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第十七之一 爾時功德林菩薩摩诃薩。

    承佛神力。

    入菩薩善伏三昧。

    入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世界塵數刹外。

    各見萬佛世界塵數諸佛。

    是諸如來皆号功德林。

    時彼諸佛。

    告功德林菩薩言:善哉善哉!佛子。

    乃能入是善伏三昧。

    十方各萬佛刹塵數諸佛。

    加汝神力故。

    能入是善伏三昧。

    盧舍那佛本願力故。

    威神力故。

    諸菩薩善根力故。

    欲令汝廣說甚深法故。

    長養一切智故。

    分别一切衆生性故。

    離一切障礙入無障礙境界故。

    成就一切方便故。

    成就一切種智故。

    覺悟一切法故。

    善知諸根故。

    聞持一切法故。

    所謂菩薩十行。

    佛子。

    當承佛神力廣說妙法。

    時彼諸佛。

    即與功德林菩薩無障礙法。

    與安住法。

    與無師法。

    與無癡法。

    與不雜亂法。

    與清淨法。

    與無量法。

    與最勝法。

    與無垢法。

    與不退法。

    何以故?彼三昧力故。

    爾時諸佛各申右手。

    摩功德林菩薩頂。

    摩其頂已,即從定起。

    告衆菩薩言:諸佛子。

    菩薩行業不可思議。

    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

    何以故?菩薩摩诃薩。

    學三世諸佛所行法故。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诃薩行。

    菩薩有十行。

    三世諸佛之所宣說。

    何等為十。

    一者歡喜行。

    二者饒益行。

    三者無恚恨行。

    四者無盡行。

    五者離癡亂行。

    六者善現行。

    七者無著行。

    八者尊重行。

    九者善法行。

    十者真實行。

    是為十行。

    佛子。

    何等為菩薩摩诃薩歡喜行。

    此菩薩為大施主。

    悉能舍離一切所有。

    等心惠施一切衆生。

    施已無悔。

    不望果報不求名譽。

    不求生勝處不求利養。

    但欲救護一切衆生。

    欲攝取一切衆生。

    欲饒益一切衆生。

    欲學一切諸佛本行。

    欲正憶念諸佛本行。

    欲得清淨諸佛本行。

    欲得受持諸佛本行。

    欲顯現諸佛本行。

    欲廣說諸佛本行。

    欲令一切離苦得樂。

    是名菩薩摩诃薩歡喜行。

    菩薩修歡喜行時。

    一切衆生歡喜愛敬。

    随諸方土有貧窮處。

    菩薩願往生彼。

    豪貴大富财寶無荊於念念中有無量無邊無數衆生。

    詣菩薩所。

    白言:仁者,我等貧窭靡所資贍。

    願垂慈救得濟生命。

    菩薩念念應其所須。

    悉令滿足靡不歡喜。

    菩薩不以求索煩重而生憂惱。

    但發無上大慈悲心施無厭足。

    欲令常來。

    來已稱慶倍複歡喜作如是念。

    我得善利。

    此等衆生。

    是我福田是我善友。

    不請不求自來教誨。

    發起我心修行佛道。

    我今應當如是修學。

    普令衆生悉得歡喜。

    我於三世所修功德。

    願速成就清淨法身。

    神力自在。

    悉令衆生随其所須皆得歡喜。

    以此功德。

    令諸衆生悉成正覺。

    度脫無量衆生。

    悉令究竟無馀涅槃。

    我當先令一切衆生滿足諸願。

    然後我當成等正覺。

    離我想衆生想。

    我所想壽命想。

    種種想福伽羅想作者想。

    法界衆生界空無差别。

    離欲法非真實法。

    無所有法非堅固法。

    非恃怙法非所作法。

    菩薩如是觀時。

    不見施者不見受者,不見财物不見福田。

    不見業不見報。

    不見果不見大果不見小果。

    菩薩觀察三世。

    發如是念。

    哀哉衆生。

    為愚癡所覆煩惱所纏。

    常流生死。

    輪回苦海。

    於不堅固法不得堅固。

    我當盡學諸佛所學饒益衆生。

    成等正覺開悟一切皆令清淨。

    随順寂滅觀三世法。

    是名菩薩摩诃薩初歡喜行。

     佛子。

    何等為菩薩摩诃薩第二饒益行。

    此菩薩持戒清淨。

    於色聲香味觸法。

    心無染著。

    廣為衆生說無染法。

    不求生於人天勝處尊貴之家。

    不求利養不求端正不求帝王。

    但堅持淨戒。

    作如是念。

    我持淨戒。

    離一切纏煩惱熾火憂悲苦惱。

    不負衆生。

    諸佛歡喜。

    究竟成就無上菩提。

    菩薩如是持淨戒時。

    於一日中。

    若有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大魔王。

    一一魔王。

    各将無量無數阿僧祇諸天女衆。

    皆悉端正顔貌姝妙。

    姿容妖豔傾惑人心。

    又複赍持一切樂具。

    欲來惑亂菩薩道意。

    爾時菩薩作如是念。

    此五欲者是障道法。

    乃能障礙無上菩提。

    是故菩薩。

    乃至不生一念欲心。

    心淨如佛。

    除其方便教化衆生。

    内不離菩薩一切種智。

    堅固正念。

    不為五欲因緣故。

    起一惡念惱亂衆生。

    甯舍身命不加惡於人。

    若加惡於人無有是處。

    菩薩自見佛已來。

    未曾有心起一欲想。

    何況從事。

    若或從事無有是處。

    爾時菩薩作如是念。

    衆生長夜在生死中。

    憶念五欲貪著五欲。

    愛樂五欲。

    心常流轉五欲境界。

    永沒五欲莫之能出。

    我今應當作如是學。

    令諸魔王天女眷屬及一切衆生立無上戒。

    立淨戒已,又教令得不退轉地一切種智成等正覺。

    乃至究竟無馀涅槃。

    何以故?此是我業一切諸佛皆如是學。

    離諸非行計我無知。

    觀一切佛平等深法。

    得一切智。

    為衆生說法。

    斷除颠倒。

    不離衆生而有颠倒。

    不離颠倒而有衆生。

    颠倒内無衆生。

    衆生内無颠倒。

    颠倒非衆生。

    衆生非颠倒。

    颠倒非内法。

    颠倒非外法。

    衆生非内法。

    衆生非外法。

    一切諸法但是虛妄無有真實。

    須臾不住無有堅固,猶如幻化欺诳愚夫。

    悟一切法如夢如電。

    如是解者,能達生死究竟菩提。

    未度者度未脫者脫。

    未調伏者令得調伏。

    未寂靜者令得寂靜。

    未安隐者令得安隐。

    未離垢者令得離垢。

    未清淨者令得清淨。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

    未快樂者令得快樂。

    我當舍離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