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關燈
朱筱堂一走進大廳,伸手便扭開電燈,挂在下沿的那四個大紅色的宮燈頓時亮了,照得大廳裡明晃晃的,當中那幅“丹鳳朝陽”的中堂也顯得十分耀眼,好像從畫面放射出紅日的光芒。

     “做啥?”朱暮堂一見那宮燈就有點生氣,說,“也不辦喜事,為啥把宮燈都開了?” “宮燈亮一點。

    ” “我不要亮,我讨厭亮,太刺眼了!” 朱筱堂站在大廳當中,不知道怎麼是好。

    母親把他從窘境裡救了出來,說: “筱堂,把宮燈關了,開上頭的小燈。

    ” 朱筱堂馬上開亮了長幾上的帽筒也似的小燈,然後把宮燈一一關了。

    朱暮堂坐到大八仙桌左邊那張紅木寶座上,歎了一口氣,慢慢地說: “世道真的變了,想不到連延年也不要田地。

    ” 他用右手的食指有規律地敲着紅木八仙桌,發出清脆的音響。

    他在尋思原因。

    筱堂他娘知道他們兄弟兩個人不和,但不敢直接提出,怕朱暮堂不高興,隻是說: “他恐怕要付錢,當然不肯要了。

    ” “不,我在信上說的清清楚楚,分文不要,完全奉送。

    ” 她試探地說: “是不是生你的氣?” “那是過去的事了。

    五十兩金子到現在沒有歸還,這兩年也沒向他提,做哥哥的總算對他仁至義盡了。

    聽說他在上海混的不好,福佑曾經宣告破産,現在雖說複業了,可是做生意買賣風險大,沒有田地穩妥。

    田地頂多年成不好,少收點,絕不會貼本,也不會宣告破産。

    我想送他一點地,落葉歸根,将來也好有個依靠。

    他卻不要,你看氣人不氣人?!” “他不要就算了。

    ” “算了?”他睨視她一下,心裡還在打主意,想叫朱延年收下。

     “有地還怕沒人要?” “天下就有這樣的怪事,不但延年不要,連瑞芳也不肯接受。

    ” “姑姑為啥不要?” “義德在上海走紅運啦,一爿廠一爿廠開辦起來,手下工人成千上萬,當然不希罕我們這點薄田。

    ” “這真叫人想不通。

    ” “不過,瑞芳沒有說死,她說沒有工夫到鄉下來管理田地,如果要記在她名下也可以,還是要我代管……” “那她同意了?” “信上的意思想推掉,大概義德不贊成;她又不好意思回絕,留了個尾巴。

    唉,”他長長歎息了一聲,不勝感慨地搖搖頭,說,“人情澆薄的很,到了緊要關頭,就是兄弟也不可靠……” “延年那号子人,你别理他。

    ” “當然不理他。

    我朱暮堂多這麼一二百畝地也不在乎,好在我家的地早就分了,”說到這裡,他的眼光轉到右下面紅木寶座。

    朱筱堂坐在那邊,剛才爸爸講了他兩句,一直沒有言語。

    爸爸關照他,“日子記住了嗎?” “記住了,無錫解放前三個月就分了的。

    ” “對。

    ” 無錫一解放,朱暮堂就留心土地改革的事。

    《土地改革法》公布了,他仔細研究那四十條,看來看去,差不多可以背誦出來了。

    他把土地分登了五戶:朱暮堂一戶、朱延年一戶、朱瑞芳一戶、他老婆和他兒子兩戶,說是在解放前三個月就分了的。

    因為《土地改革法》第八條規定了在解放以後出賣、贈送土地的,一律無效。

    他怕兒子忘了,特地提醒他一下。

    他很滿意兒子記住。

    但是朱延年不接受他的好意,卻有點棘手。

    他想親自到上海去一趟,可是最近鄉下風聲很緊,有許多事要辦理,一時走不開。

    他準備寫一封懇切的信,要瑞芳去辦,隻要朱延年不反對,一切事情由他負責,絕不叫朱延年吃虧,并且還可以選送點租米去,朱延年一定會收下的。

    他很有把握地說: “延年那邊,還可以想點辦法……” “他肯嗎?” “試試看。

    ……” 朱暮堂的話還沒有說完,從大廳後面忽然走出來一個人,他輕輕走到朱暮堂的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個躬: “老爺,我回來了。

    ” 他站在一旁,聽候朱暮堂的吩咐。

    朱暮堂對蘇沛霖的突然從後面出現,感到有些驚異: “你怎麼從後面來的?” “怕走大門遇到人,特地繞到後門來的。

    ” “好,你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