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種集相。
不失果報相。
次第相。
有報相。
無報相。
黑黑報相。
白白報相。
黑白黑白報相。
非黑非白能盡業相。
知業起相。
受業法差别相。
知無量因緣起業相。
知世間業出世間業差别相。
現報相生報相。
後報相。
随諸乘定相。
不定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業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根軟中上差别相。
知先後際别異不别異相。
知上中下相。
知煩惱伴相。
不相離相。
随諸乘定相。
不定相。
淳熟相。
未淳熟相。
随根轉相。
易壞相。
深取相相。
增上相。
不可壞相。
轉相。
不轉相。
三世差别相。
久遠共生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根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欲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欲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性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别相。
是菩薩知直心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直心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使共心生不共心生。
心相應心不相應。
無始來惱衆生相。
與一切禅定解脫神通相違相。
三界系相。
無量心不現前相。
開煩惱門相。
不知對治相。
無所有相。
無聖道開法門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諸生差别相。
所謂地獄。
畜生餓鬼。
阿脩羅人天。
色無色界。
有想無想差别。
業是田。
愛是水。
無明是覆。
識是種子。
後身是芽。
名色共生而不相離。
癡愛相續。
欲生欲作欲受。
不樂涅槃三界差别相續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諸習氣有起不起。
随所生處有習氣。
随衆生行有習氣。
随業煩惱有習氣。
善不善無記有習氣。
離欲有習氣。
随後身有習氣。
次第随趣有習氣。
久遠不斷持煩惱業。
離則無法。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衆生定不定相。
正定相。
邪定相。
不定相。
正見中正定相。
邪見中邪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一一逆邪定相。
五根正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邪位邪定相。
正位正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深入邪聚難轉相。
修無上道因緣相。
不定衆生守護相。
皆如實知。
佛子。
菩薩摩诃薩。
随如是智。
名為安住善慧地。
菩薩住是地。
知衆生如是諸行差别相。
随其解脫而與因緣。
是菩薩化衆生法。
度衆生法。
如實知而為說法。
聲聞乘相。
辟支佛乘相。
菩薩乘相。
如來地相。
如實知。
随衆生因緣。
而為說法。
随心随根。
随欲差别。
而為說法。
又随行處。
随智慧處。
而為說法。
知一切行處。
而為說法。
随衆生性。
深入難處。
而為說法。
随趣随生。
随煩惱。
随習氣轉故說法。
随乘令解脫故說法。
是菩薩住此地。
為大法師。
守護諸佛法藏。
入深妙義。
用無量慧方便。
四無礙智言辭說法。
是菩薩常随四無礙智。
而不可壞。
何等為四。
一法無礙。
二義無礙。
三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
是菩薩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自相。
以義無礙智。
知差别法。
以辭無礙智。
知說諸法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知說諸法次第不斷。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無體性。
以義無礙智。
知諸法生滅相。
以辭無礙智。
知諸法假名不斷假名說。
以樂說無礙智。
知随假名不壞無邊說。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現在諸法差别相。
以義無礙智。
知過去未來諸法差别相。
以辭無礙智。
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說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於一一世。
得無邊法明說。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差别。
以義無礙智。
知諸法義差别。
以辭無礙智。
随諸言音。
而為說法。
以樂說無礙智。
随所樂解。
而為說法。
複次以法無礙智。
以法智方便。
知諸法差别不可壞。
以義無礙智。
以比智如實知諸法差别。
以辭無礙智。
以世智。
說諸法差别。
以樂說無礙智。
知善說第一義。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一相不壞。
以義無礙智。
知陰入界谛因緣法。
以辭無礙智。
以微妙音故。
一切世間之所歸趣。
以樂說無礙智。
所說轉勝。
能令衆生。
得無邊法明。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乘究竟。
攝一切無差别。
以義無礙智。
知諸乘差别。
以辭無礙智。
能說諸乘無差别。
以樂說無礙智。
以一法門說無邊法明。
複次以法無礙智。
能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随智行。
以義無礙智。
能分别說十地義差别。
以辭無礙智。
說随順諸地道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說一切行無邊相。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切佛。
於一念中得菩提。
以義無礙智。
知種種時。
種種刹差别。
以辭無礙智。
随諸佛得道事差别說。
以樂說無礙智。
於一句法。
無邊劫說。
而不窮荊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切佛語。
一切佛力。
無畏。
不共法。
大慈大悲。
無礙智。
轉法輪。
一切種智。
以義無礙智。
知如來音聲。
說八萬四千随衆生心諸根欲樂差别行。
以辭無礙智。
以如來音聲。
說一切諸行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以諸佛智力。
随衆生所樂音聲說。
菩薩摩诃薩。
如是善知無礙智。
安住第九地。
名為得佛法藏。
為大法師。
得衆義陀羅尼。
衆法陀羅尼。
起智陀羅尼。
衆明陀羅尼。
善慧陀羅尼。
衆财陀羅尼。
名聲陀羅尼。
威德陀羅尼。
無礙陀羅尼。
無邊旋陀羅尼。
雜義藏陀羅尼。
得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
随方便說。
如是無量樂說差别門說法。
是菩薩得如是無量陀羅尼門。
能於無量佛所聽法。
聞已不忘。
如所聞法。
能以無量差别門。
為人演說。
是菩薩於一佛所。
以百萬阿僧祇陀羅尼。
聽受正法。
如從一佛。
馀無量佛。
亦複如是,是菩薩於禮敬佛時。
所聞法明。
非多學聲聞得陀羅尼力。
於十萬劫。
所能受持。
是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力。
無礙智樂說力。
以說法故。
在於法座。
大千世界滿中衆生。
随意說法。
是菩薩在法座上。
唯除諸佛。
及受職菩薩。
於一切中。
最為
不失果報相。
次第相。
有報相。
無報相。
黑黑報相。
白白報相。
黑白黑白報相。
非黑非白能盡業相。
知業起相。
受業法差别相。
知無量因緣起業相。
知世間業出世間業差别相。
現報相生報相。
後報相。
随諸乘定相。
不定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業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根軟中上差别相。
知先後際别異不别異相。
知上中下相。
知煩惱伴相。
不相離相。
随諸乘定相。
不定相。
淳熟相。
未淳熟相。
随根轉相。
易壞相。
深取相相。
增上相。
不可壞相。
轉相。
不轉相。
三世差别相。
久遠共生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根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欲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欲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性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諸性差别相。
是菩薩知直心軟中上差别相。
乃至如實知八萬四千直心差别相。
是菩薩知諸使共心生不共心生。
心相應心不相應。
無始來惱衆生相。
與一切禅定解脫神通相違相。
三界系相。
無量心不現前相。
開煩惱門相。
不知對治相。
無所有相。
無聖道開法門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諸生差别相。
所謂地獄。
畜生餓鬼。
阿脩羅人天。
色無色界。
有想無想差别。
業是田。
愛是水。
無明是覆。
識是種子。
後身是芽。
名色共生而不相離。
癡愛相續。
欲生欲作欲受。
不樂涅槃三界差别相續相。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諸習氣有起不起。
随所生處有習氣。
随衆生行有習氣。
随業煩惱有習氣。
善不善無記有習氣。
離欲有習氣。
随後身有習氣。
次第随趣有習氣。
久遠不斷持煩惱業。
離則無法。
皆如實知。
是菩薩知衆生定不定相。
正定相。
邪定相。
不定相。
正見中正定相。
邪見中邪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一一逆邪定相。
五根正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邪位邪定相。
正位正定相。
離此二不定相。
深入邪聚難轉相。
修無上道因緣相。
不定衆生守護相。
皆如實知。
佛子。
菩薩摩诃薩。
随如是智。
名為安住善慧地。
菩薩住是地。
知衆生如是諸行差别相。
随其解脫而與因緣。
是菩薩化衆生法。
度衆生法。
如實知而為說法。
聲聞乘相。
辟支佛乘相。
菩薩乘相。
如來地相。
如實知。
随衆生因緣。
而為說法。
随心随根。
随欲差别。
而為說法。
又随行處。
随智慧處。
而為說法。
知一切行處。
而為說法。
随衆生性。
深入難處。
而為說法。
随趣随生。
随煩惱。
随習氣轉故說法。
随乘令解脫故說法。
是菩薩住此地。
為大法師。
守護諸佛法藏。
入深妙義。
用無量慧方便。
四無礙智言辭說法。
是菩薩常随四無礙智。
而不可壞。
何等為四。
一法無礙。
二義無礙。
三辭無礙。
四樂說無礙。
是菩薩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自相。
以義無礙智。
知差别法。
以辭無礙智。
知說諸法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知說諸法次第不斷。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無體性。
以義無礙智。
知諸法生滅相。
以辭無礙智。
知諸法假名不斷假名說。
以樂說無礙智。
知随假名不壞無邊說。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現在諸法差别相。
以義無礙智。
知過去未來諸法差别相。
以辭無礙智。
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說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於一一世。
得無邊法明說。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差别。
以義無礙智。
知諸法義差别。
以辭無礙智。
随諸言音。
而為說法。
以樂說無礙智。
随所樂解。
而為說法。
複次以法無礙智。
以法智方便。
知諸法差别不可壞。
以義無礙智。
以比智如實知諸法差别。
以辭無礙智。
以世智。
說諸法差别。
以樂說無礙智。
知善說第一義。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諸法一相不壞。
以義無礙智。
知陰入界谛因緣法。
以辭無礙智。
以微妙音故。
一切世間之所歸趣。
以樂說無礙智。
所說轉勝。
能令衆生。
得無邊法明。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乘究竟。
攝一切無差别。
以義無礙智。
知諸乘差别。
以辭無礙智。
能說諸乘無差别。
以樂說無礙智。
以一法門說無邊法明。
複次以法無礙智。
能入一切菩薩行智行法行随智行。
以義無礙智。
能分别說十地義差别。
以辭無礙智。
說随順諸地道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說一切行無邊相。
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切佛。
於一念中得菩提。
以義無礙智。
知種種時。
種種刹差别。
以辭無礙智。
随諸佛得道事差别說。
以樂說無礙智。
於一句法。
無邊劫說。
而不窮荊複次以法無礙智。
知一切佛語。
一切佛力。
無畏。
不共法。
大慈大悲。
無礙智。
轉法輪。
一切種智。
以義無礙智。
知如來音聲。
說八萬四千随衆生心諸根欲樂差别行。
以辭無礙智。
以如來音聲。
說一切諸行不可壞。
以樂說無礙智。
以諸佛智力。
随衆生所樂音聲說。
菩薩摩诃薩。
如是善知無礙智。
安住第九地。
名為得佛法藏。
為大法師。
得衆義陀羅尼。
衆法陀羅尼。
起智陀羅尼。
衆明陀羅尼。
善慧陀羅尼。
衆财陀羅尼。
名聲陀羅尼。
威德陀羅尼。
無礙陀羅尼。
無邊旋陀羅尼。
雜義藏陀羅尼。
得如是等百萬阿僧祇陀羅尼。
随方便說。
如是無量樂說差别門說法。
是菩薩得如是無量陀羅尼門。
能於無量佛所聽法。
聞已不忘。
如所聞法。
能以無量差别門。
為人演說。
是菩薩於一佛所。
以百萬阿僧祇陀羅尼。
聽受正法。
如從一佛。
馀無量佛。
亦複如是,是菩薩於禮敬佛時。
所聞法明。
非多學聲聞得陀羅尼力。
於十萬劫。
所能受持。
是菩薩得如是陀羅尼力。
無礙智樂說力。
以說法故。
在於法座。
大千世界滿中衆生。
随意說法。
是菩薩在法座上。
唯除諸佛。
及受職菩薩。
於一切中。
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