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神功壓奇僧
關燈
小
中
大
處當心!”冷風大笑道:“老朽從此死也死得有點意思了。
” 分手後,樂天翁領着走至中午,居然找到了個小鎮,農米耳整夜勞頓,到鎮上飽飽的吃了頓午飯,洗了一個澡,休息到晚上才又上路。
在晚風微拂中,他們已離鎮西行了三十餘裡,當龍太華向樂天翁請示去處時,樂天翁忽見前面出現了一個道人,觸目一掠,輕聲向農米耳道:“我們前面有高人。
” 農米耳注目一看,搖頭道:“可不是那個什麼‘貫天教主’!” 樂天翁道:“先追上去看看,他的腳步與衆不同。
” 龍太華輕輕的道:“哥哥,讓我先接近!” 農米耳道:“當心,不可亂來!” 陽光自東邊升起,斜斜的照着龍太華的背影,他裝出是由鄉下來的孩子,一陣風似的向前奔去! 樂天翁急對農米耳道:“我們由側面那一邊樹林繞過去!” 兩下裡相距有數箭之地,加上鄉間道路起伏不平,龍太華有時竟看不清對方的身影,然而他不敢裝得過假,因為他知道對方會看出他是練過武功的。
前面好似有條小河,龍太華心中一喜,心想:“那家夥一定在下遊停止。
” 那條河并不小,因為兩岸甚高的關系,還看不太明顯,那個道人這時立在岸邊,兩眼望着上遊,因為來往的行人不少,他沒有察覺龍太華跟在後面。
龍太華走近忽覺得有點不對,他看出那道人雖然身穿道袍,但看出他頭上并沒有戴上道冠.長長的頭發披在肩上,背後竟還有兩把拂塵,心想:“這家夥确有-點古怪!” 他正想超到道人前面去看看,因為他還沒有看到對方的面貌,當他尚未舉步時,耳邊都傳來一聲清晰的叫聲道:“太華快到河邊林中來!” 龍太華聽出是農米耳的傳音,急急轉身忖道:“他們反而在我前面?” 進林一看.忽見還有仇飛仙夫婦二人,真不知他們由何而來,于是上前問道:“仇大哥你與嫂嫂從哪裡來?” 仇飛仙輕輕籲了一聲道:“當心!” 龍太華點點頭會意的笑道:“這河岸上人不少,他不會注意的。
” 農米耳輕聲對仇飛仙道:“大哥,你發現什麼才趕到這裡來的?” 原來仇飛仙也剛剛到,隻見他作個手勢道:“退往下遊再說,此地距離三方面都太近了。
” “三方面?”樂天翁驚訝不已,脫口而問。
荀蘭英輕聲道:“那還是指大批,實際上何止三方面,快退後,我們到那河崖最高處去,也許在那兒能看到對岸上遊。
” 五人-緻轉身,悄悄由樹林中隐退,未幾,登上了那座高崖。
原來在上遊半裡處,還有個渡船碼頭,但對彼岸仍舊不能-目了然。
樂天翁突然輕叫道:“啊!那道人在注視一個少年!” 農米耳等亦已看見那個少年,惟沒有一個對那少年面熟的,仇飛仙忽然向荀蘭英疑問道:“這個人的年齡、背影,你說像誰?” 荀蘭英望望農米耳笑道:“假使沒有農弟在身旁,.你可能會沖向前去大聲叫喚呢!” 仇飛仙鄭重道:“不僅是遠看像,他的舉動都像,就隻穿着闊綽罷了。
” 樂天翁道:“那小子有點富貴氣派,功夫卻不凡,你們看他那藏而不露的眼神就知道了,無怪那道人一直在瞪他呢!” 農米耳對自己的長相,從未加注意,但對那少年卻暗贊不已,接口道:“他似剛才過渡的,咦!也到下遊來了。
” 龍太華道:“他會和道人碰頭!” 讵料他說的話,并未實現,忽見道人佯裝不顧的一轉身,居然也向下遊走來。
就在此際,對岸竟有一大批人,突由數家民房後面轉出,居然不找渡船,紛紛踏水飄滑過河,甚至還對着那不 知名的少年飛撲。
在這邊的一座小山下,無巧不合,也有數批人分三個位置走出,同樣是朝那少年接近,看情形很不尋常。
農米耳忽然沉聲道:“對岸是‘雷池派’的六王所率,這面山下有番僧一批,吉爾吉斯派一批,最多的是各方武林高手,奇怪!怎的都沖這少年朋友而來?” 樂天翁鄭重道:“莫非是把這少年認為是你啦?” 龍太華突然指着最近河岸的大樹上道:“快注意,那兒竟也藏着一個道人!” 衆人聞聲注意,一見莫不駭然,樂天翁道:“這才是‘貫天教主’了,你們看,他背上背着一把古劍,腰間挂着黃色鈴子!” 當各路人物都距離不遠的時候、突聽那少年朗聲笑道:“哈哈!‘透地法師’,你何必裝模作樣?我朱繼先不夠朋友嗎?” 樂天翁緊張道:“原來這道人就是‘透地法師’,這樣看來,連那少年也不簡單了!” 披發道人這時隻距河岸不到十丈,聞言後回頭陰笑道:“施主尚敢以朱姓自居,可見勇氣不小,當今皇上難道已将你遺忘了?” 少年哈哈笑道:“當前之勢,如不道出真姓,也許要替他人背上黑鍋。
” 道人用眼四望,似亦感奇,鄭重道:“你們是來找尋什麼人?” 少年笑道:“據區區猜測,不外是找尋傳言的那位‘金龍大俠’,可惜他們把我來張冠李戴了!” 道人哈哈笑道:“這倒是非常有趣了,可惜他們時運不通,居然找到‘神劍王孫’頭上來。
” 二人對話之餘.各方人物已迫近一箭之處,樂天翁突對農米耳道:“原來這少年就是被當今皇上秘密搜查無着的四太孫。
” 農米耳詫異道:“什麼叫太孫?” 樂天翁道:“這是本朝皇族的密史,也許隻有你不知道。
” 仇飛仙笑向農米耳道:“武林不怕皇家禁忌,讓大哥告訴你,太孫就是太祖朱元漳之孫,為當今皇上之侄。
” 繼又輕聲道:“當今皇上奪了侄兒之位做皇帝,曾秘密搜殺太孫的兄弟,這個少年可能就是四王孫,現在你懂了吧!” 農米耳啊聲道:“我雖末全懂,但卻知道前皇逃走不知去向,江湖傳言是做和尚了。
” 樂天翁道:“前皇據說有兄弟七人,個個都練有深厚的武功,這事隻有百谷大士最清楚,你将來請問老師太就知道前皇的秘密。
” 農米耳忽然若有所思,面上顯出神秘之色,對樂天翁道:“這樣說來,當今皇上就不是一個光明正大之人了?” 樂天翁道:“你要抱不平嗎?” 農米耳道:“那就要看我将來的發展了!” 正說着,突見一個黑影向少年沖近,一看原來是“絕海菩提”,隻聽他厲聲叱道:“還我神钹來!” 這番僧到那少年身前還未識出真假,可見他粗心到了什麼程度,以緻逗引起那少年哈哈笑道:“化外之民,何其愚劣至此,你要小王如何還法?番僧,你仔細看看?” “絕海菩提”舉掌直劈,吼聲道:“佛爺不管你如何易容變飾,今天你是走不了的!” 少年閃開五尺,面對“透地法師”朗笑道:“大法師,你我在劍上的功夫,不分上下,現在請你看小王的掌式如何?” 此言一出,周遭俱聞,見他末将“絕海菩提”放在眼裡,假設大家知道他與“透地法師”劍術相等的話,那更莫測高深了。
“透地法師”陰笑而不理,黑僧卻怒吼如雷,第二掌如電再出。
少年不再閃避,但卻立勢随便,及至敵掌夾着無比的勁力迫近,突見他右掌猛出,竟是硬接硬擋。
“轟隆”一聲大震,當地沙石齊飛,少年在原地未動,番僧卻蹬蹬蹬連退三步! 震聲未停,四周人聲大嘩,莫不駭然驚呼!- 掌分強弱,幹脆分明,番僧不識相,又待撲上……。
少年一見有氣.大聲叱L道:“野僧勿動!否則,小王不再留情!” 番僧未再開口,忽見其背後同時撲出三個,居然是“化生摩柯”、“神島金佛”、“鐵貝魔僧”全部出動! 披發道人“透地法師”突然哈哈笑道:“朱施主,剛才隻是一人,你的掌法顯不出真正功夫,現在可以大展一番了!” “這雜毛存心袖手旁觀,我豈能叫别人老頂着黑鍋!”農米耳長身撲下崖!口中喃喃自語,回頭向樂天翁道:“請你老看住太華!” 在樂天翁點頭之時,他已身到懸崖,拔身再起,如電射到當場,朗聲笑道:“那位朱兄,欠債的來了!” 他這一現身,激動了四周之人,雷池派的六王率領三十幾個高手齊聲發吼,一擁撲到,一色長劍出手,銀芒四射,全部堵住河邊。
吉爾吉斯派排列西面,但卻采取觀望态度。
番憎一面又多了四人,顯然又增加了四個當代人物,除此之外,遠處山林,近處河岸,似還隐藏着更多未現身的人物在内。
那少年仍舊神定氣閑的立在原地,惟兩眼卻緊緊的盯着農米耳。
“透地法師”知道來了武林盛傳的“金龍大俠”!他目光竟如利劍一般,大有要目透農米耳心髒似的。
衆番僧這一下可看出真假來了,但人人都顯出愕然之色,甚至有點猶豫不決! 農米耳突然向河邊大樹招手道:“那位道長,法駕莫非即為‘貫天教主’嗎?何必隐身?要看熱鬧就走近一點,人言法駕曾敗過‘透地法師’,此言是否當真?” 少年聞言大笑接口道:“原來還有高人藏在一旁啊!這位兄台真正神目如電J” 他已猜出農米耳是在搗鬼,繼又朗聲道:“兄台怎知當年三劍術名家之事呢?” 農米耳拱手笑道:“耳聞罷了,承兄過獎了!” “透地法師”急向那大樹瞟了一眼,突然朝農米耳陰笑道:“你耳聞何人之言?” 農米耳哈哈笑道:“法駕原來還不知道呀!當年武林至今傳下幾句歌謠,說什麼:“貫天透地,無人得漁利,三劍齊名,可惜有高低’!請問這不是事實嗎?” 透地法師聞言大怒,不疑有他,突然面對大樹厲叱道:“貫天,滾出來,這謠言必是你造的,嘿嘿!當年那一戰未分出勝負,你居然自己臭美,現當濟濟後輩,你我當衆分個高低!” 大樹上響起一聲長嘯,隻震得四野皆鳴,一條人影沖起,如電掃射當地、衆目驚視,讵料真是一個道人。
“透地,貧道不問這謠言是真是假,就憑你這般不知道羞恥的大活,也得大戰三天,放手來吧!” 朱姓少年似對三劍手都曾會過,這時朗笑搶着接道:“二位道長之鬥,我看稍等一會再說,免得阻礙這位兄台還債。
” 農米耳好不容易挑起兩道的火氣,今見他插言阻攔,不禁忖道:“這人是什麼居心?難道他要打我的主意?”邊想邊朗聲道:“當前地方不小,擺上百人打鬥都不成問題,兄台就不想同觀兩面嗎?” 朱姓少年笑道:“好戲最忌看對台,否則,怎能兼顧?” 農米耳眉頭一皺,知道此人對事不明,于是不再接口,惟向衆番僧察看動靜,存心讓對方先發動。
十個番憎一面觀察,一面似在商量,可能是看出當前情形有不同尋常之故。
兩個老道人自經朱少年一打岔,雙方都将沖動冷靜了下來,雖成箭拔弩張之勢,但沒有馬上動手之意。
農米耳不管番僧發不發動攻勢,他已有點不耐煩了,轉身朝河岸大步行出,顯然他要向雷池派下手了。
雷池的六王一見,為首的忽将右手揮動,身後大批高手急向兩側抄出,競成半圓形如飛撲上。
農米耳視若無睹,突然冷笑一聲,右掌從衣底-探,如電發出兩道赤光,豈知他竟是施展赤蝠辣手! 事情出他意料之外,在赤蝠剛現之霎,居然在四周引起無數的驚恐之聲!刹那情形大亂,吉爾吉斯派以及十個番僧竟還擺出集體逃亡之勢。
最顯驚駭的反為兩個名聲最盛的道人,這時一改聯手慎防,甚至向後連連倒退。
農米耳一見,連他自己亦莫測高深,然已勢成騎虎,把心一橫,真氣猛催,迫使兩隻赤蝠,如穿花蝴蝶鑽進雷池派高手群中。
六王同樣知道殺星臨頭,六張口,發出六聲驚吼,六把長劍無暇對着農米耳,一式揮動,奇陣立現,拼命将兩隻赤蝠交織擋住,霎時發出異響齊鳴,農米耳做夢沒有想到,兩隻赤蝠有如此
” 分手後,樂天翁領着走至中午,居然找到了個小鎮,農米耳整夜勞頓,到鎮上飽飽的吃了頓午飯,洗了一個澡,休息到晚上才又上路。
在晚風微拂中,他們已離鎮西行了三十餘裡,當龍太華向樂天翁請示去處時,樂天翁忽見前面出現了一個道人,觸目一掠,輕聲向農米耳道:“我們前面有高人。
” 農米耳注目一看,搖頭道:“可不是那個什麼‘貫天教主’!” 樂天翁道:“先追上去看看,他的腳步與衆不同。
” 龍太華輕輕的道:“哥哥,讓我先接近!” 農米耳道:“當心,不可亂來!” 陽光自東邊升起,斜斜的照着龍太華的背影,他裝出是由鄉下來的孩子,一陣風似的向前奔去! 樂天翁急對農米耳道:“我們由側面那一邊樹林繞過去!” 兩下裡相距有數箭之地,加上鄉間道路起伏不平,龍太華有時竟看不清對方的身影,然而他不敢裝得過假,因為他知道對方會看出他是練過武功的。
前面好似有條小河,龍太華心中一喜,心想:“那家夥一定在下遊停止。
” 那條河并不小,因為兩岸甚高的關系,還看不太明顯,那個道人這時立在岸邊,兩眼望着上遊,因為來往的行人不少,他沒有察覺龍太華跟在後面。
龍太華走近忽覺得有點不對,他看出那道人雖然身穿道袍,但看出他頭上并沒有戴上道冠.長長的頭發披在肩上,背後竟還有兩把拂塵,心想:“這家夥确有-點古怪!” 他正想超到道人前面去看看,因為他還沒有看到對方的面貌,當他尚未舉步時,耳邊都傳來一聲清晰的叫聲道:“太華快到河邊林中來!” 龍太華聽出是農米耳的傳音,急急轉身忖道:“他們反而在我前面?” 進林一看.忽見還有仇飛仙夫婦二人,真不知他們由何而來,于是上前問道:“仇大哥你與嫂嫂從哪裡來?” 仇飛仙輕輕籲了一聲道:“當心!” 龍太華點點頭會意的笑道:“這河岸上人不少,他不會注意的。
” 農米耳輕聲對仇飛仙道:“大哥,你發現什麼才趕到這裡來的?” 原來仇飛仙也剛剛到,隻見他作個手勢道:“退往下遊再說,此地距離三方面都太近了。
” “三方面?”樂天翁驚訝不已,脫口而問。
荀蘭英輕聲道:“那還是指大批,實際上何止三方面,快退後,我們到那河崖最高處去,也許在那兒能看到對岸上遊。
” 五人-緻轉身,悄悄由樹林中隐退,未幾,登上了那座高崖。
原來在上遊半裡處,還有個渡船碼頭,但對彼岸仍舊不能-目了然。
樂天翁突然輕叫道:“啊!那道人在注視一個少年!” 農米耳等亦已看見那個少年,惟沒有一個對那少年面熟的,仇飛仙忽然向荀蘭英疑問道:“這個人的年齡、背影,你說像誰?” 荀蘭英望望農米耳笑道:“假使沒有農弟在身旁,.你可能會沖向前去大聲叫喚呢!” 仇飛仙鄭重道:“不僅是遠看像,他的舉動都像,就隻穿着闊綽罷了。
” 樂天翁道:“那小子有點富貴氣派,功夫卻不凡,你們看他那藏而不露的眼神就知道了,無怪那道人一直在瞪他呢!” 農米耳對自己的長相,從未加注意,但對那少年卻暗贊不已,接口道:“他似剛才過渡的,咦!也到下遊來了。
” 龍太華道:“他會和道人碰頭!” 讵料他說的話,并未實現,忽見道人佯裝不顧的一轉身,居然也向下遊走來。
就在此際,對岸竟有一大批人,突由數家民房後面轉出,居然不找渡船,紛紛踏水飄滑過河,甚至還對着那不 知名的少年飛撲。
在這邊的一座小山下,無巧不合,也有數批人分三個位置走出,同樣是朝那少年接近,看情形很不尋常。
農米耳忽然沉聲道:“對岸是‘雷池派’的六王所率,這面山下有番僧一批,吉爾吉斯派一批,最多的是各方武林高手,奇怪!怎的都沖這少年朋友而來?” 樂天翁鄭重道:“莫非是把這少年認為是你啦?” 龍太華突然指着最近河岸的大樹上道:“快注意,那兒竟也藏着一個道人!” 衆人聞聲注意,一見莫不駭然,樂天翁道:“這才是‘貫天教主’了,你們看,他背上背着一把古劍,腰間挂着黃色鈴子!” 當各路人物都距離不遠的時候、突聽那少年朗聲笑道:“哈哈!‘透地法師’,你何必裝模作樣?我朱繼先不夠朋友嗎?” 樂天翁緊張道:“原來這道人就是‘透地法師’,這樣看來,連那少年也不簡單了!” 披發道人這時隻距河岸不到十丈,聞言後回頭陰笑道:“施主尚敢以朱姓自居,可見勇氣不小,當今皇上難道已将你遺忘了?” 少年哈哈笑道:“當前之勢,如不道出真姓,也許要替他人背上黑鍋。
” 道人用眼四望,似亦感奇,鄭重道:“你們是來找尋什麼人?” 少年笑道:“據區區猜測,不外是找尋傳言的那位‘金龍大俠’,可惜他們把我來張冠李戴了!” 道人哈哈笑道:“這倒是非常有趣了,可惜他們時運不通,居然找到‘神劍王孫’頭上來。
” 二人對話之餘.各方人物已迫近一箭之處,樂天翁突對農米耳道:“原來這少年就是被當今皇上秘密搜查無着的四太孫。
” 農米耳詫異道:“什麼叫太孫?” 樂天翁道:“這是本朝皇族的密史,也許隻有你不知道。
” 仇飛仙笑向農米耳道:“武林不怕皇家禁忌,讓大哥告訴你,太孫就是太祖朱元漳之孫,為當今皇上之侄。
” 繼又輕聲道:“當今皇上奪了侄兒之位做皇帝,曾秘密搜殺太孫的兄弟,這個少年可能就是四王孫,現在你懂了吧!” 農米耳啊聲道:“我雖末全懂,但卻知道前皇逃走不知去向,江湖傳言是做和尚了。
” 樂天翁道:“前皇據說有兄弟七人,個個都練有深厚的武功,這事隻有百谷大士最清楚,你将來請問老師太就知道前皇的秘密。
” 農米耳忽然若有所思,面上顯出神秘之色,對樂天翁道:“這樣說來,當今皇上就不是一個光明正大之人了?” 樂天翁道:“你要抱不平嗎?” 農米耳道:“那就要看我将來的發展了!” 正說着,突見一個黑影向少年沖近,一看原來是“絕海菩提”,隻聽他厲聲叱道:“還我神钹來!” 這番僧到那少年身前還未識出真假,可見他粗心到了什麼程度,以緻逗引起那少年哈哈笑道:“化外之民,何其愚劣至此,你要小王如何還法?番僧,你仔細看看?” “絕海菩提”舉掌直劈,吼聲道:“佛爺不管你如何易容變飾,今天你是走不了的!” 少年閃開五尺,面對“透地法師”朗笑道:“大法師,你我在劍上的功夫,不分上下,現在請你看小王的掌式如何?” 此言一出,周遭俱聞,見他末将“絕海菩提”放在眼裡,假設大家知道他與“透地法師”劍術相等的話,那更莫測高深了。
“透地法師”陰笑而不理,黑僧卻怒吼如雷,第二掌如電再出。
少年不再閃避,但卻立勢随便,及至敵掌夾着無比的勁力迫近,突見他右掌猛出,竟是硬接硬擋。
“轟隆”一聲大震,當地沙石齊飛,少年在原地未動,番僧卻蹬蹬蹬連退三步! 震聲未停,四周人聲大嘩,莫不駭然驚呼!- 掌分強弱,幹脆分明,番僧不識相,又待撲上……。
少年一見有氣.大聲叱L道:“野僧勿動!否則,小王不再留情!” 番僧未再開口,忽見其背後同時撲出三個,居然是“化生摩柯”、“神島金佛”、“鐵貝魔僧”全部出動! 披發道人“透地法師”突然哈哈笑道:“朱施主,剛才隻是一人,你的掌法顯不出真正功夫,現在可以大展一番了!” “這雜毛存心袖手旁觀,我豈能叫别人老頂着黑鍋!”農米耳長身撲下崖!口中喃喃自語,回頭向樂天翁道:“請你老看住太華!” 在樂天翁點頭之時,他已身到懸崖,拔身再起,如電射到當場,朗聲笑道:“那位朱兄,欠債的來了!” 他這一現身,激動了四周之人,雷池派的六王率領三十幾個高手齊聲發吼,一擁撲到,一色長劍出手,銀芒四射,全部堵住河邊。
吉爾吉斯派排列西面,但卻采取觀望态度。
番憎一面又多了四人,顯然又增加了四個當代人物,除此之外,遠處山林,近處河岸,似還隐藏着更多未現身的人物在内。
那少年仍舊神定氣閑的立在原地,惟兩眼卻緊緊的盯着農米耳。
“透地法師”知道來了武林盛傳的“金龍大俠”!他目光竟如利劍一般,大有要目透農米耳心髒似的。
衆番僧這一下可看出真假來了,但人人都顯出愕然之色,甚至有點猶豫不決! 農米耳突然向河邊大樹招手道:“那位道長,法駕莫非即為‘貫天教主’嗎?何必隐身?要看熱鬧就走近一點,人言法駕曾敗過‘透地法師’,此言是否當真?” 少年聞言大笑接口道:“原來還有高人藏在一旁啊!這位兄台真正神目如電J” 他已猜出農米耳是在搗鬼,繼又朗聲道:“兄台怎知當年三劍術名家之事呢?” 農米耳拱手笑道:“耳聞罷了,承兄過獎了!” “透地法師”急向那大樹瞟了一眼,突然朝農米耳陰笑道:“你耳聞何人之言?” 農米耳哈哈笑道:“法駕原來還不知道呀!當年武林至今傳下幾句歌謠,說什麼:“貫天透地,無人得漁利,三劍齊名,可惜有高低’!請問這不是事實嗎?” 透地法師聞言大怒,不疑有他,突然面對大樹厲叱道:“貫天,滾出來,這謠言必是你造的,嘿嘿!當年那一戰未分出勝負,你居然自己臭美,現當濟濟後輩,你我當衆分個高低!” 大樹上響起一聲長嘯,隻震得四野皆鳴,一條人影沖起,如電掃射當地、衆目驚視,讵料真是一個道人。
“透地,貧道不問這謠言是真是假,就憑你這般不知道羞恥的大活,也得大戰三天,放手來吧!” 朱姓少年似對三劍手都曾會過,這時朗笑搶着接道:“二位道長之鬥,我看稍等一會再說,免得阻礙這位兄台還債。
” 農米耳好不容易挑起兩道的火氣,今見他插言阻攔,不禁忖道:“這人是什麼居心?難道他要打我的主意?”邊想邊朗聲道:“當前地方不小,擺上百人打鬥都不成問題,兄台就不想同觀兩面嗎?” 朱姓少年笑道:“好戲最忌看對台,否則,怎能兼顧?” 農米耳眉頭一皺,知道此人對事不明,于是不再接口,惟向衆番僧察看動靜,存心讓對方先發動。
十個番憎一面觀察,一面似在商量,可能是看出當前情形有不同尋常之故。
兩個老道人自經朱少年一打岔,雙方都将沖動冷靜了下來,雖成箭拔弩張之勢,但沒有馬上動手之意。
農米耳不管番僧發不發動攻勢,他已有點不耐煩了,轉身朝河岸大步行出,顯然他要向雷池派下手了。
雷池的六王一見,為首的忽将右手揮動,身後大批高手急向兩側抄出,競成半圓形如飛撲上。
農米耳視若無睹,突然冷笑一聲,右掌從衣底-探,如電發出兩道赤光,豈知他竟是施展赤蝠辣手! 事情出他意料之外,在赤蝠剛現之霎,居然在四周引起無數的驚恐之聲!刹那情形大亂,吉爾吉斯派以及十個番僧竟還擺出集體逃亡之勢。
最顯驚駭的反為兩個名聲最盛的道人,這時一改聯手慎防,甚至向後連連倒退。
農米耳一見,連他自己亦莫測高深,然已勢成騎虎,把心一橫,真氣猛催,迫使兩隻赤蝠,如穿花蝴蝶鑽進雷池派高手群中。
六王同樣知道殺星臨頭,六張口,發出六聲驚吼,六把長劍無暇對着農米耳,一式揮動,奇陣立現,拼命将兩隻赤蝠交織擋住,霎時發出異響齊鳴,農米耳做夢沒有想到,兩隻赤蝠有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