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許都行

關燈
自從轉戰江東以來,周瑜謀略所指,戰無不勝,但他卻無春風得意之感,甚至感到很不安,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天下最強的将帥都在洛陽戰區。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

    隻有和最強的對手較量,才能稱雄天下。

    江東無良将,遇不到勁敵,我怎麼能進步呢?我當袁術的私人軍師,就能和曹操、袁紹、呂布、劉備等人對陣,即使敗了,那也是寶貴的經驗,為日後打敗他們做了準備。

     何況袁術畢竟是天下第二大諸侯,統治着數百萬人口,和他争鬥的人都是當今最有力量的豪傑。

    我做他的私人軍師,就是融入了争天下的核心圈,這太重要了。

     我要名揚天下,留芳後世,不能隻滿足于娶小喬。

    為了小喬,我也要去洛陽戰區,再次卧薪嘗膽,勵精圖治,就像進淮江書院和周遊天下一樣。

    我要讓所有人看一看,她看上的人是多麼英雄了得。

     孫策并不理解周瑜為何在霸業正順利的時候要回到袁術身邊的苦心:“公謹,如今我們兵強馬壯,錢糧也能自給,隻是名義上還是袁術的部下,就是翻臉也不怕他。

    ” “江東還有吳郡的嚴白虎,會稽的王朗,我們還不夠強大啊。

    遠恭敬朝廷,近結靠袁術,這是我們在消滅嚴白虎和王朗之前的大略,一定要遵守。

    但我回到袁術的身邊,主要是想和洛陽戰區的群雄們對抗,尤其是曹操。

    ” 孫策起兵後,曹操在巨野擊敗了呂布,斬殺了呂布的大将薛蘭,接着再敗呂布。

    呂布走投無路,投靠徐州的劉備。

    這是天下共知的大事,但周瑜卻知道得更加詳細。

     “曹操手下有一個謀士叫荀彧,你對他了解多少?” 孫策說:“隻是聽說他字文若,穎川人,出生于名士官僚之家,很深曹操的寵信。

    ” “曹操乃是猛虎,此人就是曹操的羽翼。

    我們的一個密探從曹操的近侍口中,得到他向曹操的一番建議,真是機鑒先識,算無遺策。

    ”周瑜激動地帶着手勢,“曹操初次擊敗呂布,想奪取徐州,荀彧卻主張‘深根固本以得天下’,建議曹操放棄一時的急功近利之心,立足兖州,再争天下。

    ”他找開一張地圖,指給孫策看,“兖州處于黃河和濟水之間,是天下的沖要之地。

    曹操若是在此生根,進可攻,退可守,即使接連失敗,也不緻于有根本的危機。

    這是取大而舍小,求安全而舍危險,采用權宜之計時卻不影響根本穩固。

    這樣的戰略規劃,乃是袁氏兄弟所無。

    照此天下,洛陽戰區不久将屬曹操了。

    ” 孫策哈哈一笑:“公謹,你的立足江東,攻取巴蜀之策,也不在荀彧之下啊!” 周瑜又接着分析:“曹操在兖州生根之後,或是攻徐州的劉備,或是進攻袁術。

    袁術一定不是曹操的對手。

    我不了解劉備,他一定有過人之處,也許日後能成大業,但在徐州一戰,他絕不是曹操的對手。

    因為他以前連郡守都沒當過,也無顯赫的戰功。

    一個人不經過曆煉,再高深的才學也發揮不出來。

    因此,我才想去袁術身邊做一段時間他的私人書簿,曆煉一下自己,這很重要。

    ” “那就讓他們殺去吧,我們坐山觀虎鬥,豈不更好。

    ” 周瑜揮了揮手:“不是坐山觀虎鬥,而是殃及池魚啊。

    曹操消滅了袁術和劉備,不會和袁紹決戰,而是來和我們争奪江東。

    曹操深通兵法,荀彧又算無遺策,避強擊弱這個簡單的道理,他們會不知道嗎?” 一席話,說得孫策如夢方醒:“你到袁術身邊,是想幫助袁術抵抗曹操?” “不錯!在無力進攻洛陽戰區時,我們隻有扶弱抗強,方能坐收漁人之利。

    我要把袁術變成一堵牆,将洛陽戰區的所有勢力都攔住。

    益州的劉焉死了,其子劉璋懦弱無能,漢中太守的張魯野心極大,早晚會背叛劉璋,巴蜀戰區的勢力不會威脅到江東。

    伯符,你就在江東大展雄風吧。

    ” 孫策一陣感動:“我得了江東,一定分你一半。

    ” “伯符,我這條命都是你救的,你還說這話。

    ”周瑜話鋒一轉,“何況,我這麼做,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我們自己。

    ” “什麼原因?”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

    隻有找天下最強的人較量,才能變成強中之強。

    洛陽戰區有曹操、袁紹、袁術、呂布、公孫瓒、馬騰等人,如今又多了一個劉備,我要會一會他們。

    望眼江東,名将太小,沒有我,你也能蕩平他們。

    ”他長舒一口氣,接着說:“我們和洛陽戰區的英雄人物,遲早會交鋒的,要盡早了解他們。

    ” “好,等我平定了江東,你再回來。

    袁術手下的大将張勳和我交情很深,你萬一遇到難事,可以找他。

    ” “你放心,一年多之後,我一定會回來,因為我還娶小喬,你還要娶大喬呢。

    ” “公謹,我會盡快攻打廬江。

    ” “欲速而不達。

    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和廬陵這五個地方,是立足江東之本,必先攻取,苦心經營,以求生根。

    劉勳在廬江郡的根基很深,非劉繇可比,不要冒然攻打他。

    ” 二人一想起大喬和小喬,内心柔情百種,不能自制。

     周瑜臨行前,還告誡孫策兩件事。

     一是打仗時不要身先士卒。

    以前孫策統領幾千人,将士們對前途都疑慮重重,他沖在最前面,往往是勝利的關鍵。

    如今是統領幾萬人馬,權威赫赫,他也成了衆矢之的,很容易遭遇不測。

     二是不要殺人太多。

    孫策愛兵如子,重情重義,但對反抗他的人卻極暴戾,一怒之下,說殺就殺,不知懷柔之策。

     袁術沒想到,周瑜會主動歸來輔佐他,喜出望外,當即就消除了對他和孫策的懷疑。

     他欲封周瑜為安平将軍。

    周瑜不受,隻求做他的私人軍師。

    袁術賜周瑜一座豪華宅邸,周瑜依然不受,隻求住在袁術的近處。

    至于錢物,周瑜更不動心。

    身無一物才能無牽無挂,來去自如,放手一搏。

     “公謹,你這是為何呢?” “無功受祿,于心不安,等我立了大功,伯父再封賞我不遲。

    ” 袁術真的把周瑜當成自家的晚輩看待,周瑜感激之餘,也想盡心盡力地輔佐他。

    若是袁術能擊敗曹操和袁紹,對江東的割據則大大有利。

     然而,周瑜和袁術、還有他手下的武将謀臣們的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相差太大,相處得極不融洽,頗有話不投機半句多之感。

    喝酒則是最好的證明:周瑜和孫策在一起,縱論天下霸業,喝十碗酒而不醉,和袁術等人則不到五碗就頭暈欲嘔,因為他們隻會勸酒,隻是談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借以博得一樂,令周瑜很煩躁。

     一年前,周瑜在袁術身邊時,就有此感,隻是還不強烈。

    一是那時他還不是袁術的心腹,二是那時袁術等人的娛樂之風還沒有此時之盛。

     周瑜生活極簡單,吃得随意,穿衣随便,與人交往重情義而少俗禮,重志同道合而少繁儀,除了彈琴,幾乎沒有任何娛樂,節約下來的大量精力捧起書本讀書思考,深入實際調查研究。

    而袁術和他的部下們卻都吃得講究,穿得精美,精于玩樂,與