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四

關燈
入盧舍那如來應供等正覺過去所行菩薩行海。

    善男子,我知菩薩本發菩薩地心時。

    見諸衆生著我我所。

    無明覆蔽入諸邪見随順貪愛。

    欲恚所縛心亂颠倒。

    慳嫉所纏貧窮逼切。

    於生死中受衆苦惱。

    不值諸佛。

    見如是已,發大悲心攝取衆生除諸苦患普饒益之。

    令得一切無染著心。

    於諸施物不求果報。

    分别了知一切因緣諸法實相。

    具足成就大慈大悲圓滿法蓋。

    普覆衆生。

    以知足法養智慧象。

    摧散一切諸煩惱山。

    安樂衆生。

    随所應化雨甘露法。

    以聖法利等施衆生。

    得十力果無上快樂。

    成就菩薩通力自在。

    充滿法界。

    悉現一切諸衆生前。

    雨一切物。

    悉令歡喜充足其意。

    救護衆生滅生死苦不求恩報。

    嚴淨一切衆生心寶。

    悉同一切諸佛善根。

    增長薩婆若。

    教化成熟一切衆生。

    以無上淨法淨諸佛刹。

    於念念中。

    滿一切法界。

    以明淨智分别三世。

    充滿虛空。

    於一切時。

    轉淨法輪教化衆生。

    令諸衆生生一切智清淨諸持。

    覺悟一切諸佛菩提。

    分别一切未來諸劫。

    於一切劫行菩薩行心無有二。

    悉能遍遊一切世界。

    其身容受一切刹海。

    悉皆攝取一切世界。

    分别解說一切世界種種形色。

    種種莊嚴種種依祝或不清淨或淨不淨。

    或純清淨或純垢穢。

    或廣或狹或大或小或覆或仰。

    如是等諸世界海中。

    生菩薩行證菩薩行。

    於念念中。

    出生菩薩諸自在行。

    於念念中。

    為衆生現三世諸佛清淨法身。

    佛子。

    盧舍那佛。

    於過去世行菩薩行時。

    見諸群生無智功德愚癡所覆。

    著我我所無明曀障。

    不正思惟入諸邪見。

    不識因果順煩惱業。

    不修聖道得無作法。

    常於生死險道流轉受種種苦。

    發起大悲。

    令諸衆生出生菩薩無量諸行。

    修習一切諸波羅蜜。

    安立堅固勝妙善根。

    除滅衆苦長功德藏。

    了知因果不違業報。

    知法真實。

    悉分别知衆生欲樂及一切刹。

    守護受持一切佛法令不斷絕。

    滅不善法滿薩婆若。

    佛子。

    以如是等無量法施。

    攝取衆生。

    令一向求薩婆若法。

    修行菩薩諸波羅蜜。

    具賢聖利。

    長薩婆若。

    滿善根海。

    顯現如來無量自在。

    以如是等種種方便。

    攝取衆生。

    顯現如來無量功德。

    安立衆生於菩薩諸攝智慧。

    善财白言:天神。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其已久如。

    答言:佛子。

    此事難知難信難入難說難得。

    一切諸天聲聞緣覺所不能知。

    除佛神力。

    依善知識成滿善根。

    淨正直心遠離谄曲。

    滅諸染污。

    逮得普照智慧光明。

    哀愍衆生。

    降伏諸魔。

    拔煩惱樹。

    必欲成就一切種智。

    除滅生死憂悲惱海。

    得如來樂。

    入佛功德精進之海。

    安住佛地。

    滿足如來一切智力。

    究竟十力。

    如此人者乃能信解。

    能知能入能說能得。

    何以故?此佛境界。

    一切衆生及諸菩薩。

    所不能知。

    我當承佛神力為調伏衆生。

    直心清淨廣修善根。

    得甚深心樂聞此法。

    為如此等随其所應分别解說。

    爾時夜天。

    欲重明此義。

    觀察三世諸佛境界。

    以偈頌曰: 佛子此法門,甚深佛境界。

    不思刹塵劫,說之無窮荊貪欲瞋恚癡,高慢衆生等。

    皆悉不能知,最勝寂靜法。

     慳嫉心谄曲,煩惱業覆者,一切不能知,甚深佛境界。

    著諸陰入界,及起吾我見。

    心想見颠倒,不知佛境法。

     清淨離虛妄,如來深境界。

    依住生死者,皆悉不能知。

    出生如來家,諸佛常守護。

    奉持佛法藏,慧眼之境界。

     親近善知識,滿足白淨法。

    究竟諸佛力,聞此法歡喜。

    心淨離虛妄,猶如虛空性。

    慧燈除癡闇,是彼之境界。

     以大慈悲心,普覆諸衆生。

    等心觀一切,是彼之境界。

    其心大歡喜,等觀衆生類。

    舍離於一切,離垢之境界。

     淨心離諸惡,乃至畏微罪。

    随順諸佛法,離垢之境界。

    安住忍辱法,其心不可動。

    如實不違業,無盡心境界。

     勇猛勤精進,安住不退心。

    究竟薩婆若,調伏之境界。

    入於寂定心,除滅煩惱熱。

    深入智慧海,寂靜起境界。

     了達群生類,諸法真實相。

    深法之境界,是慧燈法門。

    覺悟衆生性,不著諸有海。

    普照一切心,是導師法門。

     悉從三世佛,清淨願性生。

    普於一切刹,窮盡未來劫。

    修習菩薩行,是普賢法門。

    入諸方便海,遍觀諸刹海。

     無礙深智慧,悉知刹成敗。

    一一塵中見,諸佛坐道常成佛化衆生,無礙眼法門。

    善财至我所,親近善知識。

     聞此甚深法,精進勤修習。

    此盧舍那境,甚深難思議。

    我承佛神力,為汝分别說。

     佛子。

    乃往古世。

    過世界海微塵等劫。

    有一世界海。

    名明淨山。

    彼有如來出興于世。

    号智慧法界山諸方寂靜普照王如來應供等正覺。

    彼佛為菩薩時。

    淨彼世界海。

    彼世界海中。

    有佛刹微塵等世界性。

    彼一一世界性中。

    有世界微塵等佛。

    出興于世。

    一一如來。

    說世界微塵等修多羅。

    一一修多羅中。

    授佛刹微塵等諸菩薩記。

    顯現如來種種神力無量方便。

    種種諸乘教化衆生。

    佛子。

    彼世界海中。

    有一世界性。

    名普門莊嚴。

    彼世界性中。

    有一世界。

    名曰一切寶色妙德普照一切寶華海。

    以為莊嚴。

    衆寶為體狀若天城。

    清淨嚴飾。

    普照一切諸佛道常顯現諸佛變化光明。

    彼世界中。

    有須彌山微塵等四天下。

    彼四天下中。

    有一四天下。

    名寶山幢。

    彼四天下。

    有閻浮提。

    縱廣十萬由旬。

    彼閻浮提内。

    有十萬大城。

    彼諸城中。

    有一王都。

    名堅固寶莊嚴雲燈。

    有一萬城周匝圍繞。

    人壽萬歲。

    時有大王。

    名一切法師子吼圓蓋妙音。

    有五百大臣六萬采女七百王子。

    端正勇劍爾時彼王。

    威德普被一閻浮提。

    無有怨敵。

    彼大劫中有惡劫起五濁熾然。

    爾時人民行十惡業。

    遠離十善死入惡道。

    壽命短促形色鄙陋。

    貧窮下賤多苦少樂。

    更相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