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素手馭龍

關燈
道:“是的,龍身隻是僞裝,裡面必定藏有一把形體蜿蜒的奇劍在内,我如運短劍将龍身削去,其劍必露無疑!” 重新将劍取出,先由龍角下手,順勢斜削! 又是“锵”的一聲! 這次真正将他愕住了,龍角絲毫未損,短劍又缺了一個口子! 良久,他才回過神來,趕快收劍,頹然躺下默默無言。

     突然,洞外傳來一陣輕輕的語聲,農米耳不由大驚,立将金龍收起,“卟”的吹滅燭光,靜靜的藏着不動! 語音愈來愈近,耳聽一個較大的聲音道:“壞脊染,我看你是越來越沒用了,居然盯一個小娃都脫了線!” 又聽另一個大聲道:“歪腿子,誰叫你跟臭冬烘看熱鬧去了,若是三人同來,他還走得了啊?” 農米耳暗驚道:“不好了,聽語氣,他們是追我來的,但……但他說什麼冬烘……” 忽聽第三個聲音發出道:“行不正,坐不端,你們不要吵了,那孩子如不是搭船走了,我猜想必藏在這琅琊山上。

    ” 農米耳這下卻大喜至極,猛的沖到洞口,大叫道:“老冬烘,你老是在找我嗎?” 洞側傳來一聲哈哈大笑道:“小子,你真的在這裡!” 農米耳立即迎上道:“三位前輩有事嗎?” 另外一人接口道:“小子,你真有一手,居然将一批強敵擺脫了!沒事,沒事,老頭子們不過是不放心罷了!” 農米耳道:“快請到洞裡來,我準備在此待上一段時期。

    ” 他又将燭光點燃,同時還拿出一堆吃的。

     三老先後走進洞裡,三不管,坐下就吃,隻樂得呵呵大笑不停! 農米耳陪坐一夯,笑着問道:“剛才聽三位說什麼熱鬧,不知可否說出來讓小子聽聽?” 他左手下坐的“行不正”,見問大笑道:“妙極了,你小子如果看到那種熱鬧,保證你一生回味無窮!” 農米耳笑道:“也許三老看得起勁,在我卻未必盡然!” “坐不端”拍掌大笑道:“不然,不然!我們老頭子看了那種妙事,尚且三晚睡不着覺,你們年輕人就更不用說了!” 農米耳道:“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樂天翁擦了一下嘴巴笑道:“說出來你一定很高興,那是單獨富的大閨女脫得一絲不挂,且又被其手下人背着沿全城玩耍,口中還自鳴得意哩!哎哎哎!我還得補充一點,那男的也是光屁股哩!” 農米耳忍不住笑道:“那不過是不大雅觀罷了!” 坐不端接口大笑道:“你小子說得好輕松,這種事可空前絕後呀!可惜不知是那個缺德鬼想出的那種惡主意!” 農米耳大笑道:“你老别罵,當心有人不答應!” “行不正”跳起笑道:“是你搗的鬼?” 農米耳笑着說出經過後問道:“結果如何?” 樂天翁大笑道:“你小子這種手段不但是缺德,而且太辣了,當時全城轟動之後,逼得單獨富藏不住了,親手出馬,硬将其女劈死在地上。

    ” 農米耳冷笑道:“那正是我希望的!” “坐不端”大笑道:“單獨富雖被你攪得名聲掃地,瘋狂更加厲害了,他當時無臉見人,一氣之下,逃出慶雲城,此際必定在找你的下落!” 農米耳道:“他已經知道是我做的嗎?” 樂天翁道:“那種情形之下,他自然無暇去問口供,但隻怕他終有查出之時!” 農米耳放心道:“将來是将來,将來我也許要生擒他呢!” “行不正”問道:“小子,你那條金龍還在嗎?” 農米耳毫不懷疑的由身上取出道:“在這裡,三老請看!” 樂天翁擺手道:“你收起來,此寶我們雖比你知道的多,但卻不能了解其用法……” 農米耳見三老都不願意看,收手後問道:“此物我還不知其名呢!” “行不正”道:“告訴你,它名叫‘金龍吐納’,龍身龍舌都是金精造成,實屬前古仙兵,龍身可以代劍使用,龍舌甚至能飛,千餘年來,武林中人隻知道飛劍之秘罷了!” 農米耳道:“難怪我查了很久莫明所以,原來竟有這種奇事!” 樂大翁道:“此寶既然落在你手中,也許與你有緣。

    ” 農米耳歎道:“查不出秘密也是枉然,頂多拿來當寶劍使用!” 坐不端大聲道:“你看出龍鱗上有東西嗎?” 農米耳搖頭道:“什麼東西?” 樂天翁歎聲道:“你太大意了,竟連龍鱗上的文字都沒有看出,告訴你,此龍共有三百六十片大鱗,七百二十片小鱗,每片鱗上都有一句非常奧妙的文句,既不是詞,又不似詩,數千年來,不知有多少詩書滿腹的武林宗師都讀不通,解不透,你如能将那些文句搞通了,可以說,那就是你找到真谛的一天了。

    ” 農米耳豁然道:“三老追我的原因就是為了指教這事嗎?” 樂天翁道:“這下你明白了吧?” 農米耳激動道:“晚輩領教了!” “行不正”哈哈笑道:“你能不把我們當外人就好了!” 農米耳問道:“三老也該休息了!” 樂天翁起身道:“我們還有事情,你在這裡不宜待得太久了!” 農米耳不便挽留,起身相送出洞口。

     行不正回頭道:“過幾天你最好去趟山西。

    ” 農米耳道:“去山西幹嗎?我倒很想往極西一帶去動!” 樂天翁道:“你還記得垣曲城有個妖怪的花園嗎?我們就朝那兒去,你如願意來,我們在那兒等你!” 農米耳預料有事情,急答道:“我一定來好啦!” 三老同時點頭揮手,魚貫下山而去。

     農米耳回洞之後,立即下定決心,喃喃道:“既知道金龍有這大的好處,那就非下幾天功夫不可了!” 他整夜不睡,全神貫注,口中念念有詞,但愈看愈是眉頭深鎖,顯得一籌莫展,半竅不通! 一夜告廢,但他仍不死心,白天吃了一點東西,依然又埋頭鑽研,這次他不呆在洞裡,于陽光初升時,即信步至崖頂,盤膝而坐,手捧金龍,當着陽光注目,口中念道:“冥思不得,即得。

    前行萬裡,再前行,休矣。

    日升,日落,日落,日升。

    逞智者即愚,大智若愚。

    我生彼死,彼死我生,生者生,死者死……” 他愈念愈感無味,猛地跳起道:“廢話,廢話!” 一陣無聊之感湧上心頭,他再也不念了,心想:“幸喜我還隻念它五片龍鱗,如果我再想下去,就非瘋不可!” 信步而行,忽然他看到前面有個小小的水池,池水清澈,水上飄浮着一片大葉,他蹲了下去,伸手欲待洗去手上泥塵,但一見到葉子上爬着一隻螞蟻而停止不動。

     他似有所得,注目凝神,隻見螞蟻沿着葉子邊緣急爬,爬一陣又停一會,結果仍舊爬到原來之處! 突然,他跳起大笑道:“這就是‘前行萬裡,再前行,休矣’了!” 俯身拾起樹葉,順勢擲出道:“蠢才!” 喝出這聲之後,他自知有點失常,突又哈哈笑道:“我亦幾乎是這隻螞蟻了,原來這龍鱗上的字句根本與飛劍無關,那完全是一些戒欲、養性、去思、守成之意,可笑數千年來不知害苦了多少武林奇人,他們也像那螞蟻一樣,窮思苦想,結果一無所獲,空忙一場!” 一頓,忽又想道:“飛劍之秘雖不在這些字句上,但卻提醒我一件事實,那是說,得到金龍的不要在字句上下功天,而是另有秘密可尋!” 繼而一想:“龍鱗為什麼恰好是三百六十大片,且又好是七百二十小片呢?假設縮小數字,豈不是三十六與七十二?如按此數,那是天幹地支之數了,凡練内功者,必須按三十六大周天和七十二小周天練習才行,這不是指示飛劍仍須運真氣禦行不可嗎?但是,已往那麼多武林宗師難道都未運真氣一試嗎?” 他漸漸有了一絲靈感,于是不由自主的坐在池畔! 突然,他又跳起來大叫道:“對了‘金龍’二字是形,‘吐納’二字是義,龍身必有竅門,找到竅門,運真氣灌入飛劍必随心所欲!” 他連忙又取出金龍,這次再不看字,仔細自龍頭至龍尾,逐漸慎查,一遍又一遍的尋找! 直到日正中天,忽然,他發現龍尾把握之處,有兩塊龍鱗上刻有‘吐’字和‘納’字,不禁大喜道:“找到了這就是竅門!” 立即跳起,暗運真氣,将丹田之勁灌入右手掌心,按住“吐納”二字,目注前面一棵巨松,大喝一聲:“出!” 奇事出現,龍口居然大張,一道白光疾飛而出,繞巨松一轉! 農米耳突又猛收真氣,接着喝道:“回來!” 白光似有靈性,一閃又入龍口! 農米耳顯已運氣過度,頭上大汗如雨,但他卻喜不自勝: 接着,他奔向那株巨松,注目一看,隻見巨松五尺處有一圈深及半寸的痕迹,不禁仰頭歎道:“我的真氣還不足,今後我要苦練内功了,否則這樹哪有不斷之理!” 奧秘已得,他立将金龍收起,看看天色,自言道:“我可以趕往山西垣曲了!” 二十一天以後的一個中午,他渡過微山湖在一個鎮上吃過午飯,出鎮即發現一人,他突感一驚,暗忖道:“卓忠為何在這裡?恐怕單獨富亦在附近!” 環掃四周,見無可疑之人,于是大步奔去,追上輕叫道:“卓大哥!” 卓忠聞聲一震,回頭卻似不相識,疑問道:“朋友是誰?” 農米耳走近道:“我是小農,大哥,你不認識我啦!我化了裝呀!” 卓忠驚喜道:“快跟我走,那老賊就在左側不遠!” 農米耳道:“他無法認出我的面目,不要慌張,慌張反而不妥!” 卓忠道:“老賊近來瘋了,也正在尋找另一個仇人,卻将你放在另一邊啦!” 農米耳笑道:“找那搗他的面子的人嗎?” 卓忠居然也不笨,豁然道:“又是你搗出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