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事觚

關燈
山水之間,又安能恰兼四者有之?而必曰“此為正穴”,一大惑也。

    陳魏公俊卿父墓在莆田南寺之側,本一富民葬處也,葬後二十年間,其子若孫無不病目,多至失明。

    有術人語之曰:“此害由墓而起,當急徙之。

    ”富民子大懼,即别蔔改窆,而故穴為俊卿所得。

    富民病者愈,而俊卿官至右仆射,封魏國公。

    柯四者,甫田之小民也。

    有一山人善相地,為富家蔔葬,夜卧于穴,土神呵之曰:“此柯狀元祖穴,奈何犯之,可速遷免禍。

    ”明旦以告主人,其家遂别葬。

    然郡中大族,并無柯氏。

    他日山人假坐米肆,肆主姓柯,問家有葬者否,曰:“我父枯骨,尚在淺土。

    ”遂以地言于柯,移父骨瘗于其中。

    生子曰潛,景泰辛未及第,仕至翰林侍讀。

    然則宅兆之吉,若有所待,苟非其人,不容妄冀。

    乃祖父之殁,辄延地師,遍求善地,一大惑也。

    古今稱地師之神者,晉有郭景純,宋有張鬼靈。

    然景純自知命盡,而不能逃于刑誅;鬼靈自知數促,而不能免于夭折。

    況其術萬不如景純、鬼靈,而欲為他人祛禍就福,避兇趨吉,有是理乎?一大惑也。

     ○樹怪 石濤和尚以前朝宗室,遁迹桑門,結茅于徽之黃山。

    歲暮雨雪,與一二禅侶圍火庵内。

    更定以後,突見一人排戶直入,其形甚钜,藍發紫面,張口若箕,亦于〈缶盧〉旁踞坐。

    諸禅侶驚愕散匿,石濤凝然不動,徐舉鐵火箸夾一紅炭置其口中,其人銜炭箸負痛疾趨而去。

    閱三日,雪霁,石濤攜筇出遊,離庵裡許,見路側核桃樹,槎牙如人,樹本上有橫坎,廣七八寸,鐵箸與炭在焉。

    乃知前宵之排戶者,即此怪也,遂命僮斫而薪之。

    石濤道行超峻,妙繪絕倫,太倉王麓台謂:“海内丹青家,不能盡識,而大江以南,當推石濤第一,餘與石谷,皆所未逮。

    ” ○還金 順治十年三月,龍溪老農黃中與其子小三操一小船,往漳州東門買糞,泊船浦頭,浦傍廁糞,黃所買也。

    父子飯畢,入廁擔糞,見遺有腰袱一具,攜以回船,解袱而觀,内有白金六封。

    黃謂其子曰:“此必上廁人所失者。

    富貴之人,必不親自腰纏;若貧困之人,則此銀即性命所系,安可妄取?我當待其人而還之。

    ”小三大以為迂,争之不聽,幸幸徑回龍溪。

    黃以袱藏船尾,約篙坐待。

    良久,遙見一人狂奔而走,入廁周視,旁徨号恸,情狀慘迫。

    黃呼問故,其人曰:“我父為山賊妄指,現系州獄。

    昨造谒貴紳達情,州守許以百二十金為酬。

    今鬻田宅,丐親友,止得其半。

    待州守許父保釋,然後拮據全饋,事乃得解,故以銀袱纏腰入州。

    因急欲如廁,解袱置闆,心焦意亂,結衣而出,竟失此銀。

    我死不足惜,何以救我父之死乎!言訖,淚如雨下。

    黃細詢銀數與袱色俱符,慰之曰:“銀固在也,我待子久矣。

    ”挈而授之,封完如故。

    其人驚喜過望,留一封謝黃。

    黃曰:“使我有貪心,甯肯辭六受一?”揮手使去。

    是時船糞将滿,而子久不至,遂獨自刺船歸。

    行至中途,風雨驟作,舣棹荒村之側。

    村岸為雨所沖洗,轟然而崩,露見一饔,錫灌其口。

    黃亦不知中有何物,但念取此可為儲米器,然重不能勝,力舉乃得至船。

    須臾雨霁風和,月懸柳外,數聲欺乃,夜半抵家。

    小三以前事告母,兩相怨詈,黃歸扣戶,皆不肯應。

    黃因诳雲:“我有寶饔在船,汝可出共舉之。

    ”子母驚起趨船,月光射饔頭如雪,手舁而上,鑿錫傾饔,果皆白镪,約有千金,黃愕然悟蕉鹿之非夢矣。

    黃之鄰止隔葦牆,卧聽黃夫婦切切私語甚悉,明日以擅發私藏首于官。

    龍溪宰執黃庭訊,黃一無所諱,直陳還銀獲銀之由,宰曰:“為善者食其報,此天賜也,豈他人所得而問乎?”笞鄰釋黃,由是遷家入城,遂終享焉。

     ○紅娘子 陸雲士之宰江陰也,湯西崖以孝廉來遊,有情必達,他則不然,群客交妒西崖。

    雲士曰:“公等無多言也,公試觀天下有幾西崖乎?”是時西崖甫逾弱冠,顔美如玉,而詞筆媚秀,所至傾坐。

    邑有妓号紅娘子者,已在杜秋之年矣,西崖悅其妍媚,比于啖蔗之甘,客裝所蓄,盡散〈缶盧〉頭而去。

    閱歲西崖登第入翰院,遣人緻書雲士,雲士大喜,以為湯君心念舊交,不以雲泥有間也。

    發其緘,寒暄外,唯問紅娘子無恙,且言:“紅有假子,頗能文,已令采芹于泮否?”絕不及疇昔禮遇之雅。

    雲士大怒,裂書投地,作長牍謾語複之。

    餘聞雲士盛有男寵,老而艱嗣,畜愛童字鶴書者為子,委以邑政,因緻奪秩。

    雲士家于杭,杭人稱雲士為“子梅妻鶴”。

    則雲士亦不得專以昵紅咎西崖也。

     ○少陵骨 至元十年,喬中山以東漕掾出使延安,道經州,土人傳有少陵枯骨在石中者,因往觀之。

    石樹州市道傍,色青質堅,人骨一具,跌坐于内,與石俱化而狀若生成。

    按《唐書·文苑傳》:甫攜家避亂荊楚,寓居耒陽,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年五十九。

    其子宗武流落江湘,不久亦殁。

    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則少陵枯骨。

    應在首陽,何由而見于地乎?“今夜州月,閨中隻獨看”,此少陵寄家州,在長安憶其兒女之詩,亦不久居于也。

    乃後之好事者,因拾遺官号,而訛改婦人之妝;因偶寓州,而妄指石函之骨。

    少陵身已逝矣,而猶不免為名累也如此哉! ○十力前知 十力禅師者,空隐和尚之上座也。

    十公能詩,工八分書,為人慷慨有才略。

    少時久遊西北邊關及滇黔秦蜀,多識天下豪傑,與曹文诏、虎大威兩總戎交厚。

    年五十,始皈依空隐,出家匡廬。

    崇祯辛巳,從空隐說法于廣州光孝寺,與二樵薛起蛟同鄉舊識,梵修之暇,辄抵掌談四方兵将強弱與險要塞厄處,娓娓不倦。

    密語二樵曰:“汝輩經生,不知興廢大勢,尚搦管咿唔何為者?”二樵因叩其興廢之由。

    曰:“朋黨亂于朝,盜賊亂于野,大事去矣,不久且将革命。

    ”二樵問:“闖李連營十八,大者十萬,小者不下四五萬,已破豫楚,複據秦晉,意欲窺伺神京,朝中貴臣,多有為其心腹者,草野之民,憂之久矣。

    代興者豈即此寇耶?”曰:“非也。

    天降禍亂,以緻闖賊披猖。

    然中國之民,不過與中國之君相終始。

    日月既沒,雖有爝火,尚不能以微光自存,矧茲腐草之螢哉!”二樵曰:“然則誰得之?”曰:“有天命者得之,老僧不及見矣,汝等行當自知,毋多言。

    ”癸未八月,十公坐化于羅浮。

    次年甲申,懷宗殉國,弘光偏安江左,不久亦亡,而本朝太祖以天命建元,其言悉驗。

     ○小座師 潘稼堂素與南州交好。

    康熙乙卯,徐太史果亭典試浙江,偕潘入闱。

    潘得許汝龍卷,極賞其後場五策,亟稱于太史,因此入彀。

    撤棘後,許谒徐,并見潘于武林行館,尊為小座師。

    己未,潘以布衣應诏,授翰林院檢讨。

    康熙壬戌,分校禮闱,許卷仍以潘薦成進士,遂為真座師矣。

    汝龍改名汝霖,今官至禮部侍郎。

     ○嶽家神兵 餘家吳江之北麻村,居瀕麻湖。

    康熙四十一年四月晦夕,遙見燎火遍野,列如繁星,穿林登隴,其行甚速,钲炮喧震,而絕無人聲。

    湖内之舟,舳舻相接,桅燈高入天際,其燈皆書“嶽府”二字。

    村人舉家出走,驚以為盜。

    久之乃滅。

    及曉訪之,遠地百裡内,無不有此,鹹以為忠武神兵,道經吾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