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積糧積寶應積德 愛财愛名更愛民

關燈
叫道:“夫人你看,這燈台銀光閃閃,和新的一樣。

    ” 張氏眼睛一亮,忙接過燈台細看,忽兒高興他說:“哎呀,這可是純銀打造的呀!” “是嗎?”司馬懿一聽,仔細看了,果然是純銀的,做工還非常精細哩。

     司馬忠一旁細眯着笑眼說:“二爺好福氣。

    ” 張氏高興的合不攏嘴,說:“春蘭,一會兒把燈台放二爺書房去。

    ” “不!”司馬懿擺手道,“不義之物,得之何安?忠兒,你快去找那婆婆,講明根由,退還人家。

    ” 司馬忠老大的不願意,看看夫人。

    夫人欲言又止,揮了揮手。

    司馬忠嘴裡嘟嚷着:“又不是二爺訛她的嘛。

    ”看着司馬懿,隻是不挪步。

     司馬懿生氣他說:“難道還要我親自送去不成?” 司馬忠一吐舌頭,轉身跑了。

     集市上,老婆婆在暮色殘陽中孤獨地坐在那兒,一任晚風吹拂着滿頭幹枯的自發。

     司馬忠過來蹲下,把燈台放在她面前,說:“老婆婆,這是我家二爺剛才買你的燈台。

    ” 老婆婆以為是買主嫌貴來退貨的,忙說:“怎麼,不要啦?夠便宜的呀!” 司馬忠:“就是因為太便宜了,我家二爺才讓退回來的。

    ” “什麼?”老婆婆一臉的困惑。

     “老婆婆,你這燈台是純銀打制的,你怎麼當成錫鐵賣啦?” 老婆婆一聽,抓起燈台,放在眼前細細地驗看。

    半晌,嘴唇翁動着說:“果然是銀的。

    怎麼變成了銀的呢?” 司馬忠感到好笑,恁大年紀的了,怎麼自家的寶物就認不得,當成尋常器物了呢?“老婆婆怕是眼花看錯了,我家主人讓退還給你。

    你收好,要賣就賣個好價錢吧。

    ” 老婆婆被買主的真誠所感動,竟固執地把燈台塞到司馬忠懷裡,說:“老身不識珍奇,為度荒而賣于街肆。

    你家主人願買,我願賣。

    既已賣出,豈可再反悔收回?決拿走吧,年輕人。

    ” 司馬忠再三推辭,竟拗不過老婆婆,隻好又拿回去。

     司馬懿聽了司馬忠一番訴說,歎了口氣說:“老婆婆現在需要的是糧食呀!這銀燈台咋看也值兩千錢。

    忠兒,你就裝上兩千錢的糧食連老婆婆一塊兒送回去吧。

    ” 司馬忠套上車,裝上糧食,趕到集市上,正見老婆婆顫巍巍地出了集鎮。

    便趕車追了上去,隻說是順路,讓老婆婆上了車。

    到了老婆婆家中,司馬忠才說了主人的意思。

    老婆婆和一家人感激涕零。

    旁觀的村人有知道司馬懿的,便說: “他是司馬将軍的二公子,是咱郡的孝廉呐!”衆人都感慨不已。

     司馬忠回去一說,弟兄幾個就嚷嚷開了,有誇贊二哥心眼兒好的,有埋怨二哥太傻的。

     張氏聽着弟弟們的議論,突然湧出一個念頭。

    她見司馬懿坐在那裡任由弟弟們議論,自己一聲不吭,皺着眉頭想心事,便捅了捅他道:“夫君,現今街市上賣珠寶度荒的不少,價格非常便宜。

    我們家中存的糧食不少,不如弟兄們就此商量一下,禀告母親,賣了糧食,買回珠寶,一來可以攢點兒家私,二來也幫助了窮人度荒,你看可好?” 四弟一聽,高興地粗門大嗓嚷道:“對!現今麥子一斜已賣到二萬多錢。

    這可是個振興家業的好機會哪!” 司馬懿瞪了張氏一眼:“你就知道抓錢。

    ” 張氏辯解道:“咦,我是為了誰?再說,我們肯拿出糧食賣,已經是積德行善的了。

    現在家家缺糧,戶戶饑荒,誰家能拿珠寶當飯吃?我們可以一萬錢一斜,比市面上便宜一半,還不中嗎?” 四弟随聲附和道:“對呀!就這也合算。

    ” 司馬懿:“我何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