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紅樓夢》續作與原作的落差(3)
關燈
小
中
大
正鬧着,那秦鐘的魂魄忽聽見“寶玉來了”四字,便忙又央求道:“列位神差,略發慈悲,讓我回去,和這一個好朋友說一句話就來的。
”衆鬼道:“又是什麼好朋友?”秦鐘道:“不瞞列位,就是榮國公的孫子,小名寶玉的。
”都判官聽了,先就唬慌起來,忙喝罵鬼使道:“我說你們放回了他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隻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
”衆鬼見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腳,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電雹,原來見不得‘寶玉’二字。
依我們愚見,他是陽間,我們是陰間,怕他也無益于我們。
”都判道:“放屁!俗話說得好,‘天下的官管天下的事’,陰陽本無二理。
别管他陰也罷,陽也罷,敬着點沒錯了的。
”衆鬼聽說,隻得将秦魂放回。
哼了一聲,微開雙目,見寶玉在側,乃勉強歎道:“怎麼不肯早來?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
”寶玉忙攜手垂淚道:“有什麼話,留下兩句。
”秦鐘道:“并無别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
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
”說畢,便長歎一聲,蕭然長逝了。
這段出現陰司鬼差的文字,用不着我來說明,脂評就有過許多精辟的批語,隻需擇要抄錄幾條就行了。
它批“正是許多鬼判持牌提索來捉他”句說: 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後面數語,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談愚論設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見之奇文奇筆。
又有批衆鬼拘秦鐘一段說: 《石頭記》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經之談,間亦有之,是作者故意遊戲之筆耶?以破色取笑,非如别書認真說鬼話也。
“遊戲之筆”、“非如别書認真說鬼話”,說得多好!可謂一語破的。
再如批鬼都判先倨後恭的對話說: 如聞其聲。
試問誰曾見都判來?觀此則又見一都判跳出來。
調侃世情固深,然遊戲筆墨一至于此,真可壓倒古今小說!這才算是小說。
“調侃世情”,又是一針見血的話。
我由衷地欽佩脂硯齋的理解鑒賞能力,并且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竟有少數所謂研究者,老往這位對我們加深理解《紅樓夢》一書作過如此重要貢獻的脂硯齋身上潑髒水。
我想,他們如果有脂硯齋十分之一的理解力,就真該謝天謝地了! 再看看續書所寫有關情節,完全可以說是“認真說鬼話”了。
寶玉因失玉而瘋癫,得玉而痊愈,這是将通靈玉當成了寶玉的魂靈,是寫他自己視玉為命,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因僧道而獲救是重複前面已有過的情節,已與脂評所說“通靈玉除邪,全部隻此一見,卻又不靈,遇癞和尚、跛道人一點方靈應矣。
寫利欲之害如此”,“通靈玉除邪,全部百回隻此一見,何得再言”等語不合,這且不說。
為尋玉而求助于扶乩(一種占蔔問疑的迷信活動,騙人的鬼把戲),由妙玉來施術,請來“拐仙”,還神奇地在沙盤上寫出一首詩來指示通靈玉的去處,雖小說中人不解其意,但讀者卻能領略其去處的神秘性。
妙玉本是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普通姑娘,除了能詩和懂茶藝外并無特殊本領,現在居然硬派她來扮演巫婆的角色,讓她畫符念咒,裝神弄鬼。
《大觀園月夜感幽魂》一回更是活見鬼。
先是鳳姐在園内見似“大狗”“拖着一個掃帚尾巴”的怪物向她“拱爪兒”,接着就碰見秦可卿的鬼魂。
吓得這個原來“從不信陰司報應”的鳳姐去散花寺求“神簽”,簽兒自動蹿出,上書“王熙鳳衣錦還鄉”。
下一回又寫甯府“病災侵入”、“符水驅妖孽”,更是肆無忌憚地宣揚封建迷信。
請來毛半仙占卦問課,什麼“世爻午火變水相克”,什麼“戌上白虎”是“魄化課”,主“病多喪死,訟有憂驚”,還通過人物之口肯定“那卦也還算是準的”。
又寫賈赦在大觀園裡受驚,吓得躺倒在地。
人回:“親眼看見一個黃臉紅須綠衣青裳一個妖怪走到樹林子後頭山窟窿裡去了。
”于是大寫特寫道士如何作法事,驅邪逐妖。
《死纏綿潇湘聞鬼哭》寫得陰風慘慘、鬼氣森森,恐怖異常。
寶玉指潇湘館道:“我明明聽見有人在内啼哭,怎麼沒有人?”婆子勸道:“二爺快回去罷!天已晚了,别處我們還敢走,隻是這裡路又隐僻,又聽得人說,這裡林姑娘死後,常聽見有哭聲,所以人都不敢走。
” 鴛鴦上吊前見到秦可卿,并領悟“必是教給我死的法兒”,所以死後也随秦氏的鬼魂去了。
最突出的是正面描寫趙姨娘“被陰司裡拷打死”的場面: 趙姨娘雙膝跪在地下,說一回,哭一回。
有時爬在地下叫饒,說:“打殺我了,紅胡子的爺,我再不敢了!”有一時雙手合着,也是叫疼。
眼睛突出,嘴角鮮血直
”衆鬼道:“又是什麼好朋友?”秦鐘道:“不瞞列位,就是榮國公的孫子,小名寶玉的。
”都判官聽了,先就唬慌起來,忙喝罵鬼使道:“我說你們放回了他去走走罷,你們斷不依我的話,如今隻等他請出個運旺時盛的人來才罷。
”衆鬼見都判如此,也都忙了手腳,一面又抱怨道:“你老人家先是那等雷霆電雹,原來見不得‘寶玉’二字。
依我們愚見,他是陽間,我們是陰間,怕他也無益于我們。
”都判道:“放屁!俗話說得好,‘天下的官管天下的事’,陰陽本無二理。
别管他陰也罷,陽也罷,敬着點沒錯了的。
”衆鬼聽說,隻得将秦魂放回。
哼了一聲,微開雙目,見寶玉在側,乃勉強歎道:“怎麼不肯早來?再遲一步也不能見了。
”寶玉忙攜手垂淚道:“有什麼話,留下兩句。
”秦鐘道:“并無别話,以前你我見識自為高過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誤了。
以後還該立志功名,以榮耀顯達為是。
”說畢,便長歎一聲,蕭然長逝了。
這段出現陰司鬼差的文字,用不着我來說明,脂評就有過許多精辟的批語,隻需擇要抄錄幾條就行了。
它批“正是許多鬼判持牌提索來捉他”句說: 看至此一句令人失望,再看至後面數語,方知作者故意借世俗愚談愚論設譬,喝醒天下迷人,翻成千古未見之奇文奇筆。
又有批衆鬼拘秦鐘一段說: 《石頭記》一部中,皆是近情近理必有之事、必有之言;又如此等荒唐不經之談,間亦有之,是作者故意遊戲之筆耶?以破色取笑,非如别書認真說鬼話也。
“遊戲之筆”、“非如别書認真說鬼話”,說得多好!可謂一語破的。
再如批鬼都判先倨後恭的對話說: 如聞其聲。
試問誰曾見都判來?觀此則又見一都判跳出來。
調侃世情固深,然遊戲筆墨一至于此,真可壓倒古今小說!這才算是小說。
“調侃世情”,又是一針見血的話。
我由衷地欽佩脂硯齋的理解鑒賞能力,并且始終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竟有少數所謂研究者,老往這位對我們加深理解《紅樓夢》一書作過如此重要貢獻的脂硯齋身上潑髒水。
我想,他們如果有脂硯齋十分之一的理解力,就真該謝天謝地了! 再看看續書所寫有關情節,完全可以說是“認真說鬼話”了。
寶玉因失玉而瘋癫,得玉而痊愈,這是将通靈玉當成了寶玉的魂靈,是寫他自己視玉為命,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因僧道而獲救是重複前面已有過的情節,已與脂評所說“通靈玉除邪,全部隻此一見,卻又不靈,遇癞和尚、跛道人一點方靈應矣。
寫利欲之害如此”,“通靈玉除邪,全部百回隻此一見,何得再言”等語不合,這且不說。
為尋玉而求助于扶乩(一種占蔔問疑的迷信活動,騙人的鬼把戲),由妙玉來施術,請來“拐仙”,還神奇地在沙盤上寫出一首詩來指示通靈玉的去處,雖小說中人不解其意,但讀者卻能領略其去處的神秘性。
妙玉本是出身于官宦之家的普通姑娘,除了能詩和懂茶藝外并無特殊本領,現在居然硬派她來扮演巫婆的角色,讓她畫符念咒,裝神弄鬼。
《大觀園月夜感幽魂》一回更是活見鬼。
先是鳳姐在園内見似“大狗”“拖着一個掃帚尾巴”的怪物向她“拱爪兒”,接着就碰見秦可卿的鬼魂。
吓得這個原來“從不信陰司報應”的鳳姐去散花寺求“神簽”,簽兒自動蹿出,上書“王熙鳳衣錦還鄉”。
下一回又寫甯府“病災侵入”、“符水驅妖孽”,更是肆無忌憚地宣揚封建迷信。
請來毛半仙占卦問課,什麼“世爻午火變水相克”,什麼“戌上白虎”是“魄化課”,主“病多喪死,訟有憂驚”,還通過人物之口肯定“那卦也還算是準的”。
又寫賈赦在大觀園裡受驚,吓得躺倒在地。
人回:“親眼看見一個黃臉紅須綠衣青裳一個妖怪走到樹林子後頭山窟窿裡去了。
”于是大寫特寫道士如何作法事,驅邪逐妖。
《死纏綿潇湘聞鬼哭》寫得陰風慘慘、鬼氣森森,恐怖異常。
寶玉指潇湘館道:“我明明聽見有人在内啼哭,怎麼沒有人?”婆子勸道:“二爺快回去罷!天已晚了,别處我們還敢走,隻是這裡路又隐僻,又聽得人說,這裡林姑娘死後,常聽見有哭聲,所以人都不敢走。
” 鴛鴦上吊前見到秦可卿,并領悟“必是教給我死的法兒”,所以死後也随秦氏的鬼魂去了。
最突出的是正面描寫趙姨娘“被陰司裡拷打死”的場面: 趙姨娘雙膝跪在地下,說一回,哭一回。
有時爬在地下叫饒,說:“打殺我了,紅胡子的爺,我再不敢了!”有一時雙手合着,也是叫疼。
眼睛突出,嘴角鮮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