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為何虛拟石頭作書(1)

關燈
在了解曹雪芹為什麼要虛拟石頭撰書之前,先要澄清一個許多人可能存在的誤會:他們以為賈寶玉是石頭投胎的。

    那麼,石頭撰書不就是賈寶玉在講自己一生的經曆嗎?既然石頭隻不過是曹雪芹虛拟的作者,那麼小說不就是真正作者曹雪芹的自叙傳嗎?這從邏輯上說,是A=B,B=C,所以A=C,是沒有問題的。

     一、石頭投胎為賈寶玉是後人的妄改 問題在于曹雪芹并沒有寫賈寶玉是石頭投胎的。

    寫石頭投胎為寶玉的是經後人之手篡改過的文字。

    曹雪芹寫賈寶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就是那位讓林黛玉的前身绛珠仙子為報答他“甘露之惠”而許下還淚之願的老兄,居于赤瑕宮的仙界人物。

    神瑛侍者不就是石頭嗎?不是的。

    将二者合而為一,是後人自作聰明地改動的結果。

     後人是怎麼改的呢? 〔原作〕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衆石俱得補天…… 〔改文〕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衆石俱得補天…… 加重點的八個字是後加的,它不符合作者原意。

    作者寫的石頭并不能“自去自來”,所以它要求僧道攜帶它,後文也不見石頭能自由行動。

    “可大可小”的本領也是沒有的,它不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十數丈的大石頭變成一塊小小的美玉是仙僧“大展幻術”的結果,被攜入紅塵後,也沒有見它再變大變小。

    這還情有可原,因為除甲戌本外,其他的本子中,石頭懇求僧道帶它下凡去及僧人“念咒書符,大展幻術”一大段四百二十餘字的情節都缺漏了。

    所以,在甲戌本被發現之前,人們都不明白大石怎麼會變成美玉的。

     小說的楔子中隻講石頭,不提神瑛侍者,因為石頭是虛拟的此書作者,是說明“此書從何而來”必須提到的;神瑛侍者是石上故事中主人公賈寶玉的前身,所以留待故事開始後,甄士隐午夢中去交待。

     那麼曹雪芹是怎麼寫到神瑛侍者而後人又是怎麼改的呢? 雪芹寫甄士隐夢至一處,忽見來了一僧一道,邊走邊談。

    隻聽道人問僧人說:“你攜了這蠢物(石頭),意欲何往?”那僧說将有一批風流冤家要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将此蠢物夾帶于中,使他去經曆經曆”。

    道人又問,這些風流冤家将“落于何方何處”?那僧笑道: 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隻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很顯然,這是接着楔子中僧人“便袖了這石,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的繼續叙述。

    因此,此時由僧人攜帶着、藏在他袖中的石頭,并非他跟道人說的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是僧人說的“風流冤家”中最主要的一對,僧人準備趁他們投胎時,好将石頭“夾帶”入世。

     再看後人的改文,前面的叙述倒差别不太大,僧人也攜帶着石頭,就在他向道人提及“有绛珠草一株”之後,講神瑛侍者時,竟憑空添上幾句話,說: 隻因當年這個石頭,娲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逍遙自在,各處去遊玩。

    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曆,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名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

    (引文據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年版) 這一來,石頭就成神瑛侍者了。

     我說篡改者是自作聰明,并沒有冤枉他。

    因為經這一改,留下了讓人完全弄不懂的矛盾破綻,或者簡直可以說是鬧了個大笑話。

     書開頭說,石頭因“不堪入選,遂自怨自歎,日夜悲号慚愧”,這裡卻說它“落得逍遙自在”,這怎麼回事?前面寫石頭遇見二仙後,即被該僧袖之而去,而且是僧道對話時,石頭還在他袖中,正準備去往太虛幻境,一會兒還要拿出來給甄士隐看,怎麼此僧人又說它“各處去遊玩”,後來到警幻仙子處,被留在那裡了呢?那麼石頭究竟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