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兒夭折

關燈
你的競争者目前尚未出現。

    ) 曹操的意思顯然是如此。

    他自己也暫時不必為繼承人的問題傷腦筋,而可以全心全意為南征做準備。

     對曹操而言,在曹沖死前将孔融處死是個正确決定。

    若是順序相反,則難免會令人懷疑他是因曹沖之死而遷怒于孔融。

     孔融之妻當然同罪,就連幼子也難逃一劫,皆遭處以“棄市”極刑。

    所謂“棄市”,就是受刑後,屍體棄于市場的一種處分。

    沒有人敢出面收屍。

    若膽敢如此,很可能會被視為大逆者的親族而遭處刑。

     有一名叫脂習的人在執刑後不久出現,撫着屍體哭道: “文舉棄我而去。

    我活着還有何意義?” 曹操早已命令士兵,若有人接近屍體,便将他帶回官府。

     ──視為與孔融同類的大逆罪犯,投獄處刑。

     曹操說道。

     脂習面不改色地入獄。

    曹操命人暗中加以監視。

    五天後,便釋放了脂習。

     “此人不像是想借此事沽名釣譽。

    ” 曹操說道。

     替死刑犯收屍者被尊稱為“義人”,故而不時會有人強出頭以求揚名于世。

    隻要不是這種人,曹操便不想殺他。

     曹操自信滿滿地揮軍南征。

     已經年逾半百的他乘轺車多而騎馬少。

    轺車大多由一匹馬所拉,偶爾也用兩匹馬,通常是采立乘方式。

     出遠門時,一般都用牛車。

    為了便于眺望四方,多不裝幕簾,但曹操所搭乘的是兩用式的車子。

     很久沒有與夏侯惇及群旋同車。

    從小一塊長大的堂弟夏侯惇如今俨然已變成一個像是頗懂道理的嚴謹中年人。

    一點也看不出他曾在十四歲時殺過人。

     “如此拘謹一點也不像是元讓(夏侯惇)的性格。

    聽說你至今還請老師來軍中授課。

    ” 曹操問起。

    夏侯惇答道: “隻不過是上行下效罷了。

    ” 在軍中讀書的這一風氣系由曹操所創始。

     “我目前正在讀文舉的文章。

    他在臨死前所作的詩甚佳。

    本以為他隻會說歪理,但有時卻又不然。

    ” 曹操說道。

     “言多必敗事,器不密則漏。

    他也知多言是招緻失敗的主因。

    ” 夏侯惇說道。

    在軍中猶手不釋卷的他當下口誦孔融所寫之《臨終詩》。

     “我雖然無法背誦,但卻認為其中的‘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之句頗佳。

    ” 群旋突然插嘴道。

     “忒謙了,群旋不是連佛典那般艱深的文章也能琅琅上口嗎?” 夏侯惇笑道。

    三人同乘牛車的場面難得一見。

    群旋是剛剛才匆匆跳上牛車來的。

    從他的發言中,曹操及夏侯惇心知他是前來報告重要消息。

    群旋是情報搜集高手,擁有信鴿這一最新利器。

     “群旋,是不是因為有他人在而不方便說話?” 曹操問起。

    群旋搖頭答道: “再過兩三天,天下便全都知道了……景升已死。

    ” 景升是荊州牧鎮南将軍劉表的别名。

     “景升雖死,我的南征計劃沒有任何變動。

    但景升陣營此時必然人心惶惶。

    此事須從長計議。

    我們快回去吧!” 曹操說道。

     “無須趕着回去。

    在牛車上便可商議。

    ” 牛車上的群旋坐正身子說道。

     “景升原本就無戰意,況且他的家庭相當複雜。

    劉家兩兄弟的想法似乎也不相同。

    ” 夏侯惇說道。

     “元配之子劉琦與繼室之子劉琮相争激烈。

    如今是繼室蔡氏占上風。

    景升原不是荊州人士,隻因與該地望族蔡氏結親才鞏固了地位。

    當地人的勢力頗強,他們不願見到土地荒廢。

    所以大概會不戰而降。

    隻是……” 曹操的話就此打住。

     “隻是客将劉備又将如何?劉琮雖然願意投降,但劉備卻不可能乖順投降。

    更何況還有先前那件事。

    ” 夏侯惇說道。

     先前那件事是指宮廷政變那一謀反事件。

    曹營中的幹部大都知道己方跟劉備事先有過密約。

    然而,卻沒有人知道密約的期限到底有多長,隻能認為在對己方有利之時密約才繼續生效。

     “我不想在荊州作戰。

    截至目前為止,該地一向平靜。

    劉備應該也不會做出任何傻事。

    我耳聞他已迎請琅邪的諸葛氏當軍師。

    ” 一說起有人招攬人才的話題,曹操的眼中便不禁會射出精光。

     “我們也不想在荊州作戰。

    據不久前去過荊州的人說,當地居民正沉迷于打賭牛隻究竟能長到多大。

    好一幅太平景象啊!真不想見到那樣的土地因戰亂而成為荒土。

    ” 群旋說道。

     “那麼最大的牛隻到底重達多少斤呢?” 曹操問道。

     “聽說逾千斤。

    若長得太大,别說是拉牛車,就連些微貨物也難以負載。

    牛身根本無法活動,為了增加重量,飼主便不斷地喂食……” 群旋的話惹得衆人大笑。

     “完全派不上用場。

    這種牛就跟景升一樣。

    ” 曹操這話又讓衆人閉上了嘴巴。

     在曹操與袁紹征戰之際,劉表景升未曾采取任何策略,隻是全心全意保護儒者及維持荊州的和平。

    可惜他手中雖擁有重兵十四萬,卻徒然換得一個名君的虛銜。

     世人于是将劉表比喻為荊州人引以為自豪的“大牛”。

    曹操又開口說話。

     “若能取得荊州,我會讓無用之牛派上用場。

    我将宰牛供衆人分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