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晚上,山河村正在開村民大會,動員大家自動借出糧食、地瓜幹,救濟缺吃戶,區通信員小王送來上級的緊急通知,要一位主要負責幹部帶着五輛小車、七匹壯實的牲口,立即趕到轉運站,有重要軍用品急運。
接到通知,曹振德把工作交給村長江合和江水山他們,就連夜率領民工、車輛和牲口出發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人們開始響應昨晚村民大會的号召,自動地把能省下的吃食向小學裡送。
對幾家富農,幹部們按照他們的家庭情況,分配了數字,以政府的名義征借。
江水山和江合領着春玲等幾個幹部、積極分子,在學校院子裡負責收下人們的東西,開借條,寫明秋收後負責如數歸還實物。
來的人真不少,漸漸地大門口形成一條長長的隊伍。
有的人提着一籃地瓜幹,有的端着一瓢粗糧,還有的捧着一罐面……人們順序過完秤,把東西分類倒進幾個大囤子和面缸裡。
人群不停地流過,東西向囤子、缸裡倒着。
有好些人都不要借條收據,他們說——“這末點東西,誰吃了不一樣?俺是沒有多的啊!”“咱們貧雇農不能忘本,好壞塞滿肚子就行,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象指導員說的,要有革命的志氣!勒緊腰帶熬過這一關,争取全國解放!” “是呀!俺軍屬更盼革命早成功,親人好回家。
唉,我男人出去一年多啦,音信全無,誰知是死是活。
”王镯子的聲音從高到低,說着說着擦起眼睛來了。
她抱着一小罐玉米面,湊到村長跟前:“村長大叔!我剛從磨上拿下來的,本來是三天的飯……好,軍屬該吃苦在先,我獻出去啦!”江合被她的作為感動了,說:“你就拿回去吧,不要借啦!”“不,我非借不可,咱該起模範!”王镯子響亮地叫道,眼睛向人們掃了一下。
她又裝着親近地問春玲道,“妹,你爹怎麼沒來?” “俺爹出差啦。
”春玲看她一眼。
“我是說你婆家的爹——俺大舅呀!”王镯子吃吃地笑起來。
“他,”春玲的臉泛紅了,“我聽淑娴說,他答應借出一些吃的,不知為什麼還沒來。
” “哈,他準會來。
俺舅頑固是頑固,可是架不住咱們這些進步的親戚。
你動員他不聽,我再去使把勁。
”王镯子笑呵呵地說,見春玲轉身忙去了,就狠狠盯她一眼。
“共産黨的丫頭,你有能耐就去使吧!我是去向老東山使勁啦,可是和你使的兩道勁。
”她心裡罵着走了。
江合看着交來的東西,搖頭歎息道:“唉,就這末一點點,這能管什麼用?” 春玲閃着大眼睛望着送東西的人群,說:“大都是些窮苦人,有家底的人很少來。
”她發現走上來的桂花。
桂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端着個小瓢,走到春玲跟前,背着人悄聲說:“玲妹,你看我留了這末點米,爹非逼我送來不可。
他老人家身子不好,淨吃菜哪能行?你說……”“我知道,”春玲同情地看着那一瓢小米說,“你拿回去吧,你們家還該着救濟哪。
” “俺不敢,爹要生氣。
”桂花猶豫着。
“就說是俺們幹部叫你留下的。
”春玲推着她。
“那好。
”桂花剛要邁步,忽然又停住,“俺爹他來了,你看。
” 曹冷元滿頭流汗,打着镢頭提着簍子走進門。
他發現兒媳,走上來說:“嫚子,交了嗎?你怎麼還留着?”老人發現桂花瓢裡的米,有些生氣了,上去搶過來,向缸裡就倒。
“大爺,你……”春玲急忙阻攔。
冷元已将米倒進去了。
他又提起簍子,那裡面是剛出土的新鮮土豆。
他笑着說:“長得不大好,也吃了不少,好歹又刨了這末些,嘿嘿!”他又把簍子倒空了。
江水山一直沒說話,對着冷元倒下的土豆和人們送來的東西,眼睛出神地瞪了好一會,接着轉向人群,臉色漸漸黯淡下來,額上那三條皺紋,越來越向下壓,眼睛擠小了,聚集起來的目光,強烈地射出去。
一位四十多歲的人走上來,把最多有三斤的長了綠毛的黴地瓜幹向囤子裡倒。
玉珊姑娘生氣地對旁邊的人小聲說:“你看孫守财,也隻拿那末一丁點。
他家可稱得上富戶,比東山大爺家有上無下,真是守财奴!” “不要倒!”一聲激怒的斷喝。
孫守财一驚,把要向囤口叩的小瓢縮回來,朝喊聲側過臉。
江水山咬着牙,壓抑着怒火,低沉地說:“把你的寶貝拿回去,人民政府不是向你要飯,用不着你可憐!”孫守财尴尬地搖搖頭,不自然地笑笑,說:“嘿嘿,這可是你們幹部說的,不論多少都行。
我家的囤子也底朝天啦。
”“好啦,你走吧!”春玲氣憤地瞪他一眼。
她怕孫守财再說出不好聽的來,江水山會忍受不住,甚至會打他。
孫守财轉向人群,舉着小瓢,讨好地說:“大夥在眼前,這可是他們幹部不要。
有比我強的戶還沒露面,我姓孫的過得去吧?”他沒有發現同情的臉色和憐憫的目光,低着頭走了。
“媽的,占革命便宜的老鼠,不能讓你們這末自在!”江水山狠狠地罵道。
他把村長和青婦隊長叫到一邊,下決心地說:“這末辦,解決不了問題。
那些頑固的老中農,是不會自願借糧的。
我的意見,把他們召集起來,再開會。
你們看呢?”“這末做也行,”江合附和道,“反正是借他們的,也不算怎麼樣。
” 春玲也點點頭,又補充道:“蔣殿人呢?我看也一塊叫去,說說他。
” 江水山右手一揮:“蔣殿人是反動派,不能和中農攪在一起,對他另有辦法。
這樣吧,我去開會,你們收完東西就先分配下去。
” 江合叮咛道:“水山,态度要留神。
” “我知道。
”水山邁出幾步,又聽到春玲關懷地喊道:“水山哥,可别發火呀!” 水山沒回頭,幹脆地回答:“放心吧!” 民兵隊長在村公所一直等了好半天,派去的人才把七家富裕中農找來了六家。
這六位中農家長中,五個男的,有四個是上四十歲的人,一個三十多歲;還有位五十多歲的老太婆。
除去孫守财以外,其它五位都不知道來做什麼,瞪着眼緊盯江水山的舉動。
“民兵隊長,”民兵新子進來報告,“老東山大爺說他不在組織,不來開會。
” “我也不在組織,我也不開。
”孫守财立刻站起來。
那老太婆急忙跟着說:“你們叫錯人啦,俺哪夠格在組織。
” “沒錯,今天專要你們三個沒參加組織的來出席這個會。
”江水山鄭重地告訴他倆,又對新子道,“再去找找東山大爺,要他一準來。
” “好,就怕他故意躲開不在家啦。
”新子說着走了。
“時候不早,不等啦。
”水山從桌前的凳子上站起來。
富裕中農會議,在老東山缺席的情況下開始了。
“今天找大家來,開個很重要的會。
”江水山強調着,以圖引起與會者的重視。
同時,他努力把口氣放軟和,雖說他心裡對這幾個人很是有氣。
“你們知道,我們的子弟兵——革命的部隊,正和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大資本家和地主這群壞蛋在打仗。
毫無疑問,反動派一定要失敗,很快全中國就要解放。
将來,總有那末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反動派都要給打倒!”水山臉上放着紅光,抿了一下幹燥的嘴唇,繼續說道,“要消滅反動派,就要有力量。
不錯,槍杆子由人民軍隊拿,路有共産黨指引,可是光這些還不行,還得要有老百姓支援……” 于是,江水山分析了目前敵我的形勢,對敵鬥争的殘酷性,支援前線的重要性等等人民革命的道理。
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他才停下來。
他口渴舌幹,唾沫都沒有了,卻沒想到去找水喝。
那個老太婆,偎在牆角的長凳上,象蹲在橫木上的老母雞,頭點點晃晃地打瞌睡。
其餘的五位也大哈欠接小哈欠,時時伸着懶腰。
強烈的難聞的旱煙味,把屋子充塞滿了。
江水山一停下來,聽講的人們以為要完了,都提起精神看着他。
水山走到門口,将被風吹關上的門重新推開。
老太婆被開門聲驚醒,以為散會了,剛要起身,又見江水山走回來。
于是,她又跷起腿,安靜地閉上了眼睛。
“我說的話,你們懂了嗎?”水山問道。
不見回答,就指問孫守财:“你懂了嗎?” 孫守财極不耐煩再聽了,想早完事回家,就粗聲回答:“懂啦,全懂啦!” “懂啦。
”其他人随聲附和。
“你呢,大媽?”水山指着老太婆,發現她在打盹,大聲喝道,“你怎麼睡啦!” 老太婆猛地醒轉,身子一顫,後腦勺嘣的一聲撞在牆上。
見江水山瞪着她,不知所措地說:“怎麼啦,什麼事?”“問你聽懂沒有。
”那三十幾歲的人告訴她。
老太婆立時滿臉堆笑:“懂啦,一點不錯,不錯!”“好,”水山回到桌前坐下,“明白革命道理就好辦。
告訴大家,今天這個會,還是昨晚村民大會說過的事,動員你們把吃不了的糧食借出一些,幫助缺吃的人家度荒。
” 富裕中農們都緊張起來,互相對看一霎,身子立時都矮下半截,一個比一個用勁地把頭向下垂,象是在比賽誰的頭離地面近似的。
老太婆的睡意早飛逝了,眼睛瞪得象銅錢一樣圓。
水山繼續說:“道理不用再講了,咱們是老解放區,打過鬼子,都有認識。
現在咱們正艱苦,大家齊心協力,把革命進行到底,在全中國
接到通知,曹振德把工作交給村長江合和江水山他們,就連夜率領民工、車輛和牲口出發了。
第二天吃過早飯,人們開始響應昨晚村民大會的号召,自動地把能省下的吃食向小學裡送。
對幾家富農,幹部們按照他們的家庭情況,分配了數字,以政府的名義征借。
江水山和江合領着春玲等幾個幹部、積極分子,在學校院子裡負責收下人們的東西,開借條,寫明秋收後負責如數歸還實物。
來的人真不少,漸漸地大門口形成一條長長的隊伍。
有的人提着一籃地瓜幹,有的端着一瓢粗糧,還有的捧着一罐面……人們順序過完秤,把東西分類倒進幾個大囤子和面缸裡。
人群不停地流過,東西向囤子、缸裡倒着。
有好些人都不要借條收據,他們說——“這末點東西,誰吃了不一樣?俺是沒有多的啊!”“咱們貧雇農不能忘本,好壞塞滿肚子就行,有多大勁使多大勁!” “象指導員說的,要有革命的志氣!勒緊腰帶熬過這一關,争取全國解放!” “是呀!俺軍屬更盼革命早成功,親人好回家。
唉,我男人出去一年多啦,音信全無,誰知是死是活。
”王镯子的聲音從高到低,說着說着擦起眼睛來了。
她抱着一小罐玉米面,湊到村長跟前:“村長大叔!我剛從磨上拿下來的,本來是三天的飯……好,軍屬該吃苦在先,我獻出去啦!”江合被她的作為感動了,說:“你就拿回去吧,不要借啦!”“不,我非借不可,咱該起模範!”王镯子響亮地叫道,眼睛向人們掃了一下。
她又裝着親近地問春玲道,“妹,你爹怎麼沒來?” “俺爹出差啦。
”春玲看她一眼。
“我是說你婆家的爹——俺大舅呀!”王镯子吃吃地笑起來。
“他,”春玲的臉泛紅了,“我聽淑娴說,他答應借出一些吃的,不知為什麼還沒來。
” “哈,他準會來。
俺舅頑固是頑固,可是架不住咱們這些進步的親戚。
你動員他不聽,我再去使把勁。
”王镯子笑呵呵地說,見春玲轉身忙去了,就狠狠盯她一眼。
“共産黨的丫頭,你有能耐就去使吧!我是去向老東山使勁啦,可是和你使的兩道勁。
”她心裡罵着走了。
江合看着交來的東西,搖頭歎息道:“唉,就這末一點點,這能管什麼用?” 春玲閃着大眼睛望着送東西的人群,說:“大都是些窮苦人,有家底的人很少來。
”她發現走上來的桂花。
桂花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端着個小瓢,走到春玲跟前,背着人悄聲說:“玲妹,你看我留了這末點米,爹非逼我送來不可。
他老人家身子不好,淨吃菜哪能行?你說……”“我知道,”春玲同情地看着那一瓢小米說,“你拿回去吧,你們家還該着救濟哪。
” “俺不敢,爹要生氣。
”桂花猶豫着。
“就說是俺們幹部叫你留下的。
”春玲推着她。
“那好。
”桂花剛要邁步,忽然又停住,“俺爹他來了,你看。
” 曹冷元滿頭流汗,打着镢頭提着簍子走進門。
他發現兒媳,走上來說:“嫚子,交了嗎?你怎麼還留着?”老人發現桂花瓢裡的米,有些生氣了,上去搶過來,向缸裡就倒。
“大爺,你……”春玲急忙阻攔。
冷元已将米倒進去了。
他又提起簍子,那裡面是剛出土的新鮮土豆。
他笑着說:“長得不大好,也吃了不少,好歹又刨了這末些,嘿嘿!”他又把簍子倒空了。
江水山一直沒說話,對着冷元倒下的土豆和人們送來的東西,眼睛出神地瞪了好一會,接着轉向人群,臉色漸漸黯淡下來,額上那三條皺紋,越來越向下壓,眼睛擠小了,聚集起來的目光,強烈地射出去。
一位四十多歲的人走上來,把最多有三斤的長了綠毛的黴地瓜幹向囤子裡倒。
玉珊姑娘生氣地對旁邊的人小聲說:“你看孫守财,也隻拿那末一丁點。
他家可稱得上富戶,比東山大爺家有上無下,真是守财奴!” “不要倒!”一聲激怒的斷喝。
孫守财一驚,把要向囤口叩的小瓢縮回來,朝喊聲側過臉。
江水山咬着牙,壓抑着怒火,低沉地說:“把你的寶貝拿回去,人民政府不是向你要飯,用不着你可憐!”孫守财尴尬地搖搖頭,不自然地笑笑,說:“嘿嘿,這可是你們幹部說的,不論多少都行。
我家的囤子也底朝天啦。
”“好啦,你走吧!”春玲氣憤地瞪他一眼。
她怕孫守财再說出不好聽的來,江水山會忍受不住,甚至會打他。
孫守财轉向人群,舉着小瓢,讨好地說:“大夥在眼前,這可是他們幹部不要。
有比我強的戶還沒露面,我姓孫的過得去吧?”他沒有發現同情的臉色和憐憫的目光,低着頭走了。
“媽的,占革命便宜的老鼠,不能讓你們這末自在!”江水山狠狠地罵道。
他把村長和青婦隊長叫到一邊,下決心地說:“這末辦,解決不了問題。
那些頑固的老中農,是不會自願借糧的。
我的意見,把他們召集起來,再開會。
你們看呢?”“這末做也行,”江合附和道,“反正是借他們的,也不算怎麼樣。
” 春玲也點點頭,又補充道:“蔣殿人呢?我看也一塊叫去,說說他。
” 江水山右手一揮:“蔣殿人是反動派,不能和中農攪在一起,對他另有辦法。
這樣吧,我去開會,你們收完東西就先分配下去。
” 江合叮咛道:“水山,态度要留神。
” “我知道。
”水山邁出幾步,又聽到春玲關懷地喊道:“水山哥,可别發火呀!” 水山沒回頭,幹脆地回答:“放心吧!” 民兵隊長在村公所一直等了好半天,派去的人才把七家富裕中農找來了六家。
這六位中農家長中,五個男的,有四個是上四十歲的人,一個三十多歲;還有位五十多歲的老太婆。
除去孫守财以外,其它五位都不知道來做什麼,瞪着眼緊盯江水山的舉動。
“民兵隊長,”民兵新子進來報告,“老東山大爺說他不在組織,不來開會。
” “我也不在組織,我也不開。
”孫守财立刻站起來。
那老太婆急忙跟着說:“你們叫錯人啦,俺哪夠格在組織。
” “沒錯,今天專要你們三個沒參加組織的來出席這個會。
”江水山鄭重地告訴他倆,又對新子道,“再去找找東山大爺,要他一準來。
” “好,就怕他故意躲開不在家啦。
”新子說着走了。
“時候不早,不等啦。
”水山從桌前的凳子上站起來。
富裕中農會議,在老東山缺席的情況下開始了。
“今天找大家來,開個很重要的會。
”江水山強調着,以圖引起與會者的重視。
同時,他努力把口氣放軟和,雖說他心裡對這幾個人很是有氣。
“你們知道,我們的子弟兵——革命的部隊,正和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大資本家和地主這群壞蛋在打仗。
毫無疑問,反動派一定要失敗,很快全中國就要解放。
将來,總有那末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反動派都要給打倒!”水山臉上放着紅光,抿了一下幹燥的嘴唇,繼續說道,“要消滅反動派,就要有力量。
不錯,槍杆子由人民軍隊拿,路有共産黨指引,可是光這些還不行,還得要有老百姓支援……” 于是,江水山分析了目前敵我的形勢,對敵鬥争的殘酷性,支援前線的重要性等等人民革命的道理。
足足講了一個多小時,他才停下來。
他口渴舌幹,唾沫都沒有了,卻沒想到去找水喝。
那個老太婆,偎在牆角的長凳上,象蹲在橫木上的老母雞,頭點點晃晃地打瞌睡。
其餘的五位也大哈欠接小哈欠,時時伸着懶腰。
強烈的難聞的旱煙味,把屋子充塞滿了。
江水山一停下來,聽講的人們以為要完了,都提起精神看着他。
水山走到門口,将被風吹關上的門重新推開。
老太婆被開門聲驚醒,以為散會了,剛要起身,又見江水山走回來。
于是,她又跷起腿,安靜地閉上了眼睛。
“我說的話,你們懂了嗎?”水山問道。
不見回答,就指問孫守财:“你懂了嗎?” 孫守财極不耐煩再聽了,想早完事回家,就粗聲回答:“懂啦,全懂啦!” “懂啦。
”其他人随聲附和。
“你呢,大媽?”水山指着老太婆,發現她在打盹,大聲喝道,“你怎麼睡啦!” 老太婆猛地醒轉,身子一顫,後腦勺嘣的一聲撞在牆上。
見江水山瞪着她,不知所措地說:“怎麼啦,什麼事?”“問你聽懂沒有。
”那三十幾歲的人告訴她。
老太婆立時滿臉堆笑:“懂啦,一點不錯,不錯!”“好,”水山回到桌前坐下,“明白革命道理就好辦。
告訴大家,今天這個會,還是昨晚村民大會說過的事,動員你們把吃不了的糧食借出一些,幫助缺吃的人家度荒。
” 富裕中農們都緊張起來,互相對看一霎,身子立時都矮下半截,一個比一個用勁地把頭向下垂,象是在比賽誰的頭離地面近似的。
老太婆的睡意早飛逝了,眼睛瞪得象銅錢一樣圓。
水山繼續說:“道理不用再講了,咱們是老解放區,打過鬼子,都有認識。
現在咱們正艱苦,大家齊心協力,把革命進行到底,在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