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煩惱

關燈
由愛欲而生煩惱,佛家的這種說法并非沒有現實根據,就拿黛玉來說吧,雖然一般人例如妙玉評論她“林姑娘嘴裡又愛刻薄人,心裡又細”,但總的來說,人際關系也沒有什麼過不去的。

    除第七回寫到送宮花時黛玉當着寶玉的面挑眼,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一事以外,她對長輩、對寶钗、對薛姨媽都是極好的,與湘雲、鳳姐等開開玩笑,有時做“惱了”狀,其實無傷大雅。

    第三回描寫黛玉初至榮府,“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包括飯後立即吃茶或“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她都入鄉随俗,甯可改變自幼養成的習慣與乃父立下的規矩(如飯後不立即飲茶),而要随大流。

    第三十四回寶玉挨打之後,黛玉為之哽咽半日,抽抽噎噎地勸寶玉:“你從此可都改了罷!”也說明黛玉的“孤标傲世”主要還是在内心深處,至于淺層次的人際交往,她并非一味乖僻弄性。

    然而恰恰是對于寶玉,她幾乎可以說從來沒有滿意過,從來沒有随和過。

    難道這才是愛情的滋味?上述送宮花時對周瑞家的甩閑話,與其說是矛頭針對周瑞家的,不如說是說給寶玉聽,她不在寶玉面前發洩自己的不愉快情緒,發洩一個孤女的怨疑挑剔,希望能得到寶玉的同情憐憫至少是引起寶玉的注意,又能在誰面前說三道四呢?她的這一使周瑞家的“一聲也不言語”的言談,庶幾可以與寶玉一見她便摔玉的行為相比,愛情喚起了一種被壓抑的痛苦。

    此後寶玉把得自北靜王的“聖上親賜香念珠”一串轉贈黛玉,被黛玉摔到地上并說“什麼臭男人的東西”,或許可以說明黛玉的更加高潔,但更說明了黛玉在寶玉面前的特别任性。

    我們完全可以說黛玉此舉是有意無意摔給寶玉看的,是要給寶玉傳達兩個信息:一、我黛玉是極清高的,絲毫不親近任何權貴的;二、我黛玉視男人為“臭”并且不與他們發生任何直接間接的贈受關系——不是反轉過來更證明黛玉對寶玉的特别垂青,将寶玉視為“不臭”的知己了嗎? 有多少愛就要求多少回應。

    以生相許的愛要求以生相許的回答。

    至上唯一的愛要求至上唯一的響應。

    書本上也許描寫過單向的、隻求奉獻的愛情,但現實中很少,至少黛玉對寶玉的愛不是這種樣子。

    黛玉與寶玉的愛情既是浪漫的卻又是現實的,是高度生活化日常化乃至有時是瑣屑化了的。

    把愛情寫得既浪漫又這樣日常生活化,古今中外是罕有的。

    前四十回讀黛玉對寶玉的挑眼埋怨,常使人感到邏輯上的自相矛盾,簡直是無法自圓其說。

    第二十回“林黛玉俏語谑嬌音”,先寫寶玉與寶钗同至賈母這邊看望剛來的史湘雲,黛玉在旁,冷笑道:“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