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奇計驚異人
關燈
小
中
大
得多少。
最感惶惑的是那個什麼“不滅子”,他已被怪猿纏得險象百出,這時竟已施出長劍下手了。
農米耳防那“超凡大帝”就在附近,生怕這場面拖得太久,立對白俊和龍太華道:“你們找地藏身,當心落入敵人之手,我要去監視那隻異猿。
” 白俊急對龍太華道:“小俠,我們找樹洞!” 農米耳沒有時間再顧他們,長身就向谷中撲下,朗聲叫道:“三老出劍,提防夜長夢多。
” 他看到無人頭陀和透地法師仍用拳掌,因之提醒下手。
和尚與透地法師暗遞信号,同時拔劍。
對方三子發現又來了一個少年,甚至還是指揮對手之人,立感不對,那子突然大聲喝道:“無空、無色當心!這是提醒用劍啦!” 貫天道長已知對方功力比自己高,同時也非其他劍式可以置對方于死地,不等對方拔劍,大喝一聲,招式立變,三絕式全力揮進。
同樣是一把劍,同樣是一個人的真力,誰料劍式一變,就由劍尖發出一道與衆不同的銀光,竟如羅網一般,其中還帶出刺耳的輕嘯,頓朝無色子頭上罩落,直比電光還快。
無色子一見大駭,沖口驚叫道:“超凡絕式!”“式”子剛出口,緊接着就是一聲慘嚎。
貫天道長連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右手劍尖還距對方相差數寸,豈知竟将對方連頭帶肩削去一半,因此也驚得不知所措。
無人頭陀和透地法師何等精明,一見貫天道長得了先手,内心大急,恰乘對手聞聲心慌,劍式齊變,猛撲滾進。
又是兩聲慘叫,鮮血如湧泉沖起,強敵竟成四段。
農米耳一見大喜,但卻疏忽監視,耳聽背後似有痛哼之聲,及至回頭,發現那不滅子已帶着滿面鮮血竟逃進了樹林! 他還想去追,但又舍不得異猿,稍一猶豫…… “施主還不截住!”貫天道長看見那異猿手中抓住一隻人眼,而且躍上了樹梢,心急猛撲。
農米耳起步雖慢,但卻在他前面,大叫道:“道長快停,此物不可力服,讓晚輩用好意制它!” 貫天道長見他如風一般追去,不由停身歎道:“隻怕不可能啊!” 和尚與透地法師已在打掃鬥場,他們雖然殺了對手,但還是将屍體理了,須臾趕了過去同笑道:“不要發傻了,快追呀,否則不知去向啦!” 這時白俊已與龍太華奔了下來,同樣大急道:“他向正南去了!” 三老哪敢怠慢,帶着他們拼命縱上樹梢,形成一串,滾滾飄飄,生怕失去目标。
農米耳開始即怕追失異猿,輕功沒有運足,及至谷上,發現一點金色影子已到數裡之外,這才知道大出意料,不禁駭然。
愈追愈遠,結果竟看不見影子了,他也不知道追了多遠。
頭上都急出汗珠,及至一座峰上,舉目四顧茫茫,于是長歎一聲,喃喃自語道:“我竟失手在一隻畜生的手下啦!” 大概他知道已沒有希望,到達峰頂再也不動了。
三老帶着白俊和龍太華沒有追脫,趕到時一見,都知是怎麼一回事了,無人頭陀笑道:“恩施主,那隻異猿不追也罷,還是轉到西面去罷。
” 農米耳苦笑道:“這猿子那有這樣快法?居然腳下不落地,全身竟在空中!” 貫天道長鄭重道:“那猿決非無生之物,貧道擔心它有個不可想像的主人。
” 農米耳望望天色,兩腳仍舍不得移動,突向三老決然道:“已經誤了不少時間,同時又不知雷池那方發展如何,三老還是跟我向南找找,這隻異猿确是有點古怪。
” 無人頭陀向道士笑道:“剛才的收獲真不小,四聖既在此地露面,想必前途還不十分緊張,似這種收獲如果多有幾次,那比趕到雷池要強得多。
” 兩道士同時點頭道:“怕就怕逃脫的那個回去一報信,引起‘超凡大帝’大下殺手。
” 農米耳道:“我希望他也在四處亂跑,說不定還能遇上呢。
” 他的意思已決,三老自無反對的必要,于是仍向南邊追去。
異猿已失去目标,他們也就不盲目加勁,以通常的速度邊趕邊尋。
第二日清晨,他們到達一條河邊,農米耳向三老笑道:咱們停下來罷,餓着肚子怎行!” 白竣知道又是他的差事到了,招手龍太華道:“我們的工作來了。
” 龍太華道:“往河裡去?” 白俊道:“魚如沒有鹽,我情願餓死也不吃,還是找飛的走的罷。
” 農米耳不管這些,笑對三老道:“我們有吃就行,這地方不錯,坐下來想想今後的計劃罷。
” 和尚笑道:“你們多休息,我和尚有我的要事。
” 貫天道長問道:“秃驢,你要到哪裡去?” 和尚笑道:“你們看到對河那座石山沒有,上面叽叽喳喳的,相信是個猢狲巢。
” 貫天道長笑道:“秃驢,你真是個大傻蛋,那兒能找到異猿嗎?” 和尚大罵道:“雜毛,你懂個屁,我和尚難道連這點聰明都沒有?” 透地法師笑:“秃驢,你想去找猴兒酒,哈哈,那更是糊塗,這是什麼季節啦,你除非去找猴兒尿,别自作聰明了。
” 和尚譏笑道:“畫符念咒我和尚沒有你們能,談到找酒喝嘛,哈哈,你們兩個雜毛替我提鞋都不要,猴兒酒固然是夏天,那隻是普通貨,你們還沒見過十幾年的陳貨哩,找來了你們别喝多啦,否則叫你們走不動。
” 農米耳鄭重道:“大師要去就去,但要當心一點,落了單晚輩不放心。
” 和尚合十道:“恩施主請放心,現在我和尚學乖了,遇上硬點子我會回頭開溜。
” 說完長身拔起,憑空橫越小河,筆直朝對岸石山飄去。
下遊遠遠的升起一縷黑煙,農米耳料到白俊和龍太華是在燒食物了。
當此之際,貫天道長忽然指着對河石山道:“和尚大概發了酒瘾啦,居然已到達山頂了。
” 石山确實現出一條人影,隻見在奇崖怪石上跳個不停,透地法師笑道:“我們看他到底能不能找到猴兒酒來?” 農米耳估計到石山足有十幾裡,那是他聽覺不太明顯的距離,有點不放心,急對兩個道士道:“二位道長,哪位追去幫忙,找酒事小,提防有意外。
” 貫天道長感于他的關切,起立道:“貧道去!” 他也飄過小河,但不性急,緩緩向石山方向輕登巧縱。
在他們這種人的腳下,哪怕再慢也是快,到達石山下時,所費時間并不多,這時居然有存心戲耍和尚之心,他不直朝正面上,竟向石山腳下繞向後面去了。
轉了一個大彎,擡頭一看,道士怔住了,發現那石山并非是圓形的,後面比前面逐漸加高,而且是拖長到看不到尾巴。
立了一會,他隻好從半山腰往上拔升,沒有人煙的地方,當然沒有路徑,舉目盡是嶙峋怪石,石山上的猢狲真是多得無數,見到人影,霎時驚動,那種吵耳欲聾的聲勢,簡直要翻天了,遠的驚聲不絕,近的都往石隙石洞中亂鑽。
石山的大洞小窟多得如蜂巢一般,連一個久曆江湖老道士都感到特别驚奇,隻聽他喃喃自語道:“上天創造這座古怪石山,莫非專為猢狲而設!” 登上山脊,環顧四面,目力能及的地方,他沒有看到和尚的影子,于是隻好朝高處登去。
石山似龍蜒,尾部比頭部逐次提高,但愈高而愈窄,始終看不到屋端在哪裡,估計起碼有百餘裡。
山石之洞,果樹遍布,竟是各樣各色都有;他發現快成熟的雪梨,這又使他非常詫異,暗忖道:“成千成萬的猢狲,為何沒将這些梨子摘去,難道也知要熟了才能動手?” 突然在他前面現出一塊數丈高的岩石,誰料上面竟刻了三個鬥大的字迹,一看認出是“花果山”,老道士駭異不已,喃喃道:“這真是無奇不有,誰将《西遊記》裡的名詞搬到這裡來了,哈哈,‘花果山’是孫悟空住的。
” 無人頭陀突然在他身後出現,大罵道:“雜毛,作笑什麼?” 貫天道長聞聲回頭,笑道:“我笑這刻字之人,他竟将一部民間小說搬到這裡做真事。
” 和尚道:“本朝吳承恩施主寫《西遊記》故屬虛構,但他記玄奘大師赴西域取經的寓意卻十分正确,而這刻字的将花果山搬到這裡竟是恰當之至。
” 道士驚異道:“這山上真有一隻猴王?” 和尚指着一處高崖道:“那還有一個‘大聖洞’,洞前足迹似經過大批武林人物,看趨勢是都向洞内走去,現隻有兩位尼姑在坐着。
那是百谷大士和她的記名弟子,據說大聖洞裡真有一隻猴了。
” 道士更驚道:“你來是請農少施主的?” 和尚點頭道:“我和尚與百谷說完經過後,她要我趕快請恩施主前來。
” 道士笑問道:“準備找美猴王。
” 和尚鄭重道:“雜毛,你别開玩笑了,這猴王就是那金發異猿,它那一身功夫,就是出在神秘的‘大聖洞’。
” 道士也覺事不尋常,立即道:“你我這就去罷!” 貧僧走後,當地即出現百谷大士,惟其記名弟子卻不知去了哪裡,突然間,隻見她面目全非,竟變成一個黑面鷹鼻的異族婦人,滿臉獰笑,陰森吓人,居然口吐漢語道:“哪怕你當年三劍再厲害,仍舊使你僧道難識我鸠盤婆的真面目。
” 言還未了,忽倏又見一個異婦奔來叫道:“師傅,秃驢和野道去了嗎?” 老番婦陰陽笑道:“你變尤四姐,為師化百谷,哪怕秃驢不上當,徒兒快,先入大聖洞去通知衆師弟,霹靂大俠可能就會到!” 那個番婦的年齡也不小,看去亦有七十餘歲了,聞言急問道:“師傅得到的‘防雷珠’還在嗎?” 老番婦嘿嘿笑道:“沒有這顆珠兒怎行,再大的武功也難對付‘霹靂撾’,咱們入洞去罷。
” 兩番婦無疑是婆羅門派最高人物,居然未被無人頭陀看出破綻。
沒有多久,農米耳和三老、白俊、龍太華等都到了,經無人頭陀領着走近一座崖前,确見上面刻有“大聖洞”三個大字。
農米耳不見百谷大士,立向無人頭陀道:“
最感惶惑的是那個什麼“不滅子”,他已被怪猿纏得險象百出,這時竟已施出長劍下手了。
農米耳防那“超凡大帝”就在附近,生怕這場面拖得太久,立對白俊和龍太華道:“你們找地藏身,當心落入敵人之手,我要去監視那隻異猿。
” 白俊急對龍太華道:“小俠,我們找樹洞!” 農米耳沒有時間再顧他們,長身就向谷中撲下,朗聲叫道:“三老出劍,提防夜長夢多。
” 他看到無人頭陀和透地法師仍用拳掌,因之提醒下手。
和尚與透地法師暗遞信号,同時拔劍。
對方三子發現又來了一個少年,甚至還是指揮對手之人,立感不對,那子突然大聲喝道:“無空、無色當心!這是提醒用劍啦!” 貫天道長已知對方功力比自己高,同時也非其他劍式可以置對方于死地,不等對方拔劍,大喝一聲,招式立變,三絕式全力揮進。
同樣是一把劍,同樣是一個人的真力,誰料劍式一變,就由劍尖發出一道與衆不同的銀光,竟如羅網一般,其中還帶出刺耳的輕嘯,頓朝無色子頭上罩落,直比電光還快。
無色子一見大駭,沖口驚叫道:“超凡絕式!”“式”子剛出口,緊接着就是一聲慘嚎。
貫天道長連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右手劍尖還距對方相差數寸,豈知竟将對方連頭帶肩削去一半,因此也驚得不知所措。
無人頭陀和透地法師何等精明,一見貫天道長得了先手,内心大急,恰乘對手聞聲心慌,劍式齊變,猛撲滾進。
又是兩聲慘叫,鮮血如湧泉沖起,強敵竟成四段。
農米耳一見大喜,但卻疏忽監視,耳聽背後似有痛哼之聲,及至回頭,發現那不滅子已帶着滿面鮮血竟逃進了樹林! 他還想去追,但又舍不得異猿,稍一猶豫…… “施主還不截住!”貫天道長看見那異猿手中抓住一隻人眼,而且躍上了樹梢,心急猛撲。
農米耳起步雖慢,但卻在他前面,大叫道:“道長快停,此物不可力服,讓晚輩用好意制它!” 貫天道長見他如風一般追去,不由停身歎道:“隻怕不可能啊!” 和尚與透地法師已在打掃鬥場,他們雖然殺了對手,但還是将屍體理了,須臾趕了過去同笑道:“不要發傻了,快追呀,否則不知去向啦!” 這時白俊已與龍太華奔了下來,同樣大急道:“他向正南去了!” 三老哪敢怠慢,帶着他們拼命縱上樹梢,形成一串,滾滾飄飄,生怕失去目标。
農米耳開始即怕追失異猿,輕功沒有運足,及至谷上,發現一點金色影子已到數裡之外,這才知道大出意料,不禁駭然。
愈追愈遠,結果竟看不見影子了,他也不知道追了多遠。
頭上都急出汗珠,及至一座峰上,舉目四顧茫茫,于是長歎一聲,喃喃自語道:“我竟失手在一隻畜生的手下啦!” 大概他知道已沒有希望,到達峰頂再也不動了。
三老帶着白俊和龍太華沒有追脫,趕到時一見,都知是怎麼一回事了,無人頭陀笑道:“恩施主,那隻異猿不追也罷,還是轉到西面去罷。
” 農米耳苦笑道:“這猿子那有這樣快法?居然腳下不落地,全身竟在空中!” 貫天道長鄭重道:“那猿決非無生之物,貧道擔心它有個不可想像的主人。
” 農米耳望望天色,兩腳仍舍不得移動,突向三老決然道:“已經誤了不少時間,同時又不知雷池那方發展如何,三老還是跟我向南找找,這隻異猿确是有點古怪。
” 無人頭陀向道士笑道:“剛才的收獲真不小,四聖既在此地露面,想必前途還不十分緊張,似這種收獲如果多有幾次,那比趕到雷池要強得多。
” 兩道士同時點頭道:“怕就怕逃脫的那個回去一報信,引起‘超凡大帝’大下殺手。
” 農米耳道:“我希望他也在四處亂跑,說不定還能遇上呢。
” 他的意思已決,三老自無反對的必要,于是仍向南邊追去。
異猿已失去目标,他們也就不盲目加勁,以通常的速度邊趕邊尋。
第二日清晨,他們到達一條河邊,農米耳向三老笑道:咱們停下來罷,餓着肚子怎行!” 白竣知道又是他的差事到了,招手龍太華道:“我們的工作來了。
” 龍太華道:“往河裡去?” 白俊道:“魚如沒有鹽,我情願餓死也不吃,還是找飛的走的罷。
” 農米耳不管這些,笑對三老道:“我們有吃就行,這地方不錯,坐下來想想今後的計劃罷。
” 和尚笑道:“你們多休息,我和尚有我的要事。
” 貫天道長問道:“秃驢,你要到哪裡去?” 和尚笑道:“你們看到對河那座石山沒有,上面叽叽喳喳的,相信是個猢狲巢。
” 貫天道長笑道:“秃驢,你真是個大傻蛋,那兒能找到異猿嗎?” 和尚大罵道:“雜毛,你懂個屁,我和尚難道連這點聰明都沒有?” 透地法師笑:“秃驢,你想去找猴兒酒,哈哈,那更是糊塗,這是什麼季節啦,你除非去找猴兒尿,别自作聰明了。
” 和尚譏笑道:“畫符念咒我和尚沒有你們能,談到找酒喝嘛,哈哈,你們兩個雜毛替我提鞋都不要,猴兒酒固然是夏天,那隻是普通貨,你們還沒見過十幾年的陳貨哩,找來了你們别喝多啦,否則叫你們走不動。
” 農米耳鄭重道:“大師要去就去,但要當心一點,落了單晚輩不放心。
” 和尚合十道:“恩施主請放心,現在我和尚學乖了,遇上硬點子我會回頭開溜。
” 說完長身拔起,憑空橫越小河,筆直朝對岸石山飄去。
下遊遠遠的升起一縷黑煙,農米耳料到白俊和龍太華是在燒食物了。
當此之際,貫天道長忽然指着對河石山道:“和尚大概發了酒瘾啦,居然已到達山頂了。
” 石山确實現出一條人影,隻見在奇崖怪石上跳個不停,透地法師笑道:“我們看他到底能不能找到猴兒酒來?” 農米耳估計到石山足有十幾裡,那是他聽覺不太明顯的距離,有點不放心,急對兩個道士道:“二位道長,哪位追去幫忙,找酒事小,提防有意外。
” 貫天道長感于他的關切,起立道:“貧道去!” 他也飄過小河,但不性急,緩緩向石山方向輕登巧縱。
在他們這種人的腳下,哪怕再慢也是快,到達石山下時,所費時間并不多,這時居然有存心戲耍和尚之心,他不直朝正面上,竟向石山腳下繞向後面去了。
轉了一個大彎,擡頭一看,道士怔住了,發現那石山并非是圓形的,後面比前面逐漸加高,而且是拖長到看不到尾巴。
立了一會,他隻好從半山腰往上拔升,沒有人煙的地方,當然沒有路徑,舉目盡是嶙峋怪石,石山上的猢狲真是多得無數,見到人影,霎時驚動,那種吵耳欲聾的聲勢,簡直要翻天了,遠的驚聲不絕,近的都往石隙石洞中亂鑽。
石山的大洞小窟多得如蜂巢一般,連一個久曆江湖老道士都感到特别驚奇,隻聽他喃喃自語道:“上天創造這座古怪石山,莫非專為猢狲而設!” 登上山脊,環顧四面,目力能及的地方,他沒有看到和尚的影子,于是隻好朝高處登去。
石山似龍蜒,尾部比頭部逐次提高,但愈高而愈窄,始終看不到屋端在哪裡,估計起碼有百餘裡。
山石之洞,果樹遍布,竟是各樣各色都有;他發現快成熟的雪梨,這又使他非常詫異,暗忖道:“成千成萬的猢狲,為何沒将這些梨子摘去,難道也知要熟了才能動手?” 突然在他前面現出一塊數丈高的岩石,誰料上面竟刻了三個鬥大的字迹,一看認出是“花果山”,老道士駭異不已,喃喃道:“這真是無奇不有,誰将《
” 無人頭陀突然在他身後出現,大罵道:“雜毛,作笑什麼?” 貫天道長聞聲回頭,笑道:“我笑這刻字之人,他竟将一部民間小說搬到這裡做真事。
” 和尚道:“本朝吳承恩施主寫《西遊記》故屬虛構,但他記玄奘大師赴西域取經的寓意卻十分正确,而這刻字的将花果山搬到這裡竟是恰當之至。
” 道士驚異道:“這山上真有一隻猴王?” 和尚指着一處高崖道:“那還有一個‘大聖洞’,洞前足迹似經過大批武林人物,看趨勢是都向洞内走去,現隻有兩位尼姑在坐着。
那是百谷大士和她的記名弟子,據說大聖洞裡真有一隻猴了。
” 道士更驚道:“你來是請農少施主的?” 和尚點頭道:“我和尚與百谷說完經過後,她要我趕快請恩施主前來。
” 道士笑問道:“準備找美猴王。
” 和尚鄭重道:“雜毛,你别開玩笑了,這猴王就是那金發異猿,它那一身功夫,就是出在神秘的‘大聖洞’。
” 道士也覺事不尋常,立即道:“你我這就去罷!” 貧僧走後,當地即出現百谷大士,惟其記名弟子卻不知去了哪裡,突然間,隻見她面目全非,竟變成一個黑面鷹鼻的異族婦人,滿臉獰笑,陰森吓人,居然口吐漢語道:“哪怕你當年三劍再厲害,仍舊使你僧道難識我鸠盤婆的真面目。
” 言還未了,忽倏又見一個異婦奔來叫道:“師傅,秃驢和野道去了嗎?” 老番婦陰陽笑道:“你變尤四姐,為師化百谷,哪怕秃驢不上當,徒兒快,先入大聖洞去通知衆師弟,霹靂大俠可能就會到!” 那個番婦的年齡也不小,看去亦有七十餘歲了,聞言急問道:“師傅得到的‘防雷珠’還在嗎?” 老番婦嘿嘿笑道:“沒有這顆珠兒怎行,再大的武功也難對付‘霹靂撾’,咱們入洞去罷。
” 兩番婦無疑是婆羅門派最高人物,居然未被無人頭陀看出破綻。
沒有多久,農米耳和三老、白俊、龍太華等都到了,經無人頭陀領着走近一座崖前,确見上面刻有“大聖洞”三個大字。
農米耳不見百谷大士,立向無人頭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