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赤壁烈焰
關燈
小
中
大
一切果然如周瑜所料,曹操繼江東軍之後,除在江北烏林鎮紮下陸軍大營外,并于赤壁陸口的江南紮下水軍大營,和他們隔江遙遙相望,不久劉備也派遣部分軍隊前往,讓周瑜統一調度。
由于戰船太多,曹軍不得不以赤壁段長江的江面為中心,往兩邊排開,對孫劉聯軍呈合圍之勢。
惡戰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然後周瑜卻氣定神閑,不時邀請魯肅、諸葛亮至軍中談天說地。
這日,周瑜剛送走諸葛亮,江東密探頭子司馬功才得以進見周瑜。
周瑜聽了,絲毫不覺得意外,反而很高興。
“曹操不派密探來刺探軍情,那才是不正常的。
不要急着抓他們,嚴密監視,為我所用。
” “有兩個人,我們不好監視他們。
” 周瑜知道司馬功是遇到權貴了:“哪兩個人?你不是可以直接找仲謀嗎?” “主公說,他也幫不了我們,讓我來找你。
” 周瑜來了興趣:“别吊我的胃口了,快說,這兩個人是誰?” “一個是喬公。
他不會是密探,隻是被利用了。
最近,有個北方人叫華戰,是喬公的舊友,來探望喬公。
據我所知,華戰和曹操關系非同一般,他來江東,絕非探友那樣簡單。
孫策将軍死後,喬公夫婦害怕大喬寂寞,就搬到孫策将軍的府邸,和女兒同住。
現在,華戰就住在孫策将軍的家裡,我們的密探很難監視他。
” 周瑜稍一思想:“這好辦,我給我的夫人寫信,要她也住進伯符家。
一家人團圓,合情合理。
你去挑選兩個機智幹練、年輕秀麗的女密探,扮作我夫人的侍女,進入伯符家,暗中監視華戰。
” “大都督,主公也是這麼想的。
” “另一個人是誰啊?” “她叫夏侯蓮,是劉備手下大将張飛的妻子。
” 周瑜對夏侯蓮一無所知,對張飛了解也不多。
但他意識到:張飛的妻子若是曹操的密探,那張飛呢?此事非同小可。
孫、劉兩家結盟抗曹,此事處理不當,就會相互猜忌,正中了曹操的奸計。
“夏侯蓮是曹操的親戚,按輩份說算是曹操的侄女,很值得懷疑。
” 夏侯蓮之父夏侯壁是夏侯淵的堂弟。
她在一次郊遊時,受到幾個不良少年的調戲,被張飛所救,便不顧家人反對,以身相許。
“有一個自稱是夏侯海的人,說是夏侯蓮的堂兄,受不了族人們的歧視,來到江東,就住在張飛家裡,以經商為名,四處遊逛。
凡是密探,言談舉止中,總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憑我們的觀察,他絕對是個密探。
” “張飛知道這件事嗎?” “我們也監視過張飛幾次,他絕不會是夏侯海的同夥。
他和劉備,還有關羽情同手足,非一般兄弟之情可比。
他粗曠豪爽,脾氣暴躁,但偏偏怕老婆。
這也難怪,那夏侯蓮是個絕色美人,英雄難過美人關嘛。
” “繼續監視夏侯海,但不要打草驚蛇。
這件事我要和諸葛亮從長計議。
” 諸葛亮聞聽此事,又驚又喜又憂。
我和張飛家離得那麼近,都沒察覺夏侯海,周瑜遠在赤壁,卻如此清楚?難道他的耳目已經把我們都罩住了?如果不是這件事需要我們合作,他絕不會告訴我們。
那我們的機密事務,他一定知道了很多。
“這個夏侯海,我倒見過。
那一次,我、劉皇叔、關羽、趙雲,還有劉琦,到張飛家飲酒,隻是誰也沒注意這個小人物。
” “那次,你們談沒談軍務呢?” 諸葛亮臉色一變:“談了,那天,夏侯海幫他的堂妹端菜倒水,十分卑微,我們就忽略了他。
” 周瑜一擺手,表示不介意:“明刀易躲,暗箭難防。
但我們要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
” “公謹,你有計了。
” 周瑜微笑點頭:“不錯,但要請劉琦公子助我。
” 夏侯海自幼父母雙亡,在親戚家輪流長大,故而很會察言觀色,讨人歡心。
他讀書很笨,但很機警,口齒伶俐,曾經做過鐵器生意,賠了老本,是夏侯淵替他還的帳。
他在夏侯淵家住的日子最久,叔侄感情不錯。
夏侯淵把他推薦給曹操。
曹操覺得他油嘴花舌,擔心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随便給了一個閑職。
他見夏侯家的子弟在曹操的提拔下,步步高升,十分不服氣,就向曹操要官。
“你文不能出謀劃策,武不能沖鋒陷陣,沒有功勞,絕不能升遷,夏侯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 “你不對我委以重任,我哪裡會有功勞呢?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難道我連一點長處都沒有嗎?軍中事務,千件萬件,我一件事都不能做嗎?” 曹操覺得這話有道理,想了一會兒,認為他當一個密探倒很合适:“去江東刺探情報,很危險的,你敢去嗎?” 夏侯海的血性也上來了:“去就去,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 第二天,曹操把他叫到面前,小聲說:“劉備的結拜義弟張飛,娶的是夏侯家的女兒夏侯蓮,她是我的侄女,也是你的堂妹,你一定還記得吧。
” 夏侯海立刻領會了曹操的意思:“好,我就住在張飛家裡,一定能刺探到很有價值的情報。
” 他剛要走,卻被曹操叫住:“你這麼去,張飛和夏侯蓮都會懷疑你的。
” 夏侯海讀懂了曹操的眼神:“要用苦肉計嗎?” “你有點小聰明,孺子可教也!隻有用了苦肉計,張飛才不會懷疑你。
但不要怕,我隻是叫兩個夏侯家的子弟痛打你一頓,你先找你三叔夏侯淵訴苦,他不管,你又來找我,我叫人再把你趕出去。
你見了張飛,就說受不了族人的欺辱,本族子弟都受到重用,隻有你例外,自感孤苦無依,一氣之下就離開了。
” 就這樣,夏侯海被打個鼻青臉腫,離開了曹營,流落到劉備的駐軍之地———樊口,投奔張飛一家。
夏侯蓮依稀記得這個堂兄,可憐他的孤苦無依,就讓他在家裡住了下來。
張飛對夏侯海的到來,毫不在意,隻是怕夫人生氣,才從百忙的軍務中抽身出來,陪夏侯海吃一頓便飯。
有了張飛這塊護身符,夏侯海在樊口的活動很順暢,卓有成效。
孫、劉兩家正式結盟的消息,就是夏侯海第一個傳給曹操,還有其它有價值的軍情。
曹操十分高興,特意把夏侯淵叫來,連稱“孺子可教也”,并親自指令夏侯海,叫他潛入江東,刺探東吳的軍情,并許諾,如果他能刺探到江東的軍機,就給他一個縣令當。
夏侯海聽了,幹勁沖天,第二天就整理行裝,來到赤壁,望着江東的水軍大營。
此時,天色已晚,殘陽如血。
忽然,四匹快馬旋風般地沖到他的面前,馬上是巡邏的吳兵。
“這麼晚了,在軍營附近看什麼?” “我是個商人,恰巧路過此地,從未看過這麼多船。
” “聽你的口音,還是個北方人,說不定是曹軍的密探,抓回去審問。
” 他們不容夏侯海辯解,就用繩子牢牢地套住他的雙手,把他押回水軍大營。
夏侯海想不到江東的防衛這麼嚴密,剛到就落入了敵手,這回完了,免不了要受一頓皮肉之苦。
搞不好連腦袋都保不住了,也别想當什麼縣令了。
江東的水軍大營,一半在江上,一半在陸地上。
夏侯海眼看就要被押進一處破爛低矮的帳篷裡,就見兩個人攜手走來,其中一個是風度翩翩的青年公子,仔細一看,他竟然認得是劉琦。
“劉公子救我,劉公子救我。
” 劉琦也認出他來:“原來是夏侯公子?你怎麼被抓來了?” “我想考查一下江東的鐵器市場。
我在北方從未見過這麼多船,多看了幾眼,就被抓來了。
劉公子,你給我作個證明,我真的是個商人。
” 劉琦對身旁的中年人說:“公謹,他是張飛将軍的親戚,我能不能做個擔保?” “原來是張飛将軍的親戚,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快放人。
”周瑜令人給夏侯海松了綁:“天黑了,這附近也沒有客棧,夏侯公子就在軍營裡住一宿吧,就算我們陪罪了。
” 夏侯海一陣心喜:“多謝周将軍,多謝劉公子。
” “不必言謝。
孫、劉是一家,張飛将軍和劉皇叔情同手足,我怎麼能怠慢他的親戚呢?”周瑜吩咐說:“去給夏侯公子準備最好的客房。
” “周将軍的一片盛情,我自當告知張飛将軍。
” 夏侯海被帶到一艘巨船上,住進一間豪華舒适的船艙,飯菜也很豐盛。
他吃過飯,就在船上散步,借機觀察一下江東水軍的戰船。
水兵們知道他是貴賓,都不阻攔。
他知道明日一早就得離開了,否則就會招來懷疑。
江東的戰船不過如此,哪裡有我們的龐大和堅固。
看來,丞相平定江東之日不遠了,我也快當縣令了。
夏侯海正在得意地想着,忽然見到兩點燈火緩緩而來,照着周瑜和劉琦。
二人十分親密,尤其是周瑜,上船時還攙扶着劉琦。
夏侯海急忙屏住呼吸,藏到一處黑暗的角落裡。
這是周瑜的聲音:“王威和劉壽若能臨陣倒戈,曹操的水軍必敗無疑。
隻要打敗了曹操的水軍,曹操即使再有一百萬大軍,也飛不過長江。
” “公謹放心,王威和劉壽都受過我的恩德。
家父臨終時,讓蔡瑁來節制水軍,他們就不服。
如今,他們在猛将如雲的曹營,很不得志。
” “這就好,這就好。
叫他們不要輕舉妄動,要等待時機。
若能臨陣倒戈,或是取了曹操的人頭,那就功莫大焉了。
” 周瑜接着又說:“打敗曹操,公子就能回荊州了。
劉備以仁禮立足于天下。
他怕天下人說他不義,甯可逃走,也不願意攻打劉琮。
你是長子,他更不會和你争荊州。
” “其中道理,我明白,公謹不必多言。
” 周瑜把劉琦送進另一間船艙,就離開了。
夏侯海回到自己的客艙裡,激動不已:這可是天大的軍機啊! 第二天一早,他就離開了,回到樊口,把這個消息禀傳了曹操。
曹操吃了一驚,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不是夏侯海,我真有性命之憂。
此前,我的心腹将領們也勸我要小心荊州的降将,尤其是王威和劉壽,他們自恃在荊州水軍中德高望重,有時連我的命令都大打折扣,甚至以我們不懂“水戰”為由而不理。
荊州水軍中,一半以上的下層将官都是王威和劉壽的部屬,曾經跟随二人出生入死,至死不渝。
他把蔡瑁叫來,說了這件事,征求他的意見。
蔡瑁最恨王威和劉壽,雖然他有節制水軍的兵符,卻不能完全控制水軍,原因就是王威和劉壽做梗。
這正是借曹操之手,除掉他們的良機。
“王威和劉壽是劉琦的舊部,一直對他戀戀不舍。
劉表為何要派劉琦鎮守江夏郡呢?因為他知道,劉琦有王威和劉壽等人的擁戴,篡位易如反掌。
” 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甯可我負别人,不能叫别人負我。
“虎贲将軍許褚聽令,王威和劉壽通敵,速速将他們捉來,斬首示衆” 許褚剛走出去,謀士荀攸就進來了。
“丞相不可。
王威和劉壽在荊州水軍中德高望重,深得擁戴啊!” “正因為如此,我才要殺他們。
” “如今正是用水軍之際,萬一荊州水軍發生兵變,我們用什麼打過長江呢?” “敗軍之将,還敢發生兵變?沒有他們,我一樣可以平定江東。
” 曹操自恃有近百萬大軍,根本不把江東放在眼裡,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在長江邊上,曹操甚至把作戰計劃交給夏侯淵和蔡瑁等人來制定,他則縱酒高歌,抒發内心的豪情壯志,仿佛不這樣,内心狂熱的激情,會把他的身體撐裂的。
王威和劉壽被押上刑場,五十餘名荊州水軍将領聚集在曹操的帳前。
許褚和曹仁等人持劍攔住他們。
“王威和劉壽通敵,理當斬首。
” “證據呢?” 幾個人随之附和:“證據呢?” 許褚用劍指着那幾個人:“你們想造反嗎?” 帳中的蔡瑁看得仔細,覺得這是他籠絡人心的大好時機,就走出來,先勸許褚和曹仁等人收了兵器。
由于蔡瑁和曹操私交甚厚,許褚等人又不願把事鬧大,就聽了。
荊州水軍将領也借機而退,否則再對峙下去,他們非吃大虧不可。
事後,曹操也後悔了。
太魯莽了,應該先把王威和劉壽關押起來,等到證據确鑿了,殺之也名正言順。
如今,荊州水軍将領們群情激奮,本來不想反叛我,這回恐怕真要反叛了。
把他們全殺了,肯定不行,讓他們沖鋒陷陣,也不行。
那就把他們調到陸地上。
他們到了陸地上,就是被折斷翅膀的雄鷹,飛不起來。
江東的水軍太弱了,我的北方兵身經百戰,隻要稍加訓練,不難打敗周瑜。
周瑜聽到六萬荊州水軍已經棄船,被調到陸地安置了,禁不住笑出了聲,叫人将兩壇好酒送到樊口,一壇給諸葛亮,一壇給劉琦。
赤壁冬日天氣陰沉,江面濃霧一片。
曹操天未亮即起,站在船頭望着若隐若現的大小戰船,四周除了波浪滔滔外,什麼聲音都沒有。
沉默好了一會兒,曹操問。
“新調派的水兵訓練得如何了?” “大緻沒有問題,随時都能出戰。
”身後的蔡瑁立即回答。
“那對面的周瑜和劉備有什麼動向?”曹操繼續問。
“據密探回報,一切作息與往常無異,并無特别加強巡邏或訓練的情形。
”與蔡瑁并肩而站的曹仁回答。
“我們的密探已經入江東水軍的大營,看到的戰船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不能和我們相比。
”曹操更放心了:“傳令下去,準備進攻。
” “丞相———”蔡瑁和曹仁愣了一下。
“今天霧氣重,雲層低,天氣甚差,我們先以戰船五百,兩萬水兵,試探一下對方實力。
”曹操看似胸有成竹。
曹仁心想:我方軍隊自北南下,也有一段時間了,若不速戰速決,将會失去鬥志,糧草補給也會更加不易,還是趁着水土不服的狀況未惡化之前,把握時機一舉殲滅孫劉聯軍,免得夜長夢多。
于是,曹軍以蔡瑁和張允為先鋒,曹仁則在岸上整裝待命,随時增援。
周瑜也派出三百艘戰船迎戰。
曹操身經百戰,卻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水軍大戰,就上了一艘巨艦,親臨前線。
一是鼓
由于戰船太多,曹軍不得不以赤壁段長江的江面為中心,往兩邊排開,對孫劉聯軍呈合圍之勢。
惡戰大有一觸即發的可能,然後周瑜卻氣定神閑,不時邀請魯肅、諸葛亮至軍中談天說地。
這日,周瑜剛送走諸葛亮,江東密探頭子司馬功才得以進見周瑜。
周瑜聽了,絲毫不覺得意外,反而很高興。
“曹操不派密探來刺探軍情,那才是不正常的。
不要急着抓他們,嚴密監視,為我所用。
” “有兩個人,我們不好監視他們。
” 周瑜知道司馬功是遇到權貴了:“哪兩個人?你不是可以直接找仲謀嗎?” “主公說,他也幫不了我們,讓我來找你。
” 周瑜來了興趣:“别吊我的胃口了,快說,這兩個人是誰?” “一個是喬公。
他不會是密探,隻是被利用了。
最近,有個北方人叫華戰,是喬公的舊友,來探望喬公。
據我所知,華戰和曹操關系非同一般,他來江東,絕非探友那樣簡單。
孫策将軍死後,喬公夫婦害怕大喬寂寞,就搬到孫策将軍的府邸,和女兒同住。
現在,華戰就住在孫策将軍的家裡,我們的密探很難監視他。
” 周瑜稍一思想:“這好辦,我給我的夫人寫信,要她也住進伯符家。
一家人團圓,合情合理。
你去挑選兩個機智幹練、年輕秀麗的女密探,扮作我夫人的侍女,進入伯符家,暗中監視華戰。
” “大都督,主公也是這麼想的。
” “另一個人是誰啊?” “她叫夏侯蓮,是劉備手下大将張飛的妻子。
” 周瑜對夏侯蓮一無所知,對張飛了解也不多。
但他意識到:張飛的妻子若是曹操的密探,那張飛呢?此事非同小可。
孫、劉兩家結盟抗曹,此事處理不當,就會相互猜忌,正中了曹操的奸計。
“夏侯蓮是曹操的親戚,按輩份說算是曹操的侄女,很值得懷疑。
” 夏侯蓮之父夏侯壁是夏侯淵的堂弟。
她在一次郊遊時,受到幾個不良少年的調戲,被張飛所救,便不顧家人反對,以身相許。
“有一個自稱是夏侯海的人,說是夏侯蓮的堂兄,受不了族人們的歧視,來到江東,就住在張飛家裡,以經商為名,四處遊逛。
凡是密探,言談舉止中,總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憑我們的觀察,他絕對是個密探。
” “張飛知道這件事嗎?” “我們也監視過張飛幾次,他絕不會是夏侯海的同夥。
他和劉備,還有關羽情同手足,非一般兄弟之情可比。
他粗曠豪爽,脾氣暴躁,但偏偏怕老婆。
這也難怪,那夏侯蓮是個絕色美人,英雄難過美人關嘛。
” “繼續監視夏侯海,但不要打草驚蛇。
這件事我要和諸葛亮從長計議。
” 諸葛亮聞聽此事,又驚又喜又憂。
我和張飛家離得那麼近,都沒察覺夏侯海,周瑜遠在赤壁,卻如此清楚?難道他的耳目已經把我們都罩住了?如果不是這件事需要我們合作,他絕不會告訴我們。
那我們的機密事務,他一定知道了很多。
“這個夏侯海,我倒見過。
那一次,我、劉皇叔、關羽、趙雲,還有劉琦,到張飛家飲酒,隻是誰也沒注意這個小人物。
” “那次,你們談沒談軍務呢?” 諸葛亮臉色一變:“談了,那天,夏侯海幫他的堂妹端菜倒水,十分卑微,我們就忽略了他。
” 周瑜一擺手,表示不介意:“明刀易躲,暗箭難防。
但我們要把這件壞事變成好事。
” “公謹,你有計了。
” 周瑜微笑點頭:“不錯,但要請劉琦公子助我。
” 夏侯海自幼父母雙亡,在親戚家輪流長大,故而很會察言觀色,讨人歡心。
他讀書很笨,但很機警,口齒伶俐,曾經做過鐵器生意,賠了老本,是夏侯淵替他還的帳。
他在夏侯淵家住的日子最久,叔侄感情不錯。
夏侯淵把他推薦給曹操。
曹操覺得他油嘴花舌,擔心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就随便給了一個閑職。
他見夏侯家的子弟在曹操的提拔下,步步高升,十分不服氣,就向曹操要官。
“你文不能出謀劃策,武不能沖鋒陷陣,沒有功勞,絕不能升遷,夏侯家的子弟也不例外。
” “你不對我委以重任,我哪裡會有功勞呢?尺有所長,寸有所短,難道我連一點長處都沒有嗎?軍中事務,千件萬件,我一件事都不能做嗎?” 曹操覺得這話有道理,想了一會兒,認為他當一個密探倒很合适:“去江東刺探情報,很危險的,你敢去嗎?” 夏侯海的血性也上來了:“去就去,腦袋掉了碗大個疤。
” 第二天,曹操把他叫到面前,小聲說:“劉備的結拜義弟張飛,娶的是夏侯家的女兒夏侯蓮,她是我的侄女,也是你的堂妹,你一定還記得吧。
” 夏侯海立刻領會了曹操的意思:“好,我就住在張飛家裡,一定能刺探到很有價值的情報。
” 他剛要走,卻被曹操叫住:“你這麼去,張飛和夏侯蓮都會懷疑你的。
” 夏侯海讀懂了曹操的眼神:“要用苦肉計嗎?” “你有點小聰明,孺子可教也!隻有用了苦肉計,張飛才不會懷疑你。
但不要怕,我隻是叫兩個夏侯家的子弟痛打你一頓,你先找你三叔夏侯淵訴苦,他不管,你又來找我,我叫人再把你趕出去。
你見了張飛,就說受不了族人的欺辱,本族子弟都受到重用,隻有你例外,自感孤苦無依,一氣之下就離開了。
” 就這樣,夏侯海被打個鼻青臉腫,離開了曹營,流落到劉備的駐軍之地———樊口,投奔張飛一家。
夏侯蓮依稀記得這個堂兄,可憐他的孤苦無依,就讓他在家裡住了下來。
張飛對夏侯海的到來,毫不在意,隻是怕夫人生氣,才從百忙的軍務中抽身出來,陪夏侯海吃一頓便飯。
有了張飛這塊護身符,夏侯海在樊口的活動很順暢,卓有成效。
孫、劉兩家正式結盟的消息,就是夏侯海第一個傳給曹操,還有其它有價值的軍情。
曹操十分高興,特意把夏侯淵叫來,連稱“孺子可教也”,并親自指令夏侯海,叫他潛入江東,刺探東吳的軍情,并許諾,如果他能刺探到江東的軍機,就給他一個縣令當。
夏侯海聽了,幹勁沖天,第二天就整理行裝,來到赤壁,望着江東的水軍大營。
此時,天色已晚,殘陽如血。
忽然,四匹快馬旋風般地沖到他的面前,馬上是巡邏的吳兵。
“這麼晚了,在軍營附近看什麼?” “我是個商人,恰巧路過此地,從未看過這麼多船。
” “聽你的口音,還是個北方人,說不定是曹軍的密探,抓回去審問。
” 他們不容夏侯海辯解,就用繩子牢牢地套住他的雙手,把他押回水軍大營。
夏侯海想不到江東的防衛這麼嚴密,剛到就落入了敵手,這回完了,免不了要受一頓皮肉之苦。
搞不好連腦袋都保不住了,也别想當什麼縣令了。
江東的水軍大營,一半在江上,一半在陸地上。
夏侯海眼看就要被押進一處破爛低矮的帳篷裡,就見兩個人攜手走來,其中一個是風度翩翩的青年公子,仔細一看,他竟然認得是劉琦。
“劉公子救我,劉公子救我。
” 劉琦也認出他來:“原來是夏侯公子?你怎麼被抓來了?” “我想考查一下江東的鐵器市場。
我在北方從未見過這麼多船,多看了幾眼,就被抓來了。
劉公子,你給我作個證明,我真的是個商人。
” 劉琦對身旁的中年人說:“公謹,他是張飛将軍的親戚,我能不能做個擔保?” “原來是張飛将軍的親戚,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快放人。
”周瑜令人給夏侯海松了綁:“天黑了,這附近也沒有客棧,夏侯公子就在軍營裡住一宿吧,就算我們陪罪了。
” 夏侯海一陣心喜:“多謝周将軍,多謝劉公子。
” “不必言謝。
孫、劉是一家,張飛将軍和劉皇叔情同手足,我怎麼能怠慢他的親戚呢?”周瑜吩咐說:“去給夏侯公子準備最好的客房。
” “周将軍的一片盛情,我自當告知張飛将軍。
” 夏侯海被帶到一艘巨船上,住進一間豪華舒适的船艙,飯菜也很豐盛。
他吃過飯,就在船上散步,借機觀察一下江東水軍的戰船。
水兵們知道他是貴賓,都不阻攔。
他知道明日一早就得離開了,否則就會招來懷疑。
江東的戰船不過如此,哪裡有我們的龐大和堅固。
看來,丞相平定江東之日不遠了,我也快當縣令了。
夏侯海正在得意地想着,忽然見到兩點燈火緩緩而來,照着周瑜和劉琦。
二人十分親密,尤其是周瑜,上船時還攙扶着劉琦。
夏侯海急忙屏住呼吸,藏到一處黑暗的角落裡。
這是周瑜的聲音:“王威和劉壽若能臨陣倒戈,曹操的水軍必敗無疑。
隻要打敗了曹操的水軍,曹操即使再有一百萬大軍,也飛不過長江。
” “公謹放心,王威和劉壽都受過我的恩德。
家父臨終時,讓蔡瑁來節制水軍,他們就不服。
如今,他們在猛将如雲的曹營,很不得志。
” “這就好,這就好。
叫他們不要輕舉妄動,要等待時機。
若能臨陣倒戈,或是取了曹操的人頭,那就功莫大焉了。
” 周瑜接着又說:“打敗曹操,公子就能回荊州了。
劉備以仁禮立足于天下。
他怕天下人說他不義,甯可逃走,也不願意攻打劉琮。
你是長子,他更不會和你争荊州。
” “其中道理,我明白,公謹不必多言。
” 周瑜把劉琦送進另一間船艙,就離開了。
夏侯海回到自己的客艙裡,激動不已:這可是天大的軍機啊! 第二天一早,他就離開了,回到樊口,把這個消息禀傳了曹操。
曹操吃了一驚,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不是夏侯海,我真有性命之憂。
此前,我的心腹将領們也勸我要小心荊州的降将,尤其是王威和劉壽,他們自恃在荊州水軍中德高望重,有時連我的命令都大打折扣,甚至以我們不懂“水戰”為由而不理。
荊州水軍中,一半以上的下層将官都是王威和劉壽的部屬,曾經跟随二人出生入死,至死不渝。
他把蔡瑁叫來,說了這件事,征求他的意見。
蔡瑁最恨王威和劉壽,雖然他有節制水軍的兵符,卻不能完全控制水軍,原因就是王威和劉壽做梗。
這正是借曹操之手,除掉他們的良機。
“王威和劉壽是劉琦的舊部,一直對他戀戀不舍。
劉表為何要派劉琦鎮守江夏郡呢?因為他知道,劉琦有王威和劉壽等人的擁戴,篡位易如反掌。
” 甯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甯可我負别人,不能叫别人負我。
“虎贲将軍許褚聽令,王威和劉壽通敵,速速将他們捉來,斬首示衆” 許褚剛走出去,謀士荀攸就進來了。
“丞相不可。
王威和劉壽在荊州水軍中德高望重,深得擁戴啊!” “正因為如此,我才要殺他們。
” “如今正是用水軍之際,萬一荊州水軍發生兵變,我們用什麼打過長江呢?” “敗軍之将,還敢發生兵變?沒有他們,我一樣可以平定江東。
” 曹操自恃有近百萬大軍,根本不把江東放在眼裡,誰的話都聽不進去。
在長江邊上,曹操甚至把作戰計劃交給夏侯淵和蔡瑁等人來制定,他則縱酒高歌,抒發内心的豪情壯志,仿佛不這樣,内心狂熱的激情,會把他的身體撐裂的。
王威和劉壽被押上刑場,五十餘名荊州水軍将領聚集在曹操的帳前。
許褚和曹仁等人持劍攔住他們。
“王威和劉壽通敵,理當斬首。
” “證據呢?” 幾個人随之附和:“證據呢?” 許褚用劍指着那幾個人:“你們想造反嗎?” 帳中的蔡瑁看得仔細,覺得這是他籠絡人心的大好時機,就走出來,先勸許褚和曹仁等人收了兵器。
由于蔡瑁和曹操私交甚厚,許褚等人又不願把事鬧大,就聽了。
荊州水軍将領也借機而退,否則再對峙下去,他們非吃大虧不可。
事後,曹操也後悔了。
太魯莽了,應該先把王威和劉壽關押起來,等到證據确鑿了,殺之也名正言順。
如今,荊州水軍将領們群情激奮,本來不想反叛我,這回恐怕真要反叛了。
把他們全殺了,肯定不行,讓他們沖鋒陷陣,也不行。
那就把他們調到陸地上。
他們到了陸地上,就是被折斷翅膀的雄鷹,飛不起來。
江東的水軍太弱了,我的北方兵身經百戰,隻要稍加訓練,不難打敗周瑜。
周瑜聽到六萬荊州水軍已經棄船,被調到陸地安置了,禁不住笑出了聲,叫人将兩壇好酒送到樊口,一壇給諸葛亮,一壇給劉琦。
赤壁冬日天氣陰沉,江面濃霧一片。
曹操天未亮即起,站在船頭望着若隐若現的大小戰船,四周除了波浪滔滔外,什麼聲音都沒有。
沉默好了一會兒,曹操問。
“新調派的水兵訓練得如何了?” “大緻沒有問題,随時都能出戰。
”身後的蔡瑁立即回答。
“那對面的周瑜和劉備有什麼動向?”曹操繼續問。
“據密探回報,一切作息與往常無異,并無特别加強巡邏或訓練的情形。
”與蔡瑁并肩而站的曹仁回答。
“我們的密探已經入江東水軍的大營,看到的戰船無論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都不能和我們相比。
”曹操更放心了:“傳令下去,準備進攻。
” “丞相———”蔡瑁和曹仁愣了一下。
“今天霧氣重,雲層低,天氣甚差,我們先以戰船五百,兩萬水兵,試探一下對方實力。
”曹操看似胸有成竹。
曹仁心想:我方軍隊自北南下,也有一段時間了,若不速戰速決,将會失去鬥志,糧草補給也會更加不易,還是趁着水土不服的狀況未惡化之前,把握時機一舉殲滅孫劉聯軍,免得夜長夢多。
于是,曹軍以蔡瑁和張允為先鋒,曹仁則在岸上整裝待命,随時增援。
周瑜也派出三百艘戰船迎戰。
曹操身經百戰,卻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水軍大戰,就上了一艘巨艦,親臨前線。
一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