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良謀難展 英雄無奈(10)

關燈
另一邊,袁紹攻入了嘉德殿,一方面指揮袁術、吳匡等清除南宮,并會同曹操部隊攻打北宮;一方面和其叔父袁隗假傳聖旨,捕殺宦官派的樊陵及許相等朝臣,并在嘉德殿組成指揮中心。

     半夜時分,袁術部隊首先攻入北宮,宦官趙忠、封胥等拼力抵抗,先後力戰而死。

     宦官曹節率數十位親信殺入永安宮,準備轉道攻入永和裡,卻遭逢何進弟弟何苗率部隊攻打北宮,黑暗中一陣肉搏拼殺,曹節死于亂刀之中,幾十位親信也被砍殺。

     何苗因其兄何進被殺,對宦官也恨之入骨,因此見宦官就殺,毫不留情。

    但是,當他剛剛殺了曹節後,就遇見了追殺宦官的吳匡等将領。

    吳、張二人一見到何苗,心中怒火就起,痛恨何苗過去聽信張讓之言,不能與何進同心,因此才釀成這一大悲劇。

    于是,吳匡指着何苗大聲對軍士喊道: “殺何進者,輕騎将軍何苗也!吏士能為報仇乎?” 何苗大驚,急忙引軍退逃,但吳匡部衆,一擁而上,将何苗及其部下全數砍殺。

     可惜何苗就這樣死在亂刀之下,在其未最後咽氣之時,他真後悔不疊,實怪自己太不機敏,輕信張讓表面謙卑之言,才使弟兄二人,一同死于非命…… 袁紹下令部隊封閉所有宮門,不許任何宦官出宮,他要将所有宦官消滅。

     曹操聞知,立即趕來對袁紹說:“袁将軍千萬不可如此,即是宦官,也不能一概而論,務必分出輕重好壞,予以區别對待。

    如果一應誅殺,傷及無辜,實是可悲之事……” 袁紹根本不聽,憤然道:“宦官擅權,由來已久,後宮已養成這樣極壞的作風。

    即使一般宦官,也沾染了擅權心理,若不盡除之,無異于留下禍根。

    ” 于是,袁紹繼續傳命看守宮中,對後宮全面收搜。

    凡見宦官,不分老少,一概就地誅殺。

    由于大開殺戒,也不審查驗身,不僅殺了無辜的宦官,就是有些年輕而無胡須的朝臣,也被誤認為宦官而遭屠殺。

     曹操面對這一人間地獄,極為悲憤,但也無可奈何,隻得一面派人救滅宮中大火,恭請何太後先行權攝朝政;一面遣人追尋張讓等,以救援皇帝以及陳留王。

     早從黃昏時候起,皇甫嵩便在城南的辟雍村附近成立臨時指揮部。

    他一方面指揮武猛都尉丁原的部隊,布防洛陽通往司隸區各要道,嚴防外軍侵入,一方面派特使奔馳于司隸區各軍團間,解釋洛陽城事變現況,并下達嚴守駐地指令,防止親董重軍團乘機妄動。

     确實,當宮中發出大火之時,遠遠望見這一情景,駐紮在司隸區的各軍團,都呈現出極端不穩狀态。

    軍團領袖們紛紛派遣使者,向皇甫嵩表示嚴重關切,并準備随時将部隊開進洛陽城應變。

    皇甫嵩隻得宣稱:皇上及太後已完全掌握洛陽情勢,為防止兵變及陷入内戰,在明晨皇帝召見各軍團指揮官之前,嚴禁任何部隊調動。

    各部隊領袖務必堅守兵營,防止士兵哄鬧,并重申軍中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