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抄本何曾作僞
關燈
小
中
大
抄本何曾作僞
《紅樓夢》“脂本系統”一詞的含義,被紅學界普遍接受的不是用來說明各種脂本之間的抄承、演變的源流關系的,因為這種關系相當錯綜複雜,研究者們完全可以也必然會有不盡相同的看法;但它作為在底本文字上早于程高刊本、未經程高改動過(當然,被以前的整理者、抄手也作過一些有意無意的改動,但遠不及程高改動之大)的前期各種抄本的總稱,卻是公認的。
後期的各種坊本則是據程高刊本文字或再加批印行的,即所謂“程本系統”。
時間上的前與後,也是沒有疑問的。
現在歐陽健要把紅學史的時間順序颠倒一下,把前期的本子說成是後期的,全盤否定脂本系統的存在,說脂本是篡改程本而成的,不顧事實地把足以否定他奇談怪論的多得不勝枚舉的證據都加以曲解或說成是僞造的,還連累那些對保存脂本很有貢獻的收藏者、鑒定者、發現者,隻要他們的存在不利于自己立論,一概毫不容情,幾乎都被他說成是制造假古董、假文物的騙子。
在歐陽健筆下,脂本作僞者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脂本系統”本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彙校》一書中列出的、不算程甲本在内,就有十一種,它們彼此間都有聯系,共同之點大于差異,而且總體來看,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又比它們與程甲本的差異要小得多。
最晚的甲辰本(仍早于程甲本好幾年)較其他諸本接近于程甲本,諸本大體上的先後,有迹可尋。
真正對《紅樓夢》版本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其中不可能有哪一種是能夠單獨僞造得出來的。
但是歐陽健偏說能僞造。
他首先集中攻擊底本最早,提供我們研究資料最豐富,因而也最有價值的三脂本:甲戌、己卯、庚辰本。
說什麼“為了迎合胡适考證的需要,在民國以後制造甲戌、己卯、庚辰三脂本”,還發揮想像力說:“甲戌、己卯、庚辰所謂‘三脂本’,是在各不相謀的條件下炮制出來的。
”這怎麼可能呢?聽聽胡适在《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一文中是怎麼說甲戌本來曆的:“去年(1927)我從海外歸來,便接着一封信,說有一部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願讓給我。
我以為‘重評’的《石頭記》大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當時竟沒有回信。
不久新月書店的廣告出來了,藏書的人(按:後來胡适另文說明‘可惜我把他的姓名地址都丢了’。
)把此書送到店裡來,轉交給我看。
我看了一遍,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頭記》抄本,遂出了重價把此書買了。
”文章接着交代此本殘存的回數、“首頁首行有撕去的一角,當是最早藏書人的圖章”;介紹書中今存的五六條題跋和十餘枚圖章,從題跋上知道“劉铨福得此本在同治癸亥(1863)”;然後又仔細地說明“此書每半頁十二行,每行十八字。
楷書。
紙已黃脆了,已經了一次裝襯。
第十三回首頁缺去小半角,襯紙與原書接縫處,印有‘劉铨福子重印’圖章,可見裝襯是在劉氏得此書之時,已在六十年前了”。
這裡說得清清楚楚,劉铨福得到此書和怕它再破損而加以裝襯是在胡适得書的六十年前,即同治二年“癸亥”。
(按:我以為更确切的說法還應加“以前”二字,因為劉得書之時是否便即加題跋還難說。
)怎麼在歐陽健筆下忽然變成“民國以後制造”的呢?是不是以為胡适在蒙騙人,或者胡适被書賈、被制造假貨的人給蒙騙了? 怎麼認為都可以,但總得說出個道理來。
你說“此本來曆,胡适始終未作具體交代”(《脂批年代辨析》),胡适“并未對抄本的來曆以及紙張墨色、字體行款、題署諱字等緊要關目進行鑒定”(《脂本辨證》)。
胡适對此書來曆不止說過一次,有時間、地點甚至登廣告一起辦新月書店的人,還要他怎麼個“具體交代”?是不是非要找出那位已找不到了的賣書人的姓名地址,問個一清二楚才算“具體交代”?我想即使找到也未必真能弄清,最後還得憑鑒定得出結論。
胡适說“紙已黃脆了,已經了一次裝襯”,有“朱評”,有“墨筆眉批”,難道說的不是“紙張墨色”?“每半頁十二行,每行十八字。
楷書。
”難道說的不是“字體行款”?書名、題跋都一再說了而且對照了筆迹,作了無可
後期的各種坊本則是據程高刊本文字或再加批印行的,即所謂“程本系統”。
時間上的前與後,也是沒有疑問的。
現在歐陽健要把紅學史的時間順序颠倒一下,把前期的本子說成是後期的,全盤否定脂本系統的存在,說脂本是篡改程本而成的,不顧事實地把足以否定他奇談怪論的多得不勝枚舉的證據都加以曲解或說成是僞造的,還連累那些對保存脂本很有貢獻的收藏者、鑒定者、發現者,隻要他們的存在不利于自己立論,一概毫不容情,幾乎都被他說成是制造假古董、假文物的騙子。
在歐陽健筆下,脂本作僞者是一支龐大的隊伍。
“脂本系統”本在《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彙校》一書中列出的、不算程甲本在内,就有十一種,它們彼此間都有聯系,共同之點大于差異,而且總體來看,它們彼此之間的差異又比它們與程甲本的差異要小得多。
最晚的甲辰本(仍早于程甲本好幾年)較其他諸本接近于程甲本,諸本大體上的先後,有迹可尋。
真正對《紅樓夢》版本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其中不可能有哪一種是能夠單獨僞造得出來的。
但是歐陽健偏說能僞造。
他首先集中攻擊底本最早,提供我們研究資料最豐富,因而也最有價值的三脂本:甲戌、己卯、庚辰本。
說什麼“為了迎合胡适考證的需要,在民國以後制造甲戌、己卯、庚辰三脂本”,還發揮想像力說:“甲戌、己卯、庚辰所謂‘三脂本’,是在各不相謀的條件下炮制出來的。
”這怎麼可能呢?聽聽胡适在《考證〈紅樓夢〉的新材料》一文中是怎麼說甲戌本來曆的:“去年(1927)我從海外歸來,便接着一封信,說有一部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願讓給我。
我以為‘重評’的《石頭記》大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當時竟沒有回信。
不久新月書店的廣告出來了,藏書的人(按:後來胡适另文說明‘可惜我把他的姓名地址都丢了’。
)把此書送到店裡來,轉交給我看。
我看了一遍,深信此本是海内最古的《石頭記》抄本,遂出了重價把此書買了。
”文章接着交代此本殘存的回數、“首頁首行有撕去的一角,當是最早藏書人的圖章”;介紹書中今存的五六條題跋和十餘枚圖章,從題跋上知道“劉铨福得此本在同治癸亥(1863)”;然後又仔細地說明“此書每半頁十二行,每行十八字。
楷書。
紙已黃脆了,已經了一次裝襯。
第十三回首頁缺去小半角,襯紙與原書接縫處,印有‘劉铨福子重印’圖章,可見裝襯是在劉氏得此書之時,已在六十年前了”。
這裡說得清清楚楚,劉铨福得到此書和怕它再破損而加以裝襯是在胡适得書的六十年前,即同治二年“癸亥”。
(按:我以為更确切的說法還應加“以前”二字,因為劉得書之時是否便即加題跋還難說。
)怎麼在歐陽健筆下忽然變成“民國以後制造”的呢?是不是以為胡适在蒙騙人,或者胡适被書賈、被制造假貨的人給蒙騙了? 怎麼認為都可以,但總得說出個道理來。
你說“此本來曆,胡适始終未作具體交代”(《脂批年代辨析》),胡适“并未對抄本的來曆以及紙張墨色、字體行款、題署諱字等緊要關目進行鑒定”(《脂本辨證》)。
胡适對此書來曆不止說過一次,有時間、地點甚至登廣告一起辦新月書店的人,還要他怎麼個“具體交代”?是不是非要找出那位已找不到了的賣書人的姓名地址,問個一清二楚才算“具體交代”?我想即使找到也未必真能弄清,最後還得憑鑒定得出結論。
胡适說“紙已黃脆了,已經了一次裝襯”,有“朱評”,有“墨筆眉批”,難道說的不是“紙張墨色”?“每半頁十二行,每行十八字。
楷書。
”難道說的不是“字體行款”?書名、題跋都一再說了而且對照了筆迹,作了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