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回 深恨綿綿駕歸宮 掖強鄰耽耽禍廷東省
關燈
小
中
大
摩天嶺等,皆是俄軍範圍以内。
正在中國疆域以内,卻無力過問。
日本卻派了南澤安雄,做了海軍統帥廣濑武夫,做了前隊沖鋒,東鄉大将,又在後路指揮一切。
記得這年是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其時已交十二月,算是歲底,天氣非常酷冷,加以大雪紛紛,日人乘俄不備,先以魚雷三艇,趕到旅順,猛然對着俄艦開起火來。
俄人吃驚不小。
彼俄軍官,在高阜打着望遠鏡,方喜來的艇子,挂著俄旗,必定自家救應到了,誰知沖入船内,竟抛下魚雷,一聲不妙,頓時雷聲轟起,一浪一頭沖高十丈開外。
可憐俄國三艘頭号兵艦,竟被魚雷轟沉。
這魚雷的炸力,是由水底犯上的,不論什麼鐵甲、鋼甲,隻要觸着魚雷,無不破壞沉水。
原來俄國兵艦有二十來隻,雖然損壞三隻,那十七八隻,也就起錨發炮。
由馬哈羅夫在船指揮,來追這日本魚雷艇。
仿佛獅子搏球,沒命的轟擊。
三艇魚雷,僅僅被俄人打沉一艇,猶自追擊不已。
後由南澤安雄,早指揮廣濑武夫帶領十二艘,鋼甲兵艦,陸續而至一邊用的包圍式,一邊用的沖鋒式。
論兵艦的數量是俄軍多于日軍;論開駛的速度,是日軍勝過俄軍。
彼此轟雷擊電,炮彈擊射不止,不是這日艦打了俄艦,便是俄艦打了日艦,互有勝負。
戰到後來,俄軍力不能支,大将馬哈羅夫,見勢不佳,便乘了小艇逃跑。
俄艦見大将已逃,便挂起白旗。
日艦便乘勝進占大連灣,收了旅順炮台。
到了第二年春天。
俄大臣苦魯巴金,又帶領大批陸軍,由俄親王幾利爾督戰,居然乘日人不備,奪回旅順。
所有俄艦仍然歸俄。
日艦仍然開出大連灣。
其時東鄉大将,在仁川得信,特加增兵艦十二艘,疾駛過來。
這次日艦過來,俄國是有準備的,不過,雖有準備,無如戰艦無多,隻可守防,不能作戰。
日人知道俄方情形,于是将兵艦分做甲乙兩隊,乙隊由南澤安雄統帶,專門進攻旅順口;甲隊由東鄉大将統帶,專門進攻老鐵山。
雙方同時鏖戰。
海軍戰争結果,又是日勝俄敗。
現在且說陸軍,那日本東鄉大将也就戰勝苦魯巴金,乘勢得到了老鐵山。
休息兩日,又督隊去取遼一陽一城。
講到遼一陽一,是由俄将亞力克塞夫駐紮,後力富厚。
加以幾利爾同苦魯巴金,又率領敗殘兵隊集合一起,更如并力死守。
彼此挖壕備戰,火炮又轟擊了兩個星期,卻未分勝敗。
城中糧食已盡,俄将即派兵四出搶掠。
例如新發屯、溝幫子、白旗堡、梁家屯廣甯、雙台、錦州等地,皆是劃在戰線以外,不能随便活動的。
俄人是想破壞我國中立,行意劫糧劫饷。
中國是制止不得。
雖經袁世凱電告政一府,内面與雷薩爾交涉,外面急電駐俄大使胡維德,與俄交涉,毫無效果。
弄得中國無法可想。
好在這時俄兵是節節失敗,日人是節節進攻。
總之,日人是短小一精一悍,蓄志已深;俄人是一精一犷有餘,尖巧不足。
日人兵力是聚的,俄人兵力是散的。
俄人海軍,原分兩起,一起在海參威,一起在波羅的海。
隻可惜西洋的艦隊,不能調到東洋。
古語講得是:“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 俄人失敗,便因這呼應不靈,救濟無及了。
正是:強鄰入室守中立弱國防邊無外交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正在中國疆域以内,卻無力過問。
日本卻派了南澤安雄,做了海軍統帥廣濑武夫,做了前隊沖鋒,東鄉大将,又在後路指揮一切。
記得這年是光緒二十九年癸卯。
其時已交十二月,算是歲底,天氣非常酷冷,加以大雪紛紛,日人乘俄不備,先以魚雷三艇,趕到旅順,猛然對着俄艦開起火來。
俄人吃驚不小。
彼俄軍官,在高阜打着望遠鏡,方喜來的艇子,挂著俄旗,必定自家救應到了,誰知沖入船内,竟抛下魚雷,一聲不妙,頓時雷聲轟起,一浪一頭沖高十丈開外。
可憐俄國三艘頭号兵艦,竟被魚雷轟沉。
這魚雷的炸力,是由水底犯上的,不論什麼鐵甲、鋼甲,隻要觸着魚雷,無不破壞沉水。
原來俄國兵艦有二十來隻,雖然損壞三隻,那十七八隻,也就起錨發炮。
由馬哈羅夫在船指揮,來追這日本魚雷艇。
仿佛獅子搏球,沒命的轟擊。
三艇魚雷,僅僅被俄人打沉一艇,猶自追擊不已。
後由南澤安雄,早指揮廣濑武夫帶領十二艘,鋼甲兵艦,陸續而至一邊用的包圍式,一邊用的沖鋒式。
論兵艦的數量是俄軍多于日軍;論開駛的速度,是日軍勝過俄軍。
彼此轟雷擊電,炮彈擊射不止,不是這日艦打了俄艦,便是俄艦打了日艦,互有勝負。
戰到後來,俄軍力不能支,大将馬哈羅夫,見勢不佳,便乘了小艇逃跑。
俄艦見大将已逃,便挂起白旗。
日艦便乘勝進占大連灣,收了旅順炮台。
到了第二年春天。
俄大臣苦魯巴金,又帶領大批陸軍,由俄親王幾利爾督戰,居然乘日人不備,奪回旅順。
所有俄艦仍然歸俄。
日艦仍然開出大連灣。
其時東鄉大将,在仁川得信,特加增兵艦十二艘,疾駛過來。
這次日艦過來,俄國是有準備的,不過,雖有準備,無如戰艦無多,隻可守防,不能作戰。
日人知道俄方情形,于是将兵艦分做甲乙兩隊,乙隊由南澤安雄統帶,專門進攻旅順口;甲隊由東鄉大将統帶,專門進攻老鐵山。
雙方同時鏖戰。
海軍戰争結果,又是日勝俄敗。
現在且說陸軍,那日本東鄉大将也就戰勝苦魯巴金,乘勢得到了老鐵山。
休息兩日,又督隊去取遼一陽一城。
講到遼一陽一,是由俄将亞力克塞夫駐紮,後力富厚。
加以幾利爾同苦魯巴金,又率領敗殘兵隊集合一起,更如并力死守。
彼此挖壕備戰,火炮又轟擊了兩個星期,卻未分勝敗。
城中糧食已盡,俄将即派兵四出搶掠。
例如新發屯、溝幫子、白旗堡、梁家屯廣甯、雙台、錦州等地,皆是劃在戰線以外,不能随便活動的。
俄人是想破壞我國中立,行意劫糧劫饷。
中國是制止不得。
雖經袁世凱電告政一府,内面與雷薩爾交涉,外面急電駐俄大使胡維德,與俄交涉,毫無效果。
弄得中國無法可想。
好在這時俄兵是節節失敗,日人是節節進攻。
總之,日人是短小一精一悍,蓄志已深;俄人是一精一犷有餘,尖巧不足。
日人兵力是聚的,俄人兵力是散的。
俄人海軍,原分兩起,一起在海參威,一起在波羅的海。
隻可惜西洋的艦隊,不能調到東洋。
古語講得是:“雖鞭之長,不及馬腹。
” 俄人失敗,便因這呼應不靈,救濟無及了。
正是:強鄰入室守中立弱國防邊無外交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