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冷月葬花魂”(2)
關燈
小
中
大
曹雪芹到過杭州嗎?
《文化娛樂》編者按:《紅樓夢》作者曹雪芹與杭州究竟有否緣分?江慰廬的《香菱和杭州名妹小青》與莫高的《曹雪芹和杭州》兩文提出了這個問題。
本刊以前也收到過類似這樣的稿件。
為了提高讀者閱讀和研究《紅樓夢》的興趣,我們請杭州大學教授、《紅樓夢》學者蔡義江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廣大讀者看後,可能會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曹雪芹有沒有到過杭州?我是杭州出生的,逝去的歲月有一半以上在杭州度過,因此,從我主觀願望說,是希望曹雪芹到過杭州的。
江慰廬和莫高兩位同志談這個問題的文章,我已拜讀。
《文化娛樂》編輯部要我也就此題寫點什麼,我樂于遵命。
隻是我要說的是與自己願望相反的意見,我以為曹雪芹并未到過杭州。
雖然,《紅樓夢》與浙江頗有緣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到過杭州的。
康熙三十一年(1692),三十五歲的曹寅從蘇州兼江甯織造任上,南來“遊越五日”,在短暫的遊覽期間,他曾“倚舟脫稿”,寫了一本《北紅拂記》曲,回家後交給伶人演唱(事見尤侗《艮齋倦稿》卷九《題北紅拂記》)。
那還是雪芹出生前三十年左右的事。
除此以外,再也不見曹家人到杭州的記載了。
現在大家都說,曾任杭州織造的孫文成是曹家的親戚。
其實,這是尚待證實的問題。
當過康熙皇帝保母的曹寅生母是姓孫。
康熙四十五年(1706)孫文成初任杭州織造時,康熙曾傳谕:“三處織造,視同一體,須要和氣……”曹寅奏稱“孫文成系臣在庫上時曾經保舉,實知其人”雲雲,據此猜測孫文成即曹寅的外家老親是可以的,但要當成事實,畢竟還需要更确切的佐證。
所以,周汝昌先生隻說:“疑此孫文成或亦曹之親戚也。
”同時,除曹寅奏折中那些話外,我們還沒有發現曹家祖孫三代與孫文成家有過什麼私人間的交往。
曹、孫文成在雍正五年(1727)就被劾罷職,其時雪芹尚幼(據周汝昌先生算法,僅四歲;算得大些,也未成年)。
而前此數年中曹、孫二織造已屢受雍正訓斥,不是追查賬目,就是罰賠年俸,各自都岌岌可危。
就算真是親戚,怕也沒有走親戚的心思了,更不用說帶一個幾歲的孩子,經幾天舟行路程了(八旗貴族家教甚嚴,孩子不讓随便出門)。
移家北京之後,更沒有機會到杭州了。
前些時,有雪芹重到江南被兩江總督尹繼善羅緻幕府之說,現已查明此說出于今人僞造的曹雪芹畫像的題詞,是不足為憑的。
趙岡先生說:“雪芹幼時一定常去杭州。
”不但“一定”,而且“常去”!主要理由是杭州織造府分東西兩府,與小說所寫賈府格局一緻,而江甯織造府是不分的。
這是趙先生隻認定織造府是賈府大觀園原型的想頭。
其實,相似的格局還可以舉出被稱為“京華大觀園”的北京恭王府來:“《紅樓夢》中稱甯國府為東府,榮國府為西府,說兩府對門中隔一個夾道。
敦郡王府和恭王府花園正是這樣情況。
兩府的東西牆相對,中間隔一條巷子……”(劉蕙孫《名園憶舊》)恭王府一帶,曹雪芹倒一定是常去的(當然,我的意思也并非指實它就是賈府的原型)。
《紅樓夢》中寫蘇州的很多,連虎丘的泥人兒也寫到了,寫杭州的卻沒有。
小說多處談到品茶,提到楓露茶、六安茶、老君眉,甚至還有暹羅貢茶,惟獨沒有久已馳名中外的龍井茶。
我想,雪芹若是遊過西湖,那麼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的水面上,說不定會添出一個小瀛洲來的。
小說在講到女色時是用過“蘇杭”二字的,但那是因為越地多麗姝的緣故:第一名就是西施;後代詩文中寫到的更多,如李白有《越女詞》組詩贊美吳越兒女的豔色;杜甫極少寫婦女,但也有“越女天下白”之句;可見這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說法了,與小說中提到“若耶之溪”、“天台之路”一樣,不必到過浙江的人才能說。
香菱形象是否根據錢塘女子馮小青故事改寫,這可以研究(但曹雪芹明言書中幾個女子都是自己“半世親睹親聞的”)。
如果是的,隻是受明人作品影響的問題,也非到杭實地調查所得。
附帶說說,《紅樓夢》後四十回續書寫黛玉倒真與《小青傳》有瓜葛:小青有焚稿事,黛玉亦有;小青《焚馀草》詩雲:“新妝欲與畫圖争,知在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這後兩句被《紅樓夢》續作者摭拾,作為黛玉病中照鏡,顧影
本刊以前也收到過類似這樣的稿件。
為了提高讀者閱讀和研究《紅樓夢》的興趣,我們請杭州大學教授、《紅樓夢》學者蔡義江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廣大讀者看後,可能會從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曹雪芹有沒有到過杭州?我是杭州出生的,逝去的歲月有一半以上在杭州度過,因此,從我主觀願望說,是希望曹雪芹到過杭州的。
江慰廬和莫高兩位同志談這個問題的文章,我已拜讀。
《文化娛樂》編輯部要我也就此題寫點什麼,我樂于遵命。
隻是我要說的是與自己願望相反的意見,我以為曹雪芹并未到過杭州。
雖然,《紅樓夢》與浙江頗有緣分。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到過杭州的。
康熙三十一年(1692),三十五歲的曹寅從蘇州兼江甯織造任上,南來“遊越五日”,在短暫的遊覽期間,他曾“倚舟脫稿”,寫了一本《北紅拂記》曲,回家後交給伶人演唱(事見尤侗《艮齋倦稿》卷九《題北紅拂記》)。
那還是雪芹出生前三十年左右的事。
除此以外,再也不見曹家人到杭州的記載了。
現在大家都說,曾任杭州織造的孫文成是曹家的親戚。
其實,這是尚待證實的問題。
當過康熙皇帝保母的曹寅生母是姓孫。
康熙四十五年(1706)孫文成初任杭州織造時,康熙曾傳谕:“三處織造,視同一體,須要和氣……”曹寅奏稱“孫文成系臣在庫上時曾經保舉,實知其人”雲雲,據此猜測孫文成即曹寅的外家老親是可以的,但要當成事實,畢竟還需要更确切的佐證。
所以,周汝昌先生隻說:“疑此孫文成或亦曹之親戚也。
”同時,除曹寅奏折中那些話外,我們還沒有發現曹家祖孫三代與孫文成家有過什麼私人間的交往。
曹、孫文成在雍正五年(1727)就被劾罷職,其時雪芹尚幼(據周汝昌先生算法,僅四歲;算得大些,也未成年)。
而前此數年中曹、孫二織造已屢受雍正訓斥,不是追查賬目,就是罰賠年俸,各自都岌岌可危。
就算真是親戚,怕也沒有走親戚的心思了,更不用說帶一個幾歲的孩子,經幾天舟行路程了(八旗貴族家教甚嚴,孩子不讓随便出門)。
移家北京之後,更沒有機會到杭州了。
前些時,有雪芹重到江南被兩江總督尹繼善羅緻幕府之說,現已查明此說出于今人僞造的曹雪芹畫像的題詞,是不足為憑的。
趙岡先生說:“雪芹幼時一定常去杭州。
”不但“一定”,而且“常去”!主要理由是杭州織造府分東西兩府,與小說所寫賈府格局一緻,而江甯織造府是不分的。
這是趙先生隻認定織造府是賈府大觀園原型的想頭。
其實,相似的格局還可以舉出被稱為“京華大觀園”的北京恭王府來:“《紅樓夢》中稱甯國府為東府,榮國府為西府,說兩府對門中隔一個夾道。
敦郡王府和恭王府花園正是這樣情況。
兩府的東西牆相對,中間隔一條巷子……”(劉蕙孫《名園憶舊》)恭王府一帶,曹雪芹倒一定是常去的(當然,我的意思也并非指實它就是賈府的原型)。
《紅樓夢》中寫蘇州的很多,連虎丘的泥人兒也寫到了,寫杭州的卻沒有。
小說多處談到品茶,提到楓露茶、六安茶、老君眉,甚至還有暹羅貢茶,惟獨沒有久已馳名中外的龍井茶。
我想,雪芹若是遊過西湖,那麼在“天上人間諸景備”的大觀園的水面上,說不定會添出一個小瀛洲來的。
小說在講到女色時是用過“蘇杭”二字的,但那是因為越地多麗姝的緣故:第一名就是西施;後代詩文中寫到的更多,如李白有《越女詞》組詩贊美吳越兒女的豔色;杜甫極少寫婦女,但也有“越女天下白”之句;可見這已經成為一種傳統說法了,與小說中提到“若耶之溪”、“天台之路”一樣,不必到過浙江的人才能說。
香菱形象是否根據錢塘女子馮小青故事改寫,這可以研究(但曹雪芹明言書中幾個女子都是自己“半世親睹親聞的”)。
如果是的,隻是受明人作品影響的問題,也非到杭實地調查所得。
附帶說說,《紅樓夢》後四十回續書寫黛玉倒真與《小青傳》有瓜葛:小青有焚稿事,黛玉亦有;小青《焚馀草》詩雲:“新妝欲與畫圖争,知在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
”這後兩句被《紅樓夢》續作者摭拾,作為黛玉病中照鏡,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