椽筆誰能寫雪芹
關燈
小
中
大
誠巧妙運用杜句,婉蓄地叙出了雪芹實亦魏武之裔,而又暗示出:到此時代,卻連“為庶為清門”(一般百姓,寒素之家)都不能夠了,隻落得身隸奴籍,萬苦備嘗。
雪芹是處在衆多功能“交叉點”上的一位奇特的曆史人物。
在他身上,錯綜複雜地重疊着這些“交叉”:古、“今”,南、北,滿,漢,旗、民,興、亡,榮、落,貴、賤,窮、通,悲、歡,離、合,愛、恨,喜、怒,雅、“俗”,莊、諧、賢、“愚”,癡、黠……。
以此之故,他閱曆豐富,感受非凡。
他的哲思,混茫着世界、人生;他的才華,潋滟着千彙萬狀。
内府包衣,皇家世仆,子子孫孫,都要為皇帝當差服役。
雪芹的曾祖曹玺,娶妻孫氏。
這位孫夫人被挑為順治帝第三子玄烨的保姆,自玄烨嬰抱時,撫育長大,居于宮城西側(遺址為福佑寺,至今猶存)。
玄烨視孫氏情同慈母,與孫氏之子、雪芹之祖父曹寅,正所謂“明是君臣,暗如兄弟”。
玄烨即位,是為康熙帝;自曹玺為始,曆曹寅、曹颙、曹頫,三代四人,皆欽差前往江南去做織造監督,承辦皇家服用。
曹寅又兼任了兩淮巡鹽禦史,常駐揚州。
江左繁華,竹西歌吹,“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生活,他家是不陌生的,前後共閱時至六七十年之久。
曹寅工詩,尤擅詞、曲,一生愛才好士,遍交當世作家,對“通俗文學”小說、劇本這類為士大夫輕賤的作品,他卻非常愛賞,十分重視。
他素喜讀書,因此也喜藏書、刊書,對東南半壁的文化活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這一切,對雪芹來說,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舊事了。
從曹寅下世到敦誠賦詩,相去四十五年,即自曹頫最後落職北返算起,至此也已是三十三年了,故而詩人有“揚州舊夢久已覺”(覺,一本作“絕”)之句。
當時的雪芹,處境如何?他是環堵存身,蓬蒿沒徑。
甚至有如漢代的司馬相如,在臨邛市上,淪為傭保,身著短裈,躬親滌器,賣酒當垆。
雪芹一度借此謀生,傳說中也适有其事。
看來敦誠用典,是有實指的。
敦誠愛重雪芹,首先是佩服他的詩才。
“愛君詩筆有奇氣”,一語點出。
另一處則又說雪芹是“詩膽如鐵”,堪與寶刀的凜凜寒光,交相輝映。
這就道破了雪芹作詩,不是吟風弄月,實有重要内容。
他并回憶起當年在虎門宗學(宗學是雍正時為宗室皇族所設的官學,址在北京西四牌樓石虎胡同,今亦尚存),剪燭快談的樂事,雪芹那一種接□倒著(狂放不羁,倒著着衣帽)、雄辯高談的神情意度,給年少的敦誠留下了永難忘卻的印象。
康、雍、乾三朝的政局,一再翻覆,各種矛盾鬥争,俱極激烈,曹、敦兩門,都受牽連,家遭巨變。
雪芹因此,坎坷艱辛,流離放浪,幾經播遷。
這時已到郊外山村幽僻之地,野水臨門,薜蘿滿巷。
無以為活,則賣畫贳酒,食粥餐霞。
猶然時遭主司上官的淩逼,他依舊傲兀不馴,白眼閱世。
但是雪芹并非“超人”,亦有妻孥。
挈婦将雛,憂傷煎迫,不得已,做大僚幕賓,甚至投靠親友,寄食朱門。
這些事,他都是經曆過的。
敦誠滿懷關切,苦語叮咛:“勸你不要再去叩富兒之門,受嗟來之食;也不必以違世抗俗之材再去浮沉于彈铗長歌之列(即指為人做幕)。
在我看來,你的最好的人生道路,是就此山間水畔,碧雲寺側,黃葉林間,堅持完成寫作的事業。
” 看來,雪芹為境所迫,思想上并不是全無矛盾的;及至決意棄幕遊之萍浮,賦北歸之松菊,敦敏驚喜意外,逾乎尋常,說他是“野鶴雞群”,不甘合污,胸中塊壘。
傲骨嶙峋。
同時又一再重複寫到他“秦淮風月憶繁華”,“秦淮舊夢人猶在”,“廢館頹樓夢舊家”,點明了雪芹此次是從南京故
雪芹是處在衆多功能“交叉點”上的一位奇特的曆史人物。
在他身上,錯綜複雜地重疊着這些“交叉”:古、“今”,南、北,滿,漢,旗、民,興、亡,榮、落,貴、賤,窮、通,悲、歡,離、合,愛、恨,喜、怒,雅、“俗”,莊、諧、賢、“愚”,癡、黠……。
以此之故,他閱曆豐富,感受非凡。
他的哲思,混茫着世界、人生;他的才華,潋滟着千彙萬狀。
内府包衣,皇家世仆,子子孫孫,都要為皇帝當差服役。
雪芹的曾祖曹玺,娶妻孫氏。
這位孫夫人被挑為順治帝第三子玄烨的保姆,自玄烨嬰抱時,撫育長大,居于宮城西側(遺址為福佑寺,至今猶存)。
玄烨視孫氏情同慈母,與孫氏之子、雪芹之祖父曹寅,正所謂“明是君臣,暗如兄弟”。
玄烨即位,是為康熙帝;自曹玺為始,曆曹寅、曹颙、曹頫,三代四人,皆欽差前往江南去做織造監督,承辦皇家服用。
曹寅又兼任了兩淮巡鹽禦史,常駐揚州。
江左繁華,竹西歌吹,“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生活,他家是不陌生的,前後共閱時至六七十年之久。
曹寅工詩,尤擅詞、曲,一生愛才好士,遍交當世作家,對“通俗文學”小說、劇本這類為士大夫輕賤的作品,他卻非常愛賞,十分重視。
他素喜讀書,因此也喜藏書、刊書,對東南半壁的文化活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這一切,對雪芹來說,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舊事了。
從曹寅下世到敦誠賦詩,相去四十五年,即自曹頫最後落職北返算起,至此也已是三十三年了,故而詩人有“揚州舊夢久已覺”(覺,一本作“絕”)之句。
當時的雪芹,處境如何?他是環堵存身,蓬蒿沒徑。
甚至有如漢代的司馬相如,在臨邛市上,淪為傭保,身著短裈,躬親滌器,賣酒當垆。
雪芹一度借此謀生,傳說中也适有其事。
看來敦誠用典,是有實指的。
敦誠愛重雪芹,首先是佩服他的詩才。
“愛君詩筆有奇氣”,一語點出。
另一處則又說雪芹是“詩膽如鐵”,堪與寶刀的凜凜寒光,交相輝映。
這就道破了雪芹作詩,不是吟風弄月,實有重要内容。
他并回憶起當年在虎門宗學(宗學是雍正時為宗室皇族所設的官學,址在北京西四牌樓石虎胡同,今亦尚存),剪燭快談的樂事,雪芹那一種接□倒著(狂放不羁,倒著着衣帽)、雄辯高談的神情意度,給年少的敦誠留下了永難忘卻的印象。
康、雍、乾三朝的政局,一再翻覆,各種矛盾鬥争,俱極激烈,曹、敦兩門,都受牽連,家遭巨變。
雪芹因此,坎坷艱辛,流離放浪,幾經播遷。
這時已到郊外山村幽僻之地,野水臨門,薜蘿滿巷。
無以為活,則賣畫贳酒,食粥餐霞。
猶然時遭主司上官的淩逼,他依舊傲兀不馴,白眼閱世。
但是雪芹并非“超人”,亦有妻孥。
挈婦将雛,憂傷煎迫,不得已,做大僚幕賓,甚至投靠親友,寄食朱門。
這些事,他都是經曆過的。
敦誠滿懷關切,苦語叮咛:“勸你不要再去叩富兒之門,受嗟來之食;也不必以違世抗俗之材再去浮沉于彈铗長歌之列(即指為人做幕)。
在我看來,你的最好的人生道路,是就此山間水畔,碧雲寺側,黃葉林間,堅持完成寫作的事業。
” 看來,雪芹為境所迫,思想上并不是全無矛盾的;及至決意棄幕遊之萍浮,賦北歸之松菊,敦敏驚喜意外,逾乎尋常,說他是“野鶴雞群”,不甘合污,胸中塊壘。
傲骨嶙峋。
同時又一再重複寫到他“秦淮風月憶繁華”,“秦淮舊夢人猶在”,“廢館頹樓夢舊家”,點明了雪芹此次是從南京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