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他有時對她的工作滿意,有時對她的絮叨又很厭煩。

    孫俊英向黨支部和水山聲言過,江仲亭這個黨員包在她身上,她一定使他落後不了。

    當然啦,做思想工作不能急,她要慢慢來……“啊,大叔來啦,這末快!哦,後面是江合叔呀!支部書記、指導員在前,組織委員、村長壓後,配搭得真好!哈哈……”孫俊英這一陣尖利的說笑聲,把江水山從沉思中驚醒,他擡頭一看,曹振德和江合走了進來。

     剛坐下,振德就問留在村裡維持工作的婦救會長孫俊英:“今天村裡有哪些事?” “呀,可忙啦!一整天,我腚沒沾座!”孫俊英響亮地回答。

     村長江合抽着煙,插嘴問道:“撥給縣上的那批柴禾搬走了沒有?” “柴禾?”孫俊英打了個嗝,不自然地笑笑,“那些事都由副村長頂着辦啦。

    我有事離開村公所……啊!對啦,”她口齒又流利起來,向振德說,“老東山找我啦。

    ” “麼事?”振德留心地聽着。

     “還不是他自個的事!”孫俊英忿忿地說,“那個老頑固,自私自利的家夥!為誰把他的麥苗踩了幾攤,就扭着脖子找幹部。

    叫我好一頓戗,頂得他沒話說,撅着胡子走了!”她最後還學了學對方的樣子,得意地格格笑起來。

     曹振德擠了幾下發紅的眼睛,口氣嚴正地說:“俊英!你怎麼這樣對待人家?不論群衆有大小事情,咱當幹部的都要管,不然人家要咱們幹麼!咱更不能為人家落後,向他耍态度。

    ” 幾句話說得孫俊英滿臉通紅,很是不自在。

    但轉瞬間她又抿嘴笑了,說:“大叔說得對。

    我當時對東山叔也沒怎麼樣,話一出口,我就知道欠妥當啦。

    ” “踩莊稼也不是小事。

    麥子正要拔節,很脆,剜野菜的孩子又多,要和大夥交代一下。

    ”曹振德考慮着,對江合道:“我看明天在廣播台上喊幾遍,叫大夥留上心。

    ”“對。

    ”村長應道。

     本來是七個支部委員,參軍走了三個,再沒補選。

    這樣,人就算齊了,支部書記曹振德宣布開會。

     會議的内容,除孫俊英外,其它三人都在區上開會知道了。

    曹振德向孫俊英傳達了一番,大家就具體研究掃地出門的地主對象。

     一連讨論過蔣子金等三家地主,大家都一緻同意掃地出門。

    可是數到地主蔣殿人名下,事情有點棘手了。

    知道蔣殿人者,叫他名字時,前面定會冠以“老村長”,本村的人甚至省掉名字,隻叫“老村長”。

    他這村長當得确實老,村裡三十多歲的人,從能記事時就是蔣殿人當村長,直到一九四四年他才不當了。

    在這二十多年中,社會上發生劇烈的變化,區長、縣長直至專員、省長都換過不知多少次,可是蔣殿人當的村長,卻象座山一樣,盡管一年四季青黃霜雪地改變着顔色,山依舊是山,不動位置。

     蔣殿人的田地、山巒在地主中間算是最少的。

    一開始劃成份,還有人說他是富農,不夠地主。

    他隻出租少部分土地,雖說雇長工,但他自己也參加一部分勞動。

    特别是蔣殿人當了多年的舊村長,看起來沒有欺壓過鄉鄰,倒肯解人之危,為全村着想。

    一九三五年蔣殿人參加過中國共産黨,雖說工作不積極,當年冬天的暴動失敗後就脫黨了,但也沒見他做過壞事。

    抗戰後,這一帶成了根據地,經他積極要求,恢複了黨籍。

    到一九四四年,政府号召地多的自動獻出來,争取抗日戰争的勝利,蔣殿人不執行黨的決議,拒不獻地,被開除出黨。

    從此也就結束了蔣殿人“老村長”的職務。

    去年土地改革時,蔣殿人的部分田地、山巒也被沒收了,在他家當過長工的人,也揭發出蔣殿人的一些剝削手段來。

    大部分群衆也知道财主都是喝窮人的血養肥的,蔣殿人也不例外。

    然而,人們對他還是不象對其他地主、惡霸那樣仇恨。

    這次掃地出門的政策很明确,除了個别實在開明、對抗戰有功的地主分子外,一律不放過。

     會場上沉默着。

    江水山深埋着頭,手在撫弄槍皮條,心情異常紊亂。

    人們都知道,江水山的父親江石匠,曾被蔣殿人救過命,雖說石匠還是死了,但這救命之恩,水山母親永遠忘不掉。

    水山父親死後那一年,家裡受蔣殿人接濟過,雖說東西寥寥,可是人情重呵!水山母親叫孩子認恩人做了幹爹。

    直到現在,每到逢年過節,水山母親總拿些禮物到蔣殿人家去,流着淚說些感激恩人的話。

    就為此事,江水山一貫開會發言打沖鋒的脾氣,受到了抑制。

     孫俊英瞪着明亮的小眼睛,目光非常活躍地從這個人臉上跳到那個人臉上,嘴半張半掩,随時準備接别人的話頭。

    這也是她的老習慣。

     年近五十的江合,不急不慢地抽着煙。

    此人日子過得中等,肯操勞,心腸軟,見人家個笑臉,就能把要罵的話變成親熱的問候。

    他考慮了一陣子,試探地說:“依我說,蔣殿人的事還是問問區上吧,好嗎?” “對,這是個好辦法!”孫俊英立即響應。

     “上級也是根據群衆的意見辦事。

    咱們做具體工作的心裡都沒個數,上級根據什麼說話?咱們怎麼領導鬥争呢!?”曹振德的口氣中肯而堅定。

     “可也是,”孫俊英随聲應道,笑着對江合說:“組織委員,做工作要有主心骨啊!” “蔣殿人和别的地主沒有兩樣,”曹振德說,“也是靠窮人養肥的。

    這家夥是笑面虎,他裝得那末老實,還參加過黨,都是為自己保命發财。

    我的意見,掃地出門!” “這——”江合抽出煙袋,有點吃驚,“我看老村長和其它地主有區分,開明不夠是事實,可他也做了些工作。

    要說他反動,倒值得斟酌……” “什麼!地主不反動?”江水山陡然擡起頭,粗聲喊道。

    江合含笑地說:“水山先别急,我的意思是要看具體對象,搞過火了,不好收場;搞寬點,還能重來。

    對吧?”“不對!和反動派猶猶豫豫,那就是向敵人讓步!”江水山堅決地回答,“我同意支部書記的意見,掃蔣殿人出門。

    ”“我雙手贊成!”孫俊英緊接上說,“我領頭打沖鋒!”江合失去笑容,嚴肅地對江水山說:“水山哪!蔣殿人對革命好壞不說,人家可救過你爹的命,也是為救咱共産黨員。

    私情咱不能講,可人要有良心!” 江水山的心象被針刺了一下,臉漲紅了:“組織委員!這不是發慈悲的時候。

    聽黨的話,”他站起來,激動地用手扪了下心窩:“就是我江水山的良心,就是生我的爹媽,也不能放在黨上面!” “江合哥,”振德的臉色很深沉,“遇事要從根子上看,不能光憑自個的心思。

    你對蔣殿人可憐,就沒想想受他壓迫、剝削過的人?就說在他家當了三十年長工的冷元哥吧,血汗不是叫他吸去的嗎?……”于是,振德列舉了一些蔣殿人表面裝好人、實際上剝削人的事實,“蔣殿人救過水山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