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你别出口傷人!這不是我曹春玲的權力,是村政府!”他從孫若西的手中奪過分配名單,大聲讀道:“曹冷元,雇農,軍屬,鏡子一個!江任保,你聽清沒有?”
江任保目瞪口呆,無言對答,越發不講理地喊道,“啊!你們以軍屬壓人!我江任保窮得要命,你們當幹部的眼瞎啦!”
曹冷元忙阻止春玲道:“玲子,咱不要!給人家。
”“大爺,你别管。
”春玲強硬地激怒地說:“江任保!你說以軍屬壓人,我們就壓你。
人家軍屬就該比你……”她本想揭他幾句老底,又改了口:“你也該想想,哪次救濟少了你任保?這次還沒輪到分給你,你就非想多要不可!人家軍屬就要這個鏡子你還有意見,叫大夥評評這個理!” 大家都斥責任保不對。
孫若西站在一邊,有些吃驚地看着春玲那闆緊的紅臉。
任保沒話再頂,硬充好漢地說:“軍屬有什麼了不起,我參軍也不是一次啦,誰叫你們不要?老子明兒再去!”他把鏡子向桌上一摔:“給你們軍屬!” 圓鏡喀嚓一聲,碎成兩半了。
在春玲一開始和江任保争執時,婦救會長孫俊英就溜進了廁所。
她空蹲了一會,聽外面吵聲平息了,才煞有介事地提着褲子返回來。
一條桑木扁擔,全身呈青灰色,光滑得能映出人的影子。
扁擔中間,深深地凹下去,隻剩很薄的片片了。
曹冷元坐在院裡的石條上,出神地呆望着它,兩隻暴出粗筋的紫硬幹瘦的手,顫抖着來回撫摸它,漸漸地,從他那幹澀的眼眶中,湧出大滴渾濁的淚珠。
老人怎能不激動呵!整整三十個年頭,他的生活都是陪伴着這條扁擔度過的。
三十多年前他自己是個壯實的青年,扁擔是條粗糙堅硬的木杠子,在這漫長的苦難歲月中,冷元的雙手把木杠子磨光了,肩膀把扁擔中間快要磨透了!這是血肉和硬木的磨擦,是筋骨同木頭的搏鬥呵! 曹冷元本鄉在北面昆嵛山裡,父母早亡,他從小當牛倌。
二十三歲那年雇到山河村來放牛。
日子不久,這個不言不語,幹活頂兩個人的小夥子,被蔣殿人看上眼,雇到家裡當長工。
的确,蔣殿人待長工不錯,飯管飽,吃的也不算壞,工資比别人還稍高一點。
曹冷元拼死拼活地幹,力氣又大,引起主人的重視,待他就更好一些。
為此,蔣殿人也就辭掉了兩個長工。
冷元三十幾歲那年,手中有了點積蓄,蔣殿人在西面海陽縣過來的一群逃荒的人中,挑了個孤身無依的寡婦,給曹冷元成了親。
冷元也就在山河村落了戶。
冷元的妻子時年二十九歲,相貌端莊,性情溫淑。
雖然冷元把十多年的積蓄花光了,但窮長工能說上這樣的好媳婦,真是難得。
他心滿意足了,更加感激東家,幹活越發賣力了。
人愈窮,愈少食缺衣,孩子生得越多。
三個年頭,冷元妻子就生了三個孩子——一胎是雙胞。
日子越過越難,工錢哪裡夠全家糊口的?妻子把孩子丢在家裡抓泥,出去讨飯;有時去蔣殿人家洗衣、做飯,賺口吃的。
有年冬天,冷元到牟平城為東家粜糧,回來時妻子已死兩天了。
她怎麼死的?是上吊勒死在梁頭上的。
誰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其實也無人去追究原因。
反正在那年月,為生活所迫自殺的窮人到處有。
但村長蔣殿人為此卻不依了曹冷元,說老婆是他逼死的,要綁他上衙門。
結果在人們勸解下,蔣殿人畢竟是出了名的好村長,沒有把事情鬧大。
曹冷元就更感恩東家一層了。
妻子死後留下四個孩子,最大的才七歲,最小的出世才一個月的女孩子,媽媽死後不幾天就餓死了。
曹冷元每天把三個孩子關在家裡,自己去給東家幹活。
在這一帶當長工,一年三百六十天幾乎沒有閑時候,春夏秋農活不用說,大雪紛飛的隆冬,更要忙着上山打柴、搬草。
命運接二連三的打擊,冷元越來越苦了。
欠東家的債愈來愈多,工資分文也拿不到了。
他當長工能在東家吃飯,可孩子呢?老吃糠咽菜,屎都拉不出,他得用草棍去扒。
冷元要求東家給他一些糧食回家做飯吃,這樣自己受罪可省點給孩子。
可是得不到應允。
因為長工吃不飽就沒有力氣幹活了。
他實在無法,就背人拿點剩飯回來。
但很快被蔣殿人老婆發現了。
曹冷元就早上的飯多吃些,中午拿上山去的幹糧不吃,留給孩子。
在地裡緊張地勞動一天,中午不吃飯,那怎麼受得了呵!冷元的腰杆早開始駝塌了,經過一餓一累,更加彎曲下來,強壯的體格開始衰弱了。
有一次他在深山裡挑起二百多斤的柴擔,一起身就眼前發黑,空肚子直叫,他多需要啃幾口凍硬的玉米粑粑呵!但他吞了口唾沫,用力壓下食欲。
那三個孩子的六隻饑餓的眼睛,一刻也不能從父親面前消失呀! 狂風暴雪無情地吹打,冷元又饑又冷,渾身哆嗦,艱難地在峻嶺上負重行走。
當走到牧牛山的頂端,那光秃秃的雪山宛如巨大的冰峰,冷元再也支持不住,腰欲折,腿欲斷,腳下一滑,他急忙抱住扁擔,一直滾跌到山溝底下。
昏迷了許久,冷元才從雪堆裡掙紮起來。
他跪在被雪快埋沒了的山神廟跟前,悲怆地呼喊:“山神哪,山神!冷元多年在山裡爬,和你交往,為你燒過香磕過頭,你快睜睜眼,顯顯靈,叫我的孩子吃上口飯啊……” 神仙是“顯了靈”,在東家門口等他的是皮襖裹着不見肉的蔣殿人老婆。
她直罵到口幹舌燥才走回炭火熊熊的房間裡。
曹冷元僵直地站了好一會,淚水和胡須上的冰碴凝結在一起。
此後,每頓飯都有了定額,多吃一口也沒有。
但他還是忍着餓,留中午的幹糧給孩子。
實際上他的胃已經餓壞,老吐酸水,吃飯也困難了。
曹冷元不知為神仙燒過多少香紙,磕過多少頭,可是得不到一點蔭賜。
孩子生病無錢治,加上餓,又死去一個。
他也病倒了,帶着病去馮寡婦——那時她男人還沒死——家裡祈禱。
這位交際廣大、遠近聞名的年輕巫婆,數說了一番,接過奉獻的禮物,說曹冷元妻子死時燒紙少了,得罪了土地老爺,要他上那裡去求救。
山河村東頭的土地廟,長年香火不斷。
冷元借錢買了香紙,跪在大塊石闆砌起的小土地廟前,苦苦求道:“天老爺,地老爺!我一家大小活不下去啦,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再不能叫我剩下的兩個孩子死啦!” 在風塵中,廟裡居然響起嗡嗡的回聲:“命苦命好,前世注定。
盡忠效主,自有好報!” 冷元吓得滿身出汗,起身就跑……此事傳開,轟動遠近鄉裡,在廟前搭起台子,為土地老爺唱了三天大戲。
香、紙燒過的灰,把廟前廟後三畝多地都蓋黑了。
惟有馮寡婦滿心喜歡,在家對着鏡子試着姘頭蔣殿人為報答她這次的恩情——是她生計使他藏在廟裡回冷元的話——送給她的大紅綢子褂兒。
直到抗日戰争的革命風暴吹起黃壘
”“大爺,你别管。
”春玲強硬地激怒地說:“江任保!你說以軍屬壓人,我們就壓你。
人家軍屬就該比你……”她本想揭他幾句老底,又改了口:“你也該想想,哪次救濟少了你任保?這次還沒輪到分給你,你就非想多要不可!人家軍屬就要這個鏡子你還有意見,叫大夥評評這個理!” 大家都斥責任保不對。
孫若西站在一邊,有些吃驚地看着春玲那闆緊的紅臉。
任保沒話再頂,硬充好漢地說:“軍屬有什麼了不起,我參軍也不是一次啦,誰叫你們不要?老子明兒再去!”他把鏡子向桌上一摔:“給你們軍屬!” 圓鏡喀嚓一聲,碎成兩半了。
在春玲一開始和江任保争執時,婦救會長孫俊英就溜進了廁所。
她空蹲了一會,聽外面吵聲平息了,才煞有介事地提着褲子返回來。
一條桑木扁擔,全身呈青灰色,光滑得能映出人的影子。
扁擔中間,深深地凹下去,隻剩很薄的片片了。
曹冷元坐在院裡的石條上,出神地呆望着它,兩隻暴出粗筋的紫硬幹瘦的手,顫抖着來回撫摸它,漸漸地,從他那幹澀的眼眶中,湧出大滴渾濁的淚珠。
老人怎能不激動呵!整整三十個年頭,他的生活都是陪伴着這條扁擔度過的。
三十多年前他自己是個壯實的青年,扁擔是條粗糙堅硬的木杠子,在這漫長的苦難歲月中,冷元的雙手把木杠子磨光了,肩膀把扁擔中間快要磨透了!這是血肉和硬木的磨擦,是筋骨同木頭的搏鬥呵! 曹冷元本鄉在北面昆嵛山裡,父母早亡,他從小當牛倌。
二十三歲那年雇到山河村來放牛。
日子不久,這個不言不語,幹活頂兩個人的小夥子,被蔣殿人看上眼,雇到家裡當長工。
的确,蔣殿人待長工不錯,飯管飽,吃的也不算壞,工資比别人還稍高一點。
曹冷元拼死拼活地幹,力氣又大,引起主人的重視,待他就更好一些。
為此,蔣殿人也就辭掉了兩個長工。
冷元三十幾歲那年,手中有了點積蓄,蔣殿人在西面海陽縣過來的一群逃荒的人中,挑了個孤身無依的寡婦,給曹冷元成了親。
冷元也就在山河村落了戶。
冷元的妻子時年二十九歲,相貌端莊,性情溫淑。
雖然冷元把十多年的積蓄花光了,但窮長工能說上這樣的好媳婦,真是難得。
他心滿意足了,更加感激東家,幹活越發賣力了。
人愈窮,愈少食缺衣,孩子生得越多。
三個年頭,冷元妻子就生了三個孩子——一胎是雙胞。
日子越過越難,工錢哪裡夠全家糊口的?妻子把孩子丢在家裡抓泥,出去讨飯;有時去蔣殿人家洗衣、做飯,賺口吃的。
有年冬天,冷元到牟平城為東家粜糧,回來時妻子已死兩天了。
她怎麼死的?是上吊勒死在梁頭上的。
誰也不知道為了什麼,其實也無人去追究原因。
反正在那年月,為生活所迫自殺的窮人到處有。
但村長蔣殿人為此卻不依了曹冷元,說老婆是他逼死的,要綁他上衙門。
結果在人們勸解下,蔣殿人畢竟是出了名的好村長,沒有把事情鬧大。
曹冷元就更感恩東家一層了。
妻子死後留下四個孩子,最大的才七歲,最小的出世才一個月的女孩子,媽媽死後不幾天就餓死了。
曹冷元每天把三個孩子關在家裡,自己去給東家幹活。
在這一帶當長工,一年三百六十天幾乎沒有閑時候,春夏秋農活不用說,大雪紛飛的隆冬,更要忙着上山打柴、搬草。
命運接二連三的打擊,冷元越來越苦了。
欠東家的債愈來愈多,工資分文也拿不到了。
他當長工能在東家吃飯,可孩子呢?老吃糠咽菜,屎都拉不出,他得用草棍去扒。
冷元要求東家給他一些糧食回家做飯吃,這樣自己受罪可省點給孩子。
可是得不到應允。
因為長工吃不飽就沒有力氣幹活了。
他實在無法,就背人拿點剩飯回來。
但很快被蔣殿人老婆發現了。
曹冷元就早上的飯多吃些,中午拿上山去的幹糧不吃,留給孩子。
在地裡緊張地勞動一天,中午不吃飯,那怎麼受得了呵!冷元的腰杆早開始駝塌了,經過一餓一累,更加彎曲下來,強壯的體格開始衰弱了。
有一次他在深山裡挑起二百多斤的柴擔,一起身就眼前發黑,空肚子直叫,他多需要啃幾口凍硬的玉米粑粑呵!但他吞了口唾沫,用力壓下食欲。
那三個孩子的六隻饑餓的眼睛,一刻也不能從父親面前消失呀! 狂風暴雪無情地吹打,冷元又饑又冷,渾身哆嗦,艱難地在峻嶺上負重行走。
當走到牧牛山的頂端,那光秃秃的雪山宛如巨大的冰峰,冷元再也支持不住,腰欲折,腿欲斷,腳下一滑,他急忙抱住扁擔,一直滾跌到山溝底下。
昏迷了許久,冷元才從雪堆裡掙紮起來。
他跪在被雪快埋沒了的山神廟跟前,悲怆地呼喊:“山神哪,山神!冷元多年在山裡爬,和你交往,為你燒過香磕過頭,你快睜睜眼,顯顯靈,叫我的孩子吃上口飯啊……” 神仙是“顯了靈”,在東家門口等他的是皮襖裹着不見肉的蔣殿人老婆。
她直罵到口幹舌燥才走回炭火熊熊的房間裡。
曹冷元僵直地站了好一會,淚水和胡須上的冰碴凝結在一起。
此後,每頓飯都有了定額,多吃一口也沒有。
但他還是忍着餓,留中午的幹糧給孩子。
實際上他的胃已經餓壞,老吐酸水,吃飯也困難了。
曹冷元不知為神仙燒過多少香紙,磕過多少頭,可是得不到一點蔭賜。
孩子生病無錢治,加上餓,又死去一個。
他也病倒了,帶着病去馮寡婦——那時她男人還沒死——家裡祈禱。
這位交際廣大、遠近聞名的年輕巫婆,數說了一番,接過奉獻的禮物,說曹冷元妻子死時燒紙少了,得罪了土地老爺,要他上那裡去求救。
山河村東頭的土地廟,長年香火不斷。
冷元借錢買了香紙,跪在大塊石闆砌起的小土地廟前,苦苦求道:“天老爺,地老爺!我一家大小活不下去啦,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再不能叫我剩下的兩個孩子死啦!” 在風塵中,廟裡居然響起嗡嗡的回聲:“命苦命好,前世注定。
盡忠效主,自有好報!” 冷元吓得滿身出汗,起身就跑……此事傳開,轟動遠近鄉裡,在廟前搭起台子,為土地老爺唱了三天大戲。
香、紙燒過的灰,把廟前廟後三畝多地都蓋黑了。
惟有馮寡婦滿心喜歡,在家對着鏡子試着姘頭蔣殿人為報答她這次的恩情——是她生計使他藏在廟裡回冷元的話——送給她的大紅綢子褂兒。
直到抗日戰争的革命風暴吹起黃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