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李纨的等待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很多的愛,有很多的錢也是好的啊。
亦舒借她的主人公喜寶之口這樣說。
微微的怨怅,更多的是決絕,倒像李纨的心聲。
李纨,字宮裁,金陵名宦之女,老爸當過國子監祭酒,一家子全是知識分子,隻是到了她這兒,忽然唱起“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老調,沒讓她走才女路線,隻約略識得幾個字而已。
當然紅樓夢裡“約略識幾個字”不能坐實了看,李纨創作能力一般,卻是大觀園裡最權威的評論家,每次開詩社,高低勝負都由她一錘定音。
她青春喪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賈母所謂“寡婦失業的”,這五個字極傳神,那個時代,丈夫就是妻子的事業,死了丈夫,可不就是失業?沒有誰再為她打算,她從珠大奶奶變成了未亡人,樹立于榮國府裡的活牌坊,大家都很有耐心地等待這個大活人變成石頭,這是她唯一的任務,唯一的生存價值。
她和兒子賈蘭在大觀園裡的處境,是非常邊緣化的。
老祖宗口口聲聲說她可憐,但隻是保證她該有的尊嚴與利益,并不見發自内心的疼愛,婆婆王夫人本來就是木雕泥塑般的人物,也就是見寶玉時還有點笑容。
至于賈赦賈政之流,隻看林黛玉初進榮國府時,他們懶得見這個大老遠投奔過來的外甥女,千方百計找了借口躲避,就知道何等薄情寡義,自然更不會關心這個兒媳婦,好在有傳統道德為他們做遮掩,可以打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幌子來。
以常理計,李纨這個年輕的少婦,不可能“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隻是她又能如何?虛僞的道德禮儀,她那當過國子監祭酒的老爸賦予她的文化負荷,使她隻能守着緩慢如抽絲般的光陰,等待一個沒有幸福埋伏着的未來。
第七回“送宮燈賈琏戲熙鳳”,展現那對小夫妻的閨房之樂,雖然隻是一陣笑聲,卻說明鳳姐跟賈琏還是有一段好時光的,同一時刻,李纨卻歪在炕上打盹。
這隻是撷取一個小小的場景,更有多少難捱的夜晚,不知道李纨如何度過。
傳說有個寡婦是每晚将一百個銅錢灑落在地,熄滅燈燭,逐一摸起,等她死去,人們發現那一百個銅錢個個锃亮,那是一個女人用青春與柔情拭擦出來的。
李纨沒這麼誇張,但“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歲月,其中的苦楚孤獨,局外人再有菩薩心腸,也無法做真切的了解。
和李纨較為親近的,該是那些姐妹們,她們一道吃酒做詩,戲谑調笑,第三十九回的螃蟹宴上,正是一團高興時候,李纨因平兒觸動心事,說起賈珠在世時,也有幾個房裡人,可惜這些人守不住,日日在屋裡不自在,隻好趁年輕都打發了。
“若有一個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
”說着滴下淚來。
見她如此,衆人都道:“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
”說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約往賈母王夫人處問安。
是冷漠嗎?也不全是,我總覺得賈府的人,對于李纨,在尊敬中又有一些警惕,那個時代裡,一個寡婦是讓人尴尬的,沉默固然不當,贊美也是一種殘忍,貿然表示同情,卻隻是“提出問題”而不想“解決問題”,又顯得僞善,最好是盡可能地裝做忘記她的身份,以尋常人待之。
李纨再多的苦楚也隻應該往肚子裡咽,否則就是不合時宜,除非是别人主動提起,比如寶玉挨打那回,王夫人哭得肝腸寸斷時忽然想起賈珠來,李纨也才能跟着痛快哭一場。
李纨在賈家,就是個精神擺設,老太太房裡的慧紋工藝品顯示他們家的富貴,活牌坊李纨身上則體現了國公爺家猶存的氣節,豎起這個牌坊後,任賈珍賈琏們怎樣荒唐無恥,仍然可以自诩為“規矩大”的人家。
估計那會兒上流社會的寡婦都是這麼過過來的,倒是小戶人家擺不起這樣的工藝品,活得還比較人性,像尤二姐的老娘,就是再嫁的。
李纨的處境不特殊,特殊的是賈蘭遇到的漠視,賈琏無子,寶玉尚未娶親,他是榮國府裡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重孫,按說不知道有多金貴。
然而紅樓前八十回裡,竟全是寶玉出風頭,這個可憐的孩子隻能跟着賈環混,隻有一次寶玉看他拿一隻小箭飛奔過來,問他幹什麼,他說演習射箭,寶玉道,看跌掉了牙齒,你還演習不演習。
這唯一的一點關心,也像順水人情,弄不好是寶玉那天吃撐了,随口消遣一下也未可知。
大多熱鬧場合,都沒有賈蘭的身影,他的出鏡率還趕不上尚在襁褓裡的巧姐,試舉一例,五十四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真如鳳姐形容的婆婆媳婦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答答的孫子都來了,連賈菱賈菖這些明顯現謅出來的人物都提到了,惟獨沒有賈蘭。
放鞭炮時,賈母摟着黛玉,薛姨媽要抱湘雲,真正最小堪憐的賈蘭,卻誰都想不起來,他是在家裡溫書呢,還是在其他場合厮混?總之,他不是賈母們最愛摩挲的孩子,他們心中,最可憐見的倒是老大不小的寶玉。
這裡面有賈蘭自身的原因,第二十二回全家大小聚在一起猜燈謎,賈政不見賈蘭,就問,怎麼不見蘭哥兒?老婆子去問李纨,李纨笑着答道,他說方才老爺并沒叫他去,他不肯來。
衆人都笑這孩子天生的牛心拐孤,賈政趕緊叫人去把他喊來。
一個小小的細節,體現了賈蘭的敏感,寡母帶大的孩子原比人心事重,比如李賀,比如許渭,在寡母落寞的身影之後成長,對
亦舒借她的主人公喜寶之口這樣說。
微微的怨怅,更多的是決絕,倒像李纨的心聲。
李纨,字宮裁,金陵名宦之女,老爸當過國子監祭酒,一家子全是知識分子,隻是到了她這兒,忽然唱起“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老調,沒讓她走才女路線,隻約略識得幾個字而已。
當然紅樓夢裡“約略識幾個字”不能坐實了看,李纨創作能力一般,卻是大觀園裡最權威的評論家,每次開詩社,高低勝負都由她一錘定音。
她青春喪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賈母所謂“寡婦失業的”,這五個字極傳神,那個時代,丈夫就是妻子的事業,死了丈夫,可不就是失業?沒有誰再為她打算,她從珠大奶奶變成了未亡人,樹立于榮國府裡的活牌坊,大家都很有耐心地等待這個大活人變成石頭,這是她唯一的任務,唯一的生存價值。
她和兒子賈蘭在大觀園裡的處境,是非常邊緣化的。
老祖宗口口聲聲說她可憐,但隻是保證她該有的尊嚴與利益,并不見發自内心的疼愛,婆婆王夫人本來就是木雕泥塑般的人物,也就是見寶玉時還有點笑容。
至于賈赦賈政之流,隻看林黛玉初進榮國府時,他們懶得見這個大老遠投奔過來的外甥女,千方百計找了借口躲避,就知道何等薄情寡義,自然更不會關心這個兒媳婦,好在有傳統道德為他們做遮掩,可以打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的幌子來。
以常理計,李纨這個年輕的少婦,不可能“居家處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隻是她又能如何?虛僞的道德禮儀,她那當過國子監祭酒的老爸賦予她的文化負荷,使她隻能守着緩慢如抽絲般的光陰,等待一個沒有幸福埋伏着的未來。
第七回“送宮燈賈琏戲熙鳳”,展現那對小夫妻的閨房之樂,雖然隻是一陣笑聲,卻說明鳳姐跟賈琏還是有一段好時光的,同一時刻,李纨卻歪在炕上打盹。
這隻是撷取一個小小的場景,更有多少難捱的夜晚,不知道李纨如何度過。
傳說有個寡婦是每晚将一百個銅錢灑落在地,熄滅燈燭,逐一摸起,等她死去,人們發現那一百個銅錢個個锃亮,那是一個女人用青春與柔情拭擦出來的。
李纨沒這麼誇張,但“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的歲月,其中的苦楚孤獨,局外人再有菩薩心腸,也無法做真切的了解。
和李纨較為親近的,該是那些姐妹們,她們一道吃酒做詩,戲谑調笑,第三十九回的螃蟹宴上,正是一團高興時候,李纨因平兒觸動心事,說起賈珠在世時,也有幾個房裡人,可惜這些人守不住,日日在屋裡不自在,隻好趁年輕都打發了。
“若有一個守得住,我倒有個膀臂。
”說着滴下淚來。
見她如此,衆人都道:“又何必傷心,不如散了倒好。
”說着便都洗了手,大家約往賈母王夫人處問安。
是冷漠嗎?也不全是,我總覺得賈府的人,對于李纨,在尊敬中又有一些警惕,那個時代裡,一個寡婦是讓人尴尬的,沉默固然不當,贊美也是一種殘忍,貿然表示同情,卻隻是“提出問題”而不想“解決問題”,又顯得僞善,最好是盡可能地裝做忘記她的身份,以尋常人待之。
李纨再多的苦楚也隻應該往肚子裡咽,否則就是不合時宜,除非是别人主動提起,比如寶玉挨打那回,王夫人哭得肝腸寸斷時忽然想起賈珠來,李纨也才能跟着痛快哭一場。
李纨在賈家,就是個精神擺設,老太太房裡的慧紋工藝品顯示他們家的富貴,活牌坊李纨身上則體現了國公爺家猶存的氣節,豎起這個牌坊後,任賈珍賈琏們怎樣荒唐無恥,仍然可以自诩為“規矩大”的人家。
估計那會兒上流社會的寡婦都是這麼過過來的,倒是小戶人家擺不起這樣的工藝品,活得還比較人性,像尤二姐的老娘,就是再嫁的。
李纨的處境不特殊,特殊的是賈蘭遇到的漠視,賈琏無子,寶玉尚未娶親,他是榮國府裡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重孫,按說不知道有多金貴。
然而紅樓前八十回裡,竟全是寶玉出風頭,這個可憐的孩子隻能跟着賈環混,隻有一次寶玉看他拿一隻小箭飛奔過來,問他幹什麼,他說演習射箭,寶玉道,看跌掉了牙齒,你還演習不演習。
這唯一的一點關心,也像順水人情,弄不好是寶玉那天吃撐了,随口消遣一下也未可知。
大多熱鬧場合,都沒有賈蘭的身影,他的出鏡率還趕不上尚在襁褓裡的巧姐,試舉一例,五十四回榮國府元宵開夜宴,真如鳳姐形容的婆婆媳婦孫子重孫子灰孫子滴滴答答的孫子都來了,連賈菱賈菖這些明顯現謅出來的人物都提到了,惟獨沒有賈蘭。
放鞭炮時,賈母摟着黛玉,薛姨媽要抱湘雲,真正最小堪憐的賈蘭,卻誰都想不起來,他是在家裡溫書呢,還是在其他場合厮混?總之,他不是賈母們最愛摩挲的孩子,他們心中,最可憐見的倒是老大不小的寶玉。
這裡面有賈蘭自身的原因,第二十二回全家大小聚在一起猜燈謎,賈政不見賈蘭,就問,怎麼不見蘭哥兒?老婆子去問李纨,李纨笑着答道,他說方才老爺并沒叫他去,他不肯來。
衆人都笑這孩子天生的牛心拐孤,賈政趕緊叫人去把他喊來。
一個小小的細節,體現了賈蘭的敏感,寡母帶大的孩子原比人心事重,比如李賀,比如許渭,在寡母落寞的身影之後成長,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