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的悲劇——黃蓉

關燈
作者:佚名

    金庸其它的武俠中女主角是單薄的,但射雕中的黃蓉則是有相當豐富的性格和背景的描述,她的形像非常豐滿和完美,這一點隻要看看她之後的女主角沒有人能壓過她就可以知道了。

    黃蓉的最大特點是聰明過人,明明白白一個才女。智慧的最大體現是自信,她心地善良的體現是善解人意和體貼。

    她的好處我在一個月前的那篇“金庸作品之我見”中已詳細說明了,可參考,今天講一講她的弱點。她的人性上的最大弱點就是對郭靖的患得患失。她本身已有一些男女平等的觀念,可是在那樣的時代下,女子是不可能有任何事業上的作為,不得已隻好将生活的重心建立在郭靖身上。很多網友有講到射雕中黃蓉和郭靖二人的年紀時間表有一點湊不齊,而金庸多次改版卻沒有改這一點。其實從故事發展順序下來,隻要假設了黃蓉比郭靖大兩三歲,大緻上是能湊齊時間表的,我想這也是金庸不改的緣故吧。看一下郭黃見面時二人的言行驗證黃蓉比郭靖大應該是滿合理的。黃蓉對郭靖已是下注了整個身心,而郭靖是否靠得住卻難說,開始時的穆念慈和後來的華筝是她心腹中的兩塊大石頭。其結果是任何能危害到她和郭靖關系的事情,她都表現出與平日溫順體貼相反的老虎模樣了。歐陽克是她父親黃藥師所喜愛,是郭靖的最大情敵,為了明志,不得不數次欲殺之;楊康嫁禍的結果使得她與郭靖的幸福轉眼成空,她揭開楊康面目是為了複仇。

    當她也跟著郭靖來到大漠時,卻不出來與郭靖見面,讓郭靖内疚和思念之情不斷加深,為了她放棄師仇,朝思暮想,黃蓉是純熟地玩著這愛情遊戲。最後連郭靖這樣的木頭人都能講出“在夢中,你教我這個方法”的浪漫情話來,她此時才真正地心滿意足了,她也以為自己是真正擁有郭靖了。

    也正因為她對郭靖十分放心了,這種患得患失之心在接下來的場合表現得更加突出了。當郭靖為辭金刀驸馬卻改為請求大汗免去屠城,這對黃蓉的打擊是太沉重了,她表現了過激的反應。她主動提出讓郭靖辭婚,已經是毫無浪漫了。

    郭靖卻沒辭婚,讓她知道在郭靖心裡面,一直還有其它的東西比她的愛情更重要。如為華筝,是為了守諾;如為百姓,是為了仁義;她傾心的愛情都排不到第一,這就是她的失敗。在文章最後,她接受了失敗,跟随丈夫守了一輩子的襄陽,我想在辭婚這件事之前,她大概還以為将來能說服郭靖到桃花島過神仙的二人生活吧,她對郭靖的愛使她接受了這樣的失敗。

    中國古時的女子的命運是以丈夫為中心,自己本身是沒有什麼機會的,聰慧不凡的才女命運大多是悲劇。“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我讀射雕常想給黃蓉安排其它結局,不過考慮到時代,還是委屈嫁給郭靖是最好結果。古時候的才女李清照和朱淑真的命運對比就可知有才華的女子嫁錯人是多可怕的事了。李因為嫁了一個恩愛理解的丈夫趙明誠,留下的詞有許多快樂的描寫,連相思和離愁都比較正面。她算是留下中國史書中極少有的在精神層面上男女平等和諧夫婦的例子。朱留下的詩詞就怨氣大得多了,隻為嫁了一個庸俗的丈夫。倪匡講不敢娶黃蓉這樣的女子,其實能娶到這樣的女子才是福氣呢,當然無才而有德(男人定義的德)的女人娶來更好驅使,無怪乎大家最愛雙兒和小昭了。

    讀射雕能讀出古代才女的悲劇,大概也算是讀得認真了:),講了黃蓉這麼多的壞話,再講一點她的好話,講講黃蓉的體貼一面。她自己并不喜歡她父親黃藥師的行為,黃藥師對東邪的稱号并不反感,黃蓉則對此曾對洪七公表示不喜歡這樣稱呼她父親。黃藥師能給許多人留下正面形像,黃蓉對他的護短和宣傳是其中相當的份量,對棄門弟子講黃藥師很後悔,對洪七公稱黃藥師很佩服他,最突出的地方是她和瑛姑的對話。她講黃藥師關了老玩童之後,後來也很後悔,就把他放了,否則瑛姑也是不能将他救出去的。實際上當郭靖幫老玩童免于笛子的引誘時,黃藥師講:“小子壞我大事”我看不出一點後悔的迹象。周伯通離開桃花島也不是黃藥師要放他,是老玩童自己打出來的,黃藥師對此的反應是“破口大罵”,如此丢臉之事,從黃蓉口中說出來,竟是黃藥師的開闊胸襟,仁德容人,做戲的本事黃蓉算是從她父親那裡學得很成功了。黃蓉能對郭靖講洪七公除了吃之外,未必能懂得種花,而處處替黃藥師辯護,可以推斷她對父親是尊敬,對洪七公才是親近。同樣郭靖講不要在背後說師父的壞話,他對洪七公是尊敬,對西毒歐陽鋒是親近:三擊掌是證明。(這一段可以參考我那篇對郭靖的心理分析)。為長者諱,為賢者諱是中國人的傳統,長者可樹立權威,賢者可樹立榜樣,但中國人對二者是尊敬了,不過是孔子那句:“敬鬼神而遠之”,沒有幾個人是要去做的,這就是标準的禮的定義了,千年下來的結果是每個中國人做戲的本事都一流了。如果能将中國文化中對長者、賢者從使人尊重改為使人親近,那麼對中國文化的改革算是成功了一小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