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董卓獨專朝堂 曹操招兵買馬(10)

關燈
二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于是擎盞相碰,一飲而盡,熱酒熱腸,好不快活。

     曹操得到張邈和兖州刺史劉岱的允許和支持,便在陳留廣大地區張貼告示,廣為募兵。

    曹操在募兵告示上明确寫出,當今朝廷因董卓霸占而朝綱颠倒,乃是國之不幸,民之大難。

    今廣為招募義兵,旨在讨伐董卓,為國去賊,為民去禍根。

     告示一出,反響極大,陳留城鄉廣大地區,凡有識之士都議論此事,都稱曹操募兵乃正義之舉,并鼓動青壯年前去應招。

    因此募兵極為順利,不長的時間内,竟募集數千衆。

     募兵處熱鬧非常,氣氛感人,有不少弟兄二人同時應募的。

    還有一對父子要求同時應募,兒子十六歲,父親年齡也不大,不過三十五六。

    但由于是父子,募兵處不予登記,但父子二人态度堅決。

    負責登記的人隻得禀報曹洪,曹洪也為難,便向曹操請示。

    曹操聽了,當然十分高興,因為由此可以看出百姓響應的程度。

    看來他在告示上明文措辭之舉是非常正确的,而百姓對于董卓擅權,擾亂朝政,也是十分痛恨的。

    百姓思治,渴望穩定和繁榮,他曹操也隻有順應民意,才可能成大事。

     盡管曹操很欣賞百姓的踴躍和主動,但對于那父子的同時應募,仍不表贊成。

    他親自去見那對父子,對他們說:“你父子如是積極應募,我曹操感激不盡。

    同時也十分欣賞和佩服你們這種意在讨逆的正義之舉。

    但是,父子同時從軍,終為不妥。

    任何人都上有老父母,下有妻兒子女,男丁去多,豈不影響生計?國家者,國與家之共稱,家不興,國将何盛?兵将何強?” 曹操是在募兵處當衆講這番話的,在場的人無不感慨。

    于是,曹操又留給了大家一個很近情理的好印象,消息傳開,不少人又都沖着這一點來應募了。

     曹操将招募的人馬,屯駐在陳留附近的襄邑,在那兒占據了一個很大的地方,開始了他的艱苦建軍事業。

     在練兵之前,要先造兵器。

    曹操懂得如何量才用人,他首先在招募的新兵中進行了一番調查摸底,了解誰曾為鐵匠、木匠、磚瓦匠,等等。

    他将這些人都發動起來,磚瓦匠趕做磚瓦,用以建造工坊;木匠則做好支架、門窗。

    于是,打造兵器的幾排工坊就建起來了。

     糊好幾十個爐子,做好幾十個風箱,從新兵中挑來幾十個鐵匠,紅紅火火的鐵工坊就正式開工了。

    鍛打聲叮叮當當,從早到晚。

    紅紅的爐火,将那一片地方映照亮了。

    明明暗暗,閃閃爍爍,十分壯觀好看。

     就在這打造兵器的幾排工坊中,經常看見一個矮胖而壯實的中年男子,他穿着普通的工作服裝,時而在這個爐前,時而在那個爐前。

    他有時幫着拉扯風箱,有時揮錘幫着鍛打。

    他幹得十分賣力,臉額上浸出了汗,背心上冒出了汗。

    爐邊映紅了他的臉,烤紅了他的眼睛,也将他的身影投映在地上,拉得老長。

     這個人不是别人,正是全軍最高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