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将·叛徒·小人——呂布
關燈
小
中
大
呂布,字奉先,三國前期第一猛将,先父早亡,曾拜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
董卓為相國時,以厚禮收買,遂殺掉丁原歸順董卓,并拜卓為義父,被封為騎都尉、中郎将、都亭侯,為卓屢建戰功,深得信任。
後來,呂布貪戀董卓愛妾貂蟬之色,多次與之密會,被卓發覺,擲戟相刺,遂怨恨于卓,經司徒王允用計挑撥,呂布刺殺董卓,率兵抄斬董卓全家。
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兵犯長安。
呂布出戰不利,長安落陷,布棄卻家小,奔投袁術,術嫌其反複不定,拒不接納,又投袁紹,立下戰功後傲慢袁紹手下将士,紹欲殺之,布又投靠上黨太守張楊,此時匿藏于長安中的妻小被龐舒送還,李傕、郭汜遂斬龐舒,并聯絡張楊誅殺呂布,布又投奔陳留太守張邈。
在陳宮的說服下,張邈令呂布攻取曹操的兖州、濮陽等地,操從徐州回師相救,布大敗曹軍。
操等到戰機後,用計一舉攻破兖州、濮陽等地,布兵敗欲複投袁紹。
知紹已出兵助操,乃與陳宮引兵至徐州投劉備,備讓屯兵小沛,在此期間,呂布常與劉備集團的人發生摩擦。
劉備奉诏外出截擊袁術時,呂布與徐州城中曹豹勾結,偷襲了徐州;并受袁術利誘,夾攻劉備。
呂布與袁術發生分歧後,又邀劉備駐軍小沛,遂與袁術、劉備保持等距離關系。
袁術曾約呂布結親,他猶豫不定,反複多次,後來,他因曹操的聯絡,擊敗過袁術,又因利益糾紛,打敗過劉備。
曹操在消滅袁術主力後,乘袁紹北征公孫瓒之機,聯合劉備等集中兵力圍殲呂布,徐州名士陳登設計向曹操獻了徐州,呂布坐守下邳,曹操決水灌城,因呂布不聽部下良言,又濫施淫威,城中發生兵變,布被部将俘獲獻操,操令缢死。
呂布先曾追随别人,後獨立地組織了一支強悍的軍事集團。
這個集團存在時間不長即被聯合剿滅,其迅速覆滅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呂布做人上的重大缺陷。
呂布是一個毫無理想與抱負的戰将,他在追随别人期間,抱着有奶便認娘的處世方式,使他在諸侯中的政治聲譽低劣。
呂布先為丁原的義子,在丁原與董卓軍隊對陣時,董卓以珠寶和赤兔馬收買他,他竟殺掉丁原,将其首級獻于董卓,複拜董卓為義父。
後來,他為了得到董卓的愛妾貂蟬,又受王允挑撥殺掉董卓。
呂布愛财貪色,殺掉自己兩個義父,這使他本人威信掃地。
誠然,刺殺董卓在當時是順應人心的行為,但呂布做此事的直接動因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欲,且娶卓妾為妻,又有社會倫理觀念所不允許的一面。
正因為這些原因,他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楊等,均不能得到信任,諸侯中無人敢與他深交。
呂布獨立領導軍隊後仍然沒有明确的戰略目标,他見利就圖,軍事目标反複多變。
他被曹操從兖州等地趕出後無處容身,劉備收留了他,他乘劉備領兵外出,即偷襲了徐州。
袁術以糧馬金銀等物相引誘,他即迎合袁術夾攻劉備,而當袁術未兌現諾言時,他又請劉備屯兵小沛。
當然軍事鬥争中的利益原則是不能被否定的,但呂布一味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表現得鼠目寸光,目标多變。
他打敗過許多敵人,但沒有最終消滅過一個敵人。
應該提到,呂布轅門射戟是他一生處事較高的一着。
袁術想進攻屯兵小沛的劉備,怕呂布出兵相助,于是向呂布兌現了以前許諾的金帛糧馬,以求呂布在戰争中保持中立。
術派大将紀靈領兵攻備,備求救于布,布不願意看到袁術在他身邊強大起來,怕形成對他的威脅。
于是想出兵援備,但又拿了袁術的東西,不好出面,他請紀靈、劉備前來飲宴,提出為兩家和解。
而且是“從天所決”,他令人在轅門外一百五十步遠遠插定畫戟,對二人說:“吾若射一箭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厮殺。
有不從吾言者,并力拒之。
”(第十六回)結果一箭射中,紀靈隻好罷兵。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呂布不能和劉備聯合起來,向強大的袁術集團積極進攻,以擴張勢力,而是對袁術采取妥協态度,這是缺乏戰略目标的失誤之處,但從滿足眼前的角度考慮,呂布的轅門射戟抑制了袁術集團的擴張,而在表面上又沒有得罪袁術,這确是高明的手段。
之所以稱之高明,因為人們無法對呂布提出稍微高些的要求。
呂布在與袁術的結親一事上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
袁術欲圖劉備,采用“疏不間親”計,托媒欲娶呂布之女為兒媳,時袁術得到傳國玉玺,稱帝呼聲很高,呂布與妻女商議,答應
董卓為相國時,以厚禮收買,遂殺掉丁原歸順董卓,并拜卓為義父,被封為騎都尉、中郎将、都亭侯,為卓屢建戰功,深得信任。
後來,呂布貪戀董卓愛妾貂蟬之色,多次與之密會,被卓發覺,擲戟相刺,遂怨恨于卓,經司徒王允用計挑撥,呂布刺殺董卓,率兵抄斬董卓全家。
董卓餘黨李傕、郭汜兵犯長安。
呂布出戰不利,長安落陷,布棄卻家小,奔投袁術,術嫌其反複不定,拒不接納,又投袁紹,立下戰功後傲慢袁紹手下将士,紹欲殺之,布又投靠上黨太守張楊,此時匿藏于長安中的妻小被龐舒送還,李傕、郭汜遂斬龐舒,并聯絡張楊誅殺呂布,布又投奔陳留太守張邈。
在陳宮的說服下,張邈令呂布攻取曹操的兖州、濮陽等地,操從徐州回師相救,布大敗曹軍。
操等到戰機後,用計一舉攻破兖州、濮陽等地,布兵敗欲複投袁紹。
知紹已出兵助操,乃與陳宮引兵至徐州投劉備,備讓屯兵小沛,在此期間,呂布常與劉備集團的人發生摩擦。
劉備奉诏外出截擊袁術時,呂布與徐州城中曹豹勾結,偷襲了徐州;并受袁術利誘,夾攻劉備。
呂布與袁術發生分歧後,又邀劉備駐軍小沛,遂與袁術、劉備保持等距離關系。
袁術曾約呂布結親,他猶豫不定,反複多次,後來,他因曹操的聯絡,擊敗過袁術,又因利益糾紛,打敗過劉備。
曹操在消滅袁術主力後,乘袁紹北征公孫瓒之機,聯合劉備等集中兵力圍殲呂布,徐州名士陳登設計向曹操獻了徐州,呂布坐守下邳,曹操決水灌城,因呂布不聽部下良言,又濫施淫威,城中發生兵變,布被部将俘獲獻操,操令缢死。
呂布先曾追随别人,後獨立地組織了一支強悍的軍事集團。
這個集團存在時間不長即被聯合剿滅,其迅速覆滅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呂布做人上的重大缺陷。
呂布是一個毫無理想與抱負的戰将,他在追随别人期間,抱着有奶便認娘的處世方式,使他在諸侯中的政治聲譽低劣。
呂布先為丁原的義子,在丁原與董卓軍隊對陣時,董卓以珠寶和赤兔馬收買他,他竟殺掉丁原,将其首級獻于董卓,複拜董卓為義父。
後來,他為了得到董卓的愛妾貂蟬,又受王允挑撥殺掉董卓。
呂布愛财貪色,殺掉自己兩個義父,這使他本人威信掃地。
誠然,刺殺董卓在當時是順應人心的行為,但呂布做此事的直接動因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欲,且娶卓妾為妻,又有社會倫理觀念所不允許的一面。
正因為這些原因,他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楊等,均不能得到信任,諸侯中無人敢與他深交。
呂布獨立領導軍隊後仍然沒有明确的戰略目标,他見利就圖,軍事目标反複多變。
他被曹操從兖州等地趕出後無處容身,劉備收留了他,他乘劉備領兵外出,即偷襲了徐州。
袁術以糧馬金銀等物相引誘,他即迎合袁術夾攻劉備,而當袁術未兌現諾言時,他又請劉備屯兵小沛。
當然軍事鬥争中的利益原則是不能被否定的,但呂布一味考慮眼前的利益得失,表現得鼠目寸光,目标多變。
他打敗過許多敵人,但沒有最終消滅過一個敵人。
應該提到,呂布轅門射戟是他一生處事較高的一着。
袁術想進攻屯兵小沛的劉備,怕呂布出兵相助,于是向呂布兌現了以前許諾的金帛糧馬,以求呂布在戰争中保持中立。
術派大将紀靈領兵攻備,備求救于布,布不願意看到袁術在他身邊強大起來,怕形成對他的威脅。
于是想出兵援備,但又拿了袁術的東西,不好出面,他請紀靈、劉備前來飲宴,提出為兩家和解。
而且是“從天所決”,他令人在轅門外一百五十步遠遠插定畫戟,對二人說:“吾若射一箭中戟小枝,你兩家罷兵;如射不中,你各自回營,安排厮殺。
有不從吾言者,并力拒之。
”(第十六回)結果一箭射中,紀靈隻好罷兵。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呂布不能和劉備聯合起來,向強大的袁術集團積極進攻,以擴張勢力,而是對袁術采取妥協态度,這是缺乏戰略目标的失誤之處,但從滿足眼前的角度考慮,呂布的轅門射戟抑制了袁術集團的擴張,而在表面上又沒有得罪袁術,這确是高明的手段。
之所以稱之高明,因為人們無法對呂布提出稍微高些的要求。
呂布在與袁術的結親一事上充分暴露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
袁術欲圖劉備,采用“疏不間親”計,托媒欲娶呂布之女為兒媳,時袁術得到傳國玉玺,稱帝呼聲很高,呂布與妻女商議,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