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關燈
阿諜 我跟《大話紅樓》的感情頗深,今天提筆,卻又千言萬語,不知如何說起。

     剛剛看到《大話紅樓》,是2000年的8月份,在一個關于紅學的網站,有人一面一面地貼《大話紅樓》。

    那時《大話紅樓》剛剛寫了80回,我無意之中點擊讀起來,誰想就一發不可收拾,幾乎一口氣看完現有的,急于知道後事如何。

    便有熱心者提供了其作者“阿特”的寫作論壇,我一路跟過去,于是接下來的兩年多,我跟随《大話紅樓》從80回直到結局的二百多回。

    每一回新的出來,我總是不遺餘力地考證、吹捧或者打擊,可說是個忠實的讀者,同時也慢慢成為阿特的一個挑剔的朋友。

     2005年3月的一天,阿特打電話給我,說《大話紅樓》準備出書,所以重新打散整理,由原來的二百多回調整成現在的一百回。

    正好我準備出門度假,于是那個下午,我獨自在辦公室待到很晚,三四十萬字的《大話紅樓》被我一字不漏地打印出來。

    說到這裡,對公司的打印機倒有些愧疚,那次真的累壞它了。

    重重的幾百頁紙,被我提着一路去旅行,再看《大話紅樓》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這兩年來與論壇朋友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或嬉笑,或怒罵,或失望,或鼓勵,點點滴滴全部從阿特的文字中慢慢滲出來。

    現在說到這些,仿佛可以看見那個三月裡,一個年輕女子坐在芝加哥寬大的候機大廳裡悠然自得。

    擴音喇叭中有高亢的聲音:您的航班要晚三個鐘頭,真的很抱歉。

    周圍的旅客早就擺出不耐煩的臉,喧嚣,浮躁。

    走來走去的人群中,我在膝蓋上攤開厚厚印滿中文的一疊紙,臉上挂着會心的笑容,那樣安靜,喜悅。

    無人打擾的時間,就如《大話紅樓》一貫給我的印象一樣。

    也許這樣的心态倒和《大話紅樓》本身的熱鬧伶俐格格不入,但這樣的反差未嘗不是一種解讀方式。

     據阿特說,起筆《大話紅樓》本來隻是靈機一動,而且也隻設計了二十幾集而已。

    沒想到一旦動筆,腦子裡的念頭不自禁地越湧越多,于是一直寫到二百多集,才有了一個像樣的結尾。

    如此說來,倒真要感謝他當初的靈機一動,否則我們讀者也沒有這樣稀奇古怪的書可以擊節贊歎了。

     讀《大話紅樓》的時候常有這樣的念頭,不知道這個作者的腦子裡是什麼樣的溝溝壑壑。

    想像力在他筆下倒好像一匹與衆不同的馬,馴良服帖,卻又滿含爆發力。

    往往在山水重疊之處,簡單直白地踏出一片平野。

    看似漫不經心,卻又絲絲入扣。

    這樣的感覺貫穿在我讀《大話紅樓》的始終。

    峰回路轉一直是阿特擅長的寫作手法,就在大家叉手觀望,不知道接下來路在何方的時候,阿特總是笑眯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