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關燈
消滅無量邪想水故。

    菩提心者,則為風輪。

    壞散一切諸障蓋故。

    菩提心者,則為寶洲。

    出生道品功德寶故。

    菩提心者,則為種性長養一切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則為居宅。

    納受一切功德寶故。

    菩提心者,則為大城。

    菩薩商人所住處故。

    菩提心者,則為金藥。

    消煩惱垢令清淨故。

    菩提心者,則為香蜜。

    具足一切功德味故。

    菩提心者,則為正道。

    令入一切智城故。

    菩提心者,則為寶器。

    容受一切白淨法故。

    菩提心者,則為時澤。

    悉能除滅煩惱塵故。

    菩提心者,則為安祝出生菩薩之所住故。

    菩提心者,則為壽行。

    不取聲聞諸解脫故。

    菩提心者,則為琉璃寶。

    其性淨妙不受垢故。

    菩提心者,則為伊尼羅寶。

    勝諸聲聞緣覺智故。

    菩提心者,則為法鼓。

    覺悟煩惱長寝衆生故。

    菩提心者,則為淨水。

    其性清淨無垢濁故。

    菩提心者,則為閻浮檀金。

    令有為善如聚墨故。

    菩提心者,則為山王。

    超出一切諸世間故。

    菩提心者,則為歸依。

    悉能救護諸衆生故。

    菩提心者,則為實義。

    遠離一切虛妄法故。

    菩提心者,則為無上寶。

    悉令歡喜得滿足故。

    菩提心者,則為大會。

    随彼所須令充悅故。

    菩提心者,則為尊長。

    於諸衆生無倫匹故。

    菩提心者,則為寶藏。

    受持一切諸佛法故。

    菩提心者,則為因陀羅網。

    攝諸煩惱阿修羅故。

    菩提心者,則為毗樓那風。

    震動教化衆生心故。

    菩提心者,則為因陀羅火。

    焚燒一切煩惱習故。

    菩提心者,則為無上塔。

    一切天人應供養故。

    佛子。

    菩提心者,如是無量功德成就。

    悉與一切諸佛菩薩諸功德等。

    何以故?因菩提心。

    出生一切諸菩薩行。

    三世諸佛成正覺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自在藥。

    離五恐怖。

    何等為五。

    所謂火不能燒。

    水不能漂。

    毒不能中。

    刀不能傷。

    熏不能害。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發菩提心。

    攝薩婆若。

    離五恐怖。

    何等為五。

    所謂不為欲火所燒。

    諸有流水所不能漂。

    瞋恚惡毒所不能中。

    煩惱利刀所不能傷。

    邪覺觀煙熏不能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解脫藥。

    終不橫死。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妙智慧藥。

    生死過患所不能害。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龍王藥。

    若有毒蟲。

    聞其藥氣即避遠去。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大龍王藥。

    一切煩惱諸惡毒蟲。

    聞其藥氣皆悉散滅。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不可壞藥。

    一切怨敵不得其便。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不壞法藥。

    一切煩惱諸魔怨敵。

    所不能壞。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頻伽陀藥。

    能出毒刺。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頻伽陀藥。

    能出三毒諸邪見刺。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善見藥王。

    滅一切玻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善見藥王。

    滅一切衆生諸煩惱玻善男子,譬如删陀那大藥王樹。

    其有衆生在彼樹蔭。

    身諸惡瘡皆得除愈。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删陀藥樹。

    其有衆生依蔭此樹。

    一切煩惱不善業瘡皆得除愈。

    善男子,譬如藥王樹。

    名無壞根。

    以其力故。

    長養一切閻浮提樹。

    菩提心樹。

    亦複如是,以其力故。

    長養一切學無學菩薩善根。

    善男子,譬如藥草名阿藍婆。

    若用塗體身得柔澤。

    意離諸惡。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阿藍婆藥。

    長身口意諸善行業。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念力藥。

    有所聞法終不忘失。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念力藥者,聞持一切佛法不忘。

    善男子,譬如有藥。

    名曰蓮華。

    其有服者住壽一劫。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服菩提心蓮華藥者,阿僧祇劫而得自在。

    善男子,譬如有人執翳身藥。

    一切衆生所不能見。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翳身藥者,一切諸魔所不能見。

    善男子,譬如大海有摩尼寶。

    名積衆寶。

    若不至他方。

    設火災起。

    乃至消減海水一渧。

    無有是處。

    菩提之心積衆寶珠。

    亦複如是,處於菩薩直心海中。

    乃至以一善根回向薩婆若。

    有忘失者無有是處。

    而薩婆若無所染著。

    不離善根。

    善男子,譬如摩尼名淨光明。

    有人以此嬰珞身者,蔽馀寶光悉如聚墨。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以菩提心摩尼寶珠。

    嬰珞其身。

    映蔽聲聞緣覺心寶。

    善男子,譬如水珠置濁水中。

    水即澄清。

    菩提心珠。

    亦複如是,除滅一切煩惱垢濁。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住水寶珠。

    嬰珞其身。

    入深水中而不沒溺。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住水寶珠。

    入生死海。

    而不沈沒。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大龍寶珠。

    往到龍所龍不為害。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大龍寶珠。

    入欲界中。

    煩惱惡龍所不能害。

    善男子,譬如帝釋有摩尼寶。

    嬰珞其身。

    於天中尊。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著菩提心寶嬰珞者,悉於一切三界中尊。

    善男子,譬如有人得随意珠。

    除滅一切貧窮困苦。

    菩薩摩诃薩。

    亦複如是,得菩提心随意寶珠。

    除滅一切邪命貧苦。

    善男子,譬如火珠因日光發能出猛焰。

    得菩提心明淨火珠。

    亦複如是,因大慧光所感發故。

    出智慧火。

    善男子,譬如月珠因月光發出清涼水。

    得菩提心淨月寶珠。

    亦複如是,因彼回向善根月光所感發已,出生善根諸大願水。

    善男子,譬如龍王著如意寶冠遠離恐怖。

    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