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粵觚下

關燈
言之。

    ’主人曰:‘二儀之英,五材之精,在地為石,在天為星。

    石之為質,頑然粗醜,迨其神奇,萬象無偶。

    所以怪石作貢,文石呈樣。

    甲乙品于衛公,袍笏拜于元章。

    要其程功而緻用,無若硯石之最良。

    武夫寶劍,文人寶硯。

    晦明與居,寒暑無間。

    淬筆鋒之,發墨華之蔥。

    貴利用而不窮,故宜取于盡善。

    硯材上品,厥惟端溪。

    萬裡滄江,一峽束之。

    秀氣回薄,靈液潛滋。

    是生石寶,美勝懸黎。

    爾其岩分三層,下層在水。

    石歧三洞,中洞最美。

    造化所秘,邃古莫啟。

    誰鑿鴻,創割端紫。

    唐斫其膚,宋入肌理;轉鑿轉深,今得其髓。

    三冬水落,良工是謀。

    傳瓢涸水,燃膏燭幽。

    斧之登登,削粗鏟浮。

    菁華乃出,如琳如謬。

    其質則膩若抟粉,缜若刷絲,潤若含凍,柔若凝脂。

    其色則淵然而光,黝然而;望之有形,撫之無迹。

    南離炳晖,蒸為紫雲。

    馬肝純色,火痣間紋。

    芙蓉出水以照灼,初陽升天以鮮新。

    美人薄醉而酡顔,天孫七襄而錦文。

    水月清華,凝為蕉白。

    平鋪鲛绡,橫截昆璧。

    雲霏霏其幂林,河耿耿以湛碧。

    削春蔥之始萌,雪秋藕之乍擘。

    青花最貴,隐起石膚。

    乍沈乍浮,如有如無。

    雁行過于遙天,魚兒戲于清渠。

    绮之理蹙沓,藻之影扶疏。

    惟人至靈,乃有雙瞳,石亦有眼,巧出天工。

    黑睛朗朗,碧暈重重,如珠剖蚌,如月麗空。

    紅為丹砂,黃為象牙,圓為鸲鹆,長者為鴉。

    或孤标而雙映,或三五而橫斜。

    象台鬥而可貴,惟明潤而最佳。

    至若點号翡翠,輪名金錢。

    玉帶橫亘,黃龍斜纏。

    鹧鸪之班,蟮血之邊。

    各絢采以發色,鹹争奇而鬥妍。

    天質美矣,複貴裁制。

    追之琢之,乃成佳器;爾乃選良工,考舊譜;量厚薄,程細钜;審背面,定顔武;留精純,去苦窳。

    因圓成規,遇方為矩。

    妙随材而适用,任師心而法古。

    爰有唐模宋範,貢式藏型。

    端方是尚,樸雅為經。

    間标新而樹異,有象物以賦形。

    或尊肩而壺腹,或璧沼而珠庭;或瓢身而瓦脊,或鳳味而鶴翎;風田之文惟肖,琴笏之德可銘。

    于是钅慮以散粟之砂,砥以切玉之石。

    文以瑩而愈明,理以細而彌澤。

    溫潤之色可餐,鮮秀之采欲滴。

    口噓呵而成津,手捧握而成液。

    其受墨也,差差鱗鱗,融洽停勻。

    石與墨得,墨與石親。

    沛然膏流,油然酎醇。

    磨之無聲,浣之無痕。

    其宜筆也,沾濡不留,運轉無滞。

    墨飽固恬,墨竭亦利。

    中山柔毫,迅掃不敝。

    使心忘手,使手忘器。

    故當妾視龍尾,媵蓄金星。

    澄泥斂色,雀瓦銷英。

    彼洮河與鼍矶,迥莫敢與抗衡者也。

    夫其盛夏不燥,隆冬不凍,君子之節也。

    涅不藏淄,滌不留垢,幽人之潔也。

    廉芒内含,溫文外著,貞臣之烈也。

    瑕不掩瑜,赝不亂真,介士之别也。

    端凝靜默,有勵俗之守焉。

    厚重不毀,有閱世之壽焉。

    無色之色,是為真色;無味之味,是為至味,吾是以中心好之,拊之抱之,浴之澡之,心賞神怡而不可以告客者也。

    今夫珠玑象犀珍怪難得之物,美則美矣,固權門豪家之所宜蓄,而于我乎何有?其求之也傷廉,其藏之也招咎。

    豈若山川之美,文翰之需,廣坐可以共賞,一室可以自娛。

    石戶之封可守,石田之獲不虛。

    傳子孫而無累,贻朋友而欣愉。

    且人之歸自斯土者,莫不連載兼乘,轟隐道塗。

    而吾舟小于葉,身輕于凫。

    唯此硌硌,與吾為徒。

    連箱累箧,負挈以趨,猶足詫奇珍于鄉裡,而壓風濤于江湖也。

    ’客乃惝恍自失,逡巡而去。

    主人遂婆娑硯林,不知日之既暮。

    ” 夫不持一硯,包孝肅之清風,豈能複繼?我得二公之文,雖不持一硯,而端州之石,盡為我有矣,所取不已奢乎! ○著書三家 著書之家,海内寥寥,近唯《日知錄》、《正字通》、《廣東新語》三書可以垂世。

    《日知錄》為吾鄉顧亭林先生所著,而廖昆湖、屈翁山皆東粵人。

    夫著書必兼才學識,而又有窮愁之遇,斯立言乃以不朽。

    《正字通》出衡山張爾公之筆,昆湖為南康太守,以重赀購刻,弁以己名,實非廖筆。

    顧與張與屈,皆隐君子,所謂有窮愁之遇者也。

    稱粵山者必曰羅浮,稱粵石者必曰端硯,稱粵果者必曰荔枝,故翁山語焉獨詳。

     ○孟謀絕句 關中詩派,多尚沈郁。

    陽康孝廉孟謀,清新豪蕩,自成一家,而七言絕句,尤所擅長。

    漁洋先生見其《題秦莊襄王墓》二首,以為用古甚奇,遂有一康之目。

    詩曰:“莊襄冢并白雲齊,頫視長安萬井低。

    誰使韓生傳古墓,教人錯認灞陵西。

    ”“園廟衣冠此内藏,野花歲歲上陵香。

    邯鄲鼓瑟應如舊,赢得佳兒畢六王。

    ”庚辰孟秋,镌《觚剩》将成,門人惠宏從八千裡外以此詩見寄,因補錄于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