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怅然若失

關燈
近的低窪之地,水深足有五、六丈。

     關羽派候者分幾批乘小船出去哨探,回來的人報告說:“于禁所率的七軍以及龐德的軍隊,因為紮營之處地勢低窪,營寨都被呼嘯而至的洪水吞沒,将吏和士卒大量地淹死,還有的在水中掙紮,有的被困在高岡上,大樹上,情勢十分危急!” 關羽聞報,高興地說:“天助我也!虧得我早有預見,把營盤紮在了高處!” 于是急召諸将,下令:“動用所有的船隻,去抓俘虜!“将士們乘坐着大小船隻,在浩瀚的大水中披波逐浪,直向北方馳去。

    到了樊城以北,在水中,在高岡上,在樹上,在堤壩上,把失去了戰鬥力,在死亡線上掙紮的曹魏吏士弄到了船上。

    這真是一場奇怪的戰争,與其說是作戰,毋甯說是營救,而他們一到船上,便都成為俘虜。

     于禁與幾名将吏以及數百名士卒困守在一個較高的土丘上。

    于禁舉目四顧,見周圍都是茫茫的洪水,水天一色,已經很難再看到陸地了。

    隻見許多士卒在驚濤駭浪中漂浮掙紮,很多人已經溺死,屍體在水中忽沉忽浮地漂流着。

    有些沒死的在吃力地遊着,都疲憊不堪,難以支持了。

     水上漂浮着許多帳篷、繩索、木闆、武器、盔甲、生活用具等。

    有的士兵抓住了漂浮物,希望延緩一下死亡的時間,但又有多大作用呢?也有一部分将吏和士兵坐着船隻漂流,遇到關羽的水軍時,有的馬上投降,有的經過一場惡戰後被俘或被殺死在船上,有的船被掀翻,人就被大水吞沒了。

     于禁見此情景,怅然若失地對諸将說:“我追随魏王三十多年,身經千百戰,從未遇到過這種挫折,此乃天意也!“關羽率上千名士卒分乘幾隻大船向土丘劃過來,關羽影影綽綽地認出了于禁,命士卒們高聲喊話,要他們投降。

    但對方并沒有什麼反應。

    當大船向土丘靠近時,于禁命将士們射箭抵抗。

    關羽也命士卒向土丘上射箭。

    對射了不到半個時辰,魏軍的箭放完了,将士有不少人中箭,土丘上陳屍狼籍。

    于禁走投無路,隻好命人喊話,表示要投降。

    大船靠近了土丘,于禁和幸存的100多名将士涉水上船,大家都把武器、佩刀等投到船上。

     關羽讓于禁進了主艙,請他坐下,對他說:“于公深明大義,迷途知返,乃我主公漢中王之洪福也。

    今後輔佐主公興複漢室,關某願與公共勉之。

    ” 于禁羞愧難當,低頭不語,良久,才用顫抖的聲音說:“此乃天災,非戰之罪也。

    ” 關羽聽他的口氣頗有不服之意,立刻勃然大怒,命人把他送到後方囚禁起來。

     一名軍吏進艙來報告:“前面的大堤上有一股敵軍!” 關羽急忙傳令:把幾隻大船劃過去。

    稍稍靠近之後,關羽出艙觀看,模模糊糊地看到有一面“龐”字大旗,旗下有一将領,料定就是龐德。

     關羽哈哈大笑說:“他不是發誓要殺了我嗎?今天可算是狹路相逢了。

    ” 關羽的幾隻大船靠近了大堤,他命士兵在船上向堤上射箭,龐德披甲執弓,毫不示弱,和手下的将士們也向大船上射箭。

    龐德箭不虛發,船上關羽的士兵有不少人應聲而倒。

    但衆寡難敵,形勢萬分危急。

     将軍董衡,董超等對龐德說:“我們兵力單薄,關羽的大船咄咄逼人,四面都是大水,已經無路可退。

    當今之計,隻好向關羽投降了。

    ” 龐德一聽這話,直氣得臉色發青,胡須顫抖,大聲地喝道:“我們身受國恩,自當血戰到底,為國捐軀,豈能向敵人屈膝投降?你們口出此言,擾亂了軍心,豈能容得!” 說着,便命手下人立刻把他二人斬了。

    從上午力戰到中午,龐德等人的箭快要射光了,關羽進攻得更急了。

    關羽見敵人已經難以招架,射出的箭也稀疏了,便命士兵下船上堤,雙方短兵相接,厮殺起來。

     龐德使出全身的氣力,圓瞪雙眼,奮力搏殺,殺死了不少敵人,而自己手下的将土也大部分卧在血泊之中。

    他對督将成何說:“我聽說,良将不能怕死而苟免,烈士不能毀節以求生,今天就是我為國捐軀的日子到了!”說着,更加憤怒和豪邁,大有氣吞山河之勢,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拼搏。

     這時水勢愈漲愈高,堤壩也快要淹沒了。

    關羽的士兵紛紛上船避水,龐德手下的餘兵也紛紛投降,相繼上了關羽的大船。

    龐德和麾下的将領一人,伍長二人,乘上了小船。

    他們的箭囊中還有幾隻箭,便在船上彎弓搭箭,防備着敵人,打算乘船逃回樊城曹仁營中。

    但因為水勢太猛,小船被巨浪掀翻了,龐德等人都落了水。

    龐德抱住小船,在水中漂浮着,掙紮着,終于被幾名水性很好的關羽的士兵跳下水去把他俘獲了。

    龐德被捆綁着拖上關羽的大船,押進了主艙。

    見了關羽立而不跪,氣昂昂地立在那裡,身上濕得像落湯雞一樣。

     關羽喝道:“降虜為何不跪?” 龐德厲聲地回答說:“龐某上跪天子和魏王,下跪父母,豈能跪你!你說我是降虜,可我不是,不過是被虜而已,何曾向你投降!當年你在下邳戰敗,投降了魏王,那才真的是降虜呢!” 關羽被人揭了傷疤,立刻羞怒交加地喝道:“住口!”既而又理智起來,擺了擺手說:“不必說了,大丈夫能伸能屈嘛!” 說着下位為龐德解縛,指着旁邊一個座位說:“來,請坐!” 龐德坐下以後,關羽以平和的口氣說:“令明,我知道,你在曹營中處境很困難,曹孟德手下那些資曆很深的文臣武将,因為你是後歸附的,又因為你的胞兄龐柔在西蜀做事,都很岐視你,不信任你,你何苦與他們共事呢!還是歸附我們這裡吧,兄弟二人都事奉漢中王,不是順理成章的事嗎?” 龐德堅決地搖着頭說:“不,我命人把棺材擡到戰場上,就是表示必死的決心,大丈夫說得到,做得到,豈能自食其言!” 關羽耐心地勸解他說:“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你這樣死有什麼份量?于文則是魏王手下的元勳宿将了,尚能迷途知返,你的根基尚淺,何必如此執拗呢!” 龐德神态坦蕩地說:“進入曹營以後,面對人們的閑言碎語,我總是憋着一股惡氣!如今我力戰而死,就是要告訴人們,主上所信任的,在關鍵時刻,未必堅貞不屈。

    主上有疑慮的,在生死關頭,未必屈膝投敵;讓那些自以為根深苗壯而傲視群僚的人見鬼去吧!” 關羽無可奈何地說:“你是一條響當當的漢子,我很敬佩你。

    這樣吧,先休息幾天,其它事尚容慢慢商量。

    ” 龐德卻執拗地說:“不!今日隻有一死而已,沒有什麼可商量的!” 關羽見龐德如此倔犟,開始生氣了,冷冷地說:“哼,想死很容易,頃刻之間耳。

    不過,我必須要問你,事到如今,你服氣嗎?” “不服!” 關羽大笑說:“哈哈哈!我關某水淹七軍,魏人都聞風喪膽,你還有什麼不服的?” “水淹七軍,是因為天不作美,洪水肆虐,不是因為你姓關的有什麼謀略,我怎麼能服?” “就算水淹七軍是由于天災所緻,難道其中就沒有人謀?” “不相幹耳!” “那麼,我問你,為什麼大水隻淹了魏軍,而沒有淹了我軍?” “那還不是因為你事先移到了高地紮營!” “是啊,這就是人謀!為将帥者,不知天文,不曉地理,不懂得氣候與水情,怎麼能領兵打仗?!” 龐德毫不示弱地說:“當年你在下邳丢了城池,作了曹公的階下囚,算是懂得什麼天文地理氣候水情嗎?” 關羽聞言大怒,叫道:“住口!” 龐德的火氣也上來了,大聲地說:“我可以住口,我是階下之囚嘛,正和原來你在曹營的地位一樣。

    但青史昭昭,最後必然會證明:雖然你現在僥幸成功,得意于一時,不久必然要失敗的!” 關羽大聲地反擊道:“關某率領大軍北進,蒙天公相助,水淹七軍,于文則投降,你龐德也束手就擒,樊城泡在大水之中,城不沒者隻有數闆,很快便會倒塌,曹仁已成甕中之鼈,襄陽也岌岌可危;我拿下襄樊之後,不日即可踏平許都,直搗宛、洛,形勢對我十分有利,以後隻有捷報頻傳,節節勝利,哪會有什麼失敗?” 龐德冷笑着說:“豈不聞勝敗乃兵家常事,軍事形勢變化無常,為将者要勝而不驕,敗而不餒;如果一旦僥幸取勝便得意忘形,最後如不全軍潰敗,是無天理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

    你家主公劉備,乃庸才耳,豈能相敵?” 關羽氣急敗壞地喊道:“龐德!你……!” “别無他求,速死而已!我甯為國家之鬼,不為賊将也。

    ” 關羽喊道:“好吧,就成全了你!來人!” 幾名士卒聞聲而入,關羽命令:“推出艙去斬了!把屍體抛入水中喂魚!” 龐德被架了下去,少頃,一名行刑的士卒一手持刀,一手提着龐德的首級進來交令,那刀鋒和首級上還滴着鮮血,關羽對衆人說:“龐令明不識擡舉,才落了個如此下場!不僅可悲,也很可恨!” 當年10月。

    樊城外圍,關羽的大帳中。

    關羽與諸将飲酒,關平陪坐下席。

    有多名樂師奏樂,身着盛裝的舞女們翩翩起舞,邊舞邊唱:“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如秉燭遊。

    ……” 關羽放下酒杯,站了起來,擺了擺手說:“停!” 樂舞停下了,關羽對諸将說:“這種歌詞無聊得很!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應該有所作為,及時建功立業,哪有那麼多的憂呀、愁呀,又哪有閑功夫遊玩?白天玩不夠,還要在夜裡秉燭去遊!平兒,舞劍!為父歌而和之!” 關平在音樂的伴奏下舞起劍來,姿态流暢而優美,充滿了陽剛之氣。

    關羽随着節奏唱道: “頂天立地兮大丈夫, 功成名就兮誰能侮。

     氣吞八荒兮多建樹, 名垂青史兮志已足。

     走已足兮歌且舞, 歌且舞兮樂何如!” 歌舞畢,衆人鼓掌助興。

    這時有一軍吏走進來向關羽報告說:“孫寨主到!” 關羽說:“有請!” 關羽向樂師舞女們揮了揮手,這些人便退了下去。

    孫狼走了進來,是一個很矯健的漢子,平民的裝束,頭戴鬥笠,上面插着一根雉雞毛。

    關羽起立相迎,二人互緻問候。

     關羽請孫狼坐下,然後對關平說:“平兒,拿杯來!給孫寨主斟酒!”關平拿過一隻銅爵,先給孫狼斟酒,然後依次給關羽及衆人斟酒。

     孫狼舉爵一飲而盡,感慨地說:“想我孫狼,乃陸渾的一介平民,因為不滿曹魏的橫征暴斂,糾合鄉親們舉起了義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