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吳觚上
關燈
小
中
大
○歲寒集
餘幼從吳南村先生于家塾,受《尚書》、《左氏傳》及時制義,所見著述甚富,惜在髫龀,不及抄綴成編。
未幾夫子下世,遺稿零落,越今三十餘載;偶于故簏中,搜得數章,敬錄于此。
《拟道路憶山中》雲:“微陽澹遙薄,羁客困塵鞅。
帛策今志,煙霞厲曩想。
遲遲楚粵郊,一步一回仰。
靈境隔紫霄,夙昔憑誕放。
墜萼薦春屐,歸雲麗秋氅。
軒開納曙景,襟豁眷初爽。
自生性情悅,願領丘壑長。
浩浩九門津,恢恢千目網。
野犢被文錦,雖貴非所賞。
銅鬥瞻漸碧,禹穴顧已莽。
新遊非故鄉,登頓益慨慷。
空抱嵇生琴,戚戚發哀響。
”《追和孟東野審交》雲:“枳棘初生時,青青似柑柚。
滋養待成林,芒刺傷我手。
結交非其人,不但初心負。
名義如日星,斯人等埃垢。
君子田中禾,小人田中莠。
同畝而異根,安得秋實茂。
甯為管華薄,莫效蘇李厚。
厥初或依違,鮮終誰執咎。
”《詠梅花》雲:“百卉千妍竟豔陽,有人籬角問孤芳。
寒交近與蒼松絕,濫籍秦官亦可傷。
”《賦得城春草木深二首》雲:“名區屯宿莽,春向幾人家。
衙晚聽啼鳥,碑殘卧落花。
堂巢無主燕,池唱在官蛙。
何必曾侯印,東門遍種瓜。
”“百戰餘荒壘,陽和尚草萊。
青簾花外肆,烏鵲雨中台。
怨氣流為火,腥痕繡作苔。
登高如可賦,愧乏鮑生才。
”《田家秋興》雲:“九月築場後,田家事事幽。
斷橋霜下坂,修竹水邊樓。
雞犬無心晝,菰蒲有望秋。
莳蔬攜插短,栽枳結籬稠。
燈火鄰舂共,魚書社飲修。
落桑亢人甕,覆草秉成丘。
簾曝貪朝坐,溪雲動晚讴。
牽蘿閑補漏,策杖遍尋俦。
夢以無因永,行緣得句留。
所須無凍餒,城市有何求。
”《寡女行》雲:“明月夜照井上霜,如花寡女開中堂。
當軒軋軋朝複暮,機中之錦他人裳。
夜闌月轉燈燼滅,獨向空床抱冰鐵。
君不見東家鶴發娘,垂老嫁人為媵妾。
”《西門行》雲:“西門有高冢,乃是城中富家兒,當年不樂,為後人嗤。
後人嗤,後人仍效之。
日複一日,坐令青鬓絲。
疏布裘,屈木卮,此物我所制,奈何坐令他人嬉!城中車馬客,不向西門冢上馳。
即向西門冢上馳,冢中之人不能複起相追随。
請盡今日歡,明日非我知。
”《東門行》雲:“出東門,意欲前,欲前未及得前,遠聞兒啼女泣,使我仆馬為流連。
君但行,勿留連。
堂上有兩親,機中有絲日一缣,賤妾糟糠,終不令君親饑且寒。
道傍之水泥濁濁。
長安馬,多食粟。
一車覆,一車續。
願君為臣忠,為吏廉,吹風到茅屋。
結驷歸來非我欲。
”《西山爽氣》雲:“雨歇池館涼,開軒睇原隰。
遙峰如盥栉,蒼翠淨可吸。
竹樹延清晖,苔階響餘滴。
群鳥次第起,遠背晨光沒。
我意亦悅之,曳杖遙與即。
曠然融心魂,神領興自給。
松風塞雙耳,米鹽讵容入。
出門無可營,坦坦任所适。
”《寄題周蟄庵新居二首》雲:“周子幽栖處,浮名信可逃。
竹才埋瓦屋,水足受魚舠。
近渚饒菰蔣,低簾見桔槔。
從知予去後,雙闆沒新蒿。
”“苎通小徑,雞犬自成村。
亂水繞三面,數家同一門。
塾童來問字,鄰叟共攜尊。
縱遣桃花出,無人解覓源。
”《寄故鄉諸友》雲:“白雲紅樹隐溪塘,何處登高可望鄉?百裡畏途天外夢,兩年愁鬓客中霜。
刺秦慚負千金諾,歸蜀空回九曲腸。
倘有貧交問流落,尚懸雙眼看蒼蒼。
”夫子為王昆侖山人之甥,明末食饩歸安,名馳三吳、兩浙間。
鼎革後改名宗漢,号南村,與兄東裡、弟西山偕隐,日以文酒相娛,并手輯同志之詩,曰《歲寒集》。
先生為人溫厚而嚴正,終其身絕迹城府。
吳興莊氏子聘修《明史》,堅拒之,卒免于禍。
○貞白樓詩 餘族兄易庵先生,名,與先君同受知于黎博庵副使。
鼎革後,築樓溪濱,繞以修竹,而種菊其下,賦詩飲酒,絕意人世。
自南村師殁,先君即命餘從易庵遊。
今易庵年已八十有二,無子以繼其傳,手抄《貞白樓詩》寄餘,若冀餘之傳之者。
存其一二,亦可以見興象之恬,襟懷之峻矣。
《閏上巳》序雲:“上巳不詩,閏而詩,紀異也。
蘭亭已矣,禊事猶存,雖迹類嬉遊,而志存蠲祓,懷潔之士,實欣尚焉。
于斯時也,澄澤流鮮,朗區披秀,洛川名閥,撫令節以舒光;洧水麗姝,激景風而吐豔。
斯誠騷邁之歡辰,詠喁之良遘矣。
乃者節序乖疏,賓朋散逸,黃龍夢杳,白水吟空。
言念曩今,能無涕悼!當右軍作記,年冠永和,乃其臨流感慨,猶至歎于世殊事異,揆厥所悲,一何遐也。
至元嘉祖道之篇,永明禊飲之什,金石畢陳,鈞天雜奏,眇寂寥,風斯邁矣。
南樓倦倚,髑緒興哀,漫賦五言,忘其拙率。
”詩雲:“入春饒勝事,我複愛花辰。
曲水門闌舊,熏風節序新。
祓除如有待,觞詠豈辭頻。
寂寞尋芳侶,重來訪隐淪。
”《上巳日種菊》雲:“未肯忘秋興,霜花手自栽。
力鋤非種去,懸想故人來。
宿土承新露,疏籬傍老梅。
相依成密友,日夕共徘徊。
”又《秋懷》十首,殊有靖節風緻,今錄其二:“風霜頗威厲,敗葉走階幾。
我庭日寥廓,一望盡披靡。
人事苦衰謝,天道有傾否。
古桂發幽馨,吾無隐乎爾。
俯仰觀幻化,斯理本如此。
”又雲:“西風頓涼冷,衣被應裝綿。
妻兒負單夾,欷當我前。
問我我不應,四顧空茫然。
南鄰貧徹骨,北裡富薰天。
造物本不齊,豈複關愚賢!” ○西山五七言 吳西山重晖,行十,南村先生之弟。
少年詩名甚著,惜早卒。
其詩長于寫景,如《野眺》雲:“花明背郭寺,柳暗入村橋。
”《醉歸》雲:“荇亂牽搖橹,鷗驚觸過船。
”《村居》雲:“木脫雲辭徑,禾登鳥集門。
”《吳興旅次》雲:“老藤随樹倒,危石帶沙崩。
”《村橋遠眺》雲:“天長衆鳥去,林遠細煙升。
”《春窗對雨》雲:“窗雨沈花影,檐風落鳥聲。
”《遊硖石東山》雲:“柳深莺坐穩,柏老鶴巢危。
”《曉寒》雲:“霜花驕古木,水骨壓狂流。
”《春夜步月》雲:“暗香花隐月,迷路樹鈎衣。
”七言如《題畫》雲:“遠水日斜漁倚棹,空山雲起客登樓。
”《入山》雲:“江寒雁落蘆花國,山冷人歸楓葉村。
”《秋霁》雲:“檻外雨過群壑響,檐前風定一蟬聞。
”《春怨》雲:“驚殘好夢憎啼鳥,催理新妝惱侍兒。
”《新遷》雲:“竹孫脫箨看過屋,鷗母攜雛并浴川。
”《雨望》雲:“廢苑亭台新牧隴,孤村煙水舊漁家。
”《秋夜》雲:“幽砌露寒蛩近榻,荒園槿落犬穿籬。
”皆可傳也。
○布囊焚餘 張玄著先生起自海中,部落解散,竄身僧寺。
杭守臣觇得之,與愛仆楊貫玉、幕友羅自牧同被執。
就逮之日,公烏巾葛衣,不言不食者數日,惟啜水而已。
臨刑,二卒以竹輿舁至江口。
先生從輿中出,見江上青山夾岸,始一言曰:“好山色。
”因索筆研,作絕命詞,付行刑者。
自牧與貫玉俱從
未幾夫子下世,遺稿零落,越今三十餘載;偶于故簏中,搜得數章,敬錄于此。
《拟道路憶山中》雲:“微陽澹遙薄,羁客困塵鞅。
帛策今志,煙霞厲曩想。
遲遲楚粵郊,一步一回仰。
靈境隔紫霄,夙昔憑誕放。
墜萼薦春屐,歸雲麗秋氅。
軒開納曙景,襟豁眷初爽。
自生性情悅,願領丘壑長。
浩浩九門津,恢恢千目網。
野犢被文錦,雖貴非所賞。
銅鬥瞻漸碧,禹穴顧已莽。
新遊非故鄉,登頓益慨慷。
空抱嵇生琴,戚戚發哀響。
”《追和孟東野審交》雲:“枳棘初生時,青青似柑柚。
滋養待成林,芒刺傷我手。
結交非其人,不但初心負。
名義如日星,斯人等埃垢。
君子田中禾,小人田中莠。
同畝而異根,安得秋實茂。
甯為管華薄,莫效蘇李厚。
厥初或依違,鮮終誰執咎。
”《詠梅花》雲:“百卉千妍竟豔陽,有人籬角問孤芳。
寒交近與蒼松絕,濫籍秦官亦可傷。
”《賦得城春草木深二首》雲:“名區屯宿莽,春向幾人家。
衙晚聽啼鳥,碑殘卧落花。
堂巢無主燕,池唱在官蛙。
何必曾侯印,東門遍種瓜。
”“百戰餘荒壘,陽和尚草萊。
青簾花外肆,烏鵲雨中台。
怨氣流為火,腥痕繡作苔。
登高如可賦,愧乏鮑生才。
”《田家秋興》雲:“九月築場後,田家事事幽。
斷橋霜下坂,修竹水邊樓。
雞犬無心晝,菰蒲有望秋。
莳蔬攜插短,栽枳結籬稠。
燈火鄰舂共,魚書社飲修。
落桑亢人甕,覆草秉成丘。
簾曝貪朝坐,溪雲動晚讴。
牽蘿閑補漏,策杖遍尋俦。
夢以無因永,行緣得句留。
所須無凍餒,城市有何求。
”《寡女行》雲:“明月夜照井上霜,如花寡女開中堂。
當軒軋軋朝複暮,機中之錦他人裳。
夜闌月轉燈燼滅,獨向空床抱冰鐵。
君不見東家鶴發娘,垂老嫁人為媵妾。
”《西門行》雲:“西門有高冢,乃是城中富家兒,當年不樂,為後人嗤。
後人嗤,後人仍效之。
日複一日,坐令青鬓絲。
疏布裘,屈木卮,此物我所制,奈何坐令他人嬉!城中車馬客,不向西門冢上馳。
即向西門冢上馳,冢中之人不能複起相追随。
請盡今日歡,明日非我知。
”《東門行》雲:“出東門,意欲前,欲前未及得前,遠聞兒啼女泣,使我仆馬為流連。
君但行,勿留連。
堂上有兩親,機中有絲日一缣,賤妾糟糠,終不令君親饑且寒。
道傍之水泥濁濁。
長安馬,多食粟。
一車覆,一車續。
願君為臣忠,為吏廉,吹風到茅屋。
結驷歸來非我欲。
”《西山爽氣》雲:“雨歇池館涼,開軒睇原隰。
遙峰如盥栉,蒼翠淨可吸。
竹樹延清晖,苔階響餘滴。
群鳥次第起,遠背晨光沒。
我意亦悅之,曳杖遙與即。
曠然融心魂,神領興自給。
松風塞雙耳,米鹽讵容入。
出門無可營,坦坦任所适。
”《寄題周蟄庵新居二首》雲:“周子幽栖處,浮名信可逃。
竹才埋瓦屋,水足受魚舠。
近渚饒菰蔣,低簾見桔槔。
從知予去後,雙闆沒新蒿。
”“苎通小徑,雞犬自成村。
亂水繞三面,數家同一門。
塾童來問字,鄰叟共攜尊。
縱遣桃花出,無人解覓源。
”《寄故鄉諸友》雲:“白雲紅樹隐溪塘,何處登高可望鄉?百裡畏途天外夢,兩年愁鬓客中霜。
刺秦慚負千金諾,歸蜀空回九曲腸。
倘有貧交問流落,尚懸雙眼看蒼蒼。
”夫子為王昆侖山人之甥,明末食饩歸安,名馳三吳、兩浙間。
鼎革後改名宗漢,号南村,與兄東裡、弟西山偕隐,日以文酒相娛,并手輯同志之詩,曰《歲寒集》。
先生為人溫厚而嚴正,終其身絕迹城府。
吳興莊氏子聘修《明史》,堅拒之,卒免于禍。
○貞白樓詩 餘族兄易庵先生,名,與先君同受知于黎博庵副使。
鼎革後,築樓溪濱,繞以修竹,而種菊其下,賦詩飲酒,絕意人世。
自南村師殁,先君即命餘從易庵遊。
今易庵年已八十有二,無子以繼其傳,手抄《貞白樓詩》寄餘,若冀餘之傳之者。
存其一二,亦可以見興象之恬,襟懷之峻矣。
《閏上巳》序雲:“上巳不詩,閏而詩,紀異也。
蘭亭已矣,禊事猶存,雖迹類嬉遊,而志存蠲祓,懷潔之士,實欣尚焉。
于斯時也,澄澤流鮮,朗區披秀,洛川名閥,撫令節以舒光;洧水麗姝,激景風而吐豔。
斯誠騷邁之歡辰,詠喁之良遘矣。
乃者節序乖疏,賓朋散逸,黃龍夢杳,白水吟空。
言念曩今,能無涕悼!當右軍作記,年冠永和,乃其臨流感慨,猶至歎于世殊事異,揆厥所悲,一何遐也。
至元嘉祖道之篇,永明禊飲之什,金石畢陳,鈞天雜奏,眇寂寥,風斯邁矣。
南樓倦倚,髑緒興哀,漫賦五言,忘其拙率。
”詩雲:“入春饒勝事,我複愛花辰。
曲水門闌舊,熏風節序新。
祓除如有待,觞詠豈辭頻。
寂寞尋芳侶,重來訪隐淪。
”《上巳日種菊》雲:“未肯忘秋興,霜花手自栽。
力鋤非種去,懸想故人來。
宿土承新露,疏籬傍老梅。
相依成密友,日夕共徘徊。
”又《秋懷》十首,殊有靖節風緻,今錄其二:“風霜頗威厲,敗葉走階幾。
我庭日寥廓,一望盡披靡。
人事苦衰謝,天道有傾否。
古桂發幽馨,吾無隐乎爾。
俯仰觀幻化,斯理本如此。
”又雲:“西風頓涼冷,衣被應裝綿。
妻兒負單夾,欷當我前。
問我我不應,四顧空茫然。
南鄰貧徹骨,北裡富薰天。
造物本不齊,豈複關愚賢!” ○西山五七言 吳西山重晖,行十,南村先生之弟。
少年詩名甚著,惜早卒。
其詩長于寫景,如《野眺》雲:“花明背郭寺,柳暗入村橋。
”《醉歸》雲:“荇亂牽搖橹,鷗驚觸過船。
”《村居》雲:“木脫雲辭徑,禾登鳥集門。
”《吳興旅次》雲:“老藤随樹倒,危石帶沙崩。
”《村橋遠眺》雲:“天長衆鳥去,林遠細煙升。
”《春窗對雨》雲:“窗雨沈花影,檐風落鳥聲。
”《遊硖石東山》雲:“柳深莺坐穩,柏老鶴巢危。
”《曉寒》雲:“霜花驕古木,水骨壓狂流。
”《春夜步月》雲:“暗香花隐月,迷路樹鈎衣。
”七言如《題畫》雲:“遠水日斜漁倚棹,空山雲起客登樓。
”《入山》雲:“江寒雁落蘆花國,山冷人歸楓葉村。
”《秋霁》雲:“檻外雨過群壑響,檐前風定一蟬聞。
”《春怨》雲:“驚殘好夢憎啼鳥,催理新妝惱侍兒。
”《新遷》雲:“竹孫脫箨看過屋,鷗母攜雛并浴川。
”《雨望》雲:“廢苑亭台新牧隴,孤村煙水舊漁家。
”《秋夜》雲:“幽砌露寒蛩近榻,荒園槿落犬穿籬。
”皆可傳也。
○布囊焚餘 張玄著先生起自海中,部落解散,竄身僧寺。
杭守臣觇得之,與愛仆楊貫玉、幕友羅自牧同被執。
就逮之日,公烏巾葛衣,不言不食者數日,惟啜水而已。
臨刑,二卒以竹輿舁至江口。
先生從輿中出,見江上青山夾岸,始一言曰:“好山色。
”因索筆研,作絕命詞,付行刑者。
自牧與貫玉俱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