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關燈
小
中
大
芒種拿起餅子,連蹦帶跳的跑下堤埝去,他頭一回聽見子午鎮村邊柳樹行子裡的小鳥們叫的這樣好聽。
小風從他的身後邊吹過來,走在路上,像飛一樣。
前邊有一輛串親的黃牛車,他追了過去;前邊又有一個賣甜瓜的小販,挑着八股繩去趕集,他也趕過去了。
他要追過一切,跑到前邊去。
有一棵莊稼,倒在大路上,他想:“這麼大的穗子,糟蹋了真可惜了兒的!”扶了起來。
車道溝裡有一個大甩窪:“後面的車過來,一不小心要翻了哩!”把它填平。
走到一個村口,一個老漢推着一小車糧食上堤坡,努着全身的力氣,推上一半去,又退了下來,他趕上去幫助。
到街裡,誰家的孩子栽倒了,他扶了起來,哄着去找娘。
當天晚上,他就過了平漢路,在車站上,他看見了灰色的水塔和紅綠色的燈,聽見了火車叫。
一火車一火車的兵馬,在他眼前往南開去了,車頂上擠着行李、女人和孩子。
他走在山地裡的石子路上,爬過一個山坡,又一個山坡,一打聽道兒,老鄉總是往前面山頂上一指說:“翻過這個小梁梁兒就到了,一馬平川!” 這裡冷的早,山前的草還青着,山後的草就發白了。
白色的房頂上,堆着棗兒,黑色的山羊,在山坡石頭堆裡跳躍着。
山道兩旁,常常遇見泉水,小小的水泉慢慢冒出水來,像螃蟹吐泡,芒種從沒喝過這樣甜的水,不斷蹲下用手掏起來喝。
盡量擡着腳步走,還不斷踢起小石塊,不久鞋底磨出窟窿來,石子鑽到裡面去,芒種想:“回去又該求春兒了!”他撿了幾塊又圓又滑的紫色小石頭裝在兜裡,平原的孩子們歡喜這些小石頭,偶爾才能從田地裡拾到一塊,說是老鸹從山裡銜回的枕頭。
他預備回去送給女孩子們抓子兒。
中午,他走到一個大鎮店,叫做城南莊。
村邊河灘上有一片楊樹,有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大道旁邊納着鞋底兒,賣豆腐和紅棗。
芒種坐在一塊石頭上,脫下鞋來休息。
前面是一條大河,叫胭脂河,太陽照在河面上,水流很清,紅色的砂石在河底翻動。
河對面有唱歌和喊叫的聲音。
不久,從山後轉出一支隊伍來,稀稀拉拉,走的很不齊整,頭上頂着大草帽,上身披着舊棉衣。
這隊伍擠在河邊脫鞋,卷褲子,說笑着飛快的趟過來,在楊樹林子裡休息了。
芒種問那婦女: “大嫂子,這是什麼軍頭啊?” “老紅軍!”婦女說,“前幾天就從這裡過去了一幫,别看穿的破爛,打仗可硬哩,聽說從江西出來,一直打了二萬多裡!” “從江西?”芒種問,“可有咱這邊的人嗎?”“沒看見,”婦女說,“說話咵得厲害,買賣可公平,對待老百姓可好哩!” “怎麼火車上兵往南開,他們倒往北走哩!”芒種又問。
婦女說: “那是什麼兵,這是什麼兵,往南開的是蔣介石的,吃糧不打日本,光知道欺侮老百姓的兵。
這才是真心打日本的兵,你聽他們唱的歌!” 芒種聽了聽,那歌是叫老百姓組織起來打日本的。
隊伍散開,有的靠在樹上睡着了,有的跑到河邊上去洗臉。
有一個大個子黑瘦臉的紅軍過來,看了看芒種說: “小鬼!從哪裡來呀?看你不像山地裡的人。
” “從平地上,”芒種說,“深澤縣!” “深澤?”那紅軍愣了一下笑了,“深澤什麼村啊?”芒種聽他的口音一下子滿帶了深澤味兒,就說:“子午鎮。
老總,聽你的口音,也不遠。
” “來,我們談談!”紅軍緊拉着芒種的手,到林子邊一棵大樹下面,替芒種卷了一枝煙,兩個人抽着。
“我和你打聽一個人,”紅軍親熱的望着芒種,“你們村西頭有個叫吳大印的,你認識嗎?”
小風從他的身後邊吹過來,走在路上,像飛一樣。
前邊有一輛串親的黃牛車,他追了過去;前邊又有一個賣甜瓜的小販,挑着八股繩去趕集,他也趕過去了。
他要追過一切,跑到前邊去。
有一棵莊稼,倒在大路上,他想:“這麼大的穗子,糟蹋了真可惜了兒的!”扶了起來。
車道溝裡有一個大甩窪:“後面的車過來,一不小心要翻了哩!”把它填平。
走到一個村口,一個老漢推着一小車糧食上堤坡,努着全身的力氣,推上一半去,又退了下來,他趕上去幫助。
到街裡,誰家的孩子栽倒了,他扶了起來,哄着去找娘。
當天晚上,他就過了平漢路,在車站上,他看見了灰色的水塔和紅綠色的燈,聽見了火車叫。
一火車一火車的兵馬,在他眼前往南開去了,車頂上擠着行李、女人和孩子。
他走在山地裡的石子路上,爬過一個山坡,又一個山坡,一打聽道兒,老鄉總是往前面山頂上一指說:“翻過這個小梁梁兒就到了,一馬平川!” 這裡冷的早,山前的草還青着,山後的草就發白了。
白色的房頂上,堆着棗兒,黑色的山羊,在山坡石頭堆裡跳躍着。
山道兩旁,常常遇見泉水,小小的水泉慢慢冒出水來,像螃蟹吐泡,芒種從沒喝過這樣甜的水,不斷蹲下用手掏起來喝。
盡量擡着腳步走,還不斷踢起小石塊,不久鞋底磨出窟窿來,石子鑽到裡面去,芒種想:“回去又該求春兒了!”他撿了幾塊又圓又滑的紫色小石頭裝在兜裡,平原的孩子們歡喜這些小石頭,偶爾才能從田地裡拾到一塊,說是老鸹從山裡銜回的枕頭。
他預備回去送給女孩子們抓子兒。
中午,他走到一個大鎮店,叫做城南莊。
村邊河灘上有一片楊樹,有一個中年婦女坐在大道旁邊納着鞋底兒,賣豆腐和紅棗。
芒種坐在一塊石頭上,脫下鞋來休息。
前面是一條大河,叫胭脂河,太陽照在河面上,水流很清,紅色的砂石在河底翻動。
河對面有唱歌和喊叫的聲音。
不久,從山後轉出一支隊伍來,稀稀拉拉,走的很不齊整,頭上頂着大草帽,上身披着舊棉衣。
這隊伍擠在河邊脫鞋,卷褲子,說笑着飛快的趟過來,在楊樹林子裡休息了。
芒種問那婦女: “大嫂子,這是什麼軍頭啊?” “老紅軍!”婦女說,“前幾天就從這裡過去了一幫,别看穿的破爛,打仗可硬哩,聽說從江西出來,一直打了二萬多裡!” “從江西?”芒種問,“可有咱這邊的人嗎?”“沒看見,”婦女說,“說話咵得厲害,買賣可公平,對待老百姓可好哩!” “怎麼火車上兵往南開,他們倒往北走哩!”芒種又問。
婦女說: “那是什麼兵,這是什麼兵,往南開的是蔣介石的,吃糧不打日本,光知道欺侮老百姓的兵。
這才是真心打日本的兵,你聽他們唱的歌!” 芒種聽了聽,那歌是叫老百姓組織起來打日本的。
隊伍散開,有的靠在樹上睡着了,有的跑到河邊上去洗臉。
有一個大個子黑瘦臉的紅軍過來,看了看芒種說: “小鬼!從哪裡來呀?看你不像山地裡的人。
” “從平地上,”芒種說,“深澤縣!” “深澤?”那紅軍愣了一下笑了,“深澤什麼村啊?”芒種聽他的口音一下子滿帶了深澤味兒,就說:“子午鎮。
老總,聽你的口音,也不遠。
” “來,我們談談!”紅軍緊拉着芒種的手,到林子邊一棵大樹下面,替芒種卷了一枝煙,兩個人抽着。
“我和你打聽一個人,”紅軍親熱的望着芒種,“你們村西頭有個叫吳大印的,你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