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陰曆二月間①,原野開始脫去枯黃的外套,各種植物從冬眠中蘇醒過來,極力地鑽出解凍了的地面,吐出綠色的嫩芽。
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沿河兩岸堤壩上的楊柳。
那一溜溜随風擺蕩的枝條,露着淡綠,變得柔韌了。
在這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的初春,雖然仍受着海風帶來的寒冷的侵襲,夜間還有冷露往下灑,但是,已經獲得了新生的植物并不怕它們了,反而把海風當做動力,把寒露當做乳汁般的養分,加快了新生的速度。
于是,春野裡到處都散發着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着麥苗、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
一九四七年清明節的前夜,從黃壘河北岸走來一個人。
他走得很急,腳步卻放得極輕,并時時前後左右地顧盼着。
此人來到河邊,脫下鞋襪,挽起褲腿,輕輕地劃着深及膝蓋的河水,到了南岸。
這個人,走上堤壩,離開大路,閃進了樹林。
他倚着一株樹幹,疲憊地喘息着,從腰帶上抽出發着汗臭味的毛巾,費力地揩拭臉上、脖子上的熱汗。
接着,他瞪大兩眼,向南巡望。
發源于昆嵛山西麓的黃壘河,往南流進乳山縣境之後,拐了一個大彎,直向東奔去,在浪暖口入海。
河的兩畔是平川地,雖說最寬的平原也不過幾裡路,就被綿延起伏的重山疊巒截住,可是在這山區裡卻已是很難得的糧米之鄉了。
也許就是這個緣故,這裡的村莊特别密集且又較大,宛如兩串珠子似的,沿着南北河畔密密麻麻地排下去。
此時,河南畔一片昏暗。
座座起伏不平的山峰,在繁星滿天的夜空中,隐約可見。
山根前,一連串的村莊完全籠罩在灰蒙蒙的沉霧裡,隻能辨認出一片片模糊的輪廓。
三星歪到南山頂西面,子夜已過了,各處一片沉寂,萬籁無聲。
夜行人見了這般景象,輕松地舒了口氣。
他抽出插在褲腰帶上的手槍,檢查一下保險機,然後下了河堤,順着麥田間的小路,向正南的村莊走去。
他來到村後一片菜園邊上,突然,村南頭響起一陣狗吠聲。
他緊忙蹲下,身子靠緊籬笆障。
狗吠聲消失後,他站起來打量着面前那幢高大的房屋;房後的石灰牆閃着陰森的白光。
他小心地邁過用樹枝夾起的籬笆障子,從還沒種上什麼的菜園裡摸到房子後窗處。
仔細一看,窗子用泥坯封得嚴嚴的,和原牆一樣堅固。
這顯然是冬天防北風砌上去的,開春還沒扒開。
來人很是沮喪,心裡湧上一句:“真他媽懶……”就離開菜園,謹慎地摸進胡同。
他向兩頭張望了一會,靠上一個瓦門樓,用手去推門。
倏地,象被蠍子蜇着一樣,他猛然将手縮回,不由地後退一步,差點摔下台階去。
停了片刻,他又上前去摸了一下剛才觸到的那塊挂在門框上的木牌子,心裡好笑地說:“光榮牌,嘿嘿!軍屬光榮……”他推了推門,門木然未動。
他又輕敲幾下,仍不見裡面有反應。
于是,他把嘴緊貼在門縫上,壓低聲音叫道:子,镯子……” 猛然,院裡的大叫驢“嗷——嗷——”地叫了起來。
他急轉回身,緊盯着黑洞洞的胡同口。
接着,傳出内屋門開動的聲音,一陣碎步聲過後,響起一串青年女人的帶着濃厚睡意的話聲:“你這老東西,就知道要食吃!人家正睡得香,你又來攪鬧。
哪,給你……” “镯子,镯子!”來人急忙呼喚。
“誰呀,三更半夜來叫門?”女人沒好氣地答道。
“我,你舅。
快開門!” 門很快開了。
夜行人閃進來,回身又把門插上。
女人驚詫地盯着他,問:“舅!你怎麼這黑夜來?”“小點聲,進屋再說。
” 洋油燈亮了。
王镯子驚疑不定地打量她丈夫的舅父。
他四十多歲,長着橫肉的臉上滿布堅硬的胡茬茬,眼睛很大,裡面網着象天生就有的幾條血絲。
他個子矮,身體胖,顯得舉止呆闆、拙笨。
王镯子見他穿的黑夾襖已被汗水濕透,一摘下米色禮帽,頭發茬裡直冒熱氣。
她緊張不安地問道:“舅!你打哪來?你……” “别急着問啦,”舅父插斷外甥媳婦的話,把帽子摔到炕前桌子上,“讓我緩口氣吧!唉,累死我啦!”他爬上炕,仰身躺在外甥媳婦剛睡過的花被子上。
王镯子為他兩次不回答自己的發問,心裡有些不滿;但是看着他那疲憊不堪的樣子,又同情地輕歎一聲,說:“舅舅,做飯你吃吧?” “嗯,”他睜開眼睛,瞟了一眼外甥媳婦說,“好,我真餓得夠食戈了!”但随即又道:“哎,别做啦,有煙冒出去!”“那怕什麼?”王镯子不解地問,發現他臉上緊張的神色後,又道:“不礙事。
咱們的房子在村子最後頭。
這深夜,又有霧,有煙也看不真。
” “好,”舅父松了心,“有酒嗎?” “有。
” “那你炒點菜,我喝幾盅。
飯不要辦啦,吃點幹糧就行了……” 四兩酒落肚,夜行人臉上泛起油光,他才感到有些輕松,這才覺得汗濕的衣服穿着難受。
他解下捆在腰間的一個小包袱,把夾襖脫下遞給外甥媳婦去晾。
王镯子接過衣服,往炕前的櫃
對春意反應最敏銳的,是沿河兩岸堤壩上的楊柳。
那一溜溜随風擺蕩的枝條,露着淡綠,變得柔韌了。
在這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的初春,雖然仍受着海風帶來的寒冷的侵襲,夜間還有冷露往下灑,但是,已經獲得了新生的植物并不怕它們了,反而把海風當做動力,把寒露當做乳汁般的養分,加快了新生的速度。
于是,春野裡到處都散發着被那雪水漚爛了的枯草敗葉的黴味,融混着麥苗、樹木、野草發出來的清香。
一九四七年清明節的前夜,從黃壘河北岸走來一個人。
他走得很急,腳步卻放得極輕,并時時前後左右地顧盼着。
此人來到河邊,脫下鞋襪,挽起褲腿,輕輕地劃着深及膝蓋的河水,到了南岸。
這個人,走上堤壩,離開大路,閃進了樹林。
他倚着一株樹幹,疲憊地喘息着,從腰帶上抽出發着汗臭味的毛巾,費力地揩拭臉上、脖子上的熱汗。
接着,他瞪大兩眼,向南巡望。
發源于昆嵛山西麓的黃壘河,往南流進乳山縣境之後,拐了一個大彎,直向東奔去,在浪暖口入海。
河的兩畔是平川地,雖說最寬的平原也不過幾裡路,就被綿延起伏的重山疊巒截住,可是在這山區裡卻已是很難得的糧米之鄉了。
也許就是這個緣故,這裡的村莊特别密集且又較大,宛如兩串珠子似的,沿着南北河畔密密麻麻地排下去。
此時,河南畔一片昏暗。
座座起伏不平的山峰,在繁星滿天的夜空中,隐約可見。
山根前,一連串的村莊完全籠罩在灰蒙蒙的沉霧裡,隻能辨認出一片片模糊的輪廓。
三星歪到南山頂西面,子夜已過了,各處一片沉寂,萬籁無聲。
夜行人見了這般景象,輕松地舒了口氣。
他抽出插在褲腰帶上的手槍,檢查一下保險機,然後下了河堤,順着麥田間的小路,向正南的村莊走去。
他來到村後一片菜園邊上,突然,村南頭響起一陣狗吠聲。
他緊忙蹲下,身子靠緊籬笆障。
狗吠聲消失後,他站起來打量着面前那幢高大的房屋;房後的石灰牆閃着陰森的白光。
他小心地邁過用樹枝夾起的籬笆障子,從還沒種上什麼的菜園裡摸到房子後窗處。
仔細一看,窗子用泥坯封得嚴嚴的,和原牆一樣堅固。
這顯然是冬天防北風砌上去的,開春還沒扒開。
來人很是沮喪,心裡湧上一句:“真他媽懶……”就離開菜園,謹慎地摸進胡同。
他向兩頭張望了一會,靠上一個瓦門樓,用手去推門。
倏地,象被蠍子蜇着一樣,他猛然将手縮回,不由地後退一步,差點摔下台階去。
停了片刻,他又上前去摸了一下剛才觸到的那塊挂在門框上的木牌子,心裡好笑地說:“光榮牌,嘿嘿!軍屬光榮……”他推了推門,門木然未動。
他又輕敲幾下,仍不見裡面有反應。
于是,他把嘴緊貼在門縫上,壓低聲音叫道:子,镯子……” 猛然,院裡的大叫驢“嗷——嗷——”地叫了起來。
他急轉回身,緊盯着黑洞洞的胡同口。
接着,傳出内屋門開動的聲音,一陣碎步聲過後,響起一串青年女人的帶着濃厚睡意的話聲:“你這老東西,就知道要食吃!人家正睡得香,你又來攪鬧。
哪,給你……” “镯子,镯子!”來人急忙呼喚。
“誰呀,三更半夜來叫門?”女人沒好氣地答道。
“我,你舅。
快開門!” 門很快開了。
夜行人閃進來,回身又把門插上。
女人驚詫地盯着他,問:“舅!你怎麼這黑夜來?”“小點聲,進屋再說。
” 洋油燈亮了。
王镯子驚疑不定地打量她丈夫的舅父。
他四十多歲,長着橫肉的臉上滿布堅硬的胡茬茬,眼睛很大,裡面網着象天生就有的幾條血絲。
他個子矮,身體胖,顯得舉止呆闆、拙笨。
王镯子見他穿的黑夾襖已被汗水濕透,一摘下米色禮帽,頭發茬裡直冒熱氣。
她緊張不安地問道:“舅!你打哪來?你……” “别急着問啦,”舅父插斷外甥媳婦的話,把帽子摔到炕前桌子上,“讓我緩口氣吧!唉,累死我啦!”他爬上炕,仰身躺在外甥媳婦剛睡過的花被子上。
王镯子為他兩次不回答自己的發問,心裡有些不滿;但是看着他那疲憊不堪的樣子,又同情地輕歎一聲,說:“舅舅,做飯你吃吧?” “嗯,”他睜開眼睛,瞟了一眼外甥媳婦說,“好,我真餓得夠食戈了!”但随即又道:“哎,别做啦,有煙冒出去!”“那怕什麼?”王镯子不解地問,發現他臉上緊張的神色後,又道:“不礙事。
咱們的房子在村子最後頭。
這深夜,又有霧,有煙也看不真。
” “好,”舅父松了心,“有酒嗎?” “有。
” “那你炒點菜,我喝幾盅。
飯不要辦啦,吃點幹糧就行了……” 四兩酒落肚,夜行人臉上泛起油光,他才感到有些輕松,這才覺得汗濕的衣服穿着難受。
他解下捆在腰間的一個小包袱,把夾襖脫下遞給外甥媳婦去晾。
王镯子接過衣服,往炕前的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