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

關燈
他不肯讓母親和妻子知道他吐血的事。

    第二天他居然支持着到公司去辦公。

    晚上睡得不好,精神相當差。

    仍舊是那單調的工作和糾纏不清的譯文,周主任的厭惡的表情、吳科長的敵視的眼光和同事們的沒有表情的面孔。

    他忍受着。

    他捱着時刻。

    他的心并不在紙上。

    他也弄不明白自己究竟校出了多少錯字。

    聽見開飯的鈴聲,他放下筆,輕輕歎一口氣,他仿佛就是一個遇赦的犯人。

    他的胃口還是不好,他吃得少,也不講話。

    他覺得全桌的眼光都帶着憐憫在看他,他不安起來。

    好容易放下碗,他又象得救似地噓一口氣,離開飯桌。

    他不敢看旁人,也沒有誰理他。

     他回到樓上,又在辦公桌前坐下。

    他并不看校樣。

    還沒有到辦公時間,他用不着多耗費他那有限的精力。

    他的眼光茫然地朝四處看。

    除了白茫茫的一片外,他似乎什麼也看不見。

    他疲倦,腦筋也較往日遲鈍,眼皮漸漸地往下垂,頭越來越重。

    他睡着了。

     同事們的笑聲驚醒了他。

    他連忙坐正。

    腦子裡還裝了一些古怪的影子。

    他從悲歡離合的夢中醒過來了。

    他還有一種怅惘的感覺。

     辦公時間近了。

    周主任和吳科長都不在,同事們高興地講着笑話。

    忽然一個同事提起戰局,另一個同事跟着報告昨晚得到的消息。

    空氣立刻緊張起來。

    日本人不停地向這裡前進,沒有人擋住他們。

    據說敵人已經到了宜山。

     "報上都沒有說,你知道!不會有這樣快!"汪文宣暗暗地駁斥道,但是他隻敢在心裡說。

     "不見得罷。

    怎麼你的消息倒這樣靈通?報上還說這兩天前方戰況很好,"小潘插嘴說。

     "你相信報紙?你曉得報上每天有多少檢查扣掉的新聞?"那個消息靈通的同事反駁道。

     "是啊,這兩天情形的确不妙,我有個親戚在貴陽住家四年了,現在也要把全家搬過來,"另一個同事說。

     "這算什麼!我有個朋友已經定了飛機票就要搬家到蘭州去羅。

    要逃索性徹底一點,"又一個同事說。

     "所以我們公司要搬蘭州,這就是徹底啊,"消息靈通的同事說。

     "你去嗎?"小潘問道。

     "我去?恐怕公司不會要我們這班小職員去罷。

    你還存這個希望嗎?"消息靈通的同事說。

    其實這個同事不能算是小職員,他是出版科的科員,進公司時間久,底薪也比汪文宣的高得多。

     "不要我們,總得發一筆遣散費。

    多支三個月薪水也好,"小潘滿不在乎地說。

     "三個月?我看至多也不過兩個月。

    拿到那一點錢有什麼用?逃難不夠用;不逃難更不夠用。

    況且這種半官半商、亦官亦商的機關——"消息靈通的同事說到這裡,聽見樓梯上的腳步聲,連忙咽下以後的話,同時做出一個可笑的怪相。

     周主任來了。

    整個樓面立刻靜下來。

    小潘也悄悄地回到樓下去。

    下半夭的工作開始了。

     汪文宣不出聲息地坐在辦公桌前。

    他覺得自己還是在夢中。

    他的眼睛看不見面前攤開的校樣。

    同事們的談話占據了他的整個腦子。

    逃難,……遣散,……這不就是他的毀滅嗎?還有他的家庭。

    ……湘桂撤退的慘劇,他從别人口中聽到的一切……他又是一個這麼不中用的人!……要是真的到了那一天……?他一身發冷。

    他不敢再往下想,卻又不能制止自己。

    他越想,心越亂。

    他翻過了兩張校樣,卻沒有把一個字裝進腦子裡去。

    工作,他已經不關心了。

    周主任的表情和吳科長的眼光,他也不再關心了。

    他仿佛聽見一個熟習的聲音在他的耳邊說。

    毀滅!他被人宣告了死刑。

    他沒有上訴的心思。

     他昏昏沉沉地過了半點鐘光景。

    他覺得周身不舒服,頭忽然發起燒來。

    頭有點暈。

    幾分鐘,十幾分鐘,半點鐘,一點鐘以後,熱度還沒有退。

    "一定是肺病,我昨晚還吐過血!"他斷定道。

    "沒有關系,我反正要死。

    "他安慰自己。

    心稍稍安定了。

    他不再象先前那樣地害怕了。

    他卻另有一種凄涼的感覺。

     "我死,我一個人死,多寂寞啊,"他想着,他恨不得馬上跑回家中,抱着母親,抱着妻,抱着小宣痛哭一場。

     到下班的時候,他已經不發燒了。

    他覺得精神稍微好一點,慢慢地走回家去。

     母親在家裡煮好飯等待他。

    她用慈愛的調子同他談話,問他這一天的工作情形。

    吃飯的時候,母親談起樹生,又發了一通牢騷。

    他唯唯地應着,他覺得母親的話有道理,同時又覺得樹生并沒有錯。

     "晚飯她既然不在行裡吃,就應該回家來吃。

    你親眼看見的,她一個月有幾天在家?不是去找情人還有什麼事!"母親收擡飯碗的時候,終于忍不住這樣地直說了。

     他不作聲。

    他不相信母親的話。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