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孫繼先奇襲安順場 熊尚林首飛大渡河
關燈
小
中
大
趙成章奉命再次射擊,他又一次打了兩發炮彈,炮彈在敵群中開花,不死不傷的向後潰逃。
8勇士登上了對岸的石坎,占領了敵人的渡口工事,取得了立足點。
渡船返回後,孫繼先率第二船10勇士強渡過去。
18勇士在對岸會合,奮起追擊潰逃之敵,打得敵人血肉橫飛,拼命逃竄,突擊隊完全控制了渡口陣地。
當面之敵韓槐皆營一崩潰,北岸餘味儒團的陣地便全線發生了動搖,紛紛向下遊潰逃而去,安順場東西十幾裡的南北兩岸便都在紅軍的控制之下。
強渡完全成功。
李一氓有《安順場懷古》贊紅軍強渡大渡河: 澎湃銅河一百年,紅羊遺迹費流漣。
豈有渡來重渡去,翼王遺恨入西川。
檢點太平天國事,驚濤幽咽太傷心。
早知末路排安順,何不南朝共死生! 十七人飛十七槳,一船烽火浪滔滔。
輸他大渡稱天塹,又見紅軍過鐵橋。
且說毛澤東、周恩來、未德等是5月26日傍晚到達安順場的。
他們來到安順場,心情都很愉快。
先遣隊如期奪取了渡口,楊得志團已全部渡過河去,1軍團1師的其他幾個團和軍委幹部團正在緊張有序地渡河。
先遣司令劉伯承見中央負責人都平安到達安順場,心裡也很高興,他搞來幾缸米酒,請大家的客。
他們有好些天不見面了,也還有些奇聞趣事,于是,乘着酒興,席間便都說鬧起來。
毛澤東說:“昔者曹操煮酒論英雄,論來論去,論的是自己。
伯承呐,你今天是論的誰呀?”劉伯承說:“各位别誤會,酒是煮了,可不是要來論英雄,更不是自己煮酒論自己,我是慰問大家的,先到者為主喽。
”毛澤東說:“你不敢論?那我就來論一論喽。
曹操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在座諸公,誰能當之?”席間都是熟知“三國”的,一個個都不想扮劉備,便隻顧喝酒,不曾作答。
毛澤東說:“我看啦,劉伯承就夠。
君不見諸葛亮7擒7縱才使孟獲心悅誠服,而我們的伯承同志,一下子就把小葉丹說通了,比諸葛亮強了7倍了嘛,還不夠英雄麼?”席間都嚷了起來:“夠,夠,太夠了!”劉伯承說:“這樣說,我這筷子真要掉地下了。
”毛澤東說:“聽到沒有?伯承自比劉備,認了。
曹操就說嘛,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大夥都樂了樂。
劉伯承說:“說我個人,那是過了。
我們,主要是靠我們黨的民族政策,這個東西比諸葛亮的一套本來就要高明一些的。
” 席間有混嘴而來的陳赓,全軍有名的活躍分子,說起話來沒上沒下。
他說:“什麼政策不政策啊,我看,我們劉司令員有一手的确是很厲害的,我敢肯定,諸葛亮沒有這一手。
”毛澤東問:“怎樣厲害的一手呀?”陳赓說:“脫褲子!”在座都噴酒而樂!大家都已知道王耀南的工兵連被彜民脫個精光的事。
毛澤東樂完說:“伯承呐,王耀南當‘脫派’那會兒,你沒脫吧?”劉伯承說:“我當時稍微靠後了一點。
要是走在一起,還不得也脫。
”一圈人又都哈哈樂了起來。
朱德說:“劉伯承也脫,那真叫是我川中一枝花了。
”笑聲更加響了起來。
毛澤東笑完又問劉伯承:“伯承呐,你跟小葉丹結拜的時候,是先跪的左腿還是先跪的右腿呀?”劉伯承一愣說:“這,我可沒注意。
不過,嘿,賭咒發誓,我的誠意是決沒有問題的。
”毛澤東接着講起了一段掌故,說某朝某代,某大臣朝見新主,因下跪時跪錯了一條腿,結果被貶黜瓊州……故事正在進行,總政代主任李富春走了來:“噢,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喽。
”劉伯承連忙招呼警衛員:“倒酒來!”李富春喝了一口米酒,連贊“好香,好香!”接着在毛澤東的耳邊說:“小鎮上有個老秀才,有興趣一見嗎?”毛澤東說:“哦,這地方還出了個秀才?走,擺擺龍門陣去。
” 毛澤東起身要走,見劉伯承走近身邊,說:“伯承,還得想辦法搞船,實在搞不到,就做木排!” 劉伯承點頭道:“木排一會兒就可試渡。
” 夜色降臨時刻,毛澤東和李富春鑽進小鎮的一家小店,見到了李富春已與之見了一面的老先生。
老先生一身青素對襟長褂,氣色很好,精神矍铄,看上去古稀之年。
他起身為來客挪動椅凳:“有請。
”毛澤東坐定後,問道:“老先生,高壽啊?”飽經世事的老先生,神情泰然,似乎這裡什麼事情也不曾發生一般,也不為來客的生疏所忌,他嗓音平靜而響亮:“虛度90春秋矣。
”毛澤東不禁為之一怔:“噢,高壽,高壽了。
請問。
祖籍本地人士嗎?”老先生答道:“先祖漢丞相的部下,曆數10代之繁衍,自然也算得上祖籍本地了。
”老先生文绉绉的,毛澤東更來了興趣,笑問道:“這麼說,老先生定是見過太平軍了?”老先生說:“不才有幸,不隻是見過太平軍,翼王石達開本人也是見過的。
”毛澤東又“啊”了一聲,說:“老先生,我們兩個是從政于紅軍的。
紅軍中姓石的有,可沒有叫石達開的。
可現在呐,都被人叫作石達開了,隻是加了‘第二’兩個字。
請問老先生果如是麼?”老先生聽來客的口氣,料定他們是紅軍中領頭的;又見他們問及前程大事,神情便變得鄭重而欣喜,說:“老弟是要問策于民麼?”毛澤東說
8勇士登上了對岸的石坎,占領了敵人的渡口工事,取得了立足點。
渡船返回後,孫繼先率第二船10勇士強渡過去。
18勇士在對岸會合,奮起追擊潰逃之敵,打得敵人血肉橫飛,拼命逃竄,突擊隊完全控制了渡口陣地。
當面之敵韓槐皆營一崩潰,北岸餘味儒團的陣地便全線發生了動搖,紛紛向下遊潰逃而去,安順場東西十幾裡的南北兩岸便都在紅軍的控制之下。
強渡完全成功。
李一氓有《安順場懷古》贊紅軍強渡大渡河: 澎湃銅河一百年,紅羊遺迹費流漣。
豈有渡來重渡去,翼王遺恨入西川。
檢點太平天國事,驚濤幽咽太傷心。
早知末路排安順,何不南朝共死生! 十七人飛十七槳,一船烽火浪滔滔。
輸他大渡稱天塹,又見紅軍過鐵橋。
且說毛澤東、周恩來、未德等是5月26日傍晚到達安順場的。
他們來到安順場,心情都很愉快。
先遣隊如期奪取了渡口,楊得志團已全部渡過河去,1軍團1師的其他幾個團和軍委幹部團正在緊張有序地渡河。
先遣司令劉伯承見中央負責人都平安到達安順場,心裡也很高興,他搞來幾缸米酒,請大家的客。
他們有好些天不見面了,也還有些奇聞趣事,于是,乘着酒興,席間便都說鬧起來。
毛澤東說:“昔者曹操煮酒論英雄,論來論去,論的是自己。
伯承呐,你今天是論的誰呀?”劉伯承說:“各位别誤會,酒是煮了,可不是要來論英雄,更不是自己煮酒論自己,我是慰問大家的,先到者為主喽。
”毛澤東說:“你不敢論?那我就來論一論喽。
曹操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在座諸公,誰能當之?”席間都是熟知“三國”的,一個個都不想扮劉備,便隻顧喝酒,不曾作答。
毛澤東說:“我看啦,劉伯承就夠。
君不見諸葛亮7擒7縱才使孟獲心悅誠服,而我們的伯承同志,一下子就把小葉丹說通了,比諸葛亮強了7倍了嘛,還不夠英雄麼?”席間都嚷了起來:“夠,夠,太夠了!”劉伯承說:“這樣說,我這筷子真要掉地下了。
”毛澤東說:“聽到沒有?伯承自比劉備,認了。
曹操就說嘛,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大夥都樂了樂。
劉伯承說:“說我個人,那是過了。
我們,主要是靠我們黨的民族政策,這個東西比諸葛亮的一套本來就要高明一些的。
” 席間有混嘴而來的陳赓,全軍有名的活躍分子,說起話來沒上沒下。
他說:“什麼政策不政策啊,我看,我們劉司令員有一手的确是很厲害的,我敢肯定,諸葛亮沒有這一手。
”毛澤東問:“怎樣厲害的一手呀?”陳赓說:“脫褲子!”在座都噴酒而樂!大家都已知道王耀南的工兵連被彜民脫個精光的事。
毛澤東樂完說:“伯承呐,王耀南當‘脫派’那會兒,你沒脫吧?”劉伯承說:“我當時稍微靠後了一點。
要是走在一起,還不得也脫。
”一圈人又都哈哈樂了起來。
朱德說:“劉伯承也脫,那真叫是我川中一枝花了。
”笑聲更加響了起來。
毛澤東笑完又問劉伯承:“伯承呐,你跟小葉丹結拜的時候,是先跪的左腿還是先跪的右腿呀?”劉伯承一愣說:“這,我可沒注意。
不過,嘿,賭咒發誓,我的誠意是決沒有問題的。
”毛澤東接着講起了一段掌故,說某朝某代,某大臣朝見新主,因下跪時跪錯了一條腿,結果被貶黜瓊州……故事正在進行,總政代主任李富春走了來:“噢,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喽。
”劉伯承連忙招呼警衛員:“倒酒來!”李富春喝了一口米酒,連贊“好香,好香!”接着在毛澤東的耳邊說:“小鎮上有個老秀才,有興趣一見嗎?”毛澤東說:“哦,這地方還出了個秀才?走,擺擺龍門陣去。
” 毛澤東起身要走,見劉伯承走近身邊,說:“伯承,還得想辦法搞船,實在搞不到,就做木排!” 劉伯承點頭道:“木排一會兒就可試渡。
” 夜色降臨時刻,毛澤東和李富春鑽進小鎮的一家小店,見到了李富春已與之見了一面的老先生。
老先生一身青素對襟長褂,氣色很好,精神矍铄,看上去古稀之年。
他起身為來客挪動椅凳:“有請。
”毛澤東坐定後,問道:“老先生,高壽啊?”飽經世事的老先生,神情泰然,似乎這裡什麼事情也不曾發生一般,也不為來客的生疏所忌,他嗓音平靜而響亮:“虛度90春秋矣。
”毛澤東不禁為之一怔:“噢,高壽,高壽了。
請問。
祖籍本地人士嗎?”老先生答道:“先祖漢丞相的部下,曆數10代之繁衍,自然也算得上祖籍本地了。
”老先生文绉绉的,毛澤東更來了興趣,笑問道:“這麼說,老先生定是見過太平軍了?”老先生說:“不才有幸,不隻是見過太平軍,翼王石達開本人也是見過的。
”毛澤東又“啊”了一聲,說:“老先生,我們兩個是從政于紅軍的。
紅軍中姓石的有,可沒有叫石達開的。
可現在呐,都被人叫作石達開了,隻是加了‘第二’兩個字。
請問老先生果如是麼?”老先生聽來客的口氣,料定他們是紅軍中領頭的;又見他們問及前程大事,神情便變得鄭重而欣喜,說:“老弟是要問策于民麼?”毛澤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