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關燈
小
中
大
1
“乘法航108次班機去巴黎的乘客,請往這邊走。
” 希思羅機場候機室裡的人們聽到這聲音,都站了起來。
希拉裡-克雷文拿起她那個小蜥蜴皮的旅行皮箱,跟着人流向停機坪走去。
由于剛從悶熱的候機室裡出來,乘客們覺得冷風刺骨。
希拉裡渾身發抖,就把包着身體的皮衣裹得更緊了。
她跟着其他乘客穿過廣場向飛機停放的地方走去。
終于實現了!她就要走了,逃了!逃出這灰暗、寒冷和麻木不仁的悲慘境遇。
逃向陽光燦爛的藍天之下,逃向一種新的生活。
這一切重負,這可怕的悲慘和挫折所帶來的重負就将遠遠地被抛在身後。
她走上飛機舷梯,低頭走進飛機艙門,由服務員領她到了自己的座位。
幾個月來,這是她第一次從痛苦中得到了寬慰。
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是多麼的劇烈,以至影響到她的身體。
“我将要離開這一切,”她滿懷希望地自言自語道:“我一定要離開這一切。
” 飛機的轟鳴聲和轉動聲使她非常激動。
在那轟鳴和轉動聲中似乎具有一種原始的野性。
她想,文明人的痛苦是最難受的痛苦,這是灰色而毫無希望的。
“但是現在,”她想,“我就要逃開了。
” 飛機慢慢沿着跑道滑行。
機上的女服務員說: “請系緊安全帶。
” 飛機在跑道上作了一個半轉彎,停下來等待起飛信号。
希拉裡想:“也許這架飛機會墜毀……也許它永遠也離不開地面。
那就一切都完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希拉裡覺得飛機似乎等了很久沒有起飛。
她在等待着向自由出發的信号,希拉裡可笑地這樣想:“我将永遠也離不開了,永遠!我将作為一個囚犯被扣留在這裡。
” 然而,終于起飛了。
發動機最後轟鳴了一聲,飛機就開始向前滑跑。
飛機沿着跑道越跑越快,希拉裡想:“它将飛不起來。
它不能夠……那就完了。
”哦,他們現在似乎已經離開地面了。
看起來好像不是飛機在上升,而是地面在離開,在沉下去,把一切問題、一切失望和挫折都扔到那咆哮着的、驕傲地向着藍天升起的怪物下面。
飛機在上升,繞着機場飛了一圈。
下面的機場顯得多麼像可笑的小孩的玩具一樣!小得滑稽的公路,奇怪的小鐵路,在上面行駛着像玩具一樣的火車。
一個可笑的幼稚的世界,在這裡人們相愛、相恨和傷心斷腸。
現在,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了,因為它們是如此可笑,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現在在他們下面是雲層,濃密的、灰白色的雲層。
他們一定是在英吉利海峽上空了。
希拉裡靠在座位上,閉着兩眼。
逃了,逃了。
她已經離開了英格蘭,離開了奈傑爾,離開了那個悲慘的小土堆——布倫達的墳墓。
這一切都被留下了。
她睜開兩眼,接着又長歎一聲閉上兩眼。
她睡着了…… 2 當希拉裡醒來時,飛機正在下降。
“巴黎到了!”希拉裡一面這樣想,一面在座位上坐直了身子,并伸手去拿自己的手提包。
然而,這并不是巴黎。
機上的女服務員從吊艙上走下來,用幼兒園保姆那種使一些旅客感到非常讨厭的哄小孩的腔調說: “由于巴黎霧大,我們要把你們降落在博韋了。
” 她那神情好像是說:“這不很好嗎,孩子們?”希拉裡通過她座位旁邊的那扇小窗往下窺視。
她幾乎什麼也看不見。
博韋看起來也被濃霧所籠罩。
飛機在慢慢地繞着機場飛行,飛了一陣才最後着陸。
接着乘客們被人領着在寒冷潮濕的霧氣中向一所簡陋的木房子走去,房子裡隻有幾把椅子和一條長長的木櫃台。
希拉裡感到很沮喪,但她努力把這種消沉情緒排遣開。
她旁邊的一個男人小聲地抱怨說:“這是戰時的一個舊機場,沒有暖氣或使人舒适的設備。
幸好,這裡是法國人的,我們總能弄到酒喝。
” 他說得對極了。
幾乎馬上就來了一個帶着幾把鑰匙的男人,他把各種酒供應給乘客們以振作他們的精神。
在這長時間的令人讨厭的等待中,酒的确能使乘客們精神振作。
這樣無所事事地過了幾個小時後,又有幾架飛機從霧中出現和着陸,這些飛機也因為巴黎不能着陸而轉移到這裡來。
頓時這間小小的屋子就擠滿了冷得發抖的、激怒的人們,他們都在為這次耽擱而大發牢騷。
對希拉裡來說,這一切都具有一種不真實的性質。
就好像她在做夢一樣,什麼人在仁慈地保護着她,不讓她與現實接觸。
但是,這僅僅是耽擱一下、等待一下的問題。
她仍然在旅途中——在逃亡的旅途中。
她仍然在逃離這一切,仍然在向她的生活可能重新開始的地方逃去。
這種情緒糾纏着她。
無論是在漫長的令人困乏的耽擱期間,還是在天黑後很久,忽然宣布來了幾輛公共汽車準備把乘客運往巴黎因而引起一片混亂時,這種情緒都始終困擾着她。
當時來來往往的人群是多麼混亂啊!乘客、辦事員、搬運工人全都搬着行李在黑暗中奔跑、碰撞。
末了,腳和腿凍得發抖的希拉裡終于坐上一輛公共汽車,在濃霧中隆隆地向巴黎駛去。
這是一次長時間的令人困乏的駛行,一共花了四個小時。
當他們到達殘廢軍人博物館時,已經午夜。
使希拉裡感到快慰的是,她能夠即時領取行李坐車到她預訂了房間的旅館去。
她疲倦極了,不想吃飯,隻洗了個熱水澡就匆匆上床睡覺了。
到卡薩布蘭卡的班機原訂于翌晨十點半鐘從奧利機場起飛,但當他們到達奧利機場時,那兒卻是一片混亂。
在歐洲的許多地方飛機都已停飛,來往的乘客都被耽誤了。
啟程服務台的那個不斷被人打擾的辦事員聳聳肩說: “夫人,您不能坐這趟您已預訂了機票的班機走了。
班機時間表全都得改變。
如果夫人能坐在這裡等一會,那末一切都能安排妥善。
” 最後,人們叫
” 希思羅機場候機室裡的人們聽到這聲音,都站了起來。
希拉裡-克雷文拿起她那個小蜥蜴皮的旅行皮箱,跟着人流向停機坪走去。
由于剛從悶熱的候機室裡出來,乘客們覺得冷風刺骨。
希拉裡渾身發抖,就把包着身體的皮衣裹得更緊了。
她跟着其他乘客穿過廣場向飛機停放的地方走去。
終于實現了!她就要走了,逃了!逃出這灰暗、寒冷和麻木不仁的悲慘境遇。
逃向陽光燦爛的藍天之下,逃向一種新的生活。
這一切重負,這可怕的悲慘和挫折所帶來的重負就将遠遠地被抛在身後。
她走上飛機舷梯,低頭走進飛機艙門,由服務員領她到了自己的座位。
幾個月來,這是她第一次從痛苦中得到了寬慰。
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是多麼的劇烈,以至影響到她的身體。
“我将要離開這一切,”她滿懷希望地自言自語道:“我一定要離開這一切。
” 飛機的轟鳴聲和轉動聲使她非常激動。
在那轟鳴和轉動聲中似乎具有一種原始的野性。
她想,文明人的痛苦是最難受的痛苦,這是灰色而毫無希望的。
“但是現在,”她想,“我就要逃開了。
” 飛機慢慢沿着跑道滑行。
機上的女服務員說: “請系緊安全帶。
” 飛機在跑道上作了一個半轉彎,停下來等待起飛信号。
希拉裡想:“也許這架飛機會墜毀……也許它永遠也離不開地面。
那就一切都完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希拉裡覺得飛機似乎等了很久沒有起飛。
她在等待着向自由出發的信号,希拉裡可笑地這樣想:“我将永遠也離不開了,永遠!我将作為一個囚犯被扣留在這裡。
” 然而,終于起飛了。
發動機最後轟鳴了一聲,飛機就開始向前滑跑。
飛機沿着跑道越跑越快,希拉裡想:“它将飛不起來。
它不能夠……那就完了。
”哦,他們現在似乎已經離開地面了。
看起來好像不是飛機在上升,而是地面在離開,在沉下去,把一切問題、一切失望和挫折都扔到那咆哮着的、驕傲地向着藍天升起的怪物下面。
飛機在上升,繞着機場飛了一圈。
下面的機場顯得多麼像可笑的小孩的玩具一樣!小得滑稽的公路,奇怪的小鐵路,在上面行駛着像玩具一樣的火車。
一個可笑的幼稚的世界,在這裡人們相愛、相恨和傷心斷腸。
現在,這一切都無關緊要了,因為它們是如此可笑,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
現在在他們下面是雲層,濃密的、灰白色的雲層。
他們一定是在英吉利海峽上空了。
希拉裡靠在座位上,閉着兩眼。
逃了,逃了。
她已經離開了英格蘭,離開了奈傑爾,離開了那個悲慘的小土堆——布倫達的墳墓。
這一切都被留下了。
她睜開兩眼,接着又長歎一聲閉上兩眼。
她睡着了…… 2 當希拉裡醒來時,飛機正在下降。
“巴黎到了!”希拉裡一面這樣想,一面在座位上坐直了身子,并伸手去拿自己的手提包。
然而,這并不是巴黎。
機上的女服務員從吊艙上走下來,用幼兒園保姆那種使一些旅客感到非常讨厭的哄小孩的腔調說: “由于巴黎霧大,我們要把你們降落在博韋了。
” 她那神情好像是說:“這不很好嗎,孩子們?”希拉裡通過她座位旁邊的那扇小窗往下窺視。
她幾乎什麼也看不見。
博韋看起來也被濃霧所籠罩。
飛機在慢慢地繞着機場飛行,飛了一陣才最後着陸。
接着乘客們被人領着在寒冷潮濕的霧氣中向一所簡陋的木房子走去,房子裡隻有幾把椅子和一條長長的木櫃台。
希拉裡感到很沮喪,但她努力把這種消沉情緒排遣開。
她旁邊的一個男人小聲地抱怨說:“這是戰時的一個舊機場,沒有暖氣或使人舒适的設備。
幸好,這裡是法國人的,我們總能弄到酒喝。
” 他說得對極了。
幾乎馬上就來了一個帶着幾把鑰匙的男人,他把各種酒供應給乘客們以振作他們的精神。
在這長時間的令人讨厭的等待中,酒的确能使乘客們精神振作。
這樣無所事事地過了幾個小時後,又有幾架飛機從霧中出現和着陸,這些飛機也因為巴黎不能着陸而轉移到這裡來。
頓時這間小小的屋子就擠滿了冷得發抖的、激怒的人們,他們都在為這次耽擱而大發牢騷。
對希拉裡來說,這一切都具有一種不真實的性質。
就好像她在做夢一樣,什麼人在仁慈地保護着她,不讓她與現實接觸。
但是,這僅僅是耽擱一下、等待一下的問題。
她仍然在旅途中——在逃亡的旅途中。
她仍然在逃離這一切,仍然在向她的生活可能重新開始的地方逃去。
這種情緒糾纏着她。
無論是在漫長的令人困乏的耽擱期間,還是在天黑後很久,忽然宣布來了幾輛公共汽車準備把乘客運往巴黎因而引起一片混亂時,這種情緒都始終困擾着她。
當時來來往往的人群是多麼混亂啊!乘客、辦事員、搬運工人全都搬着行李在黑暗中奔跑、碰撞。
末了,腳和腿凍得發抖的希拉裡終于坐上一輛公共汽車,在濃霧中隆隆地向巴黎駛去。
這是一次長時間的令人困乏的駛行,一共花了四個小時。
當他們到達殘廢軍人博物館時,已經午夜。
使希拉裡感到快慰的是,她能夠即時領取行李坐車到她預訂了房間的旅館去。
她疲倦極了,不想吃飯,隻洗了個熱水澡就匆匆上床睡覺了。
到卡薩布蘭卡的班機原訂于翌晨十點半鐘從奧利機場起飛,但當他們到達奧利機場時,那兒卻是一片混亂。
在歐洲的許多地方飛機都已停飛,來往的乘客都被耽誤了。
啟程服務台的那個不斷被人打擾的辦事員聳聳肩說: “夫人,您不能坐這趟您已預訂了機票的班機走了。
班機時間表全都得改變。
如果夫人能坐在這裡等一會,那末一切都能安排妥善。
” 最後,人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