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人物的戰争

關燈
畢飛宇談到他的小說《玉米》時說,每個人心中有個鬼,那就是我要比你強。

    這想法可不是成龍式的勵志,而是一種小人物的戾氣,千方百計踩壓和他(她)狀況相近或者更差的,由此獲得一種心理平衡,一種消極的優越感。

     這一點在《紅樓夢》也多有體現。

    芳官罵趙姨娘“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幾”,晴雯等人對小紅的攻讦更是過分,但她們到底還算是大觀園裡“有臉的”,最為突出的一場小人物的戰争發生在小廚房負責人柳家的和迎春的丫鬟司棋之間。

     寶玉和姐妹們搬入大觀園後,還是在賈母那兒吃飯,鳳姐提出,天氣轉冷,不如在大觀園裡設個小廚房——話猶未止,已被一直想為鳳姐樹威信的賈母接過去,樹為鳳姐的民心工程,毛澤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這一段可為佐證。

     小廚房在大觀園裡安營紮寨之後,仍是不得消停。

    大觀園裡的夥食實行配給制,各屋的公子小姐們都有一定的夥食标準,由廚房自行配置,在營養口味上應有一定的考慮。

    然而衆口究竟難調,少不了有人想要自個點菜,這就算超标了。

     真正的特權階級如寶钗、探春不會讓廚房負責人柳家嫂子為難,有回她們想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就先送了五百錢過去,算是自費。

    柳家的倒笑了,說,兩位姑娘就是大肚子彌勒佛,也吃不了這五百錢的,這二三十個錢的事,還預備得起。

    又要送回去,探春們卻不收,說如今廚房在裡頭,保不住屋裡的人不去叨登,一鹽一醬,哪個不是錢買的,你不給又不好,給了你又沒的賠,這就算還了他們素日叨登的東西了。

     這一番話,除了體現探春們的大方、體貼之外,還展現了大觀園主人公的自信與責任感,她們不需要用特權來證明自己,看不上那點小名堂,反而給自己制定嚴格的行為标準,通過更高尺度來檢驗自己的價值與身份。

    現實眼下也是如此,大人物上往往不會占小便宜,倒是些小人物,哪怕當個門衛,也要将這點權力用足,做成十分文章。

     問題就出在底下人身上,所謂修養素質都是主子小姐弄出的花樣,大丫鬟如襲人或者也以主子的标準要求自己,剩下的如晴雯等就不想那麼多了,誰能占到便宜算誰的本事,算誰真的有面子。

     能混到大觀園食堂經理的位子上,柳家嫂子自然深谙看人下菜之道。

    晴雯叫個小丫頭來告知要吃蘆蒿,柳家的忙不疊地問要雞炒還是肉炒,小丫頭說葷的不好才另叫你炒個面筋的,不擱油才好,柳家的趕緊自我檢讨說發了昏,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地送了去。

    芳官到廚房裡看見蟬兒幫人買的熱糕,她先就要嘗一塊,蟬兒不給,柳家的忙将自己的端給她,芳官為了氣那一位,就拿柳家的糕一塊一塊砸雀兒玩。

     說來蟬兒也是探春的人,竟然被芳官這樣輕賤,一來因為芳官的主子寶玉既是正出,又是男孩,天生就比探春高半頭,二則蟬兒是幹雜活的粗使丫頭,芳官卻是寶玉房裡的新貴。

    這等級雖然沒有成文,不像襲人的身份已得特批,享受加了括号的通房丫頭待遇,但在大觀園裡混的人,孰重孰輕,一望即知,也算大觀園裡的潛規則了,人間本無世外桃源。

     這且放下,隻說晴雯提出超标要求,讓柳家的又添麻煩又賠錢,芳官雖是針對蟬兒,卻拿她柳家的人情不當回事,柳家的心中就沒有不滿嗎?不過不敢發作罷了,她畢竟求着芳官把她女兒弄到寶玉房裡,作為奴才,她太知道跟對主子的重要性,在寶玉房裡待遇好機會多,她從晴雯芳官們的嚣張上看到了女兒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