懂得政策!嘿嘿,行!民兵隊長,俺們都是老中農,一律的待遇,政府對待老東山怎麼樣,也該對我怎麼樣,省得人家閑話政府不公平,不錯吧?”“不錯。
我老糊塗,不知咋辦,就看老東山的作為,他怎麼辦,我怎麼辦。
”那老頭子說,臉上露出寬慰的笑容。
“就是的。
”老太婆笑逐顔開了,“政府不是要學樣子嗎?老東山就是俺們的樣子,學他,俺錯不了。
” 如此一來,會場上的氣氛變了,三位老中農輕輕松松,占了上風。
江水山感到壓抑的痛苦,心裡直恨老東山。
他要馬上去找老東山,卻又被這幾個中農的神氣所激怒。
他又改變了主意,沖他們說:“不要拿老東山做擋箭牌!你們說自己的,到底借多少糧食出來?快!” “民兵隊長!”孫守财猛烈地反抗起來,“難道說,老東山是指導員的親家,你的同宗同族,就真拉起私情來啊?”“你胡說,誰拉私情!”新子大怒。
“不拉最好!實對你們說,我姓孫的家裡糧食有,要借也不難,你能說動老東山,他肯借出一鬥,我借十升。
要不,一粒也别想!”孫守财說着磕掉煙灰,扭身向裡邊走。
老頭子接口道:“我也是這個主意。
”和孫守财站到一起了。
老太婆邊向那兩位同伴跑着靠攏邊說:“我早這末想了。
”“你們……”江水山盯着那三位挨在一起的富裕中農,氣得滿臉發紫,奮力将想要罵出來的言語壓了下去,說,“好吧,你們在這等着,老東山來了再繼續開會。
” “行!”孫守财沉着地應道,“不過天響了你找不來,我可要回家去吃飯。
耽誤了生産,政府也不依。
” 江水山剛走出門,新子悄聲對他說:“老東山的脾氣你還不知道?他死活不出門,也不能動手拖,那可怎麼辦?”“嗯……”民兵隊長停住了,想了一刹,回頭向屋裡叫道:“走!你們三個一塊去。
” “上哪去?”三位中農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問,六隻眼睛都驚圓了。
“開會!”民兵隊長不容分辯地說,“會場改在老東山家裡。
” 老東山在狗吠聲中不耐煩地開了大門。
他的眼睛象閉着,其實他把門外的四個人看得清清楚楚,并且馬上判斷出來人的用意。
他有點懊喪——開門開錯了。
現在,為首的一人已經跨進了門檻,他想給對方來個閉門羹也晚了,隻得讓他們進了院子。
江水山為老東山預備着滿肚子怒火,可是剛才在門外等着開門的當兒,被門框上的那塊顯眼的“軍屬光榮”牌抑制了一下。
他招呼另外三位老中農坐到院子石條上,自己仍舊站着,向老東山和藹地問道:“大爺,家裡的人都不在?”“嗯,都有事去啦。
”老東山悶聲地回答,心裡暗罵:“混帳小子裝成好面色,想打聽我侄女。
作别想好事!”“聽說你在家拾掇牲口欄,完了嗎?”水山關心地打量了牲口棚一眼。
“完啦!”老東山沒好氣地說,背對江水山坐在小闆凳上,心想:“你水山不用對我這末客氣,給我磕頭我也不會把侄女給你,想占我的房産……哼!黃鼠狼給雞拜年……”“好。
大爺,剛才請你去村公所開會,聽說你沒工夫,就到你這裡來開。
”水山提高了聲音,“現在就繼續開咱們的會。
開會為救濟缺吃戶。
我們的革命正處在緊要時期,為了鞏固解放區,消滅反動派,支援解放大軍……”接着,民兵隊長又将在村政府講過的道理重複了一遍,最後問老東山:“大爺,懂了吧?” “不錯。
”老東山閉眼抽煙,安靜地聽完,簡練地回答。
“你打算怎麼辦?” “你說是借糧嗎?” “對!你借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