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一命歸陰(4)

關燈
走完了小徑,通過一個石洞,石洞外綠樹蔥翠、奇花怒放,有一條小溪蜿蜒其中。

    再走幾步,隻見一個亭子,坐落在綠樹的懷抱中,站在亭子上俯視,可以看見清澈的小溪在白石中川流,水聲淙淙。

     賈政和衆人到了亭子裡,問:“這亭子該叫什麼名字?” 有人說該用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亭翼然”的“翼然”。

    賈政想了想,總覺此亭應該和水有關。

    有個清客就發話,說是用“瀉玉”二字為佳。

    賈政也命令寶玉想個新詞。

    寶玉說,省親别墅用“瀉”字似乎不夠雅,不如叫做“沁芳”亭,既新又雅。

    賈政聽了,拈須不語,衆人又開始贊美寶玉才情不凡,别具巧思。

    賈政想了想,說:“取名字容易,如果你有能耐,再做一副七言的對聯來!” 寶玉雖然不喜讀書,但一向喜歡詩賦,四顧左右,靈感便湧上心頭,念道: “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 賈政聽了,點頭微笑。

    不消說,衆人贊歎聲又不絕于耳了。

     出了亭子,繞過池塘,走了不多久,前頭出現了一座白牆,牆邊種着千百枝翠綠的竹子,進了門,順着曲折的回廊通往三間房舍,房中又有一個小門通往後園,後園種着大株梨花和闊葉芭蕉,中間一脈泉水湧出,繞着園子流出。

     賈政倚着窗子,笑道:“若能挑個月夜在此窗下讀書,也就不枉此生!”看來賈政對這後園甚為滿意,有建議叫“淇水遺風”,賈政搖頭說俗,又有取名叫“睢園雅迹”,賈政也覺落了俗套。

    賈珍插了嘴:“不如請寶兄弟取一個吧。

    ” “别慣壞他了!”賈政嘴裡這麼說,倒想聽聽寶玉意見,問:“這該題什麼?” 寶玉已有準備,道:“不如叫做‘有鳳來儀’!” 衆人叫好,賈政也忍不住點頭,嘴裡罵道:“畜牲,畜牲……”心中其實欣喜,又要他再吟一個對聯。

     再向前走,有一座人造的青山擋在前面,繞過山,隐隐看見一帶黃泥牆,牆上以稻莖為飾,幾百株杏花一起從矮牆上探出頭來,竟與晚霞一樣燦亮。

    裡頭僅有幾棟茅屋,院子裡植着桑樹和槿花,兩道青籬外有青翠的菜圃,一入其中,俨然一副農家景象。

     賈政慨歎:“這幅景象,未免勾引我歸田之念!”正要率衆人進去休息,又看見籬外有一方供留題用的石頭,他又征詢大家意見。

    有人說:“就取個現成的‘杏花村’好了。

    ” 賈政聽了,叮咛賈珍:“就叫這名字。

    你要人做一個旗子來,用竹竿挑在樹梢頭,更相稱了。

    ”賈珍正要答應,寶玉卻忍不住插嘴:“村名用杏花,真是俗陋不堪。

    ” 賈政聽他語出不遜,大罵:“無知的業障!”寶玉卻說:“唐人詩裡有句話:‘柴門臨水稻花香’——‘稻香村’豈不比‘杏花村’來得雅?” 大家拍手叫好,賈政雖已息怒,口裡仍叨叨念着:“你不過記得幾首舊詩,就在老先生前賣弄起來了?” 進了内室,裡頭紙窗木榻,一點富貴景象也沒有。

    賈政看了心中歡喜,瞅着寶玉問:“你覺得這裡如何?” 賓客們素知賈政喜歡以儉樸為風雅,暗暗推寶玉,示意他也贊美一番。

    寶玉卻不以為然說:“這裡可比‘有鳳來儀’差多了!” 賈政咳了一聲,不以為然地說:“無知的畜牲!隻喜歡富麗堂皇,一點也不懂得什麼叫清幽氣象,都是你平日不讀書的緣故!” 寶玉也不服:“老爺教訓得當然有道理,但不知道您了不了解‘天然’這兩字的意思?”賈政默不作聲,賓客中有人替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