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黛之争”誰赢了?(1)
關燈
小
中
大
子,戲班子裡頭有個小姑娘,大家都覺得她長得像黛玉,但人人也都知道黛玉小心眼,正心照不宣時,神經最粗的湘雲卻把實話說出來,惹得黛玉大大地生了氣。
隻因戲子身分卑下,就不能長得像她?換作寶钗,必是一笑置之,她卻斤斤計較。
她還有些刻薄。
劉姥姥為了弄點銀子度過荒年,陰錯陽差進了大觀園,逗得賈母無比開心,不喜粗人的黛玉卻在私下稱呼這位老太太“母蝗蟲”! 黛玉葬花的橋段,向來是《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那一幅少女荷鋤葬花的畫面,确實凄絕美絕。
然而,這樣的景象背後,藏着的不隻是多愁善感的靈魂,還有一顆拒絕接受現實的心:連落花陷污泥她都無法忍受,怎麼可能接受世間種種醜惡? 平日都已經這麼小心眼,一碰到感情,更容不下一粒沙子。
别說沙子,可能連一點灰塵也容不下吧!偏偏大觀園裡出現了薛寶钗這個大情敵。
寶钗身上還戴着個金璎珞的佩飾,和賈寶玉湊合成“金玉良緣”這件事,怎不教她如鲠在喉,動不動就和寶玉嘔氣!這樣會生悶氣的女子,在長輩眼裡,怎麼當得了好媳婦呢? 所以她不像薛寶钗一樣得到長輩的屬意,她的愛情注定是悲劇。
從心理分析來看林黛玉,自命清高的背後,是自卑在作祟。
她自幼喪母,少女時期又喪父,隻好投靠外祖母和舅舅,寄人籬下,個性好強的她為了一點尊嚴,把自己弄成一隻紙老虎,空架子裡頭藏着一顆比豆腐還柔軟的心。
然而,林黛玉的文學形象卻仍讨人歡喜——我們看得出她的真誠,她有心眼,卻沒心機;她很聰明,卻一點也不精明。
我們不知不覺像賈寶玉一樣愛上她了。
不然,我們不會在這個小心眼又有點刻薄的女人吐血焚稿、而“一群奸人”又拿寶钗冒充黛玉嫁給寶玉時,忍不住掩卷歎息,激動地掉下眼淚,心裡為她打抱不平,說:“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這樣?” 其實她的缺點與優點是不可分的一體兩面。
正因她自視甚高,所以她不會勸寶玉好好讀八股文考取功名,絕不是個俗不可耐的女人(你有沒有發現,在曆代小說中,她也幾乎是惟一一個敢瞧不起功名利祿、不肯盡心盡力鼓勵男人考狀元的奇女子?)正因為她是個美貌又孤傲的少女,所以由她葬起花來不顯得虛僞矯情;正因她薄命,所以她不必面臨賈府被抄家時樹倒猢狲散的不堪。
沒有出路的時代,這樣的女子惟有香消玉殒才能逃離。
在一個封建時代,一個女人再有才華,也不過是要嫁個好丈夫,生幾個好兒子。
林黛玉再文質彬彬,也得走這條路;但以她的個性、以她虛弱的身子,為她安排個完美而庸俗的下場也很牽強。
如果你是賈母,恐怕也隻要這樣的外孫女,不要這樣的孫媳婦吧?我們雖然同情她的焚詩毀帕,抑郁而亡,心裡卻又明白:人間總有許多不得已,這樣也好。
這樣也好。
你記得金庸小說裡的黃蓉嗎?有兩本金庸武俠小說都寫到黃蓉。
《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蓉,是個心眼好多、鬼靈精怪的少女,讓大家好生歡喜,就算她有時手段太狠了些,我們也舍不得怪她;《神雕俠侶》裡頭的黃蓉已是個中年婦人,心眼依然很多,處處防着楊過,隻教人覺得這女人能幹有餘、度量不足,卻好生難搞。
兩本小說中,黃蓉的性格其實沒變,隻是年紀變大了。
這是人間很不公平的一個通則:美貌少女刁鑽很可愛,中年婦女刁鑽起來,你卻會覺得她嘴臉可憎。
人不能越活越老,還“吾道一以貫之”。
隻因戲子身分卑下,就不能長得像她?換作寶钗,必是一笑置之,她卻斤斤計較。
她還有些刻薄。
劉姥姥為了弄點銀子度過荒年,陰錯陽差進了大觀園,逗得賈母無比開心,不喜粗人的黛玉卻在私下稱呼這位老太太“母蝗蟲”! 黛玉葬花的橋段,向來是《紅樓夢》中的經典片段,那一幅少女荷鋤葬花的畫面,确實凄絕美絕。
然而,這樣的景象背後,藏着的不隻是多愁善感的靈魂,還有一顆拒絕接受現實的心:連落花陷污泥她都無法忍受,怎麼可能接受世間種種醜惡? 平日都已經這麼小心眼,一碰到感情,更容不下一粒沙子。
别說沙子,可能連一點灰塵也容不下吧!偏偏大觀園裡出現了薛寶钗這個大情敵。
寶钗身上還戴着個金璎珞的佩飾,和賈寶玉湊合成“金玉良緣”這件事,怎不教她如鲠在喉,動不動就和寶玉嘔氣!這樣會生悶氣的女子,在長輩眼裡,怎麼當得了好媳婦呢? 所以她不像薛寶钗一樣得到長輩的屬意,她的愛情注定是悲劇。
從心理分析來看林黛玉,自命清高的背後,是自卑在作祟。
她自幼喪母,少女時期又喪父,隻好投靠外祖母和舅舅,寄人籬下,個性好強的她為了一點尊嚴,把自己弄成一隻紙老虎,空架子裡頭藏着一顆比豆腐還柔軟的心。
然而,林黛玉的文學形象卻仍讨人歡喜——我們看得出她的真誠,她有心眼,卻沒心機;她很聰明,卻一點也不精明。
我們不知不覺像賈寶玉一樣愛上她了。
不然,我們不會在這個小心眼又有點刻薄的女人吐血焚稿、而“一群奸人”又拿寶钗冒充黛玉嫁給寶玉時,忍不住掩卷歎息,激動地掉下眼淚,心裡為她打抱不平,說:“怎麼可以這樣?怎麼可以這樣?” 其實她的缺點與優點是不可分的一體兩面。
正因她自視甚高,所以她不會勸寶玉好好讀八股文考取功名,絕不是個俗不可耐的女人(你有沒有發現,在曆代小說中,她也幾乎是惟一一個敢瞧不起功名利祿、不肯盡心盡力鼓勵男人考狀元的奇女子?)正因為她是個美貌又孤傲的少女,所以由她葬起花來不顯得虛僞矯情;正因她薄命,所以她不必面臨賈府被抄家時樹倒猢狲散的不堪。
沒有出路的時代,這樣的女子惟有香消玉殒才能逃離。
在一個封建時代,一個女人再有才華,也不過是要嫁個好丈夫,生幾個好兒子。
林黛玉再文質彬彬,也得走這條路;但以她的個性、以她虛弱的身子,為她安排個完美而庸俗的下場也很牽強。
如果你是賈母,恐怕也隻要這樣的外孫女,不要這樣的孫媳婦吧?我們雖然同情她的焚詩毀帕,抑郁而亡,心裡卻又明白:人間總有許多不得已,這樣也好。
這樣也好。
你記得金庸小說裡的黃蓉嗎?有兩本金庸武俠小說都寫到黃蓉。
《射雕英雄傳》裡的黃蓉,是個心眼好多、鬼靈精怪的少女,讓大家好生歡喜,就算她有時手段太狠了些,我們也舍不得怪她;《神雕俠侶》裡頭的黃蓉已是個中年婦人,心眼依然很多,處處防着楊過,隻教人覺得這女人能幹有餘、度量不足,卻好生難搞。
兩本小說中,黃蓉的性格其實沒變,隻是年紀變大了。
這是人間很不公平的一個通則:美貌少女刁鑽很可愛,中年婦女刁鑽起來,你卻會覺得她嘴臉可憎。
人不能越活越老,還“吾道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