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言觚
關燈
小
中
大
,有女子刻詩于上雲:“閑拔金钗撥翠筠,尋春人自惜殘春。
幽情無限誰能見,疏雨東風總未真。
”後書“吳門蘇氏碧虬題”。
○首尾限字體 餘與頻陽李太史天生相晤于薜蘿莊,剪燭論詩,旁及雜體。
太史言:“往居雁門,盧制府出限韻春閨題,屬諸賢賦,傅征君青主以蓋頭‘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八字,為《牡丹亭》曲中語,一笑而罷。
然搦管則實難绮靡而妥貼也。
”餘曰:“幼年曾有此作。
”随命小胥抄示。
太史曰:“辨加哉!詩審博,惟博故冥搜廣引,妙趣紛披,雖未免割雞牛刀之惜,而成千花塔,造五鳳樓,亦何不可?其勿以少作姑舍。
”因遂存之: 雨脂紅染女兒溪,絲幌朱甍舊姓西。
風剪巧裁钗作燕,片雲閑織錦成雞。
煙銷香篆金猊冷,波動簾紋彩鳳齊。
畫閣時攜諸女伴,船浮綠蟻聽莺啼。
雨馬聲過柳外溪,絲帏沈醉玉東西。
風簾上押垂銀蒜,片錦安籠鬥木雞。
煙幂銅溝紅杏發,波萦瓊澀碧苔齊。
畫眉的是金閨鳥,船外樓頭伴妾啼。
雨屐尋芳傍晚溪,絲幡簪髻過鄰西。
風姨月姊春時酒,片石孤花午後雞。
煙薄绡衣珠腕弱,波淩羅襪玉趺齊。
畫橋一自劉郎别,船去天台空鳥啼。
雨腳初收瑟瑟溪,絲欄寄恨宋牆西。
風塵久隔占晨鵲,片夢難成惱夜雞。
煙鎖梨花魂欲斷,波搖葉影初齊。
畫欄十二凝眸處,船望江頭掩淚啼。
雨墜添瓶水注溪,絲絲草綠小樓西。
風濤幾誤緘書鯉,片羽空憐舞鏡雞。
煙拖蠟銷珠淚合,波箋香膩墨痕齊。
畫堂欲寫琵琶怨,船裡青衫莫浪啼。
雨珠盈掬撒寒溪,絲線春量日影西。
風柳半垂藏水鴨,片花時落打山雞。
煙凝瑟戶熏蘭罷,波峭回欄倚袖齊。
畫出江南三月景,船行芳渚鹧鵲啼。
雨潤如酥幂曉溪,絲絨刺繡碧窗西。
風流解舞銜珠鶴,片段成文吐绶雞。
煙裡賭钗香草集,波間傳劄錦鱗齊。
畫衣漬盡芳閨恨,船載車量玉箸啼。
雨燕飛飛下夕溪,絲籠繡帳憶征西。
風绡霧飄荀麝,片紙單書寫庾雞。
煙點殘梅妝額就,波涵纖月影蛾齊。
畫屏掩燭春寒淺,船子聲過烏夜啼。
雨檻星窗倚碧溪,絲繩彩柱杏園西。
風幡暖護探花鳳,片枕寒驚候日雞。
煙繞遠山眉黛蹙,波橫秋水額黃齊。
畫樓春曉東風劣,船系垂楊百舌啼。
雨淋鈴閣唱南溪,絲鬓難玄日易西。
風淡花疏愁裡月,片山孤水夢中雞。
煙飄弱絮才如謝,波織輕纨服似齊。
畫戟朱門夫婿在,船歸封寄數行啼。
○桃花園 宋侍郎楊紹雲,吳江人,去官歸裡,于震澤鎮之中,築桃源洞,至今猶存。
去鎮西三裡許,地名馬甫,明萬曆時諸生錢泊庵自凫湖徙居焉,有桃園十二畝,中坎小池,外環幽竹,春時花光燦照兩岸,日與諸名人觞詠其中,風流勝地,足繼名賢。
百年來宅廢園空,子孫俱盡,無有過而問者。
餘表弟錢雲,字宛朱,其族孫也,好古工文,怆然懷舊,遍索追題詩句,彙而成集,自冠以序雲:“千株夾岸,記寫幽源;百畝盈庭,句吟紫陌。
醉歸杜老,賦韋曲之家家,棹去白仙,歌武夷之處處。
乃至揣劉郎之路,滿澗連溪;憶曼卿之山,倚天照海。
桃花勝地,作者名篇,自昔為然,于今亦有。
如我泊庵公少愛園居,老多花癖。
營成别業,槎浮笠澤之家;選遍名葩,核裹龍門之種。
激流植援,伫雨露之三年;漬酒塗箋,候風光于二月。
流脂點點,曉放千嬌;粉重重,午分一笑。
犬吠紅階之影,人驚客到門中;魚吞碧水之香,風送春流村外。
幾度詩成金谷,曾自解花貪結子之嘲;一時賓集蘭亭,亦共有觞泛流霞之樂。
境殊不隔,争看棹入漁郎;心既常閑,盡謂岩栖雲客。
地止逾乎十畝,原對衡門;時忽閱夫百年,已成古路。
池欹衰柳,黯萦數樹荒煙;徑沒平蕪,冷堕半輪殘月。
蒼涼之後,難言香迹成蹊;零落之餘,孰睹紫絲若障。
渺矣話傳送果,玉井常分;慨焉意識逃名,柳橋共訪。
園中事往,緬小亭覆绮之年;江上村多,溯蜜樹烘雲之處。
李吟錦浪,近體生新;韓賦紅霞,古風絕麗。
叙賓朋之觞詠,述士女之遊觀。
竹裡芳華,恍見有一家占住,林間春色,俨如從當日看來。
故或隻語生香,江花獨燦;亦有數章疊绮,蜀錦紛披。
一問栖山,永懷傍井。
将比諸人面東風之憶,句可流傳;抑視為兔葵燕麥之嗟,序堪并錄。
雲也居雖分乎北阮,同在吳鄉;路亦出乎南塘,常過甫裡。
斜陽燕子,無地尋芳,流水鳜魚,有時懷舊。
子孫何處,洞中幾世人家;書卷誰傳,《陌上》一篇風月(公詩失傳,止留《陌上吟》一幅)。
正賴詩題西滾,識杜氏之花潭;已多韻用東坡,品我家之錦樹。
遂使人歌一曲,興紫雲紅雨之思;因令客唱數聲,動白草黃桑之感。
不必過讀書之塢,始知樹接溪橋;無須訪載酒之堤,已見煙迷村路。
縱多諸體,皆比瓊瑤;爰勒一編,共登梨棗。
冀永垂藝圃,争看好句如花;且共識桃園,續賦佳篇似畫。
” ○天粘 “離離山抹雲,天粘浪”,此少遊《松江》詩也。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此少遊《滿庭芳》詞也。
其用意在“抹”字“粘”字,蓋屢見矣。
況庾闡賦“浪勢粘天”,張詩“草色粘天恨”,俱有來曆。
俗本以“粘”作“連”,益信其謬。
○東裡奇句 吳東裡先生,名宗潛,崇祯末以諸生負重名于時。
鼎革後隐于醫,有《中秋家宴》詩雲:“大烹豆腐瓜茄菜,高會荊妻兒女孫。
”句法極為奇創。
康熙丙寅,年已八十餘,其将易箦也,忽起坐曰:“尚有詩債未了。
”亟呼孫口授《挽沈介軒長歌》,令書之,爛熳數十韻,詩成,瞑目而逝。
○支幹 支幹以紀天時而無關地理。
然長安有子午谷,杜少陵雲“故人今居子午谷”是也。
潤州有丁卯橋,許渾别業在橋畔,因名其詩曰《丁卯集》。
吳興有癸辛裡,周密寄家裡中,因名其書曰《癸辛雜識》。
我邑亦有庚申亭,今雖其址已廢,而其名絕雅,可與“問莺”“垂虹”并傳。
幽情無限誰能見,疏雨東風總未真。
”後書“吳門蘇氏碧虬題”。
○首尾限字體 餘與頻陽李太史天生相晤于薜蘿莊,剪燭論詩,旁及雜體。
太史言:“往居雁門,盧制府出限韻春閨題,屬諸賢賦,傅征君青主以蓋頭‘雨絲風片煙波畫船’八字,為《牡丹亭》曲中語,一笑而罷。
然搦管則實難绮靡而妥貼也。
”餘曰:“幼年曾有此作。
”随命小胥抄示。
太史曰:“辨加哉!詩審博,惟博故冥搜廣引,妙趣紛披,雖未免割雞牛刀之惜,而成千花塔,造五鳳樓,亦何不可?其勿以少作姑舍。
”因遂存之: 雨脂紅染女兒溪,絲幌朱甍舊姓西。
風剪巧裁钗作燕,片雲閑織錦成雞。
煙銷香篆金猊冷,波動簾紋彩鳳齊。
畫閣時攜諸女伴,船浮綠蟻聽莺啼。
雨馬聲過柳外溪,絲帏沈醉玉東西。
風簾上押垂銀蒜,片錦安籠鬥木雞。
煙幂銅溝紅杏發,波萦瓊澀碧苔齊。
畫眉的是金閨鳥,船外樓頭伴妾啼。
雨屐尋芳傍晚溪,絲幡簪髻過鄰西。
風姨月姊春時酒,片石孤花午後雞。
煙薄绡衣珠腕弱,波淩羅襪玉趺齊。
畫橋一自劉郎别,船去天台空鳥啼。
雨腳初收瑟瑟溪,絲欄寄恨宋牆西。
風塵久隔占晨鵲,片夢難成惱夜雞。
煙鎖梨花魂欲斷,波搖葉影初齊。
畫欄十二凝眸處,船望江頭掩淚啼。
雨墜添瓶水注溪,絲絲草綠小樓西。
風濤幾誤緘書鯉,片羽空憐舞鏡雞。
煙拖蠟銷珠淚合,波箋香膩墨痕齊。
畫堂欲寫琵琶怨,船裡青衫莫浪啼。
雨珠盈掬撒寒溪,絲線春量日影西。
風柳半垂藏水鴨,片花時落打山雞。
煙凝瑟戶熏蘭罷,波峭回欄倚袖齊。
畫出江南三月景,船行芳渚鹧鵲啼。
雨潤如酥幂曉溪,絲絨刺繡碧窗西。
風流解舞銜珠鶴,片段成文吐绶雞。
煙裡賭钗香草集,波間傳劄錦鱗齊。
畫衣漬盡芳閨恨,船載車量玉箸啼。
雨燕飛飛下夕溪,絲籠繡帳憶征西。
風绡霧飄荀麝,片紙單書寫庾雞。
煙點殘梅妝額就,波涵纖月影蛾齊。
畫屏掩燭春寒淺,船子聲過烏夜啼。
雨檻星窗倚碧溪,絲繩彩柱杏園西。
風幡暖護探花鳳,片枕寒驚候日雞。
煙繞遠山眉黛蹙,波橫秋水額黃齊。
畫樓春曉東風劣,船系垂楊百舌啼。
雨淋鈴閣唱南溪,絲鬓難玄日易西。
風淡花疏愁裡月,片山孤水夢中雞。
煙飄弱絮才如謝,波織輕纨服似齊。
畫戟朱門夫婿在,船歸封寄數行啼。
○桃花園 宋侍郎楊紹雲,吳江人,去官歸裡,于震澤鎮之中,築桃源洞,至今猶存。
去鎮西三裡許,地名馬甫,明萬曆時諸生錢泊庵自凫湖徙居焉,有桃園十二畝,中坎小池,外環幽竹,春時花光燦照兩岸,日與諸名人觞詠其中,風流勝地,足繼名賢。
百年來宅廢園空,子孫俱盡,無有過而問者。
餘表弟錢雲,字宛朱,其族孫也,好古工文,怆然懷舊,遍索追題詩句,彙而成集,自冠以序雲:“千株夾岸,記寫幽源;百畝盈庭,句吟紫陌。
醉歸杜老,賦韋曲之家家,棹去白仙,歌武夷之處處。
乃至揣劉郎之路,滿澗連溪;憶曼卿之山,倚天照海。
桃花勝地,作者名篇,自昔為然,于今亦有。
如我泊庵公少愛園居,老多花癖。
營成别業,槎浮笠澤之家;選遍名葩,核裹龍門之種。
激流植援,伫雨露之三年;漬酒塗箋,候風光于二月。
流脂點點,曉放千嬌;粉重重,午分一笑。
犬吠紅階之影,人驚客到門中;魚吞碧水之香,風送春流村外。
幾度詩成金谷,曾自解花貪結子之嘲;一時賓集蘭亭,亦共有觞泛流霞之樂。
境殊不隔,争看棹入漁郎;心既常閑,盡謂岩栖雲客。
地止逾乎十畝,原對衡門;時忽閱夫百年,已成古路。
池欹衰柳,黯萦數樹荒煙;徑沒平蕪,冷堕半輪殘月。
蒼涼之後,難言香迹成蹊;零落之餘,孰睹紫絲若障。
渺矣話傳送果,玉井常分;慨焉意識逃名,柳橋共訪。
園中事往,緬小亭覆绮之年;江上村多,溯蜜樹烘雲之處。
李吟錦浪,近體生新;韓賦紅霞,古風絕麗。
叙賓朋之觞詠,述士女之遊觀。
竹裡芳華,恍見有一家占住,林間春色,俨如從當日看來。
故或隻語生香,江花獨燦;亦有數章疊绮,蜀錦紛披。
一問栖山,永懷傍井。
将比諸人面東風之憶,句可流傳;抑視為兔葵燕麥之嗟,序堪并錄。
雲也居雖分乎北阮,同在吳鄉;路亦出乎南塘,常過甫裡。
斜陽燕子,無地尋芳,流水鳜魚,有時懷舊。
子孫何處,洞中幾世人家;書卷誰傳,《陌上》一篇風月(公詩失傳,止留《陌上吟》一幅)。
正賴詩題西滾,識杜氏之花潭;已多韻用東坡,品我家之錦樹。
遂使人歌一曲,興紫雲紅雨之思;因令客唱數聲,動白草黃桑之感。
不必過讀書之塢,始知樹接溪橋;無須訪載酒之堤,已見煙迷村路。
縱多諸體,皆比瓊瑤;爰勒一編,共登梨棗。
冀永垂藝圃,争看好句如花;且共識桃園,續賦佳篇似畫。
” ○天粘 “離離山抹雲,天粘浪”,此少遊《松江》詩也。
“山抹微雲,天粘衰草”,此少遊《滿庭芳》詞也。
其用意在“抹”字“粘”字,蓋屢見矣。
況庾闡賦“浪勢粘天”,張詩“草色粘天恨”,俱有來曆。
俗本以“粘”作“連”,益信其謬。
○東裡奇句 吳東裡先生,名宗潛,崇祯末以諸生負重名于時。
鼎革後隐于醫,有《中秋家宴》詩雲:“大烹豆腐瓜茄菜,高會荊妻兒女孫。
”句法極為奇創。
康熙丙寅,年已八十餘,其将易箦也,忽起坐曰:“尚有詩債未了。
”亟呼孫口授《挽沈介軒長歌》,令書之,爛熳數十韻,詩成,瞑目而逝。
○支幹 支幹以紀天時而無關地理。
然長安有子午谷,杜少陵雲“故人今居子午谷”是也。
潤州有丁卯橋,許渾别業在橋畔,因名其詩曰《丁卯集》。
吳興有癸辛裡,周密寄家裡中,因名其書曰《癸辛雜識》。
我邑亦有庚申亭,今雖其址已廢,而其名絕雅,可與“問莺”“垂虹”并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