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賴地契奇案得結 巧卧槽不為難題

關燈
如期還債,反遭誣告。查無實據,愁壞太守;司馬懿一着“卧槽馬”,引蛇出洞……

    且說王太守宴請司馬懿,席間勾起心事,被司馬懿打問,便原原本本說出根由。

    王太守說:“懷縣我一個朋友的内弟叫霍四,他因急用錢,把地契當給鄰村的朋友袁二,說定三個月内用錢贖回。

    三個月期滿,霍四先拿十萬錢還給袁二,說好三日後還清餘款。因為二人彼此很熟,也就沒有拿取字據。可是,三日後,當霍四去交還餘款時,袁二竟矢口否認己收回十萬錢的事實。霍四求丈哥幫忙,我那朋友就到縣衙告狀。可是,大堂之上,那袁二振振有詞,死不承認。懷縣縣令查無實據,隻好讓袁二回去了。我那朋友氣不過,便又上告到我這裡。我又怎麼才能明斷呢?”

    司馬懿聽了,也覺十分棘手,沉吟片刻,問:“大人的朋友可靠嗎?”

    王太守:“他是有名的老實人,不會說謊。”

    司馬懿說:“那好,大人不必煩愁。下官有辦法制服無賴袁二。”

    王太守見他說的如此輕松,驚訝地問:“你真能讓他承認?”

    司馬懿肯定地:“隻要事實确鑿。”

    王太守:“還不相信我嗎?”

    司馬懿:“哪裡。要破此案,隻須……”他向太守悄聲說了計謀。

    王太守聽得眉開眼笑,附掌稱道:“妙!就依計而行。”

    次日,一張傳票,把袁二押上河内郡大堂,上了刑具。

    袁二大哭大叫:“冤枉啊!青天大老爺不能不問青紅皂白無故抓人呀!”

    王太守一拍驚堂木,喝道:“大膽盜賊,休要咆哮公堂!”

    袁二一怔,又叫:“誰是盜賊?我袁二可是本份良民呀!”

    王太守冷笑一聲,道:“好一個良民。看吧,這是京城來的文書!”說着扔下一紙文書。

    差役拾起拿給袁二看。袁二一看,吓了一跳,原來上面寫着:“今捕獲一江洋大盜,其同夥袁二系河内懷縣葛莊人……”

    袁二看完,先是震驚,繼而釋然。自恃不是盜賊,敢是同名同姓搞錯了,便但然道:“啟禀大老爺,小民袁二就不曾到京城去,怎麼會和京城大盜是同夥呢?請大老爺明鑒。”

    王太守說:“嘟!休要狡辨。你犯罪證據确鑿,以為本官不知道嗎?你們偷來的東西,現就藏在你家中!”

    袁二:“沒有的事兒呀!我家中根本沒有偷來搶來的财物呀!”

    王太守一拍驚堂木:“如果搜出來怎麼辦?”

    袁二:“如果查出不是我家的财物,小民情願受雙借的處罰。”

    王太守:“好,你速速把家産開列清楚,以便本官查核。”

    袁二:“我家财産好說得很。現在就能給大人開列出來。

    糧食三千斤,自家田裡産的;細布二十匹,是自家紡織的;牛三頭,驢一頭。鄰人可以作證……”

    王太守:“可有銀錢?”

    袁二眨巴眨巴眼說:“銀錢,有哇。十萬,哦,是鄰村朋友霍四贖地契交來的。如若不信,可叫霍四來對證。”

    王太守盯視着他:“再說一遍。可有遺漏和不實?”

    袁二發誓詛咒:“再說一遍還是這。如若有假,天打五雷劈。”

    王太守捋髯颔首道:“好,傳霍四。”

    袁二得意地一笑,心裡話:傳吧,咱說的可都是實話。

    霍四上來,跪下:“小民霍四叩見青天大老爺!”

    王太守問:“霍四,你可認識袁二?”

    霍四:“他是小民的朋友。”

    王太守:“你可曾把地契典給袁二?”

    霍四:“小民去歲因急等用錢,曾把地契典給袁二。三個月期滿,因錢不夠,我先還給他十萬……”

    袁二聽了,叫道:“青天大老爺明鑒,小民說得句句是實。”

    王太守與司馬懿相視一笑,把驚堂木一拍,道:“袁二,你既承認霍四還你十萬錢,那麼,贖地契的事,你們就當面交割吧。”

    “啊!”袁二傻臉了。我咋瞅前不瞅後,自己跳進坑裡啦?

    便垂頭喪氣他說:“大老爺明鑒,小民知錯。”

    王太守遂判霍四交清餘款,收回地契;判袁二杖責四十,以示懲處。

    過後,太守的朋友領着霍四來拜謝王太守。

    王太守指指旁邊的司馬懿說:“此妙計都是他出的呀!”

    司馬懿說:“對待不講理的無賴,隻能用卧槽馬。讓他眼睜睜左右不能,上下不得,才肯束手就範。”

    太守的朋友聽了,哈哈大笑:“好個卧槽馬。厲害,厲害!”

    自此,司馬懿在河内郡名聲大振,府中大小官員都十分敬重他。但是唯有一人,看着司馬懿不順眼。他就是主薄黃貴。此人嫉妒心極強,見司馬懿精明能幹,頗得太守賞識,便有一種危機感,總感到司馬懿要取代他。因此,處心積慮要陷害司馬懿。終于,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